獨立學院始於2000年左右,當時也是為了本科擴招,不少大學也是順應形式,辦了獨立學院,錄取批次為本科第三批錄取,簡稱本三,也給了低分考生能進到本科學習的機會,教育部日前發文,獨立學院轉設普通本科院校將加快腳步。
獨立學院在問世的20年中,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大學生,雖然本三的錄取分數確實要比母體大學的低很多,但是在當時卻能享受到和母體學校的學生同樣的師資和校園資源,因為當時大多是都是以二級學院的形式招生,與母體大學共用校園,所以教學上是有保證的。
獨立學院分兩種,一種是當地政府與大學合辦或者是大學自辦,這種其實說白了就是公辦的獨立學院,因為師資和後來獨立學院獨立出來的校園都是母體大學的,所以這種類型的獨立學院轉為普通本科後,有很大可能會轉為公辦院校,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和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轉制後為公辦普通大學,名字也改為浙大城市學院和浙大寧波理工學院了,學費也由原來的2萬左右變成了5300元了,這對於考生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畢竟大多少考生都是喜歡公辦院校的。
當然,還有公辦獨立學院轉制為民辦大學的,比方說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轉制後成為民辦大學柳州工學院,這對於考生來說吸引力就大打折扣了。有人要說了,公辦轉民辦,國有資產不就流失了?其實不然,很有可能是廣西科技大學出資成立一家教育公司,由這家教育公司來管理鹿山學院,學校性質改為民辦,其實說白了就是為了學費不下降,因為民辦大學沒有國家撥款,所以學費高是理所當然了。
另外一種獨立學院辦學模式是大學與社會資本合辦,這種模式轉為民辦大學的機率會很大,本來人家公司投資建校就是為了盈利嘛,再加上母體大學可能只是掛一個名頭,並不過多地參與其中的管理,師資、校園都是企業出資,像這種學校是必轉也民辦大學的,個人並不建議填報這樣的學校,除非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報這些或者純民辦大學了。
獨立學院轉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早晚的事,建議低分考生選擇那種公辦的獨立學院填報,以河北為例,比方說燕山大學裡仁學院、河北大學工商學院、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等這些都是公辦獨立學院,直到現在仍是母體大學老師在教學,這是不是要比那些民辦大學要好一些呢?萬一在日後的獨立學院轉制時轉為公辦本科院校是不是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