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MCN、品牌,網紅經濟的命運共同體

2020-12-17 騰訊網

#話題

品牌與MCN、網紅之間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互相幫助的關係。品牌與MCN合作將產品投放給網紅,網紅可以將產品融入進內容,並通過渠道傳達到消費者眼前,品牌從中獲得的不僅僅是利潤,還有更多用戶及KOC的反饋、種草,從而實現產品的迭代。然而,近一年來網紅經濟模式發生了很多變化,在這些變化之中,品牌與MCN、網紅的合作方式又發生了什麼樣的轉變?鎖住了市場大部分流量的MCN公司是不是也有對手?

今天,磁器邀請了擁有梁笑笑、小太陽陳溫暖等頭部網紅的五月美妝商業化負責人南山,以及擁有認真少女_顏九、道上都叫我赤木剛憲的大禹傳媒市場部總監Sylar,一起討論了一下有關行業內的深度問題。全是乾貨!慢慢滑!

品牌的選擇有什麼變化?

在品牌的營銷路線中,通常是建立一個閉環,而建立一個閉環一般都耗時較長。首先,傳播品牌聲量,讓品牌被大眾認知。在這一步品牌可採取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找頭部博主背書、投放硬廣渠道、信息流累積;其次,推廣產品,全網性地傳播聲量、建立口碑,讓大家都知道這個產品的優點;最後,開始變現。從品牌壁壘的建設,到產品的種草,再到短視頻及直播帶貨,三步形成完整的閉環。但是這個長期建立的閉環規則牢固嗎?會有改變嗎?

段位≠押注對象

2016年4月,papi醬的一條視頻貼片廣告在招標會上賣到2200萬元,轟動了整個行業。然而,品牌將全部成本押注在頭部網紅的現象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

以美妝品牌與網紅的合作來說,方式基本分為:品質背書型、專場售賣型、好物推薦型。Vogue Business在一篇名為《MCN機構給品牌分發流量的時代到了》的文章裡寫到:據歐萊雅集團內部人士透露:「我們正在縮減微博的投入,在這一平臺上只會買尾部 KOL。爆品在沒有上新之前我們每個月都會有聲量維護投入,一般為了擴大傳播知名度是不會重複買固定的KOL的。」相較於品牌重點押注,網紅聯動的模式更適合當下短時期內的迅速傳播。

Alin閃閃發光在小紅書平臺的好物分享內容

南山在分享這一現象的時候說道:「第一個原因大家都知道,現在主流的投放平臺例如抖音、快手、小紅書,更多的還是內容為核心的,不只是頭部網紅,一些腰部、尾部博主,也在平臺上有很大的粉絲量。第二個原因是這兩年來幾乎所有人都逐漸意識到了KOC(關鍵意見消費者)的價值,這種朋友圈裡的意見領袖對每個人的影響都非常大,可以讓品牌在營銷上形成裂變式傳播。大部分品牌都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這一塊投放也就加大了。從短視頻類平臺的投放來看,品牌已經開始用組合的形式進行投放了。比如寶潔、L'OR AL、完美日記等。所以現在品牌更喜歡用少量頭部網紅+多位中腰部網紅+多位KOC或素人、小主播的組合進行投放,從頭到尾形成閉環,高效轉化。」

野生杜蕉蕉種草歐萊雅「紅帽子」粉底液,圖片來源於野生杜蕉蕉個人微博

而這個現象在Sylar看來,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頭部網紅仍舊是品牌的第一選擇。Sylar說:「從變現來看,兩極分化式的馬太效應更加嚴重,頭部網紅依舊是能夠帶來直接效應的首要選擇。相比之下,尾部和腰部帳號的推廣和帶貨效應是不明顯的,當然也有腰部帳號發展為頭部的。但從我們實際推廣效果的經驗來看,腰部帳號可以作為頭部帳號推廣以外的流量和口碑營銷的有效補充。畢竟,頭部帳號的單價貴,腰部帳號性價比高,也會成為品牌選擇的一大理由。」

認真少女_顏九以試色官身份與KIKO合作,圖片來源於認真少女_顏九個人微博

直播需求飛速上漲

在2020年以前,品牌找MCN或網紅合作基本都本著放長線的原則,先做輿論準備、累積聲量,找頭部網紅進行產品背書,最後再用信息流或直播進行收割。然而近兩年來,尤其是疫情的出現讓整個網紅經濟模式突然加速。在QuestMobile的《「618」電商洞察報告》中,淘寶(包括天貓)用戶在線觀看直播並下單的平臺佔比達到68.5%,支付率達到27.8%;來源於抖音短視頻的購物行為佔37%。直播成為品牌在電商平臺提升用戶黏性,刺激下單的有效利器。那麼直播賣貨可以脫離產品背書與品牌形象建立,快速直接進入到變現階段嗎?

QuestMobile《「618」電商洞察報告》, 圖片來源於QuestMobile官網

針對這個問題,南山回答說:「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品牌也更加注重短期利益,我們近期也發現了一個趨勢——品牌開始喜歡投主播了。就是用更短線的方式去收割,首先得保證品牌活著不能死,所以對直播的訴求越來越強烈。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在直播、短視頻兩塊都要做,比如EST E LAUDER、LANC ME。每一個品牌都需要聲量的積累與傳播,沒有一個產品橫空出世就可以在直播中獲得一個很好的銷量。基本上任何品牌都是要做這兩塊內容,只能說今年短視頻的需求在2019年的量上有所提升,但直播的增幅更加明顯。」

「目前來看,直播還是一個補充性的營銷手段,但是618之後,我們判斷它會成為和短視頻並駕齊驅的一個營銷手段,並且,短視頻和直播的組合拳依然是社媒營銷的主要內容形式和方式,直播權重日益增長,但不是此消彼長。直播日益常態化,品牌開始追求店鋪時時在線直播,甚至每天都有主播為其產品帶貨直播。」

梁笑笑與天舒很硬-天舒班、張開鳳直播連麥PK

隨著直播熱度的上升,沒有產品前期的鋪墊,很難在首次打出高銷量,但由於行情原因,品牌也不得不將鋪墊縮短,或是同步進行背書與種草。Sylar分享道:「在2019年的時候,90%以上的時尚和美妝品牌都會選擇短視頻來做推廣,原因在於短視頻對產品可視化展示更為直接,創意植入和融合更加巧妙,能夠很好地拉近品牌跟消費者的距離,讓用戶能夠更加詳細地了解品牌的產品。」

「2020年以來,受到疫情影響,全民直播化,所有品牌都開始重視直播,不同品牌的投入力度、側重點不同和重視程度不同,未來他們的投入持續強度和時長目前有待觀察。直播將會成為一個新的業態,可能會成為圖文、視頻以外的社交電商形態。品牌形象建立、帶貨是相輔相成的,品牌形象宣傳是過程,帶貨是最終結果。」

明星李維嘉、黃聖依做客仙姆SamChak直播間

當然,最近也興起了網紅+明星的直播間帶貨模式。而在這個模式中,明星的角色是代言人,網紅則是導購,同一時間分別建立品牌認知和促銷兩種導向。但看似能瞬間變現的模式也並不全是好處。在這個直播間模式裡,品牌寧願用贈品累計達到買一贈一的結果,也不願意調價。因為建立品牌價值的本質就是讓用戶熟知,並創造品牌溢價。降價促銷短期之內讓品牌瞬間實現了變現,但長期來看,並不利於品牌形象的建立。所以在直播平臺上進行促銷,並不是建立品牌形象最好的場景,尤其是高端品牌。

主動權變更

作為品牌來講,什麼時候找MCN最合適?答案就是做營銷策劃的時候。品牌可以把MCN機構想像成短視頻領域的「微播易」,它們手上有一大批網紅資源可以定向推薦,而不用一個一個去尋找網紅BD。

從新人篩選、扶植、培養粉絲社群,從活動運營到商業變現,甚至是子IP開發,MCN機構與網紅經濟模式趨於完善。而2019年MCN市場規模迅速突破100億元,MCN數量超過20000家,數量激增也讓行業的競爭變大,更讓曾經應接不暇的網紅公司開始主動找資源。

道上都叫我赤木剛憲的開箱視頻

面對主動權的變動,Sylar在這裡提到:「在自媒體時代,網紅經濟還屬於賣方市場。所以會出現像papi醬廣告競標的事件。而現在MCN競爭日益劇烈,基本進入買方市場。」與此同時,南山也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補充回答:「在2018年、2019年的時候,我們更多的還是等著品牌來找我們。但是在2020年年初,經濟形勢確實不好,包括我們也開始在存量客戶裡面深度挖掘,從最早的被動開始變得主動。」

網紅也有競爭對手?

按南山的話來說,品牌、網紅、MCN公司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MCN機構和紅人之間互相賦能,具有商業同吸的能力。品牌跟MCN公司是命運共同體,因為MCN公司把握著80%~90%的流量,一個品牌想做大,跟MCN之間的關係就一定要保持好。

可是對於已經掌握了市場主要流量的MCN公司,其實也有他們懼怕的競爭對手。

藝人

藝人出圈入局短視頻和直播是近一年出現的現象,對於市場和MCN公司而言,這部分藝人會擠壓一部分頭部博主的流量。比如薛之謙,他自導自演的小電影發在了抖音和微博,一個十二分鐘的短視頻,在抖音上被剪成了三段,獲得了累計1000萬+的點讚量,在微博獲得了100w+的轉發量、32w+的贊。

薛之謙抖音視頻

小品演員郭冬臨在抖音和快手上的名字是「暖男先生」,他在快手和抖音發布了一些搞笑的場景劇,雖然有一些腳本段子並不新鮮,但粉絲非常捧場。同樣的內容發在了兩處,在抖音的粉絲高達九百萬量級,在快手也獲得了五百多萬的粉絲。

郭冬臨抖音視頻

另一位歌手吉克雋逸以運營小紅書為主。一條視頻會同步小紅書、抖音、微博等各個平臺,並不算精確地運營某個或者某幾個平臺,視頻也並沒有很精細地規劃,但是也很快擁有了一百多萬的粉絲。

吉克雋逸小紅書分享視頻

因為2020年上半年影視活動的減少,越來越多的藝人入駐各個平臺,他們也都想在網絡上分一杯羹。為取得雙贏的結果,有些MCN已經出手接手藝人的平臺運營,包括抖音、小紅書。藝人做專業、擅長的內容,MCN負責運營藝人和策劃,在流量時代避免互相傷害。

微商

當南山給出「微商」這個答案的時候,我有點驚訝。在我看來,微商和網紅一直都是兩個領域,他們互不幹擾。

「相比起藝人,微商的存在也不可忽視。微商其實轉型做主播比我們現在轉去做直播主播的網紅容易。」南山說道,「微商是最懂消費者心理的,而且更懂產品,因此我覺得網紅做直播帶貨反而沒有微商那麼貼近消費者。」

朱瓜瓜綜藝直播秀《你的帶貨王2020》

櫃哥櫃姐

線下消費停滯,行業面臨租金、商品庫存、員工工資等多重壓力,從商場到品牌,甚至櫃姐,都在展開自救。同樣是銷售的角色,櫃哥櫃姐也成為網紅們的對手。Sylar說:「電商直播的能力會逐漸成為銷售行業的職業基本技能,這很可能會面臨大量的零售方式轉型。此外,目前常見的幾個頭部賣貨達人走的是高性價比路線,也很可能會進一步和平臺完成整合、迭代,成為新一代的類似『淘品牌』『抖品牌』『快手品牌』的形態。」在QuestMobile的《短視頻2019半年報告》中統計,有42.3%的用戶觀看直播的原因是有他們喜歡的主播,這就形成了主播品牌化。

例如李佳琦,本身就是櫃哥出身,從櫃哥到網紅的這條路被證明是無比成功的,同樣成名的方式也將會被一直複製。並且,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品牌或企業選擇自建MCN,孵化自有紅人進行線上銷售。例如銀泰百貨在讓櫃姐開直播之前,會安排專業的組織對櫃姐進行直播培訓,並匹配貨品、客服、流量團隊。而為了讓自家的櫃姐在直播這條路上走得更遠,銀泰也已經成立了一個MCN公司,專注於系統化培訓導購。

銀泰百貨直播間

同類產品投放如何做出差異化?

在大部分通過直播進行帶貨的商品中,最容易爆發的品類其實是低單價、高復購率的產品,尤其是對於不在意小額消費且擁有囤積消費偏好的人群。除了快消品、洗護用品、零食、家居用品之外,近年來國貨美妝的崛起也讓整個市場變得更加活躍。南山透露:「618期間,比如美妝種草網紅澤哥與護舒寶衛生巾合作,這種偏囤貨性質的單品一個20萬粉絲的小號就能夠帶貨超過10萬;另一位網紅Alin閃閃發光直播帶貨定妝噴霧也有單連結接近10萬的銷售額。」

澤哥與護舒寶合作;Alin閃閃發光種草定妝神器

實際上,這些低單價且高復購率的產品本身使用價值上的差異並不突出,除去價格的優勢之外,品牌怎麼讓消費者買單?那就是在品牌性和消費者的認知上做出差別。在美國新聞評論家Walter Lippmann《輿論》一書中提到:若想引起人們的興趣,首先要將原始形象抽象化,再將抽象的東西具象化地表達出來。

Walter Lippmann (1889-1974)

在大多數購買行為背後,由於社交平臺的影響佔據了大多數。正是因為每個人將一件產品形象化的能力不同,所以網紅的存在尤為必要。不論是淘寶主播、櫃姐還是時尚博主,他們都懂得消費者心理,並擅長運用形象化的能力,用自身人格化的特徵給品牌或產品帶來差別化的定義。例如認真少女_顏九將「一分錢都不許你多花」作為slogan,打造平價、好物的產品形象。

圖片來源於認真少女_顏九個人微博

另外,網紅的粉絲人群的消費定位也非常必要。就算法上來說,每個平臺及網紅的核心都是用戶標籤和內容標籤的匹配,層層反饋的用戶池對於品牌來說也意味著投放的參考。南山認為不僅是品牌,其實對於網紅們來說,最有競爭力的也就是粉絲的劃分。比如粉絲是15~25歲的女性,或者是學生黨、新社畜,又或是精準到80%沒有女朋友的男性青年,那麼在品牌需要找網紅進行相同定位的投放的時候就會很明確,網紅也具有競爭力,品牌也能以最短的鏈條獲得最大的收益。

網紅經濟模式在運轉之中,有關品牌、MCN、網紅公司三方共贏的經濟性是尤為重要的。對於粉絲而言,「所有女生注意咯!」「OMG買它!」固然重要,但是時間久了,消費者們更能辨別網紅的真誠與否。網紅的選品能力、直播間的優惠價格也是品牌變現的關鍵。

品牌與網紅經濟的商業模式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流量轉化,如何將網紅或者主播的本人流量轉化為產品變現,這不僅取決於MCN與網紅的實力,也在於產品本身是否優秀。全球經濟在疫情的影響下,未來的發展方向還不是很明確,網紅經濟究竟在下半年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我們拭目以待。

* 圖片來源於網絡

- FIN -

編輯 | Jora

錄音整理 | Sarah

粉絲聯繫

相關焦點

  • 網紅產業賦能實體經濟 柚才網直播基地落戶李滄
    作為青島市重點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區,位於李滄區的青島國際特別創新區在網絡直播的新風口下積極搶佔先機,通過引入網紅產業,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日前,繼青島綠洲數字眾播基地落地後,又一個直播行業的「金鳳凰」選擇了創新區這棵「良枝」——由山東柚優才共享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柚才共享科技有限公司聯手打造的柚才網直播基地正式進駐青島國際特別創新區1號樓。
  • 「報團取暖」謀生存,爆火的網紅經濟日漸落魄,MCN未來在何方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崛起,網際網路企業也不斷得到資本的青睞,尤其網際網路電商和網紅經濟,更是搭上網際網路「順風車」,一級市場圍繞網際網路電商和網紅網紅打造的「爆款」得到全民追捧,資本市場也是一樣在巨大的A股市場中,靠著敏銳的資本嗅覺搜尋「可靠」的潛力股
  • 網紅經濟|再不抓住網紅經濟的紅利期,你就要出局了
    時代的產物——網紅經濟 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一日千裡, 改變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當然,「網紅」和「紅人」具有一定的區別度。從字面上就很好辨認,網紅必是依託網絡發展起來的。從範圍上來看,「紅人」包括「網紅」。 因此大到知名UP主、知名主播、帶貨天王李佳琪,小到某一領域小有名氣的人如優秀的coser、明星大粉都可以算作是網紅。 那麼網紅具有什麼特點呢?
  • 想吃網紅這碗飯也許這裡有用得上的內容
    大夥關注微博b站應該有看見過一個知名大v網紅林晨控訴自己被一家mcn給坑了。劇情的走向今天我們不去談,無論小道消息謠傳的反轉有沒有,跟我一直寫作的垂直內容也沒任何關係。我們來聊網紅和mcn互相套娃的事情,就想給想要在網絡賺錢的你多了解一些內容。
  • 從網紅到長紅!專家匯聚佛山探討文旅和網紅經濟融合發展
    佛山日報訊 記者招鈺英報導:昨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主辦、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協辦的「2020中國文旅和網紅經濟融合發展峰會」在南海舉行,多名文旅專家與來自全國近百家城市、景區、鄉鎮、文旅企業、媒體和旅行社等相關機構代表探討文旅融合新業態。
  • 發展網紅經濟,盤石進軍呼倫貝爾
    2020年是網紅直播元年,面對網紅經濟的紅利來襲,盤石集團也是開足了馬力,在北京「網紅&直播行業跨界賦能研討會」及盤石吉林行之後,盤石集團攜手一帶一路網紅產業聯盟開始進軍呼倫貝爾。田寧表示,網紅經濟、電商經濟的規模正不斷增大,優勢正逐步體現。擁有先天資源優勢的吉林網紅經濟發展勢頭好、潛力大,影響力將擴散到東北亞乃至全球。盤石計劃擴大在吉投資,重點建設東北亞網紅直播基地、跨境電商基地、新零售新電商基地,籌備辦好第二屆「中國網紅吉林行」活動,助力吉林網紅經濟做大做強。
  • 璞谷塘與網紅經濟
    【科技訊】11月8日消息,從網紅野蠻爆發的元年至今,我們看到網紅經濟進入規模化標準化的產業時代,任何一個網紅的誕生,絕非一時之功,在其成名前的沉默期,必然會承受諸多的隱忍沉澱,而一個網紅的續命期有多長 【科技訊】11月8日消息,從網紅野蠻爆發的元年至今,我們看到網紅經濟進入規模化標準化的產業時代
  • 「網紅經濟」助力貴陽打造消費天堂
    今年以來,不少行業都受到疫情影響,而「網紅經濟」、電商直播帶貨卻猶如一匹黑馬,為部分行業打開了一扇窗,成為行業復工、恢復經濟活力的有力推手。近年來,貴陽聚力打造網紅城市,培育發展「網紅經濟」,激發城市活力,為貴陽打造「爽爽貴陽·消費天堂」城市品牌助力。
  • 坐擁3890萬粉絲 網紅「一禪小和尚」原來是蘇州人
    如今,3D動畫形象「一禪小和尚」已是爆紅抖音的大IP,上線不到一年圈粉3890多萬。而這個「小和尚」的創造者,正是蘇州本土企業蘇州大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而除了「一禪小和尚」,大禹旗下還擁有70多個短視頻IP,橫跨幽默、動漫、知識、健身等領域,月產超過2000個原創短視頻內容,全網粉絲超過3億。
  • 網紅品牌:生於流量,敗給信任
    在當下人人都在追逐流量、爆款,擠破腦袋想要爆火的同時,我們沒看到的是網紅效應同樣也可能帶來巨大的反噬。謹慎做網紅品牌。1. 人人都想做網紅品牌為什麼人人都想做網紅品牌?因為消費品的品牌營銷之路在這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傳統快消時代,媒介是電視、戶外等傳統媒體,曝光至少三次才形成轉化,以前的廣告就是廣告。
  • 網紅主播培訓總教頭所志國:企業自主培養網紅員工 是網紅經濟下的...
    2020年受到疫情的衝擊,世界型的經濟下滑。而危機中永遠存在商機,由於全民皆「宅」,抖音、快手等小視頻平臺火爆登頂。淘寶帶貨主播則「閃亮登場」,各路豪傑都殺入了網紅主播的帶貨大軍。但是,幾百萬主播中,號稱能帶貨的婉如過江之鯽。可是真正能銷售的,卻是屈指可數。這種環境下,企業進退兩難。
  • 探尋網紅經濟背後的故事
    本報接到爆料,我們特意專程駕車去往鹹陽,去採訪某網紅,了解網紅經濟背後的故事,也看看所謂的網絡紅人是如何生活的?十家製造業的利潤抵不上一個13線的小網紅!這就是當今的網絡世界!當我們發現這些正面的事之後,也有很多隱藏在網絡之後,所不為人知的事兒!據報導,某網紅引誘,未成年人,刷其奶奶的,養老錢!為了錢,很多人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已經達到了違法的邊緣!
  • 新媒體環境下網紅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網紅的出現主要產生於網絡媒體環境下,在市場營銷團隊、媒體手段和受眾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體的整體影響下產生的。隨著網民需求的變化和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中國網紅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特點。現代網紅經濟已經進入進入了「個性化內容製作」和「魅力個性」捆綁的時代。
  • 外媒:TikTok加速非洲業務發展 與南非MCN合作助推當地網紅經濟
    報導稱,Webfluential是TikTok在非洲的首個創作者及品牌合作夥伴。Webfluential位於南非的約翰尼斯堡,輻射力覆蓋整個非洲。平臺能夠有效連接活躍在各大社交媒體上的創作者,而與TikTok的合作將幫助品牌與這些創作者達成正式的商業合作,在TikTok上延伸品牌影響並引發共鳴。 「TikTok的獨特形式吸引了許多粉絲。」
  • 網紅經濟泛濫,網紅、藝人和明星需要網絡公關嗎?
    網絡公關之品牌維護,讓企業的發展無憂,那麼網紅、明星、藝人呢?品牌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古人有句老話「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其實品牌的維護和發展都是同樣的道理,網絡公關中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做好企業品牌的維護。
  • 1818黃金眼回應小張一夜爆紅:他與網紅孵化項目無關
    ▲視頻截圖一夜爆紅之後,小張受訪鏡頭中出現的產品被扒出來疑為「情趣用品」,他在某服裝品牌做主播的職業被曝後,網友質疑他在炒作,認為他在為公司「營銷」,或是「黃金眼MCN」的「孵化網紅」。而關於網友對小張為「網紅」的質疑,其朋友在微博表示,「不是網紅,只是個普通人」,並建議網友關注事件本身。9月22日,在《1818黃金眼》發布的後續報導中,小張回應稱沒想到上熱搜,只想維權。對於事件的最新進展,小張表示公寓工作人員正聯繫處理醫療費用,但公寓仍不願意賠償誤工費。同時,小張在某服裝品牌做直播的職業被爆出,隨後有網友質疑他在炒作,或為服裝公司「營銷」。
  • 網紅直播帶貨幾個億,MCN卻為何難盈利
    淘寶端一批淘品牌開始發展壯大,這些淘品牌在店鋪內開始培養自己的網紅,發展自己的供應鏈,最終獨立成為我們現在熟悉的MCN公司。2014年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4G手機滲透率從年初的7%一舉提升到了年末的80%,短視頻和直播這種適應移動網際網路的娛樂形式又將網紅經濟推入新的階段。
  • 網紅經濟對零售業的挑戰 | 經濟學人精讀
    在今年這一特殊的大環境下,網紅+電商這一經濟模式發展迅速網紅收入激增,網紅經濟給傳統零售業帶來了挑戰,我們下面就看看帶來了哪些挑戰。過去,一家公司往往會尋找符合自身企業形象的名人代言其產品,如今卻是網紅及其追捧者在打造爆款商品。另一個挑戰來自於網紅本身。越來越多的網紅不再只是通過網絡代言或推薦產品獲得收入,他們還開設了自己的電商店鋪。
  • 「網紅經濟」盛行 這10大化妝品牌都在做網紅營銷
    近兩年「網紅經濟」被炒得火熱,不僅有一些網紅自主創業,推出自創品牌,也有很多企業嘗試與網紅合作,進行品牌的營銷推廣。在化妝品行業,這樣的例子尤其多。最典型的如歐萊雅集團,其旗下巴黎歐萊雅、蘭蔻、美寶蓮等品牌都曾與網紅建立過合作。而中國的本土化妝品企業在網紅營銷上的嘗試也不少,比如麗人麗妝前段時間就用2200萬拍下了「2016年第一網紅」Papi醬的視頻貼片廣告。此外像珀萊雅、植美村、水密碼等,今年都在網紅營銷上有所動作。
  • 丁俊傑:網紅品牌辨析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傳統的營銷格局受到了衝擊,誕生了一些新的品牌。這些新品牌以及所使用的新打法,不僅吸引了同行的關注,也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輿論浪潮。有人說,網紅品牌代表著營銷的未來,有人卻說可能是曇花一現。片面的肯定或者否定,都是對客觀事實的主觀裁剪,唯有回到網紅品牌誕生的土壤和環境中,才能尋找到真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