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數學複習:考研數學複習先了解考察特點,命題趨勢,再對症下藥的複習,這樣才能提升效率。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8考研數學大綱,線性代數如何得分,更多考研數學怎麼複習、考研數學題型、考研數學大綱、考數學試題等備考資料,歡迎訪問北京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研數學作為考研科目中最穩定的一門學科,連續數年大綱基本上沒有大的變化,所以我們可以今年的考試形式和考試的重點內容等和往年基本一致。數學考研的考察目標是:要求考生比較系統的理解數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數學的基本方法,具備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像能力、運算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根據考研數學的考察目標和學生的學習特點,我們可以把數學學習的重點分為基礎、方法和熟練。對於2018考研的學生來說,現階段的任務是掌握方法。
以線代的第一章行列式為例,這一章主要是行列式的計算,行列式的計算可以分為數值型行列式的計算和抽象型行列式計算,而數值型的行列式的計算整體的思想就是降階,張豔宏老師重點講解方法,包括展開定理、拉普拉斯展開定理、範德蒙行列式、三角化和遞推公式:
(1)其中當行列式的某行(列)只有一個或兩個非0元的時候,可以用展開定理,如果不滿足這種條件,就可以找1化0,利用行列式性質化簡;
(2)當行列式0元素比較多,又比較集中時,可以考慮用拉普拉斯展開定理計算行列式;當行列式的行(列)成比例時,可以用範德蒙行列式公式計算行列式,當然一般不會直接讓你計算一個標準的範德蒙行列式,肯定是給你一個疑似範德蒙的行列式,需要你變形之後才能用範德蒙行列式的計算公式;
(3)兩種特點的行列式適合用三角化的方法,一個是行和、列和相等的行列式,一個是主對角線元素一致(或近似),其餘元素相等(或成比例),針對第一個特點,行(列)和相等加到第一列(行),然後將第一列(行)的元素提出,三角化就可以將行列式化成上三角(或下三角)行列式,針對第二個特點,可以先將行列式化為爪形行列式,再化成上三角(或下三角)行列式;
(4)當一個行列式寫成數列的形式,比如
,我們就可以用遞推公式,利用行列式展開定理找到遞推關係,就可以算出來了,有的題找一次遞推關係就可以了,而有的題要找兩次遞推關係才能把題算出來。抽象行列式的計算方法包括利用行列式性質、利用矩陣運算、利用相關公式、利用單位矩陣變形和利用特徵值。各章都要總結出題型和方法,然後就可以用學到的方法大量的刷題了。
在一張考研數學試卷中,數一、數二、數三的線性代數滿分都是34分,包括兩個選擇題、一個填空題,每題4分,共12分,兩道大題,每題一般11分,共22分。
接下來張豔宏老師帶大家看一下線性代數這個學科各章的重點內容。線性代數一共六章的內容:行列式、矩陣、向量、線性方程組、特徵值與特徵向量、二次型。數學教研室統計了近十年的線代的考頻(包括數一、數二、數三):
1、行列式。近十年中,直接考察行列式的頻率為10次。行列式是線性代數的計算工具,直接考察的頻率不高,但後面的章節要用到行列式的計算,比如從行列式的角度判定一個方程組有沒有解、特徵值的計算。
2、矩陣。矩陣近十年的考頻是24次,但矩陣的考頻應該是30次,因為矩陣是線性代數的研究對象,後面的線性方程組、特徵值與特徵向量等,我們都要研究矩陣的秩,都是在研究方程組。這個24次,實際上是直接考察矩陣的頻率。
3、向量。向量近十年的考頻是22次。向量是比較抽象的一章,並且和後面的線性方程組聯繫密切。
4、線性方程組。線性方程組的考頻是30次,也就是說線性方程組無論考大題還是考小題,年年考察,並且近十年多以大題為主。2017年第一道線代的大題就是考的線性方程組解的結構問題。
5、特徵值與特徵向量。特徵值與特徵向量近十年考頻是22次,特徵值與特徵向量這章包括了相似對角化及正交相似對角化,是後面二次型的基礎。
6、二次型。二次型近十年考頻是28次,二次型是線代的最後一章,也是一個集大成者的章節,會用到前面的很多知識。特徵值與特徵向量、二次型這兩章一般會出一道大題,2017年的第二道大題就考的就是用正交變換化二次型為標準形。
所以線性代數的兩道大題經常出在後面四個章,而後四章,線性方程組和二次型的頻率比較高,線性代數要想考出好成績,必須要把兩道大題拿下。
關注北京中公考研微信號bjzgky365,了解2018考研動態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