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大西洋颶風季強度預計「接近平均水平」
新華社華盛頓5月23日電(記者孫丁 周舟)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23日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今年大西洋颶風季的活躍度很可能「接近平均水平」,可能形成2到4個強颶風。大西洋颶風季從每年6月1日持續至11月30日。
-
美氣象機構預測今年大西洋颶風季「極度活躍」
新華社華盛頓8月6日電(記者孫丁 徐劍梅)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6日說,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可能「極度活躍」。該氣象機構當天更新的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展望顯示,今年大西洋颶風季可能會出現19到25個持續風速達每小時39英裡或以上(1英裡約合1.6公裡)的命名風暴,其中的7到11個可能演化為持續風速達每小時74英裡或以上的颶風,包括3到6個持續風速達每小時111英裡或以上的強颶風。這次更新修改了該機構5月份發布的預測,當時該機構預測今年大西洋颶風季的活躍度可能是「高於正常」。
-
今年大西洋颶風季較活躍
新華社華盛頓電 (記者任海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9日發布最新展望報告稱,受洋面溫度升高及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的大西洋(600558,股吧)颶風季可能比此前預計的稍活躍。 報告預計,大西洋颶風季活躍程度達到正常年份水平的概率為50%,高於正常年份的概率為35%,低於正常年份的概率為15%。
-
大西洋颶風季再臨 可能出現4次大型颶風
新華社華盛頓5月24日電(記者孫丁 周舟)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24日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今年颶風季,大西洋上空可能形成4次大型颶風。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將從6月1日持續至11月30日。據預測,即將到來的颶風季強於正常水平的概率有35%,相當於正常水平的概率為40%,低於正常水平的概率為25%。該中心預測,今年颶風季有70%的概率形成10到16次命名風暴,其中5到9次可能演化為颶風,包括1到4次持續風速超過每小時111英裡(1英裡約合1.6公裡)的三級或以上級別颶風。
-
回顧大西洋颶風季:海洋變暖延長登陸颶風生命史
2020年的大西洋颶風季格外躁動不安氣候變暖是重要原因之一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颶風活動「極度活躍」:共生成30個命名風暴,其中13個發展成颶風,包括6個強颶風。而在正常情況下,一個大西洋颶風季平均出現12個命名風暴,其中6個演化為颶風,包括3個強颶風。今年大西洋生成的風暴數量已遠遠高於正常水平,是有記錄以來生成風暴最多的颶風季。颶風「變異」自1900年以來,颶風的破壞力一直呈現出增強的趨勢,最惡劣的颶風發生頻率是100年前的3倍以上。
-
北美觀察丨「不尋常」颶風季碰撞新冠疫情 美國民眾:兩難之下如何...
每年6月,美國都會迎來大西洋颶風季。6月7日,美國正式進入2020年度大西洋颶風季。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預測,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的活躍度很可能「高於正常水平」。但對於居住在颶風高發地區的美國民眾來說,現在還面臨著另外一個大問題——仍在全美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是選擇躲避颶風前往避難所,還是為了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拒絕撤離?現在的他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大西洋颶風季已正式開始
據外媒The Verge消息,大西洋的颶風季將於6月1日正式開始,這將是個大麻煩。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推特上稱颶風季已正式開始了,並預測本周在墨西哥灣坎佩切區域上空形成熱帶低壓的概率為80%。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上周預測,這個颶風季將比正常情況更糟糕的可能性有60%。這看起來可能會有多達19個被命名的風暴,包括多達6個大颶風。一個平均的颶風季節通常由大約12個命名的風暴組成,其中有三個大型颶風。當然,2020年的情況更加特殊。COVID-19大流行有可能使任何不利的天氣事件,從熱浪到颶風,都更難準備和應對。
-
2020大西洋颶風季首個颶風將形成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7月23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美國國家颶風中心22日警告,一個熱帶風暴正朝加勒比海地區移動,預期將增強為今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一個颶風。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9月14日,美國,颶風「弗洛倫斯」登陸美國東南沿海,狂風暴雨致多地水位暴漲。 這一名為「貢薩洛」(Gonzalo)的熱帶風暴正在向西移動,並不斷加速。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通報,貢薩洛持續風速達每小時80公裡,預測23日將增強為颶風。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指出,貢薩洛可能在25日把風雨帶進委內瑞拉海岸及溫德華群島,但目前尚未發布風暴預警。
-
大西洋2020年首個颶風生成,颶風季節提前,美國準備好
2020年太平洋首個颱風「黃蜂」已於5月16日減弱為熱帶風暴,然而,受颱風影響,我國臺灣、福建和廣東出現持續降雨,部分地區甚至出現暴雨和大暴雨。不過,對於大西洋來說,雖然2020年的颶風季節來得稍微晚些,但是它也不甘示弱,一個新的風暴已經生成。
-
三問史上最活躍颶風季!
「約塔(IOTA)」給哥倫比亞加勒比地區帶來的慘狀當天上午,美國全國颶風中心將「約塔」定為最高級別的五級颶風這是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第一個五級颶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預測今年大西洋颶風季的活躍度很可能「高於正常」!
-
大西洋將迎嚴重颶風季 或惡化墨西哥灣漏油危機
據法新社華盛頓5月27日報導,美國官員警告,2010年的大西洋颶風季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颶風季之一。人們擔心,這可能會使墨西哥灣漏油危機惡化,並給海地帶來新的災難。 美國官員說,預計將於6月1日開始的大西洋海盆颶風季今年會達到「活躍至非常活躍」的程度。 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預測,將形成14到23個有命名的風暴,包括8到14個颶風,其中又可能有3到7個「強」颶風,風力達到每小時至少111英裡。 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局長簡·盧布琴科說:「如果這一預測成為現實,今年的颶風季將是有史以來最活躍的颶風季之一。」
-
2020年的大西洋颶風名字用完了,還未出現一個5級颶風
大西洋颶風季節起始於每年的6月30日,結束於11月30日,而且幾乎每年大西洋都會出現5級颶風,比如2019年9月出現了5級超級颶風「多裡安」和「洛倫佐」,但是今年真的很特殊,說了你可能不信,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用完了所有的名字,並且第二次開始用希臘字母來命名這個季節剩下的命名風暴
-
【2020】年大西洋颶風命名即將用盡,或將再現【2005】年颶風命名法
眾所周知,時至9月的大西洋颶風季還遠遠沒有結束,然而,今年9月份的大西洋颶風生成率頗高,並出現「六颶共舞」的畫面;目前,大西洋已經命名了20個,由於世界氣象組織總共給大西洋颶風分配了21個颶風名稱,所以,命名表中只剩下「威爾弗雷德」。
-
「厄爾尼諾」現象使2018年大西洋颶風更加泛濫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指出,截至10月初,海洋和大氣狀況都反映了厄爾尼諾現象,但最近的趨勢表明,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正在形成。目前大多數計算機模型預測厄爾尼諾現象將在今年秋天形成,並將持續整個冬天。厄爾尼諾是如何影響大西洋颶風季節的。今年早些時候,有跡象表明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在今年秋季大西洋颶風季節出現。
-
2020年颶風季的熱帶風暴名稱用完後 科學家將啟用希臘字母來命名
由於2020年颶風季只剩下少數可用的名字,科學家可能不得不調用風暴命名備用計劃:希臘字母表。
-
2018年大西洋颶風季!又一熱帶風暴升級為颱風,48小時預警
熱帶風暴萊斯利正在迅速形成成為2018年大西洋颶風季的下一個颶風。以下是最新消息。颶風追蹤者:萊斯利今天早些時候在衛星上可見。據國家颶風中心(NHC)報導,萊斯利預計在未來48小時內加強,在周二成為颶風。
-
大西洋「獨舞」!雙風暴小打小鬧,無緣5級颶風,颶風季或推遲
隨著2020年首個17級超級颱風「海神」的消散,太平洋進入了短暫的「休眠期」,但是9月已是颶風的「高發期」,大西洋上空一下形成了兩場風暴,仿佛步入太平洋的步伐,因為9號颱風和10號颱風在前幾天也是同時「共舞」,但大西洋總讓人有點失望,因為2019年的5級颶風「多裡安」仍讓我們記憶猶新
-
2019年大西洋第3個颶風已生成,太平洋「不甘示弱」
經過將近1個星期的「平靜期」,大西洋終於迎來了新的颶風,美國東部時間15日晚11點,溫貝託成為2019年大西洋季節的第三個颶風,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120公裡。溫貝託的中心位於百慕達西南偏西近800英裡處,以每小時3英裡的速度向東北移動。
-
3大異常區域將引發「強颶風」,2020年颶風季引發擔憂
2019年,兩大洋颶風季節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數量上均刷新記錄,太平洋的17級超級颱風「利奇馬」橫掃我國東南沿海,5級超級颶風「多裡安」和「洛倫佐」給美國帶來了致命一擊,颱風所帶來的破壞歷歷在目,美國有些地區至今仍未從颶風的襲擊中恢復。2020年的颶風季節即將來臨,預計風暴系統將給一些地區帶來嚴重破壞。
-
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將極為活躍 被命名風暴或達往年2倍
中新網8月7日電 綜合報導,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6日在其更新的預報中表示,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將極為活躍,被命名的風暴數量幾乎是往年的兩倍。該機構預計,在6月1日開始的颶風季中,將有19至25個被命名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