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的學習STM32單片機

2021-01-08 雷小天博客

如何正確的學習STM32單片機?不管學什麼單片機,了解這款晶片的系統結構是必須,而要了解晶片的系統結構,我們必須要閱讀晶片的閱讀書冊。所以學習STM32單片機,兩個手冊是必須認真閱讀的,它們分別是《STM32F103xxx參考手冊》和《STM32固件庫使用手冊》。通過對這兩個手冊的閱讀,你會發現你在學習STM32單片機的過程中,對晶片會有更深的理解。

STM32晶片的內部資源非常多,要想學好這款晶片我們需要從這四個基本外設入門,GPIO輸入輸出、外部中斷、定時器、串口。其實我們學51也是從這幾塊入手,如果你能熟練掌握著四個外設,說明你已經入門了。下面簡要說下STM32學習循序漸進的步驟。

一、基本外設

GPIO輸入輸出,外部中斷,定時器,串口。理解了這四個外設,基本就入門了一款MCU。

二、基本外設接口

SPI,IIC,WDG,FSMC,ADC/DAC,SDIO等,這些外設接口功能原理對每個晶片幾乎都是一樣的。對晶片而言就是多和少而已。

三、高級功能

UCOS作業系統,FATFS文件系統,EMWIN界面等。以及一些應用。

這些學習都是步驟都要一步一步來、循序漸進,只有把基礎打好,在以後的開發項目中都能事半功倍。最後,提醒大家學習單片機開發,需要對C語言熟練掌握,如果你C語言沒有學好,那麼你學單片機是比較吃力的。

相關焦點

  • 吃透單片機編程軟體,IAR單片機編程軟體創建stm32工程
    Keil和IAR單片機編程軟體,是當前流通度龐大的兩款單片機編程軟體。而對於單片機編程軟體的使用,各自存在一定區別。本文中,將為大家講解IAR單片機編程軟體建立stm32工程的詳細方法,希望大家通過本文能夠有所收穫哦。
  • 怎麼學習STM32單片機?看老司機是怎麼說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5/359058.htm  我不是說STM32不好,而是這種為了學習單片機而去學習單片機的思路不對。  你問,如何系統地入門學習stm32?  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問題。假如你會使用8051 , 會寫C語言,那麼STM32本身並不需要刻意的學習。
  • stm32與pic單片機比較_哪個好
    STM32單片機   由ST廠商推出的STM32系列單片機,行業的朋友都知道,這是一款性價比超高的系列單片機,應該沒有之一,功能及其強大。   stm32單片機優點   除新增的功能強化型外設接口外,STM32互連繫列還提供與其它STM32微控制器相同的標準接口,這種外設共用性提升了整個產品家族的應用靈活性,使開發人員可以在多個設計中重複使用同一個軟體
  • avr單片機和stm32區別與優缺點分析
    摘要:avr單片機和stm32單片機是目前使用較廣泛的單片機,那麼avr單片機和stm32單片機有什麼區別呢?有什麼優劣勢呢?   avr單片機缺點:   1. 是沒有位操作,都是以字節形式來控制和判斷相關寄存器位的   2. C語言與51的C語言在寫法上存在很大的差異,這讓從開始學習51單片機的朋友很不習慣   3. 通用寄存器一共32個(R0~R31),前16個寄存器(R0~R15)都不能直接與立即數打交道,因而通用性有所下降。
  • stm32為什麼短短幾年就佔領了單片機的大半江山?來了解一下
    一、前言還記得12年的時候,當時市場上8位機還很多,尤其51單片機在stc的帶領下,佔據著大片的單片機市場,學單片機大家都用51,大學教材也是以51來入門,雖然此時Atmel系列51單片機已經不太常見了,但國產51任佔據著90%的國內51市場,可謂是51單片機經久不衰,低端8位機市場基本不可替代
  • STM32單片機編程printf()函數重定向
    在stm32單片機編程中,可以重定向printf()函數來輸出調試信息。編寫fputc()函數其實printf()函數在頭文件中被定義成了一個宏,會調用到fputc()函數,但在stm32單片機編程中不可以直接調用標準庫的fputc()函數進行輸出信息,需要自己編寫fputc()函數供printf()函數來調用。編譯器進行編譯時首先會調用自己編寫的fputc()函數,而不是庫函數。
  • 7個基於STM32單片機的精彩設計實例,附原理圖、代碼等相關資料
    STM32單片機現已火遍大江南北,各種教程資料也是遍布各大網站論壇,可謂一抓一大把,但大部分都差不多。今天總結了幾篇電路城上關於STM32的製作,不能說每篇都是經典,但都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很有學習參考意義的設計實例。
  • 關於調試stm32和stm8(51單片機)的i2c和spi協議的之間的區別
    stm32在72M運行下可以實現i2c或者spi協議,但並不代表把相同的代碼移植到51單片機上就會成功的跑起來,因為51單片機的速讀最塊8M,所以在時序上會產生很多大的區別。經過測試,在stm32上的spi協議時鐘線可達到20Khz,移植到51後,頻率會降到<10hz。
  • STM32 IAP功能實現學習筆記
    最早接觸STM32的時候就了解到,stm32有IAP功能,但是一直沒有用到,最近公司項目中用到了,我才詳細的學習了這個功能,學完之後感覺這個功能很好用,也很實用,特此寫下來,做個筆記,同時也希望能幫助到所有的熱愛單片機的人。
  • stm32屬於arm嗎_arm和stm32的區別
    打開APP stm32屬於arm嗎_arm和stm32的區別 發表於 2017-10-10 11:34:35        stm32
  • 對於新手學習stm32單片機我的個人建議路線
    使用stm32也有4年了、走了很多彎路。那我就說說個人看法。分享一下stm32學習路線。建議先學stm32cube 可以對照硬石電子教程學一下配置。之後要看正點原子的教程、原子的更加仔細細節。c基礎好一點學野火的也更適合。不要用開發板。
  • 單片機(STM32)使用ADC,對鋰電池採集思路分析
    一般來說,使用單片機系統當中,對電池電壓的精度要求不高,都用單片機內部ADC,參考電壓也採用通用的3.3V供電作為參考電壓,除非是一些特殊環境下,會需要外接高精度的ADC晶片,同時選用高精度低文波的電源晶片作為參考電壓。
  • 淺談如何學習單片機
    什麼叫做單片機?既把計算機系統集成到一塊晶片上的單片微處理系統叫做單片機。下圖以STC89C52單片機為例學習單片機的核心目標小編認為就是做到人機互動。我們前期的準備無外乎學習了解如何與它進行溝通,通過那種媒介進行溝通。人機互動就好比人與人之間需要溝通而我們溝通的媒介就是通過說話語言描述進行。同理人機互動就是讓你的思想通過某種媒介轉達給你所面對的單片機,讓單片機運行你所表達的指令,從而得到結果。
  • 用ULN2003驅動24BYJ48步進電機時,怎麼接stm32單片機比較好?
    stm32單片機是一種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單片機,可以說很多應用場合都會用到,特別是對於大型系統,像電源、充電樁、交互機、電機驅動、PLC、逆變器、印表機、掃描儀、警報系統、視頻電話、 HVAC 等。那麼對於如何用STM32驅動步進電機呢?
  • STC單片機和STM32單片機哪個更適合入門?
    在綜合收集網上相關信息後,我相信很多剛入行的朋友,都應該被支持51單片機和STM32單片機任一種硬體平臺作為入門的理由搞得不知所措。我雖不才,但是,也從事硬體研發工作十年之久。因此,我也想從自己的角度給各位剛入行或準備進入電子產品硬體研發行業的工程師和大中專學生一個儘可能全面的參考依據。當然,我發布的言論,也僅僅是代表我個人的觀點,各位朋友如何做出抉擇,依舊要考各位朋友自己斟酌。
  • STM32學習—如何選擇各個電路部分的主要晶片
    STM32學習—如何選擇各個電路部分的主要晶片 李倩 發表於 2018-03-27 09:59:30 電路設計的基本過程一般是這樣的:需求分析——元件選型——原理圖設計——PCB設計——焊接調試。
  • Keil MDK下學習STM32注意事項
    在MDK下學習使用STM32也快兩個禮拜了,基本掌握了STM32在MDK環境下的開發流程和基本硬體程序的書寫。其間,遇到了許多問題,其中不少問題花費了我相當多得時間才得以解決,現將這些問題和解決方法列出。其中也有一些是學習過程中我覺得需要記下的注意事項。
  • 初次接觸單片機,你會選擇哪款呢
    做電子產品設計,肯定要與單片機打交道。單片機是整個電子產品的核心,相當於人類的心臟。所以,單片機是一款極其重要的電子元器件。硬體,就是指的硬體電路,包括單片機的外圍電路和其它驅動電路。軟體,就是單片機的運行程序,主要c語言和彙編語言編寫。如果大學期間,初次接觸的單片機應該是51單片機。很多大學開設單片機課程,均選擇51單片機。主要是51單片機比較容易上手。它總共40個引腳,有4組IO口,每組有7個IO。單片機外設功能也單一。
  • Stm32單片機開發KEIL啟動文件彙編語言詳解
    文章目錄簡介啟動文件彙編代碼相關指令堆棧空間的定義初始化中斷向量表復位中斷函數中斷函數的弱(WEAK)聲明用戶棧和堆初始化簡介我們在做單片機編程的時候,大部分都是用KEIL自帶的啟動文件來使程序進入C語言main函數,然後進行C語言編程開發的工作。那麼這個啟動文件到底做了什麼呢?相信朋友們肯定和我一樣好奇,想弄明白啟動文件到底都幹了些什麼。
  • 51單片機、STM32單片機、PIC單片機性能對比
    51單片機 應用最廣泛的8位單片機當然也是初學者們最容易上手學習的單片機,最早由Intel推出,由於其典型的結構和完善的總線專用寄存器的集中管理,眾多的邏輯位操作功能及面向控制的豐富的指令系統,堪稱為一代「經典」,為以後的其它單片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