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新聞客戶端聚焦兩會報導 哪個埠最"吸睛"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兩會報導,哪個埠最「吸睛」

  編者按2月16日和3月1日的《傳媒周刊》對傳統媒體新聞客戶端的發展及問題進行了持續關注,這一次我們來聊聊實戰。此次全國兩會的媒體大考,新聞客戶端作為新媒體報導的主戰場之一,競爭尤為激烈。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三大中央級媒體為代表的中央主要新聞媒體更是開足了馬力。這些主流新聞客戶端的表現究竟如何?他們各自放了什麼大招?不妨跟《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一起看看——

  拼角度更拼專業

  □本報記者 韓東

  政府工作報告解讀是兩會報導的一道必答題,雖是常規動作,但它的難度係數可不小。特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2016年怎麼走、「十三五」這五年怎麼幹,很大程度上就看這個報告給出的路線圖。因此,如何把這113分鐘的報告、1.9萬字的文本準確、全面地解讀好就顯得尤為重要。

  綜觀三大新聞客戶端的政府工作報告解讀,既有傳統報導模式的延續,也有一些新突破。其中,新華社客戶端在解讀上的創新度更勝一籌。

  針對政府工作報告,新華社客戶端作了摘錄報告要點、提煉關鍵詞、摘讀民生細節等多層次的解讀,形式上具體表現為視頻、圖表、動畫、文字等,通過特色編排和富於創意的表現,梳理出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

  比如,該客戶端在H5新聞《小細節,大民生——政府工作報告摘讀》中,提煉了10個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話題。用戶點擊其中之一的「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即可進入頁面,了解關於「建立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報告原文,與該話題相關的漫畫下還設置了「如果老百姓買到假冒偽劣商品,怎麼辦?」的問答,緊緊圍繞話題用兩段詳細的回答解析老百姓最關注的要點,有點有面,可讀性強。

  採用視頻方式解讀也是新華社客戶端的一大創新,視頻報導通過「穩增長」「一帶一路」等5個關鍵詞分別回顧了相應領域的2015成就,再通過對兩會代表委員的現場採訪,對報告內容進行解讀,直觀生動、深入淺出。

  人民日報客戶端在《時局》欄目中發表了《十大關鍵數字速懂政府工作報告!》的文章,該文除了報告中提出的數字以外,最大亮點就是結合報告梳理了10個「錢景」看好的產業,並配合相應圖片,一目了然。《〈政府工作報告〉:59次提「創新」達前兩年之和》還對報告的高頻詞進行了梳理,如「創業」22次、比去年增加了9次,「結構性改革」10次,「減」與「簡」35次等。

  央視新聞客戶端的解讀方式是將「GDP增長預期目標是6.5%~7%」「CPI目標設定在3%左右」「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減貧人口定為1000萬」等10個話題比喻成十大紅包,發布《政府工作報告派發今年十大紅包,速領!》的報導,同時配合「聽播報」的形式,方便用戶在不同場景下了解報告。

  就解讀的整體「吸睛度」而言,央視新聞客戶端更強。

  央視發揮了平臺優勢,將涉及報告解讀的新聞欄目納入到其客戶端進行視頻播報,新聞、財經等頻道的《朝聞天下》《共同關注》《東方時空》等欄目實現同頻共振。如新聞頻道的《24小時聚焦兩會·解讀〈政府工作報告〉》,財經頻道的《快評政府工作報告——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新名詞》,《共同關注》欄目的《聚焦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新提法」》等通過專家解讀等形式從各個角度對報告進行權威解讀。

  此外,央視新聞客戶端還利用文字、數據、圖表等形式總結回顧2015年工作,提煉2016年工作總體部署要點,解讀「十三五」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

  新華社客戶端的《十個關鍵詞解讀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專業性,該記者將報告中的要點提煉出來形成「經濟增長預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十大關鍵詞,在原文看點基礎上還加入了點評,與此相配合的「一圖讀懂政府工作報告」直觀生動。

  人民日報客戶端除了有自己的內容,也轉載了其他媒體的報導,如光明網的《智庫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16大亮點》,由17位專家組成的智庫小組一問一答解讀16個亮點,行文簡短,可讀性強。

  專家點評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 張志安

  三大客戶端政府工作報告解讀充分實現了形式和內容的有機統一,也精準把握了移動網際網路的傳播特性,概括起來有三大亮點:一是抓住關鍵詞,以此解讀報告既提綱挈領,又突出重點,提高了讀者的閱讀效率、增進了讀者對報告內容的把握;二是數據意識強,運用數據突出報告的關鍵信息、形象化地展現數字背後的國計民生,簡明形象、通俗易懂;三是注重視覺效果設計和融合表達,大量使用圖文、信息可視化等形式,非常符合年輕網民的閱讀習慣和興趣偏好。

  拼形式 更拼溫度

  □本報記者 李明遠

  在兩會報導的全媒體戰場上,具有隨身、便捷特性的移動新聞客戶端本身就有著更強的貼近性,而為了打通百姓參政議政的「最後一公裡」,三大新聞客戶端推出了一系列鮮活的互動新形式,也收穫了不少點讚。

  新華社客戶端的互動性設計可圈可點,在兩會專題頁面中專門設置了《兩會互動》欄目,包括「徵集」「有獎調查」「VR全景遊戲」等多個板塊。

  其中,最潮、最具趣味性的板塊是「VR全景遊戲」。用戶點擊進入相應頁面,可以通過找記者證、找裝備、看資料、找部長、拍照片等5個關卡「測一測你能當兩會記者嗎?」在遊戲中查看圖片,還可以進入三維環境,讓用戶體驗兩會現場的氛圍,了解記者進入會場的程序,找到「跑兩會」的感覺。

  話題徵集是媒體每年互動的常規動作。而新華社客戶端不僅徵集用戶的提問,還可以查看其他用戶的提問,互動性進一步提升。點擊「徵集」板塊進入「你提問我轉達,總理記者會——新華社客戶端與您一起向總理提問」頁面,將關鍵詞、提問內容寫好即可發出問題。截至3月13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查看時,已有5.3萬餘人參與提問。進一步查看提問情況,可跳轉到一個動畫頁面,每個不斷上升的氣球下面附帶一個關鍵詞話題,用戶點擊查看,即可看到其他用戶提問的關鍵詞與問題,並通過「我關注」或「不感興趣」發表意見。根據提問排名,「住房」「醫保」「簡政放權」「網際網路+」等是最受用戶關注的話題。

  如果說新華社客戶端的互動別具創新,那麼,人民日報客戶端和央視新聞的互動則增強了親近性。前者的兩會專題中,「兩會朋友圈每天視頻直播記者會」板塊將相關直播頁面設計成微信朋友圈形式,用戶可以通過點讚和評論對新發布的信息進行反饋。截至3月13日11時,頁面總訪問量已超過70萬次;後者的專題中,點擊「兩會雲直播:換個角度看兩會」板塊的直播頁面下方,同樣設計成微信朋友圈形式,用戶既可自己發帖,也可以為其他帖子點讚。

  互動不僅要在形式上打動用戶,更重要的是通過有溫度的報導,尋找到老百姓的利益交匯點、情感共鳴點。在這一點上,新華社也是很拼的。

  比如新華社「『碼』上反腐」板塊的報導,記者通過面對面採訪代表委員的機會,邀請代表委員在留言板上填寫自己的「2016反腐宣言」,而廣大網民可以通過新華社客戶端參與互動,與代表委員共話反腐,如此兩會報導不再局限於會場,民意表達更加順暢,這樣的緊密互動讓代表委員與網民更加心氣相通。

  值得一提的是,媒體與網友的互動早在兩會開幕前就已經開始了。比如,2月28日,新華社客戶端發起了「2016全國兩會熱點大家猜」的有獎調查,用戶在填寫性別、年齡、學歷後,即可選擇自己關注的話題;3月8日,客戶端發出新媒體專電反饋調查情況,其中「食品安全」「創新創造」「依法治國」等話題網友關注度較高。

  人民日報客戶端和央視新聞客戶端也是如此。2月25日,人民日報客戶端就已向網友發起投票,選出最關心的兩會話題;2月26日,推出《兩會e客廳》邀請網友留言,直接提問部長……央視從3月1日起也通過新聞客戶端、微信公眾號、新聞微博、今日頭條央視新聞訂閱號4個渠道發起投票,邀請網友選出兩會最關心什麼話題。

  專家點評

  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 趙子忠

  三大新聞客戶端在兩會報導中設置話題徵集,並促使用戶的互動留言成為報導素材的一部分,反映了其在UGC(用戶生成內容)方面的重視和努力。在互動方面,建議還可以從以下兩點進行思考改進:首先,出色的產品設計和內容運營是提高互動的基石,友好的界面、豐富的交互體驗、獨特且貼近群眾的內容視角將會更加容易促使並激發用戶參與內容生產,可以更加積極地將新技術和新的表現形式運用到報導中來;其次,在現有的點讚、評論、表情等互動操作的基礎互動上,重視社群傳播效應。

  拼顏值更拼內涵

  □本報記者 李淼 實習生 張佳楠

  今年全國兩會上,自拍杆雖被禁了,但360度全景攝像機和VR(虛擬實境)卻火了。新裝備、新神器閃亮登場帶來的是新聞表達、報導方式的又一次更新,不斷刷屏的數據新聞、H5產品、視頻報導玩出了兩會報導的新花樣。

  高大上的兩會新聞如何能有效觸達用戶,一直是媒體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不得不說,此次三大主流新聞客戶端的報導「很走心」,形象化、視覺化、融合化的表達尤其符合移動網際網路的傳播特性,也很合年輕人的胃口。其中,新華社客戶端的表現令人尤覺印象深刻。

  用新華社客戶端看兩會,傳統的文字大部頭少了,圖解新聞、動新聞、融媒體新聞等可視化的內容多了,對於受眾感官的調動可謂是全方位的。比如今年新開設的融媒體新聞欄目《兩會鮮知道》,通過「早預告、晚盤點」的方式,用輕鬆活潑的語言把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娓娓道來,且文字、圖片、漫畫、音視頻一樣不少。《5W帶你讀懂全國政協開幕會》用when、why、who、what、where這5個「W」撈出乾貨,讓用戶「秒懂」全國政協開幕會;《「部長通道」你還該知道哪些事兒》在「部長通道」的新聞圖片上插入了記者提問的動態「彈幕」,令人耳目一新……

  去年,「小明」「小新」「小七」等虛擬人物成為兩會報導形式的一大創新。今年,新華社不僅派出了兩會報導的漫畫代言人「小新」上會,還讓可愛又呆萌的智慧機器人「度秘」為用戶提供貼心的小秘書服務。「2016年中國GDP目標如何設定?」「環境保護怎樣驅散霧霾?」「戶籍改革『北漂』能否落戶?」等備受關注的問題,通過人機對話的形式加以形象解讀,乾巴巴的對話變成了富有新鮮感的交互過程。

  此外,央視新聞客戶端視、聽、說相結合的報導方式,也是一道獨特風景。該客戶端將「聽電視」功能嵌入到兩會報導中,每個新聞標題右下位置都有一個「聽播報」提示,點擊可收聽模擬的新聞播報,在一個頁面實現看與聽的自由切換,也是兩會新聞閱讀方式的一大創新之舉。

  人民日報客戶端用VR作品《VR帶你進會場 政協大會這樣開幕》,給用戶來了一次360度沉浸式體驗。同時,讓編輯記者出鏡、「移動直播」兩會,也是其試水新媒體視頻直播的一次初體驗。

  「高顏值」新聞產品背後,體現的是主流媒體放下身段、揣摩用戶心理、改進政治傳播的努力。綜觀三大客戶端的兩會報導,鮮有嚴肅的面孔和一板一眼的說教,取而代之的是萌萌噠的形象和貼近百姓的「家常話兒」。

  力圖讓每一條新聞有趣又有料,是新華社客戶端的用心之處。就說《動新聞》吧,不僅用動畫視頻解讀兩會熱點的形式活潑,其中的語言也是清新靚麗,如《動新聞——解碼「人代會」》中是這麼說的:「都說春天花會開,這不花開了,兩會也要開了。『兩會』之一的人代會,聽了這麼多年,你知道怎麼開嗎?」《漫讀圖》也不遑多讓,給發出兩會好聲音的代表委員的新聞圖片配上了生動的漫畫貼紙和霸氣的「畫外音」——「航行自由不等於橫行自由」「創辦影視專業的藍翔技校」……趣味十足。

  人民日報客戶端模擬微信朋友圈以《兩會朋友圈》的形式報導每日兩會熱點,拉近了跟受眾的距離。H5新聞《有人把「十三五」畫下來了》用手繪稿把「十三五」大劇一幕幕畫下來,場景化地呈現出「一種變化、兩處情感」,帶入感很強。

  整體來看,央視新聞客戶端的報導風格比較簡潔,主要是讓視頻說話。不過,獨具特色的「時間鏈」讓人眼前一亮,以時間為軸對兩會報導的熱點、重點予以排列,同時可用關鍵詞對視頻進行搜索,便於用戶查找感興趣的兩會新聞。

  專家點評

  清博大數據執行長 郎清平

  新華社客戶端兩會報導的創新拉近了新聞與民眾的距離,也越來越有朝氣;人民日報客戶端的亮點是場景模擬式的報導,獨具匠心又接地氣;央視新聞客戶端最大的創新是語音播報兩會,利用語音插件將文字新聞轉換成語音,解放了網民的眼和手。總體而言,VR技術今年只是試水,隨著其應用更廣泛和成熟,未來想像空間更大。此外,主流媒體可進一步加強民生視角的報導,關注民眾生活中的新變化,讓兩會真正成為百姓的兩會。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全國兩會開幕,芒果TV全端、多維融媒報導,壯大主流聲量
    全埠覆蓋主力軍搶佔主陣地全國兩會期間,芒果TV在網站頁面(PC)、移動客戶端(APP)、網際網路電視埠(OTT)、IPTV埠均開設了全國兩會專題或全國兩會專屬頻道,並充分重視海外融合傳播的外宣功能,在芒果TV國際APP(MangoTV)推出全國兩會專區,實現全埠覆蓋傳播。
  • 2020年主流媒體兩會報導網絡傳播效果評估報告|德外獨家
    在本次全國「兩會」報導中,主流央媒和廣電機構在理念上結合本屆兩會重民生的特點,從內容組織、表達方式、傳播形態上充分應用媒體融合新技術,做到了「好」「妙」「巧」,不斷創新著新聞報導的表達方式。  CTR媒體融合研究院聚焦5月18日-28日主流央媒和省級以上廣電機構(自有APP和官網、微博、微信、短視頻、其他第三方平臺)新媒體產品/帳號,並對其在本次全國兩會報導「競賽場」的全網傳播效果進行全面監測和綜合評估,希望能為主流媒體主題主線報導的全網融合傳播實踐提供參考借鑑。
  • 「極光新聞」客戶端正式上線!打造龍江最權威的「新聞+政務+服務...
    5月22日,黑龍江省融媒重點項目「極光新聞」客戶端正式上線。作為一個全新的新聞資訊權威發布平臺、政務服務智慧平臺和行業發展成果展示平臺,「極光新聞」客戶端集「新聞+政務+服務」於一體。5月20日,全國首家區塊鏈新聞編輯部成立,這是由「極光新聞」和全國12家省級主流媒體共同打造的全國第一個雲上新聞編輯部。
  • 新浪新聞與權威媒體深度合作 報導全國兩會熱點新聞
    新浪新聞榮獲「2018年度我最喜愛的綠色應用」11 月 16 日,安卓綠色聯盟首屆開發者大會在北京國家體育館召開。大會評選出 36 款「 2018 年度我最喜愛的綠色應用」。新浪新聞客戶端以優質的內容,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從眾多新聞資訊類應用中脫穎而出,成為用戶最喜愛的年度「綠色應用」之一。本屆綠色應用的評選標準十分嚴格,需通過《安卓綠色聯盟應用體驗標準》兼容性、穩定性、安全、功耗和性能五大測試。安卓綠色聯盟大會對國內應用市場的 10 萬餘應用進行了測評,根據五大標準的 6
  • 日本人這樣關注兩會:最大視頻網站直播、主流媒體爭相報導
    【編者按】2018年全年,國務院各部門牽頭辦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6319件,全國政協委員提案3863件,分別佔兩會建議提案總數的88.5%和87%,已全部按時辦結。更有熱心的日本網友,直接開始自己總結起政府工作報導的要點。不過,更多的聲音是祝福與期待。有網友留言說:「祈禱兩會順利召開!祈願世界和平。我是由美子,我為兩會加油。」
  • 一場全國兩會報導總結表彰會,為何能如此「勢大力沉」
    在2019年全國兩會報導中,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旗下各媒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力踐行總書記「1.25」講話精神,催化融合質變,放大一體效能,聚焦核心,守正創新,全程、全息、全員、全效播報兩會盛況,展現河南出彩實踐,整體報導動作快、策劃精、闡釋深、規模大、反響多。●河南日報客戶端緊盯新華社,第一時間推出獨家電子號外《總書記來到河南團》。
  • ...更多兩會報導您可以登陸央廣網兩會專題、手機下載央廣新聞...
    明天《做客中央臺》的嘉賓是: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明天中午一點,歡迎您繼續鎖定中國之聲。更多兩會報導您可以登陸央廣網兩會專題、手機下載央廣新聞、中國廣播客戶端,關注中國之聲新浪微博和微信公眾號,還可以登陸愛奇藝搜索「中國之聲專區」觀看相關視頻,下載蜻蜓FM手機客戶端收聽中國之聲兩會新聞臺,以及通過搜狐新聞客戶端自媒體直播區,扎克新聞客戶端了解更多中國之聲兩會報導。
  • 5G、AI、趣味化直播……山東臺開啟2019全國兩會融媒報導
    「主力軍」挺進「主陣地」 移動優先讓報導更「閃電」為及時、準確、全面報導2019全國兩會,山東廣播電視臺舉全臺之力,集中優勢資源,派出60多名記者、編輯、主持人和技術人員組成的全媒體報導團隊赴京採訪,將運用電視、廣播、新媒體等平臺,採用新聞、專題、評論、H5、VR、AR、動漫、短視頻等多種手段,推出互動式、服務式、體驗式新聞信息,全方位報導大會盛況和代表委員共商國是
  • 打造全網最強媒體陣容報導 騰訊新聞讓兩會與你更近一點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參與兩會,騰訊新聞聯合20餘家核心權威媒體,組成今年兩會報導最強媒體陣容,致力於打造最權威、最創新、最豐富的兩會報導。本次,騰訊新聞與多家媒體的兩會報導,採用直播、短視頻、圖片、文字等形式,提供全方位無死角的兩會資訊,讓人們輕鬆跟上兩會信息。
  • 「極光新聞」客戶端正式上線
    5月22日,黑龍江省融媒重點項目「極光新聞」客戶端正式上線。作為一個全新的新聞資訊權威發布平臺、政務服務智慧平臺和行業發展成果展示平臺,「極光新聞」客戶端集「新聞+政務+服務」於一體。
  • 5個「吸睛心法」告訴你新聞報導的標題如何擬
    標題能不能「抓人」「吸睛」,直接影響到讀者願不願點進去、讀下去。在碎片化閱讀的資訊時代,受眾喜歡花費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信息量。所以,標題能不能聚「睛」匯「神」、扣人心弦,直接影響著受眾的閱讀欲望。  從現實情況看,受眾平時喜歡閱讀的,往往是當前的焦點、熱點、痛點信息,或者說與己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
  • 2016年《中國日報》「兩會」數據新聞報導研究
    摘 要:通過選取2016年《中國日報》「兩會」數據新聞報導為研究對象,在運用定量和定性結合的研究方法對數據新聞報導展開分析後,發現2016年《中國日報》「兩會」數據新聞報導的優勢、特徵與不足,並嘗試提出些許建議,以彌補不足,對進一步完善報導有所裨益,並供其他傳統媒體獲取經驗,進而加快媒體融合的進程。
  • 主流品牌與新科技匯聚!陽江國際會展中心車展吸睛
    主流品牌與新科技匯聚!陽江國際會展中心車展吸睛 2020-10-01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聚焦2019年以來河北省新聞輿論工作: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守正創新...
    系列報導「蹲點調研」「重溫囑託看變化」「愛國情 奮鬥者」「大河之北」「飛閱河北第二季『換了人間』」「太行山上的河北答卷」等系列報導精彩紛呈,「河北24小時」、河北地方戲聯唱《我和我的祖國》MV、《「赤子心 愛國情」我為國旗添光彩》等融合報導爆款產品刷屏吸睛。
  • 將創意與新聞報導結合 新浪VR產品全景多維報導兩會
    秉承「讓新聞值得看」的宗旨,新浪新聞推出了VR全景式報導H5互動產品《人民大會堂全景巡遊》,在諸多兩會現場報導中脫穎而出,更引起諸多媒體同行的競相模仿。全國兩會報導一向是各傳統媒體和網際網路媒體的報導重點,媒體和受眾都已習慣了由媒體提供內容,受眾被動接受的新聞報導模式。在網際網路時代,技術上已經使得受眾提出新聞需求、媒體積極回應需求成為可能。
  • ...手機下載蜻蜓FM客戶端收聽中國之聲兩會新聞臺,以及通過搜索...
    主持人:好,聽眾朋友,這裡是正在直播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兩會特別節目《做客中央臺》,我是成亞。今天做客中央臺的嘉賓是吉林省政協主席黃燕明。更多兩會報導您可以登錄央廣網兩會專題、手機下載央廣新聞、中國廣播客戶端。
  • 極光新聞客戶端官宣
    2020年5月22日黑龍江省融媒重點項目極光新聞客戶端正式上線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賈玉梅出席極光新聞客戶端上線儀式並致辭。希望極光新聞運用最新信息革命的成果,突出抓好5G+4K等新技術的研發利用,增強核心競爭力,將極光新聞打造成全省最具權威性、最有競爭力的客戶端,成為引導輿論的「風向標」、媒體融合的「排頭兵」和服務群眾的「連心橋」。
  • i資訊|兩會進行時:2019兩會融媒體報導中的炫酷技術(二)
    2019年兩會進行時我們用最炫最酷的技術努力講好兩會「故事」唱響兩會「好聲音」廣東廣播電視臺依託全媒體兩會報導智能生產平臺,藉助艾迪普機構先進的技術手段,融超高解析度大屏幕顯示包裝系統、機器人搖臂虛擬實境圖文包裝系統、4K超高清智能顯控技術、分會場互動技術、三維信息可視化在線包裝技術、VR直播技術、5G現場連線等多種技術手段於一體,聯動5個電視頻道、15檔新聞欄目和觸電新聞、荔枝網等新媒體端,全方位聚焦全國兩會,形成全媒體報導矩陣,打出融合創新的組合拳,增強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 蘋果新聞客戶端哪個好 知天下大事 從這裡開始
    如今各種手機新聞app是層出不窮,每一款都各有千秋不相上下。在iOS平臺上,手機新聞app內容容量不受限制,展現形式相互貫通,互動手段豐富多彩。隨著移動閱讀時代到來,越來越多的人放下手中的報紙,拿起了手機,手機新聞app可以讓用戶第一時間了解實時資訊,大到國內外大事,小到城鄉小事,應有盡有。那麼手機新聞客戶端哪個好?
  • 2013《人民日報》兩會報導特色分析
    兩會報導一直是《人民日報》新聞報導的重頭戲,作為黨報的《人民日報》有著溝通黨與人民的重大使命。從新聞價值上說,大幅的兩會新聞宣傳能夠製造轟動效應,強調兩會召開的重要性,能正確導向輿論和社會意識形態;從人民日報本體上來說,不僅能擴大本報的影響力,樹立黨報的權威,而且是重構《人民日報》傳播最佳語境的大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