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印記:漸漸消失的重慶記憶——重慶棒棒軍

2020-12-21 詩賦傳統文化

七絕.見十八梯棒棒軍

胡發惠(重慶銅梁)

十八梯高直入雲,終年搬物好辛勤。

但凡苦力愁誰助,賴有山城棒棒軍。

(重慶詩詞學會青年詩社成員作)

重慶

傍江而建 依山而就

爬山和涉水便是重慶人的日常瑣事

正是這樣獨特的地勢地形

造就了一個獨具重慶特色的群體——棒棒軍

棒棒軍,是依靠一根棍棒和肩膀謀生的勞動群體

爬坡上坎 走街串巷

每一階石梯 每一段坡坎

棒棒軍的身影宛若血液細胞般穿梭著

造就一種重慶印記 定格一段山城記憶

車站路口 一聲「棒棒」便是他們的幸福號令

業務能力越強,掙到的錢也就越多

憑藉著肩頭肌肉力量支撐起棍棒兩頭的重物

一頭懸著如雨的汗水

一頭掛著幸福的場景

而如今

棒棒軍的身影日漸消失在這座山城

許多人心中也由此泛起複雜的情緒

或許棒棒軍的生活條件得以改善

或許重慶人的時代記憶就此消散

祝福與不舍糾纏著心中思緒

有時

一種客觀景象的消失會深化另一種精神的存在

千百年歷史的棒棒軍在地鐵轎車的衝擊下

仍然矗立著屬於自己「棒棒精神」

吃苦耐勞,不畏艱辛,勤勞勇敢,樂觀積極

正是對棒棒精神的簡單真誠的描寫

爬坡上坎,肩擔重物,揮汗如雨的他們

仍然面帶笑容,心懷喜悅

其實對於他們來說,賺錢多少並不所謂

生活的滋味在於知足而享樂

棒棒軍

是重慶山城的文化名片

鐫刻著時光留下的記憶

期待

在重慶,遇見你

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讚、關注、收藏。

歲月匆匆,願你安好。

相關焦點

  • 重慶山城棒棒軍,3200萬山城人永恆的記憶
    山城重慶的特殊地理環境孕育出了一個特殊的行業,他們有個重慶人都知道的稱呼——棒棒軍。▼1997年,重慶方言劇《山城棒棒軍》的播出,讓「棒棒軍」的威名遠播響至今。個性鮮明的人物和啼笑皆非的故事,把山城生活的鬧熱體現地淋漓盡致。曾經,在重慶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棒棒的身影。在悠悠歲月中,他們爬坡上坎,負重前行,挑走了他們的青春年華,也挑走了屬於自己的時代。時光荏苒,歲月更替。
  • 山城「棒棒軍」轉型「閃送員」
    6月15日,記者探訪重慶閃送員劉劍鋒一天的快遞服務工作。劉劍鋒曾經在重慶的工作是做力哥(方言,意為挑夫),也被譽為「山城棒棒軍」。圖為劉劍鋒早上起床後正在整理著裝準備出門工作。那時候,重慶交通還不是很方便,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搬送大大小小的東西全靠人力。
  • 23年前的《山城棒棒軍》,現在回味依然經典
    《山城棒棒軍》,聽這個名字就知道,它是以山城重慶為背景,以棒棒這一職業群體為對象而展開的。1997年,電視劇《山城棒棒軍》正式開播,23年後再回頭看,當初的畫質和鏡頭語言都不盡如人意,但是這部電視劇所帶來的影響,卻是異常深遠 。
  • 重慶的棒棒文化不可丟失
    重慶棒棒是指靠一根棒子生存的人,在兩江交融中依山而建,目前正朝著國際化大都市高速發展的重慶市,穿街走巷還需爬坡上坎,因此也就有了"棒棒"這一特殊職業群體。「棒棒」,在重慶人眼裡,這不是一個「賣萌式」誇人的疊詞,而是一座城、一個時代、一段記憶、一個職業的別稱。
  • 在山城步道,探尋重慶的城市記憶
    老街是一座城市的記憶。網紅魔幻4D城市重慶山城,除了有獨特的起伏地形,飄香的火鍋,麻辣的美女,還有那些極具市井氣息,充滿山城味道的老街。在老街能聽到最地道的重慶言子,能看到最真實的重慶老一輩,在這座城市如何打拼生活,繁衍生息。
  • 第一次去山城重慶不容錯過的五大景點∣重慶主城旅遊推薦
    重慶一座火辣辣的城市,這裡的空氣都散發著辣椒的味道,足以見得重慶人多喜歡吃火鍋,無辣不歡大概說的就是重慶吧。吃火鍋不分時間,只要你想叫上幾個朋友大家一起圍在一桌,加上九宮格的火鍋,這也許是重慶的真實寫照。
  • 重慶棒棒,永不消逝!
    棒棒軍,一個每年都有人說即將消失的行業。但時至今日,他們仍然作為山城的脊梁,屹立不倒。有的棒棒軍因為常年扛重物,肌肉損傷嚴重,肩背都被壓彎了,仍然堅持著。如今的棒棒軍,已經成為了重慶的一張專屬名片。儘管很辛苦,但時不時還會有年齡大了的打工族從外地回重慶跟著李大哥一起做棒棒軍,出去也是做體力活,闖了幾十年索性回重慶來做,平時就跟著李大哥一起搬貨。和很多職業不同的是,加入棒棒軍不需要什麼繁瑣的面試,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個講情義的地方。
  • 成都「三輪兒」,記錄繁華背後故事,像極了逐漸消失的重慶棒棒軍
    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在成都一些地方,還存在一個特殊群體,叫「三輪兒」,給遊客展現了這座城市繁華背後的另一面,像極了逐漸消失的重慶棒棒軍。三輪兒,本指的是三輪車,在成都卻成為了一種職業,是一群人的專屬稱謂。他們就是蹬三輪車的人。
  • 華為音樂聽書會走進重慶,用聲音喚醒塵封的山城記憶
    有人說山城重慶人傑地靈,英雄輩出;也有人說重慶是一座美食、美景與美女並存的「網紅城市」。12月19日下午,華為音樂聽書會「山城記憶」主題線下活動在重慶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角樓咖啡廳圓滿落幕。活動特別邀請了來自不同行業的地道重慶人,共同暢聊重慶的歷史、文化與變遷,讓大家透過聲音故事重新了解重慶。
  • 老重慶尋跡(下):喝喝茶,看長牌,找棒棒軍
    我第一次去重慶的時候它剛成為直轄市,印象裡的山城是爬坡上坎、朝天門的棒棒軍、街邊打牌喝茶的人、江水潮氣氤氳的舊樓……後來重慶發展飛速,在網絡上也紅得飛速,人們匆匆地來挖掘出許多嶄新的打卡點,拍上一張張賽博朋克風濾鏡的照片和一段段光怪陸離的視頻。新的霓虹燈照亮嘉陵江兩岸,但我願意一去再去的始終是幾處老風景。
  • 漫步重慶|步道串聯著山城的味道
    重慶是一座有山有水,靈氣十足的城市。那麼山城的步道是很有特色的。有歷史氣息的、有環境優美的、有步道險峻每一條都有自己的特色。周末不想出遠門,不妨去探秘一下這些步道吧!不僅出去散了心還健了身。更是體驗步道之美,步道之樂,步道之厚重。
  • 「重慶非去不可」的N種理由
    山城的魅力一如重慶人直爽率真的性格不需要任何彎彎繞繞的掩藏就直白地展示給你重慶作為一個魔幻「8D」網紅城市最不缺的就是令人流連忘返的景不論是紅遍網絡的鵝嶺二廠還是歷史悠久的山城步道你都可以在這座城市尋覓到
  • 一張老照片,看三個重慶人和山城巷的故事
    受訪者提供照片對於重慶崽兒李柯成來說,山城巷不是一個普通的街區,那是外婆和媽媽生活過的地方。為了找回童年的點滴記憶,他拿著30年前的珍貴老照片一一尋訪,不僅找到了照片上對應的地點,竟然還找到了照片中的人物。那是一位90歲的原住民老奶奶,在當年幾乎同樣的位置,老奶奶的女兒正在做著同樣的事情。一張老照片,牽出三個重慶人和山城巷的故事。
  • 重慶的街頭依然能看到棒棒
    棒棒可以說是重慶的一個名片,提到重慶,我首先想到的是重慶火鍋,如果還有其他什麼的話,那就是棒棒了。最開始接觸到棒棒是在我小時候,那時候沒有電腦,更沒有智慧型手機,所有的眼界和娛樂生活基本上是從電視上獲取。
  • 山城重慶見聞記錄
    帶著華為P20 Pro記錄山城重慶的風光見聞。重慶北站主題:【山城見聞】器材:華為P20 Pro後期:部分有微調時間:2018年6月地點:重慶微博:@瀟庭木下上期:【山城街道高樓】更多:瀟庭木下的花粉空間
  • 極具重慶特色的山城巷第三步道
    去感受一下老重慶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和重慶的歷史文化。去體驗一下山城的爬坡上坎,獨特的出行方式。若是本地人更值得一去。去尋覓即將被遺忘的城市記憶。這條步道起點由觀音巖至終點中心路。沿途的景點有:抗建堂, 菩提金剛塔, 第一水廠塔, 著名的通遠門古城牆, 法國仁愛堂遺址, 還有官邸——後盧(廬),。
  • 朝天門來福士背後,隱藏著最後的老重慶街道,棒棒軍在此依舊活躍
    川渝地區年齡稍大的人,應該都記得九十年代的一部方言電視劇《山城棒棒軍》,描寫的是在重慶被稱為「棒棒」的挑夫的一些故事。電視劇播出後,觀眾們不僅認識了這群勤勞的務工者,也對爬坡上坎的重慶街道印象深刻。後來,隨著重慶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面貌也發生了大幅度的改變,當我們再次來到重慶時,發現電視屏幕中那個曾經的山城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高樓遍地的網紅城市。如今的重慶,已經很難見到棒棒這一職業了,很多外地遊客可能甚至不知道他們的存在,然而在重慶市中心的某個區域,棒棒們依舊活躍於陡峭的梯坎上。
  • 山城步道曾被評重慶冷門景區,如今商業氛圍濃鬱,還值得打卡嗎
    在渝中區解放碑鬧市中藏著一處重慶旅遊冷門景點,知道的遊客並不多,幾乎沒有一家店鋪。在這樣的環境裡,卻有著我們兒時的記憶,很多老重慶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在重慶的城市化發展進程中,舊房拆遷,讓很多小時候的場景已經消失不見,如今修建起的高大建築埋葬了我們的記憶。在繁華的渝中區有一條山城步道,保留著一條懷舊味濃鬱的老步道,被譽為最有老重慶味道的一條步道,是來重慶旅遊必打卡的景點。這裡依山而建,展現了重慶的山城地貌。
  • 重慶消失的這100樣東西,每一樣都讓人淚奔...
    重慶,一座「消失」的城市! 然而,相對應的 很多承載著山城人民獨家記憶回憶的東西 卻慢慢消失了...
  • 一位重慶「棒棒」的堅守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攝新華社重慶5月3日電(記者吳燕霞 趙宇飛)十年前,一張父子照火遍網絡,照片中的男人扛著一百多斤的貨物牽著三歲的兒子走下重慶朝天門批發市場旁的梯坎。他是重慶數不清的「棒棒軍」中的一個,名叫冉光輝。十年後,冉光輝還在做棒棒,不過他已經在重慶買了房,牽著的孩子冉俊超也長成了清秀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