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生活工作在四川,關於四川可能多數人的印象關鍵詞會有大熊貓、麻辣川菜……可能還會有麻將。當年在四川理工學院更名時,有個笑話稱這就是中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原因是四川是中國的麻辣之省、麻將之省。雖然是笑話,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麻將作為一種娛樂活動,在四川是相當的普及。既然這麼多人喜愛打麻將這項娛樂活動,那麼麻將的起源有幾人說得清楚呢?當前普遍的認為是起源於明朝,具體如何起源還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我來聊聊其中的一種:清代大學者戴名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憂庵集》,書中記載麻將牌是明朝時一個名叫萬秉迢的人發明的。據說萬秉迢是一位讀書人,尤其喜愛施耐庵的《水滸傳》,對梁山泊108位好漢的事跡所折服。為了想偶像致敬,讓人們在日常娛樂中認識和了解108位好漢的事跡,萬秉迢冥思苦想設計出一種棋牌活動,這就是麻將牌。麻將牌一共108張,代表梁山泊108位好漢。同時,這位姓萬的能人就是按自己的名字把麻將牌的三種主要牌面設計為萬字型、圓餅型和長條型,分別取名叫「萬」、「餅」、「條」。每種牌型有一到九,九種花色,每種花色各4張。麻將牌中的九條指「九紋龍」史進,二條指「雙鞭」呼延灼,如此類推。為了豐富牌面的種類,增強活動的娛樂性,萬秉迢還設計了28張副牌。其中一類是考慮到梁山泊108位好漢來自四面八方,麻將拍照中增加代表方位的「東」、「西」、「南」、「北」、「中」各4張,共計20張牌;另外一類是梁山好漢中既有出身貧民又有出身富戶的,在麻將牌中就稱「貧」為「白」,「富」為「發」,增加「白板」和「發財」各4張,共計8張。如此,便構成了整副麻將牌136張。由於水泊梁山在宋江的領導下一心想被招安,想與朝廷求和,並不想戰勝或打贏朝廷。所以打麻將勝者歷來說「和」,而不說「勝」或「贏」。麻將牌自問世以來就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無論地域南北,人們在閒暇之餘都喜歡約上牌友打上幾圈,是中國人重要的民間娛樂活動。由於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人們根據地域特點還為打麻將設計了不盡相同的遊戲規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麻將文化。最後提醒一句:麻將雖好玩,可不要沉迷哦。娛樂至上,遠離賭博。我是文史青城君,關注我,讓我們一起讀讀歷史、聊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