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著力建設承接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轉移基地

2020-12-08 人民網江西頻道

工人在生產線上組裝智能視頻產品。

總投資45億元的佳信捷5G智能產業園日前竣工投產, 25億元的江西華派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緊鑼密鼓地生產……走進全南縣工業園,處處湧動著高質量發展的大潮。

近年來,該縣緊扣「主攻工業、三年再翻番」目標,全面對接、融入、服務、協同大灣區,以承接、引進、聯通項目為主攻點,持續壯大電子信息工業首位產業,更高水平建設承接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轉移基地。

今年以來,該縣儘管受疫情影響,先後在粵港澳大灣區等地開展線上線下招商推介活動11次,引進落地項目31個,籤約總金額303.2億元。其中, 20億元以上項目5個,成為縣域經濟最有力的支撐。

招大引強 提檔升級「增效」

日前,走進佳信捷5G智能產業園智能製造車間,筆者看到機器飛速運轉,工人們身穿無塵服在精密儀器前各司其職。據悉,這個投資45億元的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智能視頻產品和物聯網雲平臺的研發、製造、銷售及技術服務,是國內領先的智慧物聯解決方案及運營服務提供商。

「真沒想到,公司這麼快就能順利投產。」佳信捷負責人董松林說道。佳信捷5G智能產業園是全南縣今年7月從深圳引進落地的「5020」項目,實現了全南引進上市公司零的突破。該項目火速建成見效,創造了當月落地、當月開工、當季投產的建設速度,這是該縣突出發展電子信息工業首位產業的一個縮影。

以大項目帶動大發展,以好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近年來,該縣利用毗鄰大灣區的獨特區位優勢,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的有利契機,策應贛粵電子信息產業帶和「三南」園區一體化建設,緊緊扭住電子信息工業首位產業,圍繞「抓規模、擴總量,促轉型、提質量」,優化「一主三優」工業產業結構,建設承接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轉移基地。集群引進晶陽光電、科昂電子、華派光電等電子信息企業40家,規模以上企業14家,其中「5020」項目6個。電子信息產值佔比從2017年的5%提升到2019年的35%。

聚焦光電顯示、智能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基礎材料等細分領域,該縣著力引進大項目和成長性好、潛力大、處於產業鏈高端的好項目。其中,投資35億元的科昂電子達產後將成為亞洲最大的高性能電子材料PI膜生產企業之一;投資20億元已建成投產的晶陽光電是目前全省唯一的大尺寸玻璃蓋板生產企業……

同時,該縣積極引導現有電子信息企業主動適應科技變革,著力推動「5G+工業網際網路」戰略發展,加快推進佳信捷5G智能製造產業園建設,支持華派光電、科昂電子、晶陽光電等企業打造「5G+智能工廠」和「5G+數字車間」,培育一批工業網際網路應用示範企業;推動超亞、群英達等傳統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實施「機器換人」項目,實現「產值倍增」。

強鏈補鏈 科技創新「引領」

將目光轉向產業鏈上遊,在華派光電生產車間,又一批真空鍍膜在生產線上傳輸,正在完成各道工序。江西華派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濤說:「這些產品將銷往大灣區,廣泛應用於手機、相機、安防等領域。」

總投資25億元的華派光電是集設計研發、加工製造、產品銷售於一體的電子信息企業,產品技術含量高,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部分產品可以自己制訂行業標準,擁有定價權。

在電子信息領域,龍頭企業強力拉動,正推動相關產業快速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全縣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10.28億元,同比增長31.6%。

企業集群才能形成產業集聚,鏈式發展才能催生產業裂變。該縣聚焦電子信息產業鏈薄弱環節,大力實施鑄鏈強鏈引鏈補鏈工程,構建閉環、完善鏈條、壯大集群。在光電顯示領域,突出晶陽光電、華派光電的帶動作用,重點引進光電顯示產業上遊的玻璃基板、彩膜、背光源等專業原材料企業,中遊的LCD和OLED面板製造及顯示模塊組裝,下遊各種顯示產品應用領域項目;在電子信息新材料領域,強化科昂電子的引領作用,重點引進上遊電子級PET膜、PI膜、電子鋁膜,並向下遊延伸發展FPC撓性線路板、電解電容、薄膜太陽能等項目,確保產業之間、企業之間形成要素配套、集群集聚。

「我們用育龍頭、補鏈條『鋪路』,靠建平臺、保要素、強集群『探路』,促進電子信息產業量質齊升。」該縣工信局局長張曉貞說道。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與大灣區高校共建12萬平方米產學研用科技產業園,組建駐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工作聯絡站,引進各類人才623名。紮實推進產學研用園區「滿園擴園」,支持晶陽光電高強度玻璃蓋板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建,著力引進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研究中心落戶全南,促進更多科研成果孵化轉化,以創新驅動實現電子信息產業裂變。

目前,該縣現有高新技術企業16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40家,產業規模持續做大,產業鏈條不斷拉長,產業雛形初具規模。

園區升級 強大工業「支撐」

沿著全南工業園區工業大道一路前行,一座座現代化的標準廠房拔地而起,幾十家電子信息企業不時從眼前掠過。從無到有,電子信息企業加速集聚,成為該縣近年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一道靚麗風景。

全南是要素集聚「沃土」、投資興業「高地」。近年來,該縣實施「畝產論英雄」和「標準地+承諾制」改革,推進「滿園擴園」,完善「進入」與「退出」機制,提高園區集約集聚發展水平。築牢承接平臺,建成標準廠房52萬平方米、新建10萬平方米,企業可享受成本價購買廠房以及前三年「先交後返」租賃政策,實現企業「拎包入駐」。

全南是全省工業園區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先進縣,如何實現土地資源利用最大化?該縣優化資源配置,對園區土地「開源」,科學規劃布局產業園區,沿繞城公路徵收產業用地,擴大園區規模,形成「一園二區三地塊」布局;同時不忘對園區土地「節流」,樹立「畝產論英雄」導向,對園區「空殼企業」、低產低效企業進行「騰籠換鳥」,對閒置、批而未建等低效用地「亮劍」,讓土地跟著項目走,推動園區企業從數量規模向質量效益轉變。

以完善配套為突破口,該縣先後投入20多億元完善園區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和商貿、信息、文化、教育、物流等配套。同時,加強與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有機銜接,實現一體化布局和聯動發展,讓全南擁有更加強壯的「筋骨」,著力建設成為承接粵港澳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轉移基地。

「我們全力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始終堅持把綠色作為發展主色,讓綠水青山成了引財氣、聚人氣、可持續的金山銀山。」該縣工業園區管委會黨委書記伍國忠說。近年來,該縣投資8000多萬元對園區生態環境進行整治,統籌推進園區土地平整、綠化提升;投資3400萬元,採用物化+生化處理工藝,建設佔地約41畝的工業汙水處理廠。同時,嚴把企業入口關,提高準入「門檻」,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項目,堅決「拒之門外」,守住全南一泓碧水、滿目青山。(唐夏玲 文/圖)

(責編:毛思遠、邱燁)

相關焦點

  • 發改委:支持遼西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 推動東北全面振興
    中國網財經12月15日訊 據發改委網站15日消息,發改委發布關於支持遼西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的復函,要求遼寧著力提升產業承接能力,著力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有力有序有效承接京津冀等國內外產業轉移,將示範區建設成為東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高地,打造區域經濟新增長點,推動東北全面振興。
  • 江西龍南:對接大灣區吸納產業轉移
    日前,江西省龍南市舉行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籤約項目90%來自粵港澳大灣區。今年7月份以來,該市已經引進40個來自大灣區的投資項目,總投資額達382.5億元。  龍南是江西省「南大門」,處於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經濟圈內。
  • 玉山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玉山訊  4月24日,在2017玉山(深圳)電子信息產業招商推介會上,深圳和弘電子、深圳佳力博光電等21個電子信息企業與玉山籤約,投資總額67億元。這些電子信息項目的引進,將為玉山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注入強大動力。
  • 邵陽市:對接大灣區,承轉帶動產業大發展
    目前,邵陽正在實施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三年計劃,打造「一谷三園十基地一區一走廊」(全球特種玻璃谷、三大智能製造產業園、十大出口基地、生態旅遊示範區、滬昆高速百公裡工業走廊);以項目帶動,實施兩個「五個100」工程,大力培育製造業;突出特色,實行集群入駐,培育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立足產業,建設一批特色小鎮;加快打造國家級經開區、通關口岸平臺、綜合保稅區,打通邵陽至東協貿易通道;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 大幹苦幹抓項目 真幹實幹興產業——汝城縣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
    近年來,汝城縣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產業主導、全面發展」戰略,以項目建設「三個推進年」和「產業為王三年大會戰」作槳奮楫,激流勇進,在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暨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工作中,大浪奔湧逐浪高,蓄勢揚帆破浪行。風起汝城,齊心戮力,苦幹實幹,幹出精彩。
  • 含山:「三抓一提」高質量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
    今年以來,馬鞍山市含山縣以推動產業升級突破為導向,以加快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為主線,聚焦主導產業,圍繞「三抓一提」,積極招大引強,推動項目落地,高質量承接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為全縣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河北滄州:打造三大平臺承接京津產業轉移
    河北滄州:打造三大平臺承接京津產業轉移 新聞頻道 來源:央視網 2016年10月21日 19:16 A-A+
  • 廣東省四川大安商會成立大會暨自貢·大安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2月8日,廣東省四川大安商會成立大會暨自貢·大安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推介會在深圳舉行。現場籤約5個項目,總投資8.53億元。廣東省四川大安商會成立大會暨自貢·大安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推介會現場 攝影 廖志全  此次籤約的共有科技創新工場(特種機器人)培訓和生產項目、商業顯示及智能終端(電視)項目、輕質複合牆板項目、CBD家居川南生產基地項目
  • 泰和打造粵港澳產業轉移新據點
    近日,2020江西泰和·粵港澳大灣區「三請三回」暨重點產業招商推介會在深圳舉行,當場籤約項目31個,籤約資金達166億元,涵蓋電子信息、文化旅遊、綠色食品大健康、智能裝備製造等多個產業。隨著贛深高鐵開通日期的臨近,泰和縣積極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以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為契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泰和地處贛中南吉泰盆地腹地,是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咽喉要地,是粵港澳大灣區、海西經濟區和長三角地區共同的腹地和產業梯度轉移的重要承接地,也是我省京九電子信息產業帶的重要節點和吉泰走廊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
  • 上慄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深化合作方興未艾
    不久前,從2020年江西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活動現場傳回好消息:上市公司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雅信達科技等企業與上慄縣政府籤訂投資協議書,在上慄贛湘合作產業園分別建設佔地300畝的電子產業園和「5020」項目。
  • 秀山麗水全域美 俯仰皆得山水情 絕美全南縣 醉氧全南歡迎您
    邁入全域旅遊新時代,全南依託優越的自然生態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把旅遊作為首位產業來發展,實施全域旅遊「珍珠鏈」戰略,唱響「絕美全南、醉氧全南」品牌,打好「芳香全南」「長壽全南」「客瑤全南」「田園全南」四張牌,打造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旅遊目的地。
  • 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電子產業的梳理與機會
    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綱要提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開放型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載體和平臺,優化區域創新環境,加快發展先進位造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明確了科技創新與先進位造、新興產業的戰略目標和方向。   就科技創新、電子信息產業相關,各城市有哪些布局,根據規劃綱要,如何發展。
  • 著力抓好物流建設
    ,開通「蓉歐+」東協國際班列自貢基地鐵海聯運班列,與廣西欽州、雲南昭通等共建「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建設四川南向開放重要門戶城市。□本報記者 秦勇  「今年將完成大山鋪鐵路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建設,開通至粵港澳大灣區駝背運輸班列,打造南向通道重要節點……」1月6日,自貢市大安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大山鋪鐵路物流園是西南(自貢)國際陸港的重要組成部分。
  • 四川自貢大安在深圳召開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招商推介會 籤下特種機器...
    張洪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12月8日,廣東省四川大安商會成立大會暨自貢·大安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招商推介會在深圳舉行。現場籤約5個項目,總投資8.53億元。據悉,此次籤約的共有科技創新工場(特種機器人)培訓和生產項目、商業顯示及智能終端(電視)項目、輕質複合牆板項目、 CBD家居川南生產基地項目、線纜線束生產基地項目5個項目。大安區將切實為推動項目建設創造優質高效的環境,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促進項目儘快建成投產。會上,大安區作了投資環境推介。
  • 贛州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自從江西贛州南康格力小鎮今年7月份開工,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何鵬鵬就一直在工地上忙碌。格力智能製造基地落戶帶來了索菲亞、大自然等一批大灣區優質家具家裝企業和配套企業,何鵬鵬說,「小鎮投產後,千億級體量的『南康家具』將升級為國內領先的泛家居產業鏈新平臺」。
  • 江西龍南將融入深圳1小時經濟圈 打造深圳電子信息產業轉移最佳...
    原標題:江西龍南將融入 深圳1小時經濟圈打造深圳電子信息產業轉移最佳承接地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26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關鍵 通訊員 葉勇波)7月25日,江西龍南舉行撤縣設市揭牌儀式,宣告正式設立龍南市。
  • ...大學+「雙高計劃校」,深信院與電子科大共建深圳市電子信息產業...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 通訊員 洪佳鑾9月20日,電子科技大學(以下簡稱「電子科大」)、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深信院」)合作共建「深圳市電子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電產院」)舉行籤約儀式。
  • 梧州打造不鏽鋼產業集群基地
    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梧州市立足「東融」戰略,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積極承接東部不鏽鋼產業轉移,推進不鏽鋼產業向精深加工方向延伸,打造梧州不鏽鋼產業集群基地,梧州不鏽鋼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目前,該市不鏽鋼製品產業園區已發展成為全國不鏽鋼產業基地之一,以不鏽鋼冶煉為核心,上下遊生產工序配套完備,形成近150萬噸不鏽鋼坯的生產能力。
  • 東莞中堂:華迅電子科技項目打造灣區5G新興產業集群
    中堂華迅電子科技項目是中堂引進的市重大項目,將緊緊圍繞中堂鎮「製造業立鎮、智能科技強鎮」這一核心,以及智能終端、智能裝備製造、5G等產業發展方向,把握5G商用時代的機遇,致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5G新興產業集群。打造智能製造全生態鏈華迅電子科技項目負責人介紹,中堂處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圈層和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之上。地理位置優越,配套完善,發展前景開闊。
  • 塘廈擬規劃建設東益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為強化汽車產業鏈,塘廈擬在國際汽車城南面規劃建設東益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預計3年內引進新能源汽車及新型產業企業100家以上。據介紹,項目由中國凱利集團旗下的深圳凱勤汽車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一期佔地面積80000平方米, 總建設面積5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投資20億元以上,年交易額 35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