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史上最大規模的線上義演登錄網易雲音樂

2020-12-24 浙江在線

2020-05-09 09:08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褚笑笑 記者 嚴粒粒

5月9日,網易雲音樂等平臺將在當日19:30正式播出「相信未來」義演第三場。據了解,前兩場共有64組音樂人溫暖開唱,在線觀看人次達2.7億,全網熱搜163個,全國共有57個平臺參與同步播出。 

第三場藝人陣容如下:艾福傑尼、白若溪、戴荃、F.I.R.飛兒樂團、馮提莫、隔壁老樊、何潔、河樂隊、猴子軍團、黃明昊Justin、黃綺珊、黃旭、李泉、劉瑞琦、呂思清、面孔樂隊、那英、薩頂頂、尚雯婕、逃跑計劃、王嘉爾、王晰、薇婭viya、溫拿樂隊、吳亦凡、謝春花、薛之謙、易烊千璽、鬱可唯、曾軼可、張碧晨、鄭雲龍、左小祖咒。

第四場上線時間可能排在10日。

前兩場回顧

64組音樂人帶來精彩演出

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在線合奏,帶來高質量的表演;樸樹戴著狗頭帽唱歌,少年感十足;周迅在丟垃圾的路上對著路邊轉角鏡,自拍演唱;王菲坐在鋼琴旁,伴著常石磊的琴聲唱了改編版《人間》;老狼臨時組起了樂隊,唱被稱作「回憶殺」的《戀曲90》;電影《縫紉機樂隊》中的樂隊在現實中再次雲重聚……

接連兩場演出,共有64組音樂人帶來精彩表演。「相信未來」義演活動,以「對抗焦慮,回歸日常」為主題,演出形式不拘一格,每位明星都以獨特的方式呈現了精彩的表演,一起為未來歌唱,為信念發聲,用音樂的力量安撫心靈。

總策劃高曉松在首場直播中說:「我們的音樂來自這塊土地,我們也願意把每一個音符回饋這片土地。」這次的疫情讓我們的國家空前的團結起來,音樂圈也不例外,這次從發出倡議書到今天播出,只有十幾天的時間,再去掉開始的溝通時間,後來的後期製作排播,實際上留給音樂人的時間就只有短短幾天。

其實音樂人也是受影響最大的群體之一,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說:「這次疫情中,音樂人是損失最大的一批人之一,線下演出停擺,他們的線下收入基本上歸零。在危機中,平臺還能做些什麼幫助音樂行業成了共同的命題。」

此次義演,擯除一切商業元素,不設任何藩籬,充分展現了華語音樂人以及中國主流網際網路公司在特殊時期的責任和擔當。「相信未來」義演也史無前例地吸引了130餘組音樂人參加,每組音樂人都在很短的時間內交出了高質量的演出。

第一時間通過網易雲音樂報名的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說:「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音頻還是視頻,我們總會在『音樂』裡跟聽眾相見。找家裡最好看的角落、選擇一天中陽光最燦爛的時段拍攝、甚至略顯用力的表情管理,每一位參與的團員都要準確、高質量地完成自己在家的『獨自表演』。」

此前參加過「One World」演出的郎朗也參加了「相信未來」義演,他這次還是選擇了與妻子吉娜四手聯彈的方式,演奏了自己最喜歡的中國音樂作品黃河協奏曲的《黃河頌》樂章。郎朗說:「四手聯彈是我倆新的一個小創意,同時也想表達一下家庭團結的力量。『相信未來』還是要有一種能讓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堅韌力量。」

接下來,還有兩期將在近期上線網易雲音樂、微博、優酷、騰訊視頻等平臺。 

一次深夜群聊

促成中國音樂史上最大規模的線上義演

「相信未來」義演堪稱中國音樂史上最大規模的線上義演。這來自於阿里大文娛、網易雲音樂、TME(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等幾家競對公司放下幹戈的傾力攜手合作。

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在採訪中說,這一切來自一次深夜群聊。4月19日晚,大麥總裁李捷看完「One World」後,給朱一聞發了一條消息,提議做一個中國版的音樂人在線演出。朱一聞當即回復他,我們做起來吧。隨後大麥副總裁尹亮、網易雲音樂副總裁丁博被拉入群聊。討論到當晚11點半,承擔總策劃角色的高曉松被邀請進入群聊。

「相信未來義演就開始在那個群裡慢慢地孵化出來。」丁博告訴記者。

從落地可行性到制定基礎原則,從活動主題到義演定性,討論持續到了第二天早上。凌晨2點半,高曉松建議將主題定為「相信未來」。

朱一聞說,4月20日7點左右,一覺醒來,討論群又一次熱烈起來,蝦米音樂、微博等平臺負責人也被邀請加入群聊,來自不同層面的力量將「相信未來」義演往前推進。

當天就成立了以微博陳弋弋、網易雲音樂丁博、大麥尹亮、蝦米音樂憶如作為聯繫人的組委會,其中因為線下停擺而能騰出更多精力的大麥負責項目執行。

在4月20日組委會的第一次電話會中,發起人們做出三個關鍵決定,一是決定將義演倡議書率先發布出去,徵集藝人;二是解決藝人關於版權的顧慮,活動定為義演,不把義演演唱的歌曲當成單獨音頻上線,不進行任何商業的孵化;三是絕不排斥有競爭背景的平臺。

當天下午4點44分,取了五線譜裡「4」的諧音「發發發」,「相信未來」義演倡議書正式發布。不到24小時,這場中國音樂史上最大的在線義演正式進入落地階段。倡議書發出後,不斷有平臺、機構、音樂人聯繫組委會,4月20日下午TME(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和騰訊視頻也表示希望加入,並希望成為發起平臺。高曉松、朱一聞、李捷開了一個發起人會議後,對其表示了歡迎。

「最大牌的幾個歌手我去邀請,你們先拉一些名單。」義演第一步是搭建起演出陣容,高曉松首先敲定了包括王菲、那英、老狼、譚維維、周深等人。倡議書發出當天,組委會便收到上百位音樂人的報名。

隨即,音樂人的演出片段紛紛發來,大麥邀請了優酷高級製片人孟慶光負責內容製作。

前兩期精彩的演出仍然讓人回味,許多網友在網易雲音樂義演視頻回放區評論,「相信未來,凝聚信念,聆聽未來的聲音,緊握力量,讓心更堅定。」不到24小時的群聊,從想法到落地;不到15天的籌備,從倡議到首場演出上線;網易雲音樂、大麥等網際網路平臺憑著熱血和高效,衝勁和信念,再一次為我們這一代人留下一份註定留存久遠的時代之音,傳遞著溫暖的基調,用音樂的力量激勵大家砥礪前行。



1588986511000

相關焦點

  • 網易雲音樂大麥等平臺如何在24小時內策劃刷屏級的相信未來義演?
    5月4日、5日,網易雲音樂、大麥等五大平臺聯合發起,高曉松擔任總策劃的「相信未來」義演接連播出兩場,兩場演出累計在線觀看人次達2.7億,微博熱搜163個,引發全網關注,堪稱中國音樂史上最大規模的線上義演。據悉,義演還有兩場將於近期播出。
  • 網易雲音樂等9日播出相信未來義演第三場
    那英領銜第三場,一共34組藝人將獻上精彩演出5月9日晚上19:30,相信未來義演第三場正式上線,可提前在網易雲音樂搜索「相信未來義演」預約,同時還能領取此次義演專屬紀念票根一張。其實音樂人也是受影響最大的群體之一,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說:「這次疫情中,音樂人是損失最大的一批人之一,線下演出停擺,他們的線下收入基本上歸零。在危機中,平臺還能做些什麼幫助音樂行業成了共同的命題。」此次義演,擯除一切商業元素,不設任何藩籬,充分展現了華語音樂人以及中國主流網際網路公司在特殊時期的責任和擔當。
  • 揭秘「相信未來」:一次深夜群聊,24小時促成史上最大在線義演
    5月4日、5日,由微博、網易雲音樂、大麥、蝦米音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等五大平臺共同發起的「相信未來」義演正式播出。參演音樂人超過130組,堪稱中國音樂史上最大規模的線上義演。實際上,這場一經播出,就霸佔熱搜榜、引起話題的義演源於17天前的一次深夜5人群聊。
  • 王菲、那英、鄭鈞……網易雲等四大平臺發起了最強華語歌壇義演
    關鍵時刻,在線音樂平臺、短視頻、直播平臺出手了。先是摩登天空B站開播,一出「宅草莓不是音樂節」給樂迷帶來驚喜;緊接著TAXX、OT等酒吧夜店空降快手、抖音,將雲蹦迪推向大眾視野;與此同時,網易雲音樂推出了「雲村臥室音樂節」「硬地live」等持續性的音樂人直播,大有將線上演出長期化、系統化的態勢。
  • 網易雲音樂微博大麥蝦米音樂行動了,攜手發起《相信未來》抗疫義演
    今天傍晚,微博、網易雲音樂、大麥、蝦米音樂聯合發出倡議,宣布將邀請超過百位華語樂壇頂級歌手一起參與《相信未來》在線義演,一起傳遞「相信未來」的力量。倡議寫道:「2020年伊始的一場疫情,讓全世界的人民共同走過了一段艱難的時光。
  • 連籤華納、少城時代,網易雲音樂會在版權市場逆襲騰訊嗎?
    據悉,「相信未來」義演最早的發起者正是大麥CEO李捷和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並由阿里巴巴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高曉松擔任總策劃。這場被稱為「中國音樂史上最大規模」的線上義演,參演音樂人多達170組。為此,音樂平臺不得不在音樂業務之外,尋找其他的商業變現模式。今年4月,由於線下演出陷入停滯,網易雲音樂在國內率先發起「點亮現場行動」,首開音樂付費直播模式,試圖推動音樂線上演出進入商業化時代。本周末說唱音樂人將帶來首場付費直播,具體付費數據還有待後續觀察。
  • 網易雲音樂推出全新線上演出品牌「雲上LIVE」
    10月23日,網易雲音樂正式推出全新線上演出品牌「雲上LIVE」,聚焦主流藝人的在線演出和全演出品類走向線下線上融合時代,打通演出行業全鏈路。網易雲音樂充分發揮線上演出領先優勢,依託平臺成熟的在線演出技術創新,引領中國演出行業線下線上融合發展,探索在線演出的商業化未來。
  • 網易雲音樂、微博、大麥和蝦米音樂聯手發起華語樂壇抗疫倡議,百餘...
    4月20日,網易雲音樂、微博、大麥和蝦米音樂四大平臺聯手發起主題為「相信未來」的公益倡議,邀請上百位華語樂壇的頂級歌手義演,為所有參與抗疫的人歌唱,為各行各業的人加油,呼籲一起努力復工復產,積極樂觀迎接疫情的最終消散。
  • TFBOYS雲上開唱,網易雲音樂打造360°的「日光旅行」
    年輕人群既是TFBOYS和網易雲音樂合作的基石,也是線上演出成功的保障,而對於平臺而言,所要做的,無非就是如何在體驗上滿足年輕群體的需要。從過去半年來網易雲音樂在直播領域的拓展看,線上演出直播的個性化體驗定製已經形成趨勢。針對不同藝人、不同用戶需求,網易雲音樂為不同的演出提供相應的體驗開發。
  • TME、網易雲,2021線上音樂不做「音樂」,做什麼?
    撰 文丨張裕農 編 輯丨鄭 文文娛價值官解讀:2020年,線上音樂布局基本完成,用戶付費習慣已經養成。 從各家角逐到寡頭形成,中國線上音樂的市場城池劃分完畢,線上音樂平臺開始摸索「音樂」之外的更大邊界。
  • TME、網易雲,2021線上音樂不做「音樂」,做什麼?
    從各家角逐到寡頭形成,中國線上音樂的市場城池劃分完畢,線上音樂平臺開始摸索「音樂」之外的更大邊界。數據顯示,超過70%的音樂平臺用戶來自下沉市場,2021年,小鎮青年才是音樂平臺的最大用戶來源,那麼除了「音樂」,頭部音樂平臺將拓展哪些市場和商業空間?行業趨勢在用戶需求下,正在發生微妙的改變。
  • 新鮮事:線上義演定檔 / 名偵探柯南登陸B站 / iPhone12定價或不超5千
    今天,備受關注的「 相信未來 」線上義演首場演出正式定檔5 月 4 日,屆時多位知名音樂人將化音樂為力量,鼓勵各行各業復工復產、重整旗鼓。「 相信未來 」線上義演是由微博、網易雲音樂、大麥、蝦米音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等五大平臺共同發起,著名音樂人高曉松擔任總策劃,堪稱中國音樂史上最大規模的線上義演。據了解,此次義演,由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汪涵、華少三地連線主持,預計分三到四場播出。
  • 斷糧3月,音樂人忙自救,網易雲果斷出手
    從行業自救的層面來看,自1月30日"音樂節RSS "在B站發起"臥室POGO音樂節"活動以來,摩登天空、太合音樂、SAG等內容方紛紛跟進,在B站、網易雲音樂、抖音、快手、唱吧等多個平臺推出了線上音樂會,形成了一定規模,也部分已經有了商業收益。摩登天空副總裁沈玥對音樂先聲透露,"目前摩登天空的宅草莓第二季、摩登OK!
  • 網易雲音樂KKBOX戰略合作:線上線下聯動 全面賦能音樂人
    11月15日,網易雲音樂與亞洲數位音樂領導品牌KKBOX在北京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圍繞優質華語音樂的傳播和推廣,在歌單推廣、音樂巡演、短視頻合作和原創音樂扶持等多個方面展開聯手,打造全球最大的華語音樂宣傳平臺。此外,網易雲音樂正式公布用戶數突破4億。
  • 阿里不「玩」音樂了?
    2015年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合併組建成阿里音樂,兩款產品繼續走差異化路線。2016年,天天動聽正式更名為阿里星球,7個多月後,阿里星球宣布全面停止音樂服務。2017年,阿里音樂史上第一封CEO內部信《廣積糧、不築牆——阿里音樂未來發展三個方向》曝光,被外界解讀為蝦米音樂未來將受到更大的重視。此後,阿里不斷在資本、人氣和資源上加持,但蝦米音樂的發展並不如意。
  • 線上線下融合加速,網易雲音樂想重構在線音樂的「人貨場」?
    就在同一天,騰訊音樂通過股權形式投資線下公播公司瑞迪歐,共同探索公播音樂市場。長期以來,整個國內音樂人的營收主要來自線下演出,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某種程度上成為了線上線下加速融合的黑天鵝事件。從線上到線下,從生產、傳播到消費,中國在線音樂也正在加速經歷一場影響深遠的"人貨場"重構。而就目前各音樂平臺的布局趨勢來看,音樂平臺正在有意識地推動這一大變局。
  • 大麥聯合各大平臺官宣「相信未來」義演:王菲老狼郎朗等百位音樂人...
    今天,備受關注的「相信未來」線上義演首場演出正式定檔5月4日,屆時多位知名音樂人將化音樂為力量,鼓勵各行各業復工復產、重整旗鼓,共奔欣欣向榮。「相信未來」線上義演是由微博、網易雲音樂、大麥、蝦米音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等五大平臺共同發起,著名音樂人高曉松擔任總策劃,堪稱中國音樂史上最大規模的線上義演,截止5月2日,130餘組音樂人、3位主持人已確認加入義演行列。
  • QQ音樂 VS 網易雲音樂
    1.3 市場收入規模2015年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為1.4 付費市場規模2015年中國在線音樂用戶付費市場規模為小結:雖然QQ音樂將專欄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作為承載內容的主要力量,但從效果來看,顯然網易雲音樂的用戶參與度更高,專欄對用戶的沉澱作用更強。除此之外,用戶還可以通過搜索、電臺等發現音樂,但兩款APP在這些途徑差距不大,這裡不一一說明。然而網易雲音樂的個性化推薦才是其產品發現音樂的核武器,也是其產品最大的亮點,在特色功能部分已有詳細闡述,這裡就不再重複了。
  • 網易雲音樂周年慶 成就中國最大音樂庫
    在周年慶典上,網易雲音樂發布最新產品規劃稱,網易雲音樂今年將在iOS、Andriod、Web端、iPad、Windows Phone以及Mac等平臺實現全版本覆蓋。據悉,網易雲音樂中已擁有3200萬個歌單,成為中國最大的在線歌單音樂庫。
  • 【文化這一年·流行音樂】線上求新
    雲蹦迪、雲音樂節、臥室演唱會……2020年,這些一定是演出行業的關鍵詞,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音樂演出大量轉戰線上,大量歌手、音樂人用自己的創作為戰「疫」與復工復產傳遞希望。在線下演出尚未完全開放時,部分演出開始嘗試線上付費點播,為行業的持續發展尋找新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