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明年年初金橋將經歷最後階段的評審」,談及產業鏈的布局,李幼林給出了一副詳盡的藍圖描述。
每經記者 陳時俊 發自上海
作為上海產業結構調整的一部分以及基於浦東新區金橋出口加工區本身優勢所打造的計劃,金橋開發區創建國家ICT產業示範基地從消息傳出伊始就一直備受產業各界高度關注。目前正處於申請過程中的金橋出口加工區,其加工區管委會近日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將園區信息通信產業的完整鏈條做出了詳細的解釋。
浦東新區金橋出口加工區管委會副主任李幼林向記者介紹稱,信息通信產業(ICT)是近年隨著科技發展而逐漸形成的新興優勢產業。2010年金橋開發區工業總產值超過兩千億元,增長達到29.2%,佔浦東新區全區工業總產值的24.7%,上海全市的7%。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金橋將經歷最後階段的評審」,談及產業鏈的布局,李幼林給出了一副詳盡的藍圖描述。「首先,在標準和協議方面,目前已有大唐電信和上海貝爾兩家入駐,晶片研發領域,則有聯芯科技。晶片製造封裝測試現階段已有包括華虹NEC、長豐智慧卡、日月光、中微半導體、三井高科技、泰瑞達等企業。」而具體至細分環節,金橋方面的產業布局和企業引進也頗為完善。
據悉,在系統解決方案及嵌入式軟體方面,上海華為(在雲計算方面也有涉足)、貝爾軟體和摩託羅拉已經進入,終端設計則有禹華通信、LG中國研發中心兩家。而在終端元器件配套件方面,包括赫比通訊、原宿電器、富展電子、大晨光電等多家企業業已形成良好的合力。至於關鍵零部件和終端製造兩塊,分別已由「京瓷電子、歐姆龍」和「佳士達、上海惠普、理光數碼、索廣映像」兩個陣營組成。通信設備製造這塊,則有上海貝爾、諾基亞西門子、西門子數字程控三家。
「設備、網絡測試及其他服務現階段已由泰克科技、聯芯科技以及維賽特網絡系統等企業組成,而內容綜合和內容提供商兩方面則有中國移動視頻中心、中國電信天翼視訊傳媒與央視網、國視通訊、視訊中國、中民社訊兩方組成」,金橋出口加工區管委會表示,「最後,在軟體及系統集成商這塊,上海網達、融創天下、上海龍辰以及名勝科技已經進入園區,以上全部企業構成了全產業鏈的主體。」
對於競爭異常激烈的信息通信產業競爭環境,李幼林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表示,「ICT產業鏈逐步向高端提升。在『優二進三』、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金橋開發區的ICT龍頭企業把握機遇,主動調整,為『先進位造』轉向『創新智造」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記者從金橋出口加工區方面獲悉,金橋在競爭大環境中對自身優勢認定頗為明晰,「核心技術領先優勢、創新轉型領先優勢以及產業融合領先優勢」三方面尤為突出。「上海華為雲計算示範應用平臺的全球最大桌面辦公雲以及雲服務、大唐的TD-SCDMA國際標準、貝爾在TD-LTE和IMT-Advanced的國家重大專項的研究技術等,都逐漸成為國際重要技術標準的倡導者和引領者。」
而在具體的協同全產業鏈競爭方面,金橋方面則提出了三點「突破戰略」。「其一,是堅持產業集群集約發展,將高端成鏈作為信息通信產業創新發展的突破口;其二,是堅持『優二進三』發展戰略,將信息通信產業作為金橋轉型發展的突破口;其三,則是堅持優化政府服務功能,將環境優勢作為信息通信產業有效發展打入突破口。」
據了解,在金橋出口加工區目前已經聚集了一百多家上下遊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達45家,億元以上產值企業22家,其中上海貝爾作為唯一一家銷售額超過百億元的企業,帶動了國內三千多家企業進入TD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