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呼和浩特12月10 日消息(記者寶音 實習記者高宗煜)12月10日,「中國(呼和浩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創新發展大會」在呼和浩特發展大廈召開,來自國內外跨境電商行業專家、自治區範圍內外貿企業代表共200餘人參加會議。會上為內蒙古2家企業發放政策兌現補貼資金。
大會現場
大會以「打造北向新通道,探索跨境新業態」為主題,聚焦跨境電商產業發展需求和導向,通過兌現跨境電商支持政策,分析跨境電商發展趨勢,啟動跨境電商產業孵化暨人才實訓基地建設,加快培育本土跨境電商專業人才和市場主體,不斷壯大外貿發展的新動能,著力推動內蒙古自治區對外貿易實現高質量發展。
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管委會任羅青在大會致辭中說,呼和浩特市作為自治區首個獲批跨境電商綜試區的城市,始終堅持立足首府、服務全區、輻射西北、對接京津冀、面向蒙俄的發展定位,積極推動線上線下平臺建設,大力開展跨境電商產業主體引進和培育工作,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作為呼市跨境電商綜試區發展的核心區,充分發揮產業集聚和制度創新優勢,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線上線下、跨界融合、互補共生的跨境電商產業鏈和生態圈正在形成,核心區的功能進一步增強。
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 主任羅青為大會致辭
會上,呼和浩特市重大建設項目辦公室主任張國平,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郝黨政為內蒙古絲路城有限公司、內蒙古雲圖計算機軟體開發有限公司2家企業分別發放政策兌現補貼資金30.08萬元和10萬元。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和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管委會共同實踐了「言出必行、有諾必踐」,給在綜試區發展的企業吃了「定心丸」。
據了解,為加快培育跨境電商產業,2019年10月,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管委會聯合出臺了《關於促進中國(呼和浩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發展的若干政策》,計劃3年內分別補貼14542 萬元和6297萬元,對跨境電商企業、跨境電商平臺、線下跨境電商園區、體驗店、國內物流費、場地租賃費、檢測費和人才培訓等給予雙重多領域支持。
政策兌現儀式
會上,內蒙古自治區商務廳副廳長王文杰和呼和浩特海關副關長肖萬岐為呼和浩特綜試區跨境電商產業孵化暨人才實訓基地進行揭牌。內蒙古北大門跨境電商運營有限公司與中大門教育、阿里國際站、正派跨境電商內蒙中心、廣賣通公司、shopify獨立站內蒙工作站、深圳蜜桔科技海外推廣服務站、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呼和浩特職業技術學院正式籤訂了合作協議,標誌著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攜手自治區高校、第三方培訓機構和知名跨境電商企業共同啟動本土跨境電商人才和產業培育工作。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出口品牌培育、本土企業孵化、電商人才培養、跨境電商綜合服務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全力推動呼市跨境貿易產業高質量發展。
跨境電商產業孵化暨人才實訓基地揭牌儀式
在主旨演講環節,河南保稅集團總裁徐平、原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巡視員聶林海,分析了跨境電商發展趨勢,結合呼和浩特產業特點,提出了綜試區以及外貿企業如何借勢實現跨境電商發展的建議。正派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商創始人徐儼等4位企業代表分別圍繞跨境電商企業實戰案例,內蒙出口產品及俄羅斯市場產品的品牌培育,傳統外貿企業如何轉型跨境電商做了主旨演講,為本地傳統外貿企業如何轉型發展傳經送寶。
下一步,中國(呼和浩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將積極順應國際國內發展環境和貿易條件的深刻變化,探索建立適應跨境電商特點的監管服務制度,讓商品進出順暢、管控有序;加強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應用,不斷提升跨境電商全產業鏈新技術應用水平;對標國際營商規則,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引入更多跨境電商領軍企業、平臺企業、金融支付企業、供應鏈企業等市場主體,努力與各方實現共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