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組」已死?如果沒有翻譯,電影也失去一半魅力

2021-01-12 手機鳳凰網

這些字幕翻譯,有沒有讓你會心一笑?如今,刷劇觀影已經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娛樂消遣。難以想像,如果沒有字幕組的翻譯,影迷們會失去多少觀影樂趣。剛剛結束的美劇《權力的遊戲》和《生活大爆炸》正是在字幕組的幫助下,才能夠如此快速地被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劇迷們看到,引發一輪又一輪的社交媒體討論狂潮。

但字幕組在給影迷們提供了大量及時、有趣翻譯的同時,也面臨著「內憂外患」的挑戰。「字幕組已死」的論調這幾年來一直不絕於耳,字幕組的生存也的確面臨著多方面的困境,在這樣的生存境況下,字幕組,尤其是大量的民間字幕組,為何仍然能夠蓬勃發展至今?這種張力似乎暗示著:字幕翻譯是一件痛並快樂著的事業,在面臨困境的同時,它也蘊含著巨大的活力。

一個好的字幕翻譯,它的標準是什麼?字幕翻譯目前存在哪些令人詬病的問題?我們又如何看待圍繞字幕翻譯的版權之爭?今天的推送,我們關注民間字幕組。關於影視翻譯相關的這些問題,也歡迎你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採寫| 新京報實習記者譚栩睿

細節為王

沒有人能夠完全不出錯

和譯製片經歷一系列漫長的製作過程不同,觀眾們留給字幕組的時間並不多。「搶首發」可能是每一個民間字幕組成員都不陌生的詞。正常情況下,一集劇作在國內時間凌晨出資源,字幕組在中午之前就要完成翻譯、校對、特效製作、壓制等工作。之後迅速在微博、論壇等平臺上發布資源,這樣才能保證足夠多的人看到。在國內知名日劇字幕組Z從事翻譯工作的飛影表示,速度幾乎是字幕組之間競爭的唯一指標,「慢幾分鐘都不會有很多人看了。」

和文學及學術翻譯相比,字幕翻譯以口語為主,在生詞、句型上的難度也會比較小;但另一方面,字幕翻譯往往涉及較為複雜、陌生的背景,留給譯者琢磨的時間也非常有限。著名影評人梅雪風曾提到過,一部電影是不是真的特別好,有時並不在於它精緻不精緻,是不是有很大的場面,而在於它是不是夠準確。儘管能夠進行翻譯的時間並不多,字幕翻譯對於譯者準確率的要求卻很高。如何能在這樣短暫的時間裡,儘量少出錯、不出錯,也是每一個字幕翻譯者需要面臨的第一個困境。

以最近上映的電影《復仇者聯盟4》為例,觀眾們在銀幕上看到的僅僅是幾行臺詞,但對於字幕翻譯者來說,那卻意味著要對電影背後龐大的漫威宇宙體系有清晰的理解,才能找到最準確的用詞來傳達出電影中的每一個梗。如果遇上有一定年代、專業背景的影視作品,譯者要面臨的挑戰也會更大。偶爾翻譯電影字幕的囧森就在採訪中提到,他曾譯過一段和股市相關的臺詞,為了準確地傳達臺詞中的意思,他花了大量的時間來了解自己並不熟悉的股票,「但最後和官方的翻譯還是有差距。」

騰訊視頻官方翻譯的臺詞(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了解影片背景僅僅只是第一步,字幕翻譯對於譯者細心程度的要求有時高到超出觀眾們的想像。

為了給觀眾提供舒適的觀影體驗,一條電影字幕的長度一般不能超過20個字,同時還需要符合中文的說話習慣,這也讓很多字幕工作者在翻譯之後都有將字幕通讀一遍的習慣,以保證其中沒有太重的翻譯腔。

不僅在字數、時間軸等細節上有細心的考量,對於字幕內容,翻譯者們也常常注意到哪怕是最細微的語氣差別。

已經在F字幕組做到翻譯總監的小鋼炮在開始翻譯字幕之後,自己看電影時也被培養出了一種「強迫症」。他常常在看電影時注意一些細枝末節,比如在不同的語境之下,「OK」到底是翻譯成「好的」還是「好吧」更符合當時人物的語氣。

不僅在翻譯的過程中琢磨,很多字幕翻譯者也常常在翻譯結束數月之後回看時恍然發現更好的翻譯。囧森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一句「Can I have some privacy please, dude」囧森第一次翻譯時將它譯作「請給我些隱私,兄弟」,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回看時,他才意識到譯成「能給我點隱私嗎,兄弟?」其實會更好。「一個是比較禮貌性的,一個是不耐煩的。這句話的語境是弟弟在洗澡,然後哥哥來催他,他感覺被侵犯,語氣應該是要不耐煩一點。」囧森解釋道。

網絡上對於字幕組的調侃(圖片來源:人人譯世界)

儘管已經在翻譯過程中做到了儘自己的全力,但大部分接受採訪的字幕組成員都表示,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很難做到完全不出錯,有觀眾在字幕中發現錯誤對他們來說也是常事。

小鋼炮回憶道,他們製作的《毒梟》第三季就曾經在豆瓣上被人指出過字幕翻譯質量太差,粉絲群裡也常常有細心的觀眾指正一些翻譯錯誤,「原則上來說我們還是虛心接受指正的,畢竟翻譯校對都是人,要說幾個小時內弄出來的翻譯不出錯那概率還是很小的。」

不僅有觀眾會指出錯誤,字幕組成員還常常遇到翻譯愛好者來和他們探討一個詞、一句話的翻譯方式。M字幕組的授衣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曾有業餘翻譯愛好者來微博和他探討一部電影裡「among  other things」的譯法是否正確,「翻譯不是固定的,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想法,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有交流、求同存異的過程。」

創造性背叛

翻譯是兩種語言文化的碰撞

翻譯是語言文字之間的藝術,同時也是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與交流,在當代社會,更是承擔起了流行文化傳播的作用。字幕翻譯也不僅僅意味著將一種語言的表達變成另一種,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兩種文化語境之間建立一座橋梁,如何將異文化用本土觀眾熟悉的表達傳遞給他們。授衣在採訪中就多次提到,翻譯對於譯者中文能力的要求要遠遠高於對英文能力的要求,「尤其是在文學翻譯裡面,如果你中文不行的話,那就真的完蛋了。」

在翻譯理論中,一向有「歸化」——把原語言本土化,淡化原文陌生感——與「異化」——忠於原語言,保留原文陌生感——之爭。和文學作品的翻譯追求韻味、留白不同,字幕在整體上仍然是功能性的,在時間上並沒有留給觀眾很多機會去回味。所以除了部分地名、人名在表達上較為忠於原文,大部分的字幕翻譯在原則上都更加追求本土化。創立特影視翻譯的創始人寧倩就認為,好的字幕應該是隱形的,「因為咱們看影視作品,看的是情節,看的是導演的畫面語言,看的是整體構思,聽的是對白,並不是字幕。」

電影《羅馬》的法語字幕由於語法錯誤過多,遭到了很多觀眾的抵制(圖片來源:衛報)

「隱形」這個標準聽起來很簡單,但對於真正實操的字幕翻譯來說,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英文翻譯為例,中文和英文完全屬於兩種不同的語言體系,作為意合式語言的中文和作為形合式語言的英文在表達同一個意思時常常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構。再加上影視劇臺詞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習語、俚語表達,如果僅僅直譯到中文裡,對於觀眾來說,可能很難感受到其中的語言魅力。

很多偏愛譯製片的觀眾都認為,配音不僅僅是把臺詞用中文的形式念出來,同時也是配音演員二次創作影片的過程;不喜歡譯製片的觀眾則覺得,配音對於原片是一種背叛。字幕雖然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影片的原汁原味,但對於大部分的字幕翻譯者來說,如何將英語表達翻譯成同樣地道、有韻味的中文表達,其實也是創造的一種形式。授衣在翻譯字幕的過程中,就一直遵循復旦大學朱績崧教授提出的準則:不要僅僅拘泥於原文。所以他在翻譯的過程,常常會有一些自我發揮的段落,為一些看似簡單的句子找到更為合適、更為有趣的中文表達。

近一些的例子有最近翻譯的《騾子》,在翻譯一段畢業典禮演講時,授衣看著「reflect on the journey」這一詞組,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自己喜愛的作家金宇澄曾寫過一本書名為《回望》,「reflection這個詞組本來是用仔細的、迫切的眼光來重新思考回想某件事,這個意思是和『回望』基本完全一樣的。」而面對journey這個看似很簡單的詞,授衣則選擇了「篳路藍縷」這個相對生澀的成語,「其實還有非常多不同的翻譯方法,比如說『回首一路坎坷』、『回望旅程』,但是我認為在當時那個情況下,在演講當中,『回望篳路藍縷』是我能想到的,最合適的翻譯。」

授衣翻譯的《騾子》臺詞,融入了文學色彩(圖片來源:受訪者)

遠一些的例子則是今年年初翻譯的《死亡天使》,這是授衣最近翻譯的電影中最滿意的一部,因為電影中本身有很多地道、本土化的表達,給了他很大的發揮空間。越是看似平常的翻譯,如將decent people譯為「正派人物」,將「do business」譯為「營生」,對翻譯者來說,其實越能體現出他對於中英文兩種語言的理解與把握。

《死亡天使》是授衣最近翻譯的電影中最滿意的一部(圖片來源:受訪者)

對於翻譯者來說,中文是一個高語境的語言,而英文則相對來說是低語境的,所以在英譯中的過程中,譯者其實有很大的發揮空間。M字幕組的校對竹林在每次翻譯電影中的歌詞時,都會堅持將它們按照中文的習慣翻譯成押韻的形式,再加上要貼合原文的語言風格,常常一段歌詞就會耗掉她兩三個小時的時間來琢磨。

追求「地道」的翻譯是很多字幕譯者的目標,一定程度上的「中國化」也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臺詞的魅力,然而越來越多的段子融入字幕中卻讓很多觀眾感到不適。用歌詞和網絡流行語、直接使用中文方言,這樣「段子式」的翻譯偶爾為之可能會博得觀眾一笑,但當它們大量出現在影視劇裡時,卻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影視作品的原汁原味。八一製片廠譯製的《黑衣人3》就曾因為在影片中過於追求創新和接地氣,大量使用「地溝油」、「瘦肉精」等流行詞彙,而被觀眾吐槽詞不達意、濫用流行語。

臺詞翻譯中出現流行歌詞,已經是屢見不鮮的現象(圖片來源:人人譯世界)

一直以來從事官方字幕翻譯工作的寧倩認為,在字幕翻譯這個問題上,準確性一定是要高於創造性的,「把兩種語言進行轉換,這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過程,但你不可能脫離別人的語言,去把它改得面目全非,那這就是失去了作為一個翻譯最基本的工作要求。」

復旦大學的教授嚴鋒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則表示,這其實和當下流行的交互式文化關係密切。在「作者已死」的年代,讀者早已不甘於被動接受文藝作品,「彈幕」的興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譯者在這個過程中自然也會越來越想發出自己的聲音,「彈幕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字幕,字幕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彈幕,這裡非常有意思。」就好像最新一集《黑鏡》裡觀眾可以通過選擇情節來決定劇情走向,譯者在翻譯字幕時也具有越來越強的主體性和遊戲心態,想要和看電影的觀眾有所交流。

在嚴鋒看來,與其不斷界定什麼樣的翻譯才是好的翻譯,急迫地想要下一個評判,不如接受這樣的文化轉向,同時也是接受翻譯藝術的多樣性。就像不同版本的《紅樓夢》都有不同的受眾,不同風格的字幕也有其對應的觀眾群體,「有的讀者就喜歡看脂批,已經把脂批看成是《紅樓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講你不能批評存在感太強了。」

「內憂外患」

字幕組的困境與活力

除了翻譯字幕本身存在的困難與挑戰,字幕組,尤其是民間字幕組面臨的外部生存壓力同樣十分巨大。

在採訪中,很多字幕組成員都表示,字幕翻譯是一項無償工作,絕大多數組員都僅僅依靠興趣來支撐,很難長時間保持他們的積極性,給組織上也帶來了一定困難。Z字幕組的飛影就表示,協調組員的時間是字幕組要面臨的很大問題,「畢竟組員都是憑興趣愛好來做的,無法像員工一樣約束。」

除此以外,近年來字幕組成員要面臨的更嚴峻的問題顯然是版權糾紛。片源的灰色途徑是民間字幕組當今發展的一大桎梏。字幕組成員多通過在境外對影視劇進行盜錄、發行碟片後對影片內容進行重新刻錄壓制來獲取片源,然而無論使用哪種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對原版版權進行了侵犯。同時,根據我國《著作權法》以及《尼泊爾公約》的規定,字幕組在沒有取得著作權人許可的情況下就擅自翻譯、傳播影視作品的行為,也嚴重侵犯了原版發行商的利益。

由於民間字幕組從性質上屬於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我國針對相關組織的法律法規相對較少,行為判定上也較為模糊,因此在目前的法律環境下,字幕組遭遇到的版權糾紛多來自於原版影視資源的中外版權方。

大多數民間字幕組都深知自己的侵權行為,往往會在影視劇片頭加上一段「本字幕僅供交流學習,嚴禁用於商業用途,請於24小時內刪除,如果喜歡,請購買正版」,將這作為護身符,以求自保。然而在網絡上公開傳播他人作品,再加上一些字幕組會在影視劇中插播商業廣告,這一系列行為早已構成了對原作品版權的侵犯,並不是片頭的一段話就可以解決的。

小鋼炮在採訪中也提到,F字幕組製作的韓影《與神同行》就曾經收到過版權方的郵件警告,要求他們立即下架這部電影。而像《權力的遊戲》這樣熱門,但國內已經買下版權的劇,他們也常常被迫下架劇集,只能在粉絲群裡小範圍傳播。刪微博、暫停更新,甚至是被封號,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常事。

曾有中國字幕組因在日本盜錄影片而被捕(圖片來源:日本那些事)

不僅面臨國內外版權方的壓力,字幕組自己製作的影片也常常遭遇盜用,甚至還有組織專門依靠盜字幕盈利。但由於字幕組獲得片源本來就依靠灰色途徑,擅自翻譯、傳播影視劇的行為也涉及侵權,面對這樣的被侵權現象,大部分的字幕組成員也只能表示無奈,「畢竟自己做的是盜版,也不知怎麼處理,確實是沒什麼辦法。」小鋼炮解釋道。

在這樣「內憂外患」的局面之下,「字幕組已死」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然而這麼多年過去,字幕組這樣的民間組織不僅沒有消失,甚至有越來越蓬勃發展的趨勢。字幕組真的會死亡嗎?這可能也是困擾很多影視愛好者的問題。

字幕組的蓬勃發展一方面來自於字幕組成員們的熱情,大多數翻譯者之前都是影迷、劇迷,對於影視劇有很高的熱情。小鋼炮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他們組內就有很多成員在加入之前就一直觀看字幕組翻譯的資源,「有許多人和我一樣以前一直看字幕組的作品,就想著通過加入將這種分享傳承下去。」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現在國內影視劇在引進方面的供需不平衡,由於我國每年對於國外影視劇資源在引進上有數量和比例上的限制,無法滿足很多影迷的需求,「在正規渠道得不到,就會產生民間自我救濟、自我獲取的方式。」影評人梅雪風解釋道,在這樣的需求下,民間字幕組也就應運而生。儘管現在越來越多的視頻網站開始引進每年三大電影節、頒獎季的熱門資源,但很多影迷還是更傾向於從網站上下載資源來觀看。梅雪風認為這其中也涉及品牌效應,由於一些主要視頻網站平臺上引進的影視劇資源往往涉及刪減問題,也讓很多影迷對此望而卻步。「一比較你就會發現一個更具傾向性的選擇,」梅雪風認為視頻網站之所以在和字幕組的競爭中不佔優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無法提供更全、更及時、更完整的影視資源。

延伸閱讀

《電影字幕英漢翻譯理論的對比性研究》

作者: 金卓

版本: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年6月

字幕組的蓬勃發展和其本質上不合法的性質顯然存在著矛盾,為了解決極具爭議的版權問題,一些民間字幕組近年來也開始和版權方合作。但是小鋼炮在採訪中表示,接商翻的影視劇數量和字幕組平時翻譯的數量相比,其實是很少的,基本無法滿足他們的工作量和影迷們的需求。而從事官方字幕翻譯的寧倩則認為,由於涉及版權問題,正規字幕翻譯公司大多實體辦公,要讓他們收編民間字幕組成員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樣無法保證正版版權不會洩露,這是一個很嚴重的法律責任。」

另一方面,放開影視劇引進數量限制、設立完善的分級制度顯然也不是完全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在梅雪風看來,放寬引進限制、建立分級制度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可以規範字幕組的發展,但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和文化消費心理的變化需要很長的時間,「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會有人追求更低成本的(獲取)方式。」

同時,和每年國內外生產的影視劇數量相比,國內能夠引進的部分永遠都是有限的,「任何一部片子都可能有人去做字幕,就算引進也不可能把所有片子都引進,這的確很難調和和解決。」寧倩表示。

不管是在內部還是外部,民間字幕組的生存境況都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字幕翻譯中創造性與準確性的平衡、版權糾紛與觀眾需求的矛盾,這些都難以通過一項法律法規就能完全解決。如何規範字幕組發展,對於當今的文化消費環境來說,仍然是個道阻且長的問題。

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19/apr/25/say-what-why-film-translators-are-in-a-war-of-words-over-subtitles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701&filename=1016092626.nh&uid=WEEvREcwSlJHSldRa1FhdkJkVG1BSElhZ0dFSnd4cHNuSk1hbkNHTzY5ST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PoHbKxJw!!&v=MTkyNjVMT3hITmZPcVp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E9mWXVScUZ5N21XNzdCVkYyNkc=

本文內容系獨家原創。作者:譚栩睿;編輯:走走;李永博;校對:翟永軍。    

相關焦點

  • 創造性反叛:如果沒有字幕組的翻譯,電影將失去一半魅力
    這些字幕翻譯,有沒有讓你會心一笑?如今,刷劇觀影已經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娛樂消遣。難以想像,如果沒有字幕組的翻譯,影迷們會失去多少觀影樂趣。「字幕組已死」的論調這幾年來一直不絕於耳,字幕組的生存也的確面臨著多方面的困境,在這樣的生存境況下,字幕組,尤其是大量的民間字幕組,為何仍然能夠蓬勃發展至今?這種張力似乎暗示著:字幕翻譯是一件痛並快樂著的事業,在面臨困境的同時,它也蘊含著巨大的活力。一個好的字幕翻譯,它的標準是什麼?字幕翻譯目前存在哪些令人詬病的問題?我們又如何看待圍繞字幕翻譯的版權之爭?
  • 胖鳥電影死後,字幕組也迎來「生死劫」
    製作一部影視劇的字幕,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的簡單。它需要有人獲取片源,然後做好時間軸,進行文本翻譯,之後還要校對,製作成字幕,再進行視頻壓制,最後生成所謂的「熟肉」片源,並正式發布。一部45分鐘的劇集,大概需要10人做3、4天。而字幕組所做的一切,也完全基於興趣,他們所追求的回報,無非是一種創作之後的成就感。而這卻間接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這樣的貢獻恐怕是他們想像不到的。
  • 電影字幕是怎麼翻譯的?
    字幕翻譯是什麼哪?電影字幕是怎麼翻譯的哪?大家在看電影看電視的時候有很多雙語言的文字表達,更有甚至,一部電影好多個語言版本,字幕翻譯的流程是怎樣哪?今天就讓我們帶著問題隨武漢斯坦德翻譯的專業人員來進行了解一下。
  • 美劇"神翻譯"背後字幕組:半小時視頻花7小時翻譯
    通訊員 劉婷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甜子  想「進組」得先考試   平時說話時,南大外國語學院的女生寧寧偶爾會蹦出一兩個英語單詞,但實際上她已經做了4年多字幕翻譯。經過幾十句英語的翻譯審核,如願成為字幕組的一員。  絕大部分想要「進組」的新人,都得接受考核,考核內容一般分為翻譯和時間軸製作兩個方面。新人需要準確地翻譯出3分鐘的音頻,或者是直接進行外語對話。時間軸製作的考核中,組裡的高年資成員會給新人發很多時間軸的培訓資料,學完之後,考核官給他們一整集視頻,新人再製作出整個時間軸,以此檢驗專業製作水平。
  • 媒體揭秘字幕組的翻譯大神們:掐架也飆外語
    不過商穎並不理會這些,一心翻牆扒國外網站,翻譯崔珉豪最新的歌曲、發布會還有參演電影、電視劇字幕,並及時給同樣的追星男女發福利。 而張婷進字幕組純屬偶然。在中國石油大學讀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她,是個美劇痴。大三時看美劇,她發現中文字幕彆扭得很,就留言糾正錯誤。「有次吐槽太狠,發了一段500字的糾錯文字,就有人回復我,問我Q Q號。」於是張婷被人人字幕組美劇組「星探」挖走。
  • 「神級」電影字幕是啥樣的?當字幕組控制不住手的時候,你擋不住
    看電影的時候,最喜歡看字幕,感覺每天的快樂源泉就靠著這些字幕大神。那麼「神級」電影字幕是啥樣的?當字幕組控制不住手的時候,你擋不住!雖然我不會英語,但是我能認出「58」啊,這「58」哪裡出來的?不愧是傳說中字幕組,不僅會根據英語翻譯,還會根據現實進行改造,就問你服氣不?
  • 射手網關閉,字幕組的出路在哪裡?
    看《愛情公寓》時,曾經為一個場面捧腹:「關谷的父親和悠悠視頻對話,字幕組給做翻譯,當字幕組去廁所時,雙方交流不得不中斷。」當時我還在想:「我萬分崇敬的字幕組怎麼會去做這種『同聲翻譯』的事情呢!」可誰知今天,我們的字幕組即將又可能面臨這種命運了!
  • 良心字幕組是怎樣煉成的
    Sir有幾個做字幕組的朋友,常常約飯吃到一半,突然有任務,馬上回家開工。晚上剛出的資源,早上一起床Sir看到字幕更新就知道,她昨晚肯定又爆肝通宵了。不停歇地做了好幾年,Sir也曾經問她,你怎麼能堅持那麼久?一開始純粹因為喜歡,但久而久之,每次跟天南地北的小夥伴分配任務,像打仗一樣趕工,好像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我們是衣櫃字幕組,關於翻譯《權遊》以及字幕組的日常,問吧!
    我們是衣櫃字幕組
  • 版權,是字幕組跨不過去的檻
    很難界定字幕組的屬性,一般意義上,他們不以營利為目標,更多的是出於愛好和熱心,為我們帶來幾乎沒有時差的異國文化。另一方面,上傳沒有版權的資源供下載其實是一件違法的事情,盜版的頑疾在網絡時代變得更難以根治。法與情的對立使得我們對於字幕組的評價變得十分糾結。
  • 引進大片字幕成眾矢之的 中國電影翻譯怎麼了?
    這次替劉大勇發布回應的譯製片專業評論人陸柏宇,在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介紹,其實目前官方並沒有字幕翻譯一說,所有的翻譯最後都是為配音服務的,這也決定了許多網友喜愛的字幕組翻譯人員不容易成為官方字幕翻譯,「首先要承擔很強的保密義務,再次他們的翻譯風格並不是非常適合進行配音」。
  • 中文字幕頻現網絡熱詞 翻譯外國電影可不可以杜撰
    引進片的官方字幕組第一次從幕後被曝臺前,觀眾被大量「傷不起」又「坑爹」的臺詞雷倒後,不禁質疑:引進大片的中文字幕、中文配音頻現網絡熱詞,國產幽默是否「用力過猛」?如果翻譯都是再創作,進口大片都充斥著網絡上的流行笑話,完全不顧影片本來的笑點和內容,那我們花錢進影院看的是什麼?翻譯抖機靈嗎?」  另一位網友「BELL」則為譯者辯解道:「字幕就是國語配音的臺本,配音臺本不光要考慮臺詞含義,對口型是譯製片的重要一個環節,而且語速、語氣、字數都需要儘量符合。如果完全照原意翻,你讓配音演員怎麼念啊?」
  • 這些字幕組翻譯了許多良心好劇!
    相信現在看美劇的粉絲們,除非你們只用在線看劇(不推薦),否則也應該知道人人字幕組﹑專翻英劇的冰冰字幕組﹑翻不少BBC的夏末秋字幕組﹑翻迪士尼劇的迪幻字幕組,以及看得較有資歷的會知道的YDY﹑風軟﹑破爛熊﹑聖城﹑TLF等較讓人熟悉的字幕組,但我也想推薦一下較新的字幕組,在此順便說一下他們所選的劇
  • AcFun牽手電波字幕組 開啟番劇字幕新紀元?
    12月1日,國內知名二次元社區AcFun(以下簡稱A站)正式宣布牽手電波字幕組,合作翻譯神劇《瑞克和莫蒂》第四季新番。近年來「字幕組已死」的聲音越來越多,如何在智慧財產權時代生存,已成為從業者不得不正視的問題,此次動漫正規軍出手,民間字幕組或將結束用愛發電的舊時代,同時也將開啟番劇字幕的新紀元。
  • 射手網倒了,網絡字幕組將何去何從?
    CFP 圖字幕組基本都是自願自發的網絡小組,幾乎沒有人以此為職業                    薰衣草法語字幕組成立於2009年,成員以學生為主,有法語專業出身也有業餘自學法語的,來自國內的、海外的都有。翻譯作品以電影預告片、歌曲和動畫片為主,還有少量長電影的字幕。
  • 老牌字幕組YYETS轉型翻譯大學課程
    【初試啼聲】從沒聽過這麼多讚美第一門聽譯中文字幕的課程是耶魯大學的哲學課程《死亡》,由舍裡·卡根教授主講,由知名美劇字幕組YYETS的「幻影飛」牽頭完成,之前這個在上海學習金融的女孩以翻譯紀錄片為主,而翻譯耶魯公開課程則是因為網友熱情邀請,YYETS字幕組的負責人之一梁良對南都記者說:「一直有網友在發布這些英文的課程,也有愛好者在翻譯,但是網友們都覺得我們相對專業
  • 有沒有可能讓外語字幕自動翻譯成為中文?自動翻譯視頻字幕的功能...
    很多朋友都會看外語視頻,無論是大電影還是小製作,看外語視頻的障礙在於字幕。然而,很多片子只能找到外語字幕,這就很頭疼了。而隨著AI的進步,自動翻譯的效果越來越好,有沒有可能讓外語字幕自動翻譯成為中文?還真別說,就有廠商推出了以翻譯為賣點的產品。
  • 引進電影字幕翻譯頻遭觀眾"捉蟲" 遭吐槽"誤速傻"
    相較而言,《銀河護衛隊》字幕翻譯在「隨意發揮」上其實已經收斂不少。  四機構擔任譯製工作,「非專業人士」壟斷  曾在美國看過《銀河護衛隊》的中國留學生「特生」表示,《銀河護衛隊》屬於翻譯難度很大的電影,「笑話都太美式了,很多就像是『挖掘機技術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這類被網友玩壞了的搞笑句子,如果讓美國翻譯譯成英文,難度得多大?
  • 看電影時的神級字幕組,古詩詞翻譯不算啥,還有幫忙加後期特效的
    看外國電影的時候,除了英語好的除外,一般來說,大家都是通過字幕組的翻譯來了解一部作品。那麼優秀的字幕組是啥樣子?看電影時的神級字幕組,古詩詞翻譯不算啥,還有幫忙加後期特效的!明明一句簡單的外語,卻被翻譯成古詩詞,當初第一次看到這個的時候,都想談戀愛了,可以說,優秀的字幕組,不僅僅是簡單的翻譯,更深層次的是向觀眾傳達電影要表達的含義。去他個小餅乾,短短的幾個字,就把主角形象勾勒出來,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神級翻譯。還有下面這個……充分的和中國本土文化相融合,讓人想到了「燕小六」,也表達了主角的驚訝。
  • 商業化字幕組或陷版權危機(圖)
    他們一般精通外語或特效,工作之餘追追劇、做義工,從幾人組發展到百人團,這就是影視外語字幕組,一群神秘卻又與我們的追劇生活密不可分的人——  「古代有個玄奘,他發現佛經之中有許多翻譯錯誤,還有很多佛經缺失,於是組團前往天竺搬運原版佛經,返唐後親自翻譯、傳播,遂有傳奇《西遊記》;現代有一些人,他們發現電影字幕中有許多翻譯錯誤,還有很多大片不引進上映,於是組團前往外網搬運原版片源,下載後親自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