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產業信號頻出:風電需要積極面對機遇和挑戰

2020-12-28 世紀新能源網

碳達峰和碳中和給新能源行業帶來的高溫還在持續。

1,《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高調發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12月21日發表《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於當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朱明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言人出席發布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白皮書指出,中國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

2,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接力召開

12月22日: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作題為《深入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能源保障》的報告。

就2021年的能源工作重點,會議指出:要加快風電

光伏

發展,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總量較「十三五」有大幅增長。要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儲存能力,大力發展抽水蓄能和儲能產業,加快推進「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要深入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大力推廣煤礦綠色生產開採和智能化建設。要進一步優化完善電網建設,加快構建適應高比例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一代電力系統。,

3,新能源專題登上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

12月24日,中央電視臺當日的《焦點訪談》節目專題就《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進行了解讀,這是自12月12日中國政府公開宣布了就中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工作舉措與目標: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

太陽能

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節目內容大家看了,展示了中國近年來能源工作的巨大成就和碳減排的最新成果。

以能源為主題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間進行專題報導,這是第三波工作動作響應中國政府12日宣布的碳達峰和碳減排目標。從節目的內容,我們看到了什麼呢?

信號一:新能源是未來能源消費增量的主力軍。

節目中,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談到:第一步就在未來能源增長的量裡面,主要靠新能源,就是說我們現在力爭在今後十年的能源消費增量中,70%到80%的用新能源來替代未來十年,能源消費增量中70-80%要用新能源替代!在2021年國家能源工作會議中,也明確指出,要加快風電光伏發展,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總量較「十三五」有大幅增長。

信號二:新能源體系中的電源競爭開始,光伏或佔優勢

從節目的編排上來看,光伏在節目中(尤其是三北)佔了大幅篇章。大家都很清楚,這幾十分鐘的節目鏡頭選取,是經過精心策劃和層層篩選的,光伏的優勢大家有目共睹,建設成本低,建設周期短,白天發電利於工業用電峰谷調節,唯一就是發電小時數低和用地問題。而風電雖然佔地少,但開發建設周期長,當前成本還不具備與水火電源競爭的實力,尤其是海上風電。

信號三:新能源的降本工作勢在必行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董事長錢智民在節目中驕傲的宣稱:在新冠疫情考驗下,企業淨利潤仍然實現30%的增長,主要得益於新能源。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成果,而我們要看到這後面潛在的危機:傳統電源的利潤越來越低,新能源的利潤貢獻率怎麼高,那麼風電和光伏的電價還有繼續降價的空間。

曾經幾年前,光伏也是這樣,在光伏組件持續降價的情況下,隆基利潤率還在持續增加,從國家層面看,意味著光伏補貼沒有必要了,後來出現了2018年的531斷奶文件,一時間光伏界抱怨連天,但光伏並沒有繼續與政策鬥爭,而是積極技術創新,持續降低光伏成本,在比風電起步晚的情況下,奮起直追,裝機容量直追風電。

12月以來的風電主機開標結果表明,風機價格開始大幅下降,媒體冠以價格戰的名頭,球哥認為,這並不是價格戰,而是主動降價,應對平價風電,搶佔未來新能源電源市場機會。

信號四:新能源並不是未來能源的主力

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也指出,2021年的電源建設重點,同樣也指出:要深入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大力推廣煤礦綠色生產開採和智能化建設。從碳達峰和碳中和的貢獻權重來看,未來節能減排是最大的貢獻者。從節目的鏡頭編排來看,水電,火電仍然是電源主力。

21日發布的白皮書也指出,中國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這裡也從側面指出,火電不是不要,而是讓它轉型成為潔淨能源,火電也在技術升級與創新,度電成本也在繼續下降。

信號五:生態優先,仍然是新能源發展的基礎

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指出,「能源革命的本質是保障國家的能源安全,不只是當前的能源安全保供,而是一個長期的安全可靠的供給,並且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較低的能源成本,同時也要為全球的應對氣侯的變化,提供一個基本的支撐,所以推動能源系統的清潔低碳轉型是必然的一個選擇。

前幾天內蒙古龍源北方公司開始拆除風機並不在重建的信息來看,風電,光伏的發展仍然是基於生態保護的基礎上發展,很多行業人士指出,未來或許為了保證12億風電太陽能的裝機規模,或放開和防松對生態,林業,國土的政策限制,但就我對政策理解,這一切不會成為現實,國家自然環境部也指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督查也是基於生態的基礎。

這麼密集度的政策發布,國家能源管理部門的新聞發布,都向國人表達了一個信號,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實現從今天開始就要行動起來,風電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同樣巨大,價格不是戰鬥,而是形勢逼迫。行業要從更高的競爭層面進行技術創新降本,全產業鏈參與動起來,在新增的新能源裝機規模中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未來誰能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價格更低,就更有競爭力。 

相關焦點

  • 謝長軍:「十四五」風電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在這一背景下,風電產業在「十四五」期間將如何發展,會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
  • 酒泉破解新能源產業發展困境 探風電規模化平價上網
    (資料圖)酒泉市委宣傳部供圖  甘肅酒泉持續破解新能源產業發展困境 探風電規模化平價上網  中新網蘭州12月8日電 (馮志軍 楊雪龍)甘肅酒泉市委宣傳部8日發布消息稱,截至今年12月,位於當地的全國首個併網發電風電平價示範項目—中核玉門黑崖子5萬千瓦風電平價上網示範項目,已累計完成發電5010萬千瓦時,提前30天完成全年發電計劃,實現收入1500多萬元。
  • 海上風電首位!《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
    一、總體情況本行動計劃所指的新能源產業主要包括核能、風能、天然氣及其水合物、太陽能、氫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智能電網、儲能等領域。(一)發展現狀。近年來,我省積極統籌利用新能源資源和開發條件,堅持技術引領、項目帶動,推動新能源開發與產業發展相互促進:一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 ...甘肅酒泉持續破解新能源產業發展困境 探風電規模化平價上網
    擁有「世界風口」「世界風庫」等資源優勢的甘肅酒泉市,系官方規劃建設的中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和百萬千瓦級光電基地,當地新能源項目建設經過近10年快速發展,因外送通道等問題致棄風棄光率「居高不下」,4年前被中國國家能源局「叫停」。彼時,新能源項目「遍地開花」的甘肅亦被列為「風電紅色預警區域」。圖為酒泉市境內的風電項目。
  • 甘肅酒泉持續破解新能源產業發展困境 探風電規模化平價上網
    擁有「世界風口」「世界風庫」等資源優勢的甘肅酒泉市,系官方規劃建設的中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和百萬千瓦級光電基地,當地新能源項目建設經過近10年快速發展,因外送通道等問題致棄風棄光率「居高不下」,4年前被中國國家能源局「叫停」。彼時,新能源項目「遍地開花」的甘肅亦被列為「風電紅色預警區域」。圖為酒泉市境內的風電項目。
  • 海上風電:搶裝、平價與可靠性挑戰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王大鵬在「2019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上表示,當前和近海一段時期海上風電發展任務就是通過合理穩定的項目規模推動產業技術進步,構建完備的產業體系,促進成本下降,提高海上風電的核心競爭力,力爭2025年左右海上風電平價上網。
  • 楊雷:新能源汽車給能源系統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
    從能源角度來講,未來會越來越打破能源的壁壘和條塊分割的態勢,如電、氣、熱等都是各自公司在供應,而效率很低,未來能源綜合服務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從智慧交通來講有很大的潛力,這裡也有能源服務的潛力可挖。能源數位化轉型。這塊比起很多產業,包括比起交通產業來講,可以說是剛剛開始,還是在起步階段。
  • 辰韜資本投資艾郎風電 風電產業將迎來全球機遇
    風電產業是可循環新能源產業,對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已將風電產業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產業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驅動的雙重作用下,全國風電產業迎來高速發展期。葉片是風電機組非常重要的部件,它決定了機組的風能轉換效率。2005年之前,我國葉片完全依賴進口,2005年開始,國內公司開始進入葉片領域。
  •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酒泉持續破解新能源產業發展困境 探風電規模化平價上網
    擁有「世界風口」「世界風庫」等資源優勢的甘肅酒泉市,系官方規劃建設的中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和百萬千瓦級光電基地,當地新能源項目建設經過近10年快速發展,因外送通道等問題致棄風棄光率「居高不下」,4年前被中國國家能源局「叫停」。彼時,新能源項目「遍地開花」的甘肅亦被列為「風電紅色預警區域」。
  • 新能源,新機遇——光伏與風電行業政策利好解讀
    新能源,新機遇——光伏與風電行業政策利好解讀「中國能源政策研究年會2020暨中國電力圓桌」四季度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提到,要加快風電光伏發展,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總量較「十三五」有大幅增長」。《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指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了達到「碳中和」的最終目標,進行能源結構調整是必然的手段,2025年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有望達到20%,用電量每年穩步增長,將倒逼風力發電量增長,有效推動裝機量增長。
  • 上海電力大學主辦2020中國風電產業發展大會
    2020年是我國風電產業發展重要的轉折階段,風電搶裝過後,補貼退出,平價時代來臨,風電產業發展會發生質的變化,在降本、提質、增效等多重壓力下,企業將如何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11月5至6日,上海電力大學聯合北極星電力網、上海新能源人才技術教育交流中心共同舉辦「2020中國風電產業發展大會」。
  • 一汽豐田新能源項目在津啟動 汽車產業給「工具機」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據介紹,此次一汽豐田新能源分公司項目啟動,每年將新增工業產值500億元,上繳稅金超過30億元,同時將有一批相關配套企業來此投資建廠,形成新能源產業集群,增加工業產值300億元以上。
  • 酒泉破解新能源產業發展困境
    擁有「世界風口」「世界風庫」等資源優勢的甘肅酒泉市,系官方規劃建設的中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和百萬千瓦級光電基地,當地新能源項目建設經過近10年快速發展,因外送通道等問題致棄風棄光率「居高不下」,4年前被中國國家能源局「叫停」。彼時,新能源項目「遍地開花」的甘肅亦被列為「風電紅色預警區域」。
  • 光伏、風電板塊爆發,機構看好能源革命浪潮下產業機遇(附股)丨牛熊眼
    會議提出,2021年要著力提高能源供給水平,加快風電光伏發展,穩步推進水電核電建設,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儲存能力,深入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進一步優化完善電網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由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敲定,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入年度重點任務之一,這是第一次;將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寫入正在編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也是第一次。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發布,戰略訴求是什麼?內核是什麼?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發布,規劃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面對空前的市場空間,生態能源的變革,產業鏈要素的驅動,新業態新模式的誕生,以及目前唯一能替代房地產的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承擔目前其他產業難以替代的重要角色。
  • 後新冠時代,艾默生從四個方面積極應對挑戰和機遇
    新冠疫情作為本年度最大的黑天鵝事件,從目前來看仍是影響國內外經濟的重要因素,而疫情形勢的不確定性與變化無常,對企業甚至整個行業的發展而言,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四、核心技術驅動智能交通持續發展就交通現代化建設來說,智能交通系統作為「十三五」期間重點支持和發展的戰略方向,有望持續發展。以高鐵建設為例,交通運輸這類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已趨於成熟,如何平衡傳統基礎設施與新基建的關係,需要發揮投資能效的作用。
  • 風電「新抱團時代」:風電民企誰朋友圈最多?誰與央企關係最深?
    五是對後期平價、競價、大基地等項目合作要儘早布局並制定系統性方案,共同面對未來機遇與挑戰,攜手實現新形勢下共同發展。除了以上兩家,金風科技與公司第四大股東、持其10.53%股的三峽集團的合作,更是緊密。11月24日,三峽新能源與金風科技在京座談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解局風電「新抱團時代」:風電民企誰朋友圈最多?誰與央企關係最深?
    五是對後期平價、競價、大基地等項目合作要儘早布局並制定系統性方案,共同面對未來機遇與挑戰,攜手實現新形勢下共同發展。 除了以上兩家,金風科技與公司第四大股東、持其10.53%股的三峽集團的合作,更是緊密。11月24日,三峽新能源與金風科技在京座談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新能源2021年目標基本敲定 風電、太陽能等板塊強勢掀漲停潮
    日前,中央已定調明年要重點做好碳達峰、碳中和等工作,大力發展新能源。近日,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提出,中國計劃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等4項目標;新目標進一步明確了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是我國未來能源著力發展的方向,釋放了持續加快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的明確的、強有力的政策信號。
  • 奮勇前行 不負韶華 2019年華銳風電穩中有升
    隨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日漸枯竭,以及傳統能源帶給環境的負擔日益加重,大力推動綠色健康的風電新能源已經成為不少國家的共識,於中國而言亦是如此。在過去的一年裡,國家密集發布風電項目用地(林)、上網電價、競爭性配置和消納保障等相關規定推動風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使得我國在世界第一風電大國的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