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烏石修路隊:300多「雷鋒」義務修路

2020-12-17 茂圈圈

繼8天前在雷州市唐家鎮義務修路築橋之後,4月19日,該市一群被稱為「最傻的人」——烏石修路隊,又馬不停蹄地組織300多人,揮師到該市雷高鎮旅遊的景點石溪禪寺,集體義務修路,為該鎮的文化旅遊錦上添花,備受人們交口稱讚。

義務修路現場

烏石修路隊是一個純公益民間愛心團隊,成立於1988年。最初只是幾人,後來加入者越來越多,逐漸發展至500多人的大軍,隊員有來自烏石、覃鬥、北和、龍門等鄉鎮各行各業的人士。30多年來,這支愛心團隊一直堅持無私奉獻的精神信念,哪裡有爛路壞橋,就趕往哪裡無償援助建設。長期以來,由於他們無論幹多繁重辛苦的活兒,從來都不收取任何報酬,因而有時也被人們戲稱為是「最傻的人」。但對於此,烏石修路隊的成員們卻人人不以為然,都是一笑置之。之後愛心依舊,哪裡的群眾有需要,就馳援哪裡。

協助植樹綠化

這次,當得知雷高鎮著名旅遊景區石溪禪寺的道路建設需要大批人工時,該團隊當即答應給予援助。當天一大早,該團隊300多隊員,帶齊備夠修路和綠化所用的勞動工具,從不同的鄉鎮趕到現場參與援建活動。他們中既有六七十歲的奶奶,也有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或者二十多歲的青年,有的小孩才9歲,也跟隨父母來志願參加。在援建現場,這群「最傻的人」戴草笠、穿防曬服,或挖坑栽樹,或鏟土運沙,或攪漿遞料……人人幹得熱火朝天。

澆築擴路面

在中午時分,儘管已是豔陽高照,曬得人皮膚生疼,但這群「傻子」也顧不上休息,還是繼續堅持戰鬥。他們以人力配合著兩輛機械攪拌混凝土的速度,分為多組同時進行勞作:一組在忙碌路面混凝土的澆築和夯實工序,推車送料,揮鏟鏟漿……一組在幫忙進行植樹種花,舉鋤挖坑,扛土填苗等,修路和綠化同步進行。烈日底下,幹得人人汗流浹背,也毫不在乎。當天,從清早到下午四時多,共計援建完成200多米水泥硬底化路的澆築以及一大片景觀綠化。

記者:吳智雅 通訊員 蔡永盛

來源:雷州新聞中心

相關焦點

  • 雷州烏石:現代化工業園區呼之欲出
    大唐國際雷州火電項目承載著雷州工業崛起夢。自項目全面動工建設以來,每天有200多臺機械和近1000名技術人員進場作業,累計已完成投資24億多元。日前,記者走訪項目施工一線看到,在施工現場,多臺拉運混凝土的工程車來回穿梭,正忙著澆築1號機組鍋爐基礎。遠處,大量的防波砼製件正源源不斷運來,放置在「堤」兩側,這是項目配套建設的10萬噸散煤碼頭。
  • 珠峰測量隊背後的「修路人」:都是登山高手 「修路」用繩超7000米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這條保證這測量登山隊生命安全的繩子,是由一支特殊的「修路隊」架設。每年「修路」實際用繩約6500米左右,但是在今年這種複雜天氣條件下,實際用繩超過7000米。「修路」超一個月 曾多次往返北青報記者了解,為給測量登山隊「修路」,「修路人」已經在珠峰腳下忙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 雷州烏石殘疾人協會為貧困戶獻愛心
    日前,雷州烏石殘疾人協會向本報反映,稱該市烏石鎮向黨村一貧困戶身患重病,本來已困難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無法承擔巨額費用,希望社會好心人能夠伸出援手,幫他們渡過難關。雷州烏石殘疾人協會獲悉楊財榮的家庭困難,馬上幫忙籌集「救命錢」,目前已籌款5000多元,捐款活動仍在繼續中。此外,通過網絡籌款,目前熱心網友已捐款3萬多元,但醫療費缺口還比較大。在此,雷州烏石殘疾人協會希望社會愛心人士能伸出援手,獻出一點愛,點亮生命之光。如果您想幫助這個困難家庭,可與陳小麗聯繫,愛心電話:13729199422。
  • 雷州烏石17-2油田群開發工程項目陸上終端正式開工!
    「我宣布:烏石17-2油田群開發工程項目陸上終端正式開工!」湛江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心聲一聲令下,該項目陸上終端建設現場頓時響起大型鏟車、推土機的轟鳴聲……6月30日上午,2020年第二季度湛江市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主會場設在廣州至湛江鐵路湛江段開工活動現場,烏石17-2油田群項目在雷州烏石鎮設立分會場。
  • 要知道先修路,錦屏河口鄉裕和村投資500多萬元修路
    為解決群眾出行難,該村駐村工作隊積極行動,協調相關部門,整合幫扶力量,堵住修路資金缺口,3月20日,裕和村道路擴寬加厚硬化項目順利開工,當地群眾拍手稱好,並主動紛紛加入修路隊伍行列
  • 上級報導|數十年修路夢,7天圓了!
    修路工期預計15天,記者按約定時間前去採訪,卻沒有捕捉到一個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村民太積極,7天就收了工!一條泥巴路盼修盼了幾十年「你看看,就是這條路,我們盼著修路盼了幾十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冰雪天栽跟頭」,這是村民們對這條路最生動的描述,「路上還有一段坡度挺大,不少人都在這人摔過跤,電動車上不去、三輪車錯不開,趕上農忙的時候別提讓人多難受了,剛收的滿車糧食,不留神就歪了車撒一地!」修路,大家早就「盼紅了眼」。
  • 西海岸最美日落——相約雷州烏石天成臺
    (湛江市實驗小學 吳金燕)烏石被譽為國內唯一能在西海岸線看日落的浪漫地方。天成臺度假村AAA級景點位於雷州烏石港港門右側的北拳海灘,總佔地面積600多畝, 沿海沙灘長達70多公裡。該沙灘沙層深厚,沙質柔軟,顆粒適中,潔白無瑕。
  • 雷州烏石3千多群眾民俗巡遊:展示獨具特色的民俗畫卷
    雷州烏石3千多群眾民俗巡遊:展示獨具特色的民俗畫卷金羊網  作者:鄧勃  2019-02-17 文/圖 通訊員周靖典 吳智雅民俗巡遊,萬人空巷。2月17日,雷州市烏石港群眾舉行民俗文化巡遊鬧元宵活動,共計7個飄色、10多輛彩車、10多支隊伍、3000餘群眾參與。
  • 老吳不修路
    老吳不修路    □楊俊富  老吳家是村裡最後一家沒修通院落路的農戶了。村幹部把石灰線放到他家菜園地埂3棵老桑樹下時,被老吳阻攔了:我家不需要修路。
  • 雷州烏石設分會場,海鮮大餐等你來……
    在烏石,除了海鮮以及海鮮乾貨外,吃貨們別忘了正宗的烏石炮魚、甜糟、機粽餅。在雷州,除了開海吃海鮮,還有各種精品線路體驗活動,讓你吃得開心玩得盡興。雷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史文化積澱厚重,名列國務院頒布的99個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稱「天南重地」。
  • 深圳為什麼總是在修路?
    深圳修路已經成為標誌性概念,這點居住在這座城市的流動人民應該聽懂掌聲。那是就結論而言,如果對應體驗的話,真的欲哭無淚的那種,因為按理說是服務大眾的深圳修路,最大綁定的第一印象,確實:無時差噪音汙染。我在專注寫作的時候也會完全入神,按本能思考到極致時會短期內屏蔽外界聲音,但那樣真實的物理存在不可能憑空消失,所以還是會在必然出現的知覺後感到心煩意亂。噪音汙染到底多大殺傷力,眾所周知。
  • 雷州的漁家「放歌」啦
    雷州烏石分會場載歌載舞歡慶開漁,湛江日報社、雷州融媒體中心攜手通過現場直播呈現這場精彩的開漁文化盛宴,與關注開漁的市民遊客互動,氛圍熱烈。△烏石國家級中心漁港啟動儀式。記者林啟慧 製作烏石國家級中心漁港啟動儀式開漁前奏,簡樸隆重△烏石開漁節現場。
  • 古歐洲「基建狂魔」,要致富先修路!羅馬人對修路的痴狂難以置信
    題/古歐洲「基建狂魔」,要致富先修路!羅馬人對修路的痴狂難以置信文/來碗臊子麵,一個想磨磨筆頭的醫學生。在軍事道路的建造中,就充分的體現了羅馬人修路的務實精神。(羅馬軍團)首先就是道路形式的選擇,為了確保行軍時的速度要求,羅馬的軍用道路一般都採用直線鋪設的方式。在不適合直線鋪設的上坡地帶則換用「之」字形的修路方式。
  • 商水王老村微信引「網友」眾籌修路幾天捐10萬
    不久前,村裡在外打工的王學志「突發奇想」,通過微信群號召所有在外務工的村民捐款修路,短短幾天就募集10多萬元。「大概半個月,把村裡3段總共500多米長的土路,整修成了水泥路。」昨日,王學志向大河報記者介紹說。據了解,今年46歲的王學志,早年從事裁剪縫紉、服裝加工,後來做過水果銷售、副食批零,這些年一直在大連市經營農家飯店,他生性耿直、為人憨厚、樂於做公益事業。
  • 修路有哪些不錯的機械設備?先說說這個小型攪拌車
    修路是經濟發展的必備硬體,修路也是當下各工程項目不停進行的作業。修路中,澆築混凝土是必備步驟,今天我們要說的不錯的修路機械設備正是這臺小型混凝土攪拌車——自動上料攪拌車。修路工程中,它好在哪呢?二、價格便宜,省支出商混價格目前居高不下,一方C30價格都在300左右(不同地區價格存在出入),包工頭直喊快要用不起。但自動上料攪拌車就不一樣了,水泥、石子、沙子等原料的價格,就等於成品混凝土的價格,妙不妙?
  • 烏石中心漁港二期工程今年啟動
    在全市半島港口群建設大潮中,雷州烏石中心漁港二期工程今年啟動;烏石港加快推進與大唐集團合作,帶動依港而生的烏石鎮建設臨港產業園,形成港口帶動、港園互動、海陸聯動的縣域經濟發展新格局。    烏石中心漁港二期工程今年將啟動    3月24日,記者來到雷州烏石鎮,這個漁家風情小鎮與往常一樣忙碌。
  • 飛閱湛江|人文雷州,雷州的故事,這樣的雷州等你發掘!
    飛閱湛江|人文雷州,雷州的故事,這樣的雷州等你發掘!不止有美景,還有獨特的雷州文化雷州文化是大陸南端的一顆美麗的寶石吸引無數人來探索、感受本期《飛閱湛江》我們一起了解雷州的故事雷州市東瀕雷州灣、南隔瓊州海峽與國際旅遊島海南相望
  • 夏邑斑馬義務救援隊深夜救援外地拋錨貨卡
    原標題:夏邑斑馬義務救援隊深夜救援外地拋錨貨卡5月29日,夏邑斑馬義務救援隊在深夜成功救援外地拋錨貨卡,司機大哥感動地拿出500元作為報酬,隊員們笑著說:「要是圖錢,我們就不來了,我們只收微笑不收錢。」
  • 雷州的漁家「放歌」啦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雷州烏石分會場載歌載舞歡慶開漁,湛江日報社、雷州融媒體中心攜手通過現場直播呈現這場精彩的開漁文化盛宴,與關注開漁的市民遊客互動,氛圍熱烈。△烏石國家級中心漁港啟動儀式。記者林啟慧 製作烏石國家級中心漁港啟動儀式開漁前奏,簡樸隆重△烏石開漁節現場。
  • 【決勝全面小康】齊心協力共圓何家兄弟「修路建房夢」
    何雪冬、何雪禮是五保戶,住著上世紀八十年代建的土磚房,牆體已多處開裂。村幹部十多次上門做工作,動員兄弟倆去村敬老院居住,但二人始終不願意離開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村幹部就何家修路問題曾於2016年進行過考察走訪,因需要經過9戶村民的用地,導致部分村民不同意而擱置。近年來,何雪亮一見村幹部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就提起修路的事,村幹部和駐村隊員找其鄰居又做了十多次工作,都是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