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模糊邏輯的指紋圖像對比度增強算法

2021-01-09 電子產品世界

  引 言

  指紋識別是指指尖表面紋路的脊谷分布模式識別,這種脊谷分布模式是由皮膚表面細胞死亡、角化及其在皮膚表面積累形成的。人的指紋特徵是與生俱來的,在胎兒時期就已經決定了。人類使用指紋作為身份識別的手段已經有很長歷史,使用指紋識別身份的合法性也己得到廣泛的認可。自動指紋識別系統通過比對指紋脊線和谷線結構以及有關特徵,如紋線的端點和分歧點等來實現個人身份認證。然而,要從原始指紋圖像上準確地提取特徵信息,這是十分困難的,在很大程度上特徵提取的精確性依賴於圖像質量。因此,在指紋特徵提取和匹配之前有必要對指紋圖像進行增強處理。指紋圖像增強就是對指紋圖像採用一定算法進行處理,使其紋理結構清晰化,儘量突出和保留固有的指紋特徵信息,並消除噪聲,避免產生虛假特徵。其目的是保持特徵信息提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在自動指紋識別系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由於曝光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圖像的亮度分布會發生非線性失真,常常表現為對比度不強,圖像的整體感覺較暗等。目前,已經有很多基於灰度直方圖的方法來增強對比度,從而改善圖像的質量 。

  近年來,人們對基於模糊的圖像處理技術進行了研究。模糊集合理論已能夠成功地應用於圖像處理領域,並表現出優於傳統方法的處理效果。根本原因在於:圖像所具有的不確定性往往是因模糊性引起的。圖像增強的模糊方法,有些類似於空域處理方法,它是在圖像的模糊特徵域上修改像素的 。基於模糊的圖像處理技術,是一種值得重視的研究方向,應用模糊方法往往能取得優於傳統方法的處理效果。很多時候基於模糊的增強圖像對比度方法能夠更好地增強圖像的對比度,尤其是對於對比度很差,一般的增強算法無法對其增強的圖像,它的優勢突顯。

  本文結合模糊邏輯技術,研究了基於模糊特徵平面的增強算法和基於GFO 算子(廣義模糊算子) 的圖像增強算法,並將其應用於指紋圖像對比度的增強。

  1  模糊特徵平面增強算法

  1. 1  模糊特徵平面

  從模糊集的概念來看,一幅具有L 個灰度級的M ×N 元圖像, 可以看作為一個模糊集, 集內的每一個元素具有相對於某個特定灰度級的隸屬函數。該模糊集稱為圖像等效模糊集,亦即圖像的模糊特徵平面, 對應的模糊矩陣記為F , 有:


  式中:矩陣的元素μmn / Xmn 表示圖像像素( m , n) 的灰度級Xmn 相對於某個特定的灰度級l′的隸屬度,通常l′取最大灰度級K - 1 。

  1. 2  算法實現

  首先採用圖像分割中的閾值選取方法(本文中採用Ot su 方法) 來確定閾值參數X T ,顯然X T 將整個圖像的直方圖分為2 個部分。低灰度部分和高灰度部分; 對於具有典型雙峰分布的直方圖來說,它們分別對應目標和背景這兩部分。然後定義新的隸屬函數形式, 再進行模糊增強運算,在低灰度區域進行衰減運算, 從而使屬於該區域像素的灰度值更低,而在高灰度區域則進行增強運算,從而使屬於該區域像素的灰度值更高。因而,經過模糊增強後直方圖上閾值X T 兩側的灰度對比增強,圖像區域之間的層次將更加清楚。整個算法過程如下:

  (1) 首先根據Ot su 選取閾值的方法確定閾值參數XT 。顯然對於雙峰分布的直方圖閾值參數XT 將位於雙峰之間的谷底附近。然後定義新的隸屬度函數為:



  對於迭代次數r 的選擇, 仿真結果表明, 當r 較小時,模糊增強不夠充分;隨著r 的逐漸加大,圖像的增強效果會越來越明顯,當達到一定程度時, 圖像中局部細節會逐漸消失而變為二值圖像。但對於指紋圖像r 選取過大,則會丟失一些細節信息,本文取r = 8 。


  本算法對μmn > 0. 5 的區域,即高灰度區域的像素進行增強運算;對於μmn ≤0. 5 的區域,即低灰度區域的像素進行衰減運算。因此,實現了對低灰度區域的像素進行衰減運算和對高灰度區域的像素進行增強運算,從而使圖像增強後區域之間的層次更清楚。

  2 基於GFO 算子( 廣義模糊算子) 的圖像增強算法

  文獻[ 10 ]給出了廣義模糊集和廣義模糊算子的定義。在此基礎上,本文設計的基於GFO 算子的圖像增強算法如下:

  步驟1 :利用模糊熵確定閾值參數T , 表徵的是要增強或減弱的灰度值邊緣,如果灰度值大於閾值T , 則使其更大,否則使其更小。通過大量實驗驗證,當閾值參數T 接近指紋圖像直方圖谷底時,將得到較好的增強效果。

  步驟2 :通過式(7) 將待處理的圖像X 從空域的灰度值I = { I ( i , j) } 映射為與之對應的廣義隸屬度μ ={μ( i , j) } ;


  步驟3 :利用式(8) 定義的GFO 算子對廣義隸屬度進行非線性變換;


  式(8) 可知,廣義模糊算子可以利用參數r 和f 值的大小控制圖像增強的程度, r 越大, 去除背景的能力越強;f 越小, 增強脊線與谷線的對比度的能力越強。廣義模糊算子通過降低區域中的值和增加區域中的值,起到了增強2 個區域之間對比度的作用。

  步驟4 :通過式(7) 的反函數,將映射為二維空間域的灰度圖像。其得到經過模糊增強處理後的圖像,中的像素灰度值為:


  3  實驗結果與分析

  採用Matlab 軟體編程且分別應用以上2 種算法對FVC 指紋資料庫中一些指紋圖進行增強處理,增強結果如圖1 ,圖2 所示。



  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兩種模糊增強算法在一定條件下都可有效增強指紋圖像的對比度。相比之下,基於GFO 算子(廣義模糊算子) 的圖像增強算法去除背景能力更強,因此對於具有單峰及雙峰分布直方圖的指紋圖像,該算法可能將一些灰度值較低的前景點誤分為背景點;而模糊特徵平面增強算法因為去除背景能力較弱,對於具有多峰分布直方圖的指紋圖像增強效果較差。

  因此對於需要著重增強前景的指紋圖像,更適合用基於模糊特徵平面的增強算法,而對於需要重點去除背景的指紋圖像則需選取基於GFO 算子(廣義模糊算子) 的圖像增強算法。

  4  結 語

  從模糊集的角度出發,模糊特徵平面增強算法將圖像轉化為等效的圖像模糊特徵平面,在此基礎上進行模糊增強,最後再轉換為空域圖像。基於GFO 算子(廣義模糊算子) 的圖像增強算法與模糊特徵平面增強算法,處理過程相似,不同之處在於所定義的隸屬度函數及非線性變換形式不同。採用這兩種方法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低灰度區域與高灰度區域之間的對比度,從而提高圖像的質量。兩種算法相比而言,基於模糊特徵平面的增強算法更適合用於需要著重增強前景的指紋圖像,而基於GFO 算子(廣義模糊算子) 的圖像增強算法則更適合用於需要重點去除背景的指紋圖像。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兩種算法僅僅增強了指紋圖像的對比度,要取得更好的增強效果還需要結合指紋圖像的方向信息進行濾波增強,以達到對粘連脊線分離及斷開脊線連接的效果。

相關焦點

  • 基於STFT濾波算法的指紋圖像識別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本文在充分調研了目前的指紋預處理和特徵提取研究成果之後,分別針對指紋增強、指紋二值化和指紋特徵提取方面提出了三個新的算法,部分解決了目前指紋識別技術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並且利用這些新的算法製作了一款指紋圖像識別系統。本文通過緒論、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現、系統測試一步步介紹指紋圖像識別技術在指紋識別系統中的應用情況。
  • 基於模糊形狀上下文與局部向量相似性約束的配準算法
    非剛性點集配準算法研究是模式識別領域的一項重要基礎研究, 並被廣泛應用在計算機圖形學, 醫學圖像處理,遙感圖像處理.在當前非剛性點集配準算法研究中, 研究者們主要基於以下迭代中的兩個步驟來實現各自的創新:步驟 1. 源點集與目標點集間的對應關係評估.步驟 2. 源點集空間變換方程的優化更新.
  • 模糊圖像處理系統的功能
    明景模糊圖像處理系統,針對模糊的圖像,用不同的方法使圖像清晰化。以輔助應用人員更好的挖掘圖像中有用信息,如車輛牌照號、人臉信息、外觀特徵等。除了手工設置圖像處理參數外,系統可以通過遍歷方式,自動尋找最優算法參數,從而達到理想處理效果。支持照度校正、環境問題處理、特定模糊處理、色彩增強處理、影像模式轉換、任意模糊恢復、噪聲處理、高級影像放大、輪廓析出處理。
  • 基於Matlab的圖像增強與復原技術在SEM圖像中的應
    1圖像處理方法  1.1 直方圖均衡化  直方圖均衡化(Histogran Equalization,HE)是利用直方圖的統計數據進行直方圖的修改,能有效地處理原始圖像的直方圖分布情況,使各灰度級具有均勻的概率分布,通過調整圖像的灰度值的動態範圍,自動地增加整個圖像的對比度,以使圖像具有較大的反差,大部分細節清晰。
  • 模糊圖像處理系統及方法
    明景視頻模糊圖像處理系統主要用於公安偵查過程中對涉案監控視頻中提取的模糊圖片進行清晰化處理,解決視頻圖像線索「看不清」的難題。針對視頻偵查實戰需求,提供圖像降噪、低照度增強、去模糊、超解析度等多種視頻圖像增強處理算法,增強視頻圖像畫面關鍵細節,恢復視頻圖像中有價值的信息。
  • 基於直方圖的圖像增強算法(HE、CLAHE、Retinex)之(二)
    作為圖像增強算法系列的第二篇文章,下面我們將要介紹功能強大、用途廣泛、影響深遠的對比度有限的自適應直方圖均衡(CLAHE,Contrast Limited Adaptive Histogram Equalization)算法。儘管最初它僅僅是被當作一種圖像增強算法被提出,但是現今在圖像去霧、低照度圖像增強,水下圖像效果調節、以及數碼照片改善等方面都有應用。
  • MATLAB比較圖像的相似度-圖像搜索算法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精彩內容一、圖像相似度計算相關原理通過圖片進行搜索相似圖標的算法實現是:利用感知「感知哈希算法」,就是每一張圖片都按照某種桂林生成唯一的「標識」,通過對「標識」進 比較,那麼可以判斷兩張照片是相似以及相似程度。
  • 模糊算法在SOC估計的應用
    2 模糊算法與其他智能算法的特點對比1) 模糊系統作為一種萬能逼近器能夠在封閉有界定義域內上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的非線性系統;2) 相比於神經網絡和遺傳算法的黑盒子模型,模糊邏輯具有可解釋的規則,能夠提煉出啟發函數,過程透明,可監督,可理解。
  • Suprema施普瑪針對幹指紋的指紋識別算法
    例如,對於需要經常在工作中消毒的人,例如處理木材,皮革或金屬的醫生和工人,以及老年人和皮膚乾燥的人(幹皮病),可能會出現乾燥的指紋。  當發生乾燥指紋時,人的指尖未正確地與指紋傳感器的表面接觸,結果,產生模糊的指紋圖像。指紋的模糊圖像使得提取指紋的細節比正常情況更難以且更可能導致錯誤細節的提取。因此,乾燥的指紋最終會導致更高的錯誤拒絕率(FRR)。
  • 採用模糊邏輯設計基於DSP發動機控制器
    這需要通過從微分(PID)控制器轉向基於模糊邏輯算法的系統來簡化設計,縮短開發時間,並消除複雜的數學公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7742.htm  但是,這對發動機提出了新的挑戰。當使用傳統的積分和微分(PID)控制器來控制無刷直流(BLDC)電機的速度是複雜的,因為它們依賴於複雜的數學模型,並且是計算密集型的。
  • 圖像相似性算法-感知哈希算法
    而一張大的,詳細的圖片有很高的頻率,而小圖片缺乏圖像細節,所以都是低頻的。所以我們平時的下採樣,也就是縮小圖片的過程,實際上是損失高頻信息的過程。均值哈希算法主要是利用圖片的低頻信息,其工作過程如下:縮小尺寸:去除高頻和細節的最快方法是縮小圖片,將圖片縮小到8x8的尺寸,總共64個像素。不要保持縱橫比,只需將其變成8*8的正方形。
  • 基於百度EasyDL定製化圖像識別平臺的海洋魚類識別方法
    為此,針對以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百度EasyDL定製化圖像識別平臺的海底魚類識別方法。利用百度EasyDL定製化圖像識別平臺解決目標數據集訓練數據過小和數據分布差異問題,而且通過引入伽馬校正法和暗通道先驗算法對數據進行預處理,使數據特徵具有更好的辨別能力,同時使用數據增強方法對模型進行調優,使得訓練得到的模型的泛化性更強。
  • 高斯模糊的算法
    小知識:高斯模糊是圖像處理中廣泛使用的技術、通常用它來減小噪聲以及降低細節層次。這種模糊技術生產的圖像的視覺效果是好像經過一個半透明的屏幕觀察圖像。高斯模糊也用語計算機視覺算法中的預處理階段以增強圖像在不同尺寸下的圖像效果。
  • Matlab圖像增強與復原技術在SEM圖像中的應用
    1圖像處理方法  1.1 直方圖均衡化  直方圖均衡化(Histogran Equalization,HE)是利用直方圖的統計數據進行直方圖的修改,能有效地處理原始圖像的直方圖分布情況,使各灰度級具有均勻的概率分布,通過調整圖像的灰度值的動態範圍,自動地增加整個圖像的對比度,以使圖像具有較大的反差,大部分細節清晰。
  • 【計算攝影】計算機如何學會自動地進行圖像美學增強?
    作者&編輯 | 言有三 1 圖像美學增強基礎 1.1 什麼是美學增強 一幅圖像要有更好的美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對比度分布合理,飽和度以及色調符合圖像主題,本次我們從圖像對比度增強和色調增強兩個方面來談論自動地美學增強問題
  • 基於SDI 接口的實時圖像增強顯示系統
    IO,120×18 b的塊RAM.豐富的硬體資源給輸入圖像的顯示和增強處理提供了可靠保證.該系統的基本工作過程首先接收Camera Link接口或千兆網接口的圖像數據,經過專用接口轉換晶片將數據轉換成TTL 或者CMOS 格式,傳送給FPGA,在FPGA內部經過實時圖像處理.協議轉換,輸出符合SDI接口晶片的數據,經過接口晶片的並串轉換,實時輸出SDI標清圖像數據.
  • 密度敏感魯棒模糊核主成分分析算法
    主成分分析(PCA)和為解決非線性數據而提出的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CA)作為基於統計學的降維和特徵提取方法,在圖像分割,數據檢測,人臉識別等領域取得了良好效果。傳統的PCA算法主要是以協方差矩陣為基礎,通過計算其特徵值和特徵向量得到主元分布。
  • 指紋圖像識別算法基本原理 生物識別技術先進
    在有的國家,指紋屬於個人隱私,不能象人工處理那樣直接處理指紋圖像,所以許多生物識別技術並不直接存儲指紋的圖像。多年來在各個公司及其研究機構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數位化算法。指紋識別算法雖然各不相同但是這些算法最終都歸結為在指紋圖像上找到並比對指紋的特徵。中控科技的技術人員定義了指紋的兩類特徵來進行指紋的驗證:總體特徵和局部特徵。
  • 基於Wi-Fi指紋定位的智能車仿生聲納 SLAM算法研究
    Wi-Fi指紋資料庫中的數據進行對比,通過對比可以在離線的Wi-Fi指紋資料庫中得到與實時數據相似的Wi-Fi指紋,從而完成智能車的實時定位,本文採用的在線指紋匹配算法是K加權近鄰算法。K加權近鄰算法是將採集到的實時數據與離線的Wi-Fi指紋資料庫中的數據進行對比,通過求解採集的實時數據(不同AP的RSSI)與Wi-Fi指紋資料庫中相應AP的RSSI間的歐式距離,然後將匹配獲取的K個與實時定位點相似的Wi-Fi指紋,得到這K個Wi-Fi指紋的位置坐標,並且將這些位置坐標根據相似度屬性給予不同的權重值,最後根據這些權重值對位置坐標進行加權求和,從而獲取最終的定位
  • 基於雷射雷達增強的三維重建
    在本文中,我們提出了一種雷射雷達增強的SfM流程,這種聯合處理來自雷射雷達和立體相機的數據,以估計傳感器的運動。結果表明,在大尺度環境下,加入雷射雷達有助於有效地剔除虛假匹配圖像,並顯著提高模型的一致性。在不同的環境下進行了實驗,測試了該算法的性能,並與最新的SfM算法進行了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