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筆墨寫自然之詩情——讀畫家吳木離的山水畫

2021-01-08 藝術青年ART

吳木離 | Wu MuLi

吳木離,曾用筆名墨漓。1960年出生於廣東海豐縣城。華南師範大學美術系首屆本科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師從賴少其、黃雲、羅鏡泉等名家。現為國家文化部特聘畫家、新加坡妙華藝術家協會中國區水墨畫顧問、新加坡宣和文物、大唐藝苑中國畫首席畫家。

被《紐約時報》譽為中國傑出藝術家,新加坡《聯合早報》譽為大陸「船王」;曾獲「廣東省群眾藝術突出貢獻者」稱號、"世界華人傑出藝術家"稱號、文化部"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用筆墨寫自然之詩情

——讀畫家吳木離的山水畫

評論:饒佳 (廣州藝博會媒介總監 青年策展人)

一方水土養一方文化靈性,一方水土養一方藝術的詩情畫意。畫家吳木離先生的山水作品,就是這方水土養育出來的藝術華章。

吳木離作品《春夏秋冬四條屏》64x248cmx4

品吳木離先生的作品,一種靜謐的詩意充盈其間。這是一位嶺南畫家對家鄉的熱愛,是一位畫家詩意筆耕和精神的旅行,是一位行吟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熔冶與重塑,也是吳木離先生對藝術的追尋與思考。

吳木離作品《北秋喜》180x90cm

古往今來,大自然的生命韻律和精神氣度一直為文人墨客所追崇與熱愛。畫家吳木離先生的山水畫創作就多以南方地域大自然景致為主。山清水秀、簡括疏朗的礁石、緩坡、丘陵及低緯度高山都是其筆下所描繪的對象。

吳木離作品《待到山花爛漫時》180x90cm
吳木離作品《秋到山村》180x90cm

在他的山水畫中,觀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南方丘壑中風的溼潤,雲的軟綿,木秀於林之形態萬千,水倚山傍海行而豐富多樣,天地之大美與山川之性靈。更為可貴的是,這種美與性靈,不是通過傳統筆法中的「層巒疊嶂」、「溝壑萬千」的大山大水來表現,而是取局部小景、概括取捨構圖來實現美學上的平易和樸素,這一點,對於個性化的創新來說尤為珍貴,也就成為其藝術個性特點。

吳木離作品《出土文物》水彩 120x100cm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只因它經歷了千萬年的生息和蒙養,而我們人類自身則不能,這也正是人們喜歡寄情於山水的哲學根源。畫家吳木離先生很多作品就是描繪四季山水的詩意變化。如畫作《春夏秋冬四條屏》、《北秋喜》、《待到山花爛漫時》、《秋到山村》等作品中。尤其是春夏秋冬四條屏;遼闊蕭瑟的秋之落葉,賞讀之後,讓人心曠神怡、無比愜意,其疏朗的筆法和獨特的筆墨運用得自然貼切,在當前的山水畫創作中並不多見。

吳木離作品《無聲》水彩 120x100cm

北宋郭熙有「真山水之煙嵐,四時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妝,冬山慘澹而如睡」的性格概括,揭示了四季山水的情感傾向和移情規律。而吳木離先生的山水倒不盡然,也無如此「程式化」。他獨特的思考和表達,使其筆下四時的山川草木和屋舍湖海有了個人化的形態和超越常態的純淨,草木枯榮、生機盎然,這也許就是超然的自然之物對於畫家自身的蒙養吧!

吳木離作品《工地夜雨》180x97cm
吳木離作品《夏日的漁村》144x180cm

值得一提的是吳木離先生多年往返新加坡、法國等國家,這些經歷為其提供了更廣闊的國際化視野。中西方不同文化和意識形態的碰撞,使他獲益匪淺,在他創作的《出土文物》、《無聲》、《靜靜的小漁港》、《工地夜雨》、《汕尾港口》、《夏日的漁村》、《小布達拉宮》中,就很好的融合了西畫構成的元素,這種東西方藝術的融合也成了吳木離先生特有的繪畫意味,因此觀者也能感受到他作品中總是隱隱飄忽著哲學的韻味、歷史時空的浩然正氣,流露著冷靜達觀的空明和悠遠深邃的氣質。

吳木離作品《夏日的漁村》144x180cm

我們無法選擇時代,但不能沒有對一個時代的立場和態度。畫家吳木離先生的山水畫,通過他審美經驗的概括提煉、點線面的重構,營造出了他對藝術的極致錘鍊,既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抉擇。而這種帶有審慎的詩情和冷凝的抉擇,正是他人生藝術追求的真正意義!

相關焦點

  • 吳木離山水畫賞析:粗糲筆墨鑄就悠遠田園風採
    吳木離 | Wu MuLi吳木離,曾用筆名墨漓。1960年出生於廣東海豐縣城。華南師範大學美術系首屆本科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師從賴少其、黃雲、羅鏡泉等名家。現為國家文化部特聘畫家、新加坡妙華藝術家協會中國區水墨畫顧問、新加坡宣和文物、大唐藝苑中國畫首席畫家。他被《紐約時報》譽為中國傑出藝術家,新加坡《聯合早報》譽為大陸「船王」;曾獲「廣東省群眾藝術突出貢獻者」稱號、"世界華人傑出藝術家"稱號、文化部"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 紙上山水,精神表達的凝結——吳木離的筆下山水
    吳木離 | Wu MuLi吳木離,曾用筆名墨漓。1960年出生於廣東海豐縣城。華南師範大學美術系首屆本科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師從賴少其、黃雲、羅鏡泉等名家。現為國家文化部特聘畫家,新加坡妙華藝術家協會中國區水墨畫顧問,新加坡宣和文物、大唐藝苑中國畫首席畫家。被《紐約時報》譽為中國傑出藝術家,新加坡《聯合早報》譽為大陸「船王」;曾獲「廣東省群眾藝術突出貢獻者」稱號、"世界華人傑出藝術家"稱號、文化部"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紙上山水,精神表達的凝結——吳木離的筆下山水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畫家於冬先生的山水畫融情於筆墨,寄情於畫境,立足傳統承古顯今
    現居北京,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創作基地畫家。師從山水畫家王文井、施雲翔。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呂鳳子畫院山水畫創作室主任,中國書畫創作院常務理事,天津紅橋區政協委員,中國百傑畫家。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獲獎,其優秀作品均被日本、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地區和歐美各國人士及團體收藏。
  • 美術研究|從寫生中體味山水畫「線」的筆墨語言創新!
    寫生中所形成的具有自我個性的筆墨語言不僅是形似的美,更是一種傳神的美,一種有生命力的流動的線性美語言。當山水畫中的筆墨被畫家以全新的語言和方式傳達出來,此時的個性化筆墨因素被強調出來,筆墨語言的各種 「線」的表達則展現出獨立於自然之外的精妙之美。清代八大山人筆下的山水獨立於自然實景之外,有著自我對造化的全新理解和獨特的筆墨見解,被人們稱為「假山水,真意趣」[2]。
  • 被鳩山由紀夫收藏的山水田園畫——林敦席詩情山水畫藝術
    詩情山水畫《鄉情》——林敦席作品 縱觀藝術流派,能夠創作「詩情」作品的大有人在,能夠揮墨書豪描繪氣壯山河的「山水」佳作的也人才輩出。但是值得稱作「詩情山水畫」藝術家的人反而寥寥無幾。在查閱了《中國美術家辭林》、《中國美術家名人大辭典》、《中國當代青年名人大辭典》一個早年從事版畫創作並取得豐碩成果,有深厚藝術造詣的山水田園派畫家林敦席的名字映入眼帘。
  • 武晨明:85後山水畫畫家的佼佼者,筆墨通透畫風澄澈
    山水畫無疑是最能夠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繪畫門類,也是最能夠使人緣情舒嘯、寄情曠遠的門類,成就精神的引渡。青年畫家武晨明正是受到了山水畫這份感召力,放棄了他所熟悉西畫,與林泉為伴,與煙霞為伍,用筆底塑造的丘園去養天地之浩氣。武晨明對魏晉時人的瀟散曠達的風度,對王維寫景的澄明細膩等,都心嚮往之。
  • 畫家林偉權的山水畫峰巒巍峨,雄偉而山色幽深,壯麗而沉穩
    清風過處,如親臨畫中,山石、茅屋、遠山、溪流、亭閣、漁船、歸人…… 詩情畫意中,身處美妙的意境,方知繪畫之妙,猶在山水間漫步,山間的霧氣滋潤了心扉......他的山水氣勢雄渾,境界奇偉,筆墨精微,變化豐富,開拓了傳統山水的現代風格,他的山水畫奇偉的境界得益於大膽的構思和構圖。創作的山水畫氣勢磅礴,蒼茫雄逸而又明淨秀美,著力表現北方山川奇峻的風貌。觀林老師作品既有北方盪氣迴腸,快意人生之感。
  • 蒼茫渾厚,鬱郁生機——評著名畫家老可的山水畫
    他的用筆十分講究,他的畫以中鋒出筆,筆筆篆籀法,筆筆正宗。既不失傳統符號,又有自己新的元素,這是許多當代中國畫畫家所不及的。老可先生是在山水畫和花鳥畫兩個領域都已取得建樹的「兩棲」畫家,這在當代中國畫家中少有的。他筆下的山水以線條和墨點的構成組合,達到了蒼茫渾厚、清正韻幽的大氣象。好的作品,代表著一個人的性情和學問的蒙養。
  • 家居室內裝飾畫之畫家林德坤山水畫欣賞
    今天結合時代的大眾的需求以及時尚元素為大家隆重介紹5款畫家林德坤的室內裝飾掛畫作品,與此同時這幾款山水畫也很適合收藏,具有一定的市場升值價值。林德坤何許人也?畫家林德坤:字蔣易,1969年生、河南省鄭州市人,現居北京。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南分會會員、 畢業於中央工藝美院環境藝術設計系,國家註冊高級室內設計師,中國國家畫院阮榮春工作室畫家。
  • 攬祖國山河 寫胸中丘壑——賞析畫家王寧的山水之作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中國,從古至今人們對山水是無比崇敬的,覺得它是天與地的連接,是有生命有靈氣的地方,也是至高無上的。山水畫家們是在抒胸中之丘壑、寫心中之意境,山水畫並非只是山川的再現,而是再造。能稱得上山水佳作,起碼要有中國畫的文化內涵與筆墨語言。
  • 厚土關山最風骨-肖藝六山水畫小讀
    畫家對山川物象的自然品質的感受、領悟和認知,通過對筆墨形式的駕馭,最終實現物我一體的升華,與其說是自然景觀的寫照,毋寧說是自然景觀在畫家心靈深處所激起的詩心、詩性、詩情、詩境的豪邁性的物化表現,是一種溝通人與大自然和諧對應,關照心靈和精神的藝術。作品都有著詩一般的意境與渾然氣氛、堅實造型的有機結合,使人感到素樸親切,不侍浮華,從而獲得一種精神為之振奮的愉悅。
  • 美術研究|黃賓虹、李可染、傅抱石等畫家,重視山水畫中造型法則
    達·文西說:「畫家是自然之子」,「詩人企圖用文字來再現形狀、動作和景致,畫家卻直接用這些事物的形象來再造它們」。也許有人對「模仿」一詞表示反感,認為它是機械地複製自然。其實,模仿本身包含了想像與創造。模仿不是依樣畫葫蘆。中國畫家和歐洲畫家模擬自然的出發點與要求雖有所差異,但以自然為範本這一點應該說是共同的。
  • 雲田畫論_淺論傳承中國山水畫之現實意義
    文人畫家,自幼飽讀詩書,遍觀歷代評論家對畫家評定記錄,精通筆墨要旨,明辨山水宗派源流,唯一的缺憾是對於山水繪畫的位置取捨不甚留意,逸筆草草,直接暢寫心中歡快。金石家者,上窺商周彝器,兼工篆籀,又能博覽古今碑帖,以書法筆法入畫,變描為寫,深厚沉鬱,以拙勝巧,以老取妍,非凡夫俗子所能為。
  • 懷溪堂主林敦席 水鄉泊船入畫來 ——籤約巴黎美爵的詩情山水畫畫家
    這就是著名的《泊船瓜洲》詩中通過描寫行船之快表達了王安石當時輕鬆愉悅的心情,但是佇立船頭回望家鄉又心生了戀戀不捨。此時雖滿眼儘是春意盎然的江南美景,但對故鄉的思念卻油然而生。船行至瓜州暫泊時,也是沉陽落山,水霧升騰,而恰恰是這樣的幽靜宛如一幅畫卷。 很多藝術作品都是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所以藝術家通過對眼前的景象或記憶中的美好勾畫出理想國的美妙畫卷。
  • 「詩意、詩情、詩性」——翟優花鳥畫印象
    因此,當代的江蘇山水畫畫家可謂是資源豐厚、雨露滋潤而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翟優卻選擇了寫意花鳥畫作為其與大千世界對話與交流的載體,體現了他過人的膽略與獨具的藝術家情懷。比之人物畫和山水畫,花鳥畫因其結構簡括,形式多變,便於畫家多層次、多角度、更強烈、更直接地展現其所思、所感、才情和學養,更適於表達作者的審美傾向和時代的審美風尚,體現人文關懷和人格修養。
  • 藝術畫家風採:當代實力派蔣偉山水畫作品欣賞
    當代山水畫家蔣偉——鴻運聚寶盆山水畫系列招財旺運圖 蔣偉新品鴻運聚寶盆《福山貴水》鴻運風水聚寶盆 蔣偉山水畫作品《萬山紅遍》聚寶盆山水畫,以經典的聚寶盆為構圖,三面環山,流水終匯聚一潭,寓意著生財旺財之意。
  • 筆墨記取的時代風景——畫家莫建文作品賞析
    傳統山水畫不僅講究筆中蘊墨,墨裡有筆,筆墨相生,而且重視筆墨的繼承精神,正所謂筆筆有家數,筆筆有來路。您怎樣看待筆墨的繼承與創新問題?但問題是,在當今我們已經失去古代人筆墨功夫的背景下如何去談筆墨高層次的發展與創新?莫:學習傳統不能沒有選擇地照搬,古人作畫一勾一勒過於講究書法用筆,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繪畫本身的豐富性。徐悲鴻先生曾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畫可採入者融之」的藝術主張。
  • 滿家山水:畫家滿維起的青綠山水畫作品
    因為他不僅在青綠山水領域進行了獨具匠心的探索與創造,還在景致、空間、筆墨與複色等方面構建起了新的視覺表達形式。滿維起的滿家山水以其鮮明的筆墨語言獨步當代畫壇,成為當代新青綠山水畫家的傑出代表。滿維起山水畫滿家山水的意味,有一種元氣淋漓之象,其造勢更有一種人格化的自然美,而其本色則源於自然生態之風貌。
  • 創作談 ▏傳承創新 融鑄西北心像——大西北山水畫筆墨語言的傳承...
    這一切毓養、滋潤、陶冶著這裡畫家們的藝術創作靈性。經過努力創作出大西北絢麗的山水畫卷,是我們必須為之奮鬥的目標。我當以此為發端,在汲取傳統精華、傳承中華藝術精神的基礎上,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博採眾覽,創建西北山水畫筆墨語言體系,融貫時代風採,篤行精進,創構出地域特色與中華經典審美精神完整統一的新畫卷。於此行程中須牢記王陽明「為學大病在好名」的警訓,不跟風、不追求時髦、不慕虛名,腳踏實地地做下去。
  • 書畫聯盟丨畫山必先寫樹,樹定則山從,從樹法看山水畫的人文寓意
    松樹被文人畫家垂青並非偶然,正如我們說山水畫的獨立與文人對自然山水的欣賞有直接關係。人欣賞山水,是因為山水滿足了其某種精神的訴求,而松樹則契合了文人內心的寄託。當自然被賦予精神的象徵之後,經過人為的意義輸出和性格類比,它所具有的挺拔、孤傲、茂密、常青等自然稟賦便有了擬人化的含義。因此,松樹的頻繁入畫,可以看作是中國山水畫象徵意義的一個重要表徵。  繪畫文獻有不少關於松樹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