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這場46萬餘考生參加的江蘇省考筆試終於是落下了帷幕,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人吐槽有人抱怨。但是總歸是已經結束了,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說,現在到成績發布之前這段時間一定是非常焦灼的。
省考行測變化盤點
今年的常識判斷在題型和題量方面和往年變化不大。
題型方面,仍然是只考查了單選題型,題量方面,依然是15道題。
雖然題量沒有變化,但是綜合分析最近三年的行測不難發現,行測常識判斷A類、B類、C類的考試難度今年均有所增加。但是相比較而言,A類難度最高,B類難度次之,C類相對簡單。
01、考查科目更為全面
以A類和B類為例,2019年,常識判斷考查的科目主要有五個,即法律、時政、經濟、文史和地理。
2021年考試,地理部分的考查被科技所取代。
02、考點分布有細微變化
法律方面:整體佔比不變,考試內容變化大。以A類為例,2020年考查了2題,考點為法律思想和行政法;今年的考試中,法律依然是2道題,主要考查了勞動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內容,考查內容和前兩年差異性較大。B類,同2020年一樣,法律題量為7題,主要考查了「行政法」相關知識,包括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等,考點較為集中。
時政方面:A類和B類各考查3題,題量和前兩年變化不大。考查內容方面,A卷,去年考查了十九屆四中全會和人口普查,今年考查了十九屆五中全會和重要國際會議。另外,今年的時政不再是簡單的識記性考查,而是突出了對時政內容的理解。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A類題量變化不大,仍然為1道題,B卷首次考查。從考查內容來看,今年主要是結合講話,考查講話背後的哲理,這一點和往年喜歡結合古文來看有很大的不同。
03、考試內容緊扣當年時政熱點
以科技為例。去年科技考查的是區塊鏈技術,今年考查了晶片的相關知識,不難發現,這兩個概念都和當年的科技熱點有關。尤其是今年中美貿易戰加劇,美國對中國華為等企業採取極限施壓,民族工業面臨挑戰,晶片作為中國的短板,引發了高度重視。
省考筆試結束,面試備考工作可以提上日程啦,因為面試知識點眾多,考前抱佛腳,顯然不夠!如果你有這些問題:
問題一:對面試一無所知,考什麼?考幾道題?
問題二:面試開不了口, 緊張、怯場、頭腦空白
問題三:心積累不夠,面試想表達卻苦於無話可說
問題四:面試答案平平無奇沒有特色,回答沒有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