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Bitstamp平臺顯示,比特幣日內大漲6%至31278美元/枚。這是比特幣史上首次突破3萬美元大關,總市值超5700億美元。根據全球資產市值排名計算,這一市值水平已超越臺積電排名全球第九,稍遜於排名第八的阿里巴巴。
12月16日,比特幣才剛剛突破2萬美元大關。這意味著,僅僅過去半個月,這一去中心化的加密數字貨幣的價格漲幅已超過50%。
比特幣是一種數字貨幣,不受任何國家的央行和任何金融機構控制,由計算機生成的一串串複雜代碼組成,新比特幣通過預設的程序製造。
2008年11月,自稱「日裔美國人」的中本聰於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描述了一種被他稱為「比特幣」的電子貨幣及其算法。
2009年,比特幣正式誕生。當年1月3日,作為發明者的中本聰發布了首個比特幣軟體,並正式啟動了比特幣金融系統,還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挖出了第一批50個比特幣。
按照系統的計算,比特幣此後將以約每10分鐘50個的速度增長。當總量達到1050萬時,區塊獎勵減半為25個。當總量達到1575萬時,區塊獎勵再減半為12.5個。該貨幣在最初的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約2100萬個。
比特幣第一次產生價格是2010年被購買所對應約0.0025美元。彼時,比特幣的認知度還很低,人們應該不會想到,十年之後,這一區塊鏈貨幣已升值1200多萬倍。
2013年,德國、美國、加拿大等國陸續將比特幣納入合法貨幣行列。比特幣的價格開始瘋長,當年11月,比特幣價格首次突破千元,但隨後又開始下跌。2017年,比特幣重新開始瘋漲。當年12月,站上歷史最高的19850美元,此後又是一輪下跌,並在2020年進入新一輪上漲期。
2019年12月31日,比特幣收於7193.6美元。這意味著,這款數字貨幣的價格在一年左右時間上漲了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