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深情至極的一首詞,年少時讀不懂,讀懂已非少年人

2020-12-27 慶餘說詩詞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宋代文學家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這首悼亡詞,相信大家都從中感受到了綿綿不盡的深情和哀傷。作為我國詞苑的一朵悽豔奇葩,悼亡詞無疑要比其它類詞的感情更為深厚。可謂是情真意切,字字血淚。

而說到悼亡詞,就不得不提有著清代第一詞人之譽的納蘭性德。他一生中創作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悼亡詞,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情感的濃厚上,都是古今少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便是納蘭性德深情至極的一首悼亡詞,也是納蘭性德的代表詞作之一。

這首由納蘭性德為悼念亡妻盧氏所寫的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畢竟它的最後兩句「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是千古名句,歷來深受世人所稱道。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對於這首詞,我們在年少的時候根本讀不懂,而是隨著人生閱歷的積累才慢慢讀懂,只是此時已非當年那個少年人。

《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首先,詞的開篇「誰念西風獨自涼?」即如今又逢西風吹冷的深秋季節,可又有誰來關心我正在獨自受涼呢?對於這句反問的答案,我想盡在不言之中。如果詞人的妻子還在世,在這個時候勢必會催促詞人添加衣裳,以免著涼。但現實卻是陰陽兩隔,詞人自然會感受到涼意了。並且詞人感受到的涼意,除了沒有妻子的關係,還有妻子去世後心境的悽涼。

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納蘭性德這首詞的開篇顯然已經奠定了整首詞哀傷的基調。然後,我們來看「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兩句。它的意思是說,在西風勁吹之下,枯黃的樹葉紛紛通過窗戶飄到了屋內,於是詞人便關上窗戶,任憑夕陽斜照在身上,陷入了對往事的回憶中。

顯然,面對蕭蕭黃葉,面對夕陽西下,詞人心生無限感傷,從而沉浸在了對往事的回憶中。那麼納蘭性德究竟想起了什麼往事呢?這便是下片詞所描寫的具體內容。「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即曾經在春天裡酒喝多了,睡夢沉沉,妻子說話、動作都是小心翼翼,生怕驚醒了我。閒暇時候,我們以茶賭書,以至於茶潑到了地上,滿屋子都是茶香。

這裡前一句是寫妻子對詞人無微不至的體貼和關心,後一句是寫詞人夫妻風雅生活的樂趣,並且是以當年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趙明誠賭書的情景自比。我們說在詩詞創作中,有以樂景來襯託哀情的手法。很顯然,這兩句便是如此。曾經多麼幸福,如今就多麼哀傷。但斯人已逝,詞人與妻子早已經陰陽兩隔,所以詞人只能把心中的複雜情緒化作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

這最後的七個字,無疑是字字血淚。詞人妻子盧氏生前,他只知道沉浸在妻子無微不至的體貼和關心中,絲毫不覺得有什麼特殊,只道是理應如此。用今天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世間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可惜納蘭性德明白得太晚了,所以這短短七字,既是詞人的深情至極,又是詞人的悔恨莫及。

綜觀納蘭性德的這首詞,它所描繪的只不過是平常之景,平常之事,但卻是典型的生活細節,能夠極大程度地表達詞人內心的哀傷。至於那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對於如今的我們而言,想必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同詞人妻子那樣的人吧?只是年少時讀不懂,讀懂已非少年人。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納蘭性德很冷門的一首詞,深情似海,其中7字,道出人生最大遺憾
    作為清代詞壇最有影響力的一位詞人,納蘭性德用他的深情感染了每一位讀者。他把自己的一顆赤子之心寫進每一首詞作中,如泣如訴,真摯動人。在他筆下,即便是最簡單的詞語也爆發出了強烈的感染力。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一生一代一雙人」,真是不知賺取了多少人的眼淚。
  • 納蘭性德很深情的一首詞,很多人只記得開頭7個字,還經常用錯了
    隨便舉兩個個例子:第一個,筆者曾看到有網友用這樣的話表白:「鐵馬冰河入夢來,鐵馬是你,冰河也是你」,聽起來確實是挺唯美的,但細細想來又覺得不對了。這詩化用的是陸遊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詩的頭兩句是「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放翁想到夢中的鐵馬冰河時,是悲痛得很的,這樣滿是家國情懷感情真的適合寫成這樣戲謔的字句來形容愛情嗎?
  • 清朝憂傷的代言人納蘭性德最冷的一首詞,雪冷、月光冷、心更冷
    清朝最讓人感懷的恐怕就是這個只活了三十年的納蘭性德。「慧極必傷、情深不壽」用來形容納蘭性德再合適不過。他雖然只有三十歲的壽命,但卻留下了三百多篇詩詞。在「人人爭唱飲水詞」的清朝,納蘭性德卻是無人懂的那一個。在他的詞作裡流露的都是寫不盡的憂傷。
  • 少年時讀不懂《平凡的世界》裡的王滿銀,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初讀《平凡的世界》,那時年少,尚且不知何為經典?粗讀一遍,只知孫少平的勵志向上,又或孫少安命運曲折,感慨田潤葉愛情的心酸,心疼田曉霞的結局。後來發現讀《平凡的世界》的無非兩種人,一種出身農村,書中的每一個場景,都會讓人對號入座,總有一個人,可以讓我們在書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另一種,慕名而來,不願意錯過這份世人讚譽的經典之作。
  • 苦戀才女沈婉,納蘭性德為她寫了一首詞,讀完令人感動
    納蘭性德的詩中經常飽含濃重的情緒和深厚的感傷情懷,他的作品感動了許許多多的青年男女,透過這些作品,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深情的男人,也看到了他作品中註定成為悲劇的女性。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納蘭性德的詞作明顯比其他詩人的作品更加打動人心。
  • 納蘭性德一首深情的經典力作,美得心醉,寫盡人生最深的思念
    #讀清代的詩詞,最讓人不能放手的就是納蘭性德的詞,納蘭一生戎馬,半世情痴。話說,納蘭用情最深的當然是他的結髮之妻盧氏,納蘭公子在雙林禪院陪著亡婦度過了數月,幾度參悟,已生出離之心。在這期間他寫了大量的悼亡詞,來懷念妻子,懷念那已經逝去的美好生活。妻子的一顰一笑都憶遍,那一飲一食都相見。此恨何時休,此念何時止。
  • 納蘭性德寫下最深情的詩詞,開篇讓人淚目,也驚豔了世人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納蘭性德是晚清滿洲他出生在富足家庭,從小受到很好的教育,讀遍四書五經,加上武藝高強,因此一直跟隨在康熙身邊。這麼一個優秀的人,若一直在家族的保護下,皇帝的信任中繼續發展,相信會有一番作為。
  • 納蘭性德最經典的一首詞,開篇的第一句就令人驚豔,寫得很感人
    納蘭性德是清朝著名的詞人,而且他的愛情詞寫得最深情,每一首都充滿了濃濃的愛意,特別是他在原配妻子盧氏逝世後,寫下了無數的悼亡詞,可見他的一片深情。這也正是納蘭性德的悲痛的來源,可能熟悉歷史的都知道,他出身於名門世家,父親納蘭明珠,那是康熙朝的一代權臣,本人也是康熙身邊的帶刀侍衛。
  • 納蘭性德雪夜無眠寫此詞,句句悽美,其中7個字道盡其一生的孤獨
    哪怕是如流量一閃而過,也要不負深情,這就是晚清詞人納蘭性德。在世人眼中,納蘭性德擁有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身份。他是納蘭明珠家的公子,18歲中舉人,19歲成貢士,22歲成康熙身邊的一等侍衛。然而出了宮門,入了市井,他的身份卻不過是一位多情的詞人。
  • 納蘭性德非常悽美的一首詞,句句發自肺腑,滿滿的深情與不舍
    說起納蘭性德,對清詞有所了解的小夥伴一定不會陌生,他是清代著名詞人之一,在清代乃至整個中國的詞壇史上都有著極高的地位。說起他的一生,可所謂精彩紛呈。可惜盧氏薄命,不幸死於難產之時……妻子的亡故給了他極大的打擊,令其消沉了許久,慢慢地,他不再那麼頹唐了,不過詞作也都成了悼亡之作,或是這樣能稍微麻痺他的悲痛,寄託他的哀思吧。今天我們所要了解的這篇《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正是納蘭悼念亡妻之作,更是有人稱其與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之作相當,可見他用情之深。
  • 納蘭性德的一首詞,看似奇思痴想,細細端詳,滿紙都是感傷
    清代有一位才子,也善於採用這種方法,下面介紹納蘭性德的一首詞,看似奇思痴想,細細端詳,滿紙都是感傷。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清代:納蘭性德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陽何事近黃昏,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納蘭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初著名詞人,大學士明珠長子。他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康熙15年賜進士出身,可惜英年早逝,離世時年僅30歲。納蘭性德的詞風清麗婉約,格高韻遠,深受讀者喜愛。納蘭20歲時與盧氏成婚,3年後盧氏難產去世,納蘭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後世難以超越。
  • 新婚之後,納蘭性德給妻子寫了一首詞,藏起來不讓人看,讀完心動
    在當下許多文藝青年中,喜歡納蘭性德的人不在少數,喜歡他的詩詞,喜歡他憂鬱的氣質,在當官為榮的清朝,納蘭性德卻是一股清流。愛好詩詞,為後人留下了不少傳世之作。可能只要一說起納蘭性德大家就會覺得是一些悲傷調調詩詞,或許不是因為在感情中有過深切的感觸,可能納蘭公子也是有志報國的好青年,年少時也曾涉獵豪邁之詞,志氣滿滿。後來也有寫過一些俏皮有一絲的詩詞,大概在二十歲那年,在許多人的見證下,寫過一首《菩薩蠻》有意思極了。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了一首,不料成絕唱
    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一重山》,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我們來讀一讀:《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自從李煜的詞被後世人模仿後,他的詞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描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僅僅一種詞的形式更是讓宋元明清的文人效仿不絕。雖然600多年裡無人敢仿李煜這首《長相思》,但是在隨著時間的流逝,到清朝卻引起一位少年才俊的興趣,此人便是清朝第一名詞手「納蘭性德」,這首詞在他的手裡便被仿成另一首經典的《長相思》,更是讓後人難分高下。
  • 《寂寞空庭春欲晚》:納蘭性德為良兒動情寫下了這首詞,感人至深
    在《寂寞空庭春欲晚》這部古裝劇,講述了康熙、納蘭性德與衛琳琅之間的愛情故事。今天我們只講大清第一才子納蘭容若和他的詞。我們知道,納蘭容若是康熙皇帝跟前膾炙人口的紅人,也是一等帶刀侍衛。此外,納蘭容若是赫赫有名的納蘭明珠之子,他長相英俊,文筆出眾,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具有文藝範兒的貴族子弟,可謂是風光至極。在《寂寞空庭春欲晚》第四集中,納蘭容若曾寫了一首詞,名為《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 納蘭性德的一首奇詞,柔情似水卻又悽美如畫
    說起中國詞壇,有一個人必定飽受女性讀者偏愛,他就是清詞三大家之一——納蘭性德。他常年跟隨帝王身邊,侍從皇帝左右,但其無心參政,倒是對平淡真實的生活過分嚮往。因而他常常把自己的超逸才華凝聚在詞作之中,給世人呈現出一首首婉約,哀美之佳作。
  • 李煜這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又一篇佳作誕生
    這首詞之所以不像李煜的其它詞作一樣,引起後世名家的模仿,最大的原因應該是它不好寫。一方面,詞中具有多個重疊意象的使用;另一方面,李煜不用一個連接語,只淡淡幾筆,就將主人公的相思寫得淋漓盡致。這就是詞中這帝的筆力,真的是令人嘆服。李煜不愧是寫詞的高手,他這樣的能力不知道訓練了多少年。這600多年無人敢仿的詞作,一直到清朝時湧現出一位青年才俊,在詩詞方面也有矚目成就。此人的大名各位應該都聽說過,便是「納蘭性德」,名字聽起來就給人一種唯美的感覺,而他寫下的詩詞,同樣也是如此,文字唯美,意境唯美。
  • 納蘭性德很悲傷的一首詞,通篇無「悲」字,最後7字令人潸然淚下
    納蘭性德一定拿到了這個鑰匙,只是雖然得到了鑰匙,也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一旦他所有情感的寄託消失不見,他也就失去了繼續留在世間的理由。結髮妻子一死,看世間一切俱無生意。納蘭性德的深情也表現在,在這樣絕望的情境下,他所表達出來的情感依然是有熱度的,他所愛的,不止是自己的妻子,更是這個美好卻悲哀的世界。
  • 辛棄疾很「狂」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蘇軾和辛棄疾都是豪放派的詩人,但是由於生活時代的不同,他們的詞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古往今來,豪邁的詩句有不少: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黃巢一句"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更是千古流傳……然而在我心中,這些都不比不上"詞中之龍"辛棄疾的一首詞,大家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 辛棄疾最婉約的一首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柔情不輸柳永李清照
    雖然他被歸為南宋豪放派代表詞人之一,但這不代表他就沒有其他風格的詞了。前幾天翻看辛稼軒的詞作,偶然發現了一首文筆十分婉約的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格外地唯美,韻味無窮,令人久久不能忘懷。這是一首描寫中秋賞月未得的詞。上片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今宵中秋無月的遺憾。"憶對"三句是回憶以前那個花好月圓的中秋節情景:天晴風靜,皓月當空,桂花飄香,飲酒樂甚,心情非常舒暢。尤其是花映在杯中,月也在映在酒杯中的描寫,生動形象,富於情趣。
  • 蘇軾很好的一首詞,人生失意的時候讀三遍,讓人回味無窮
    分享一首蘇軾最有江湖氣的詞作,瀟灑從容,鬱悶的時候讀三遍,令人豁然開朗!臨江仙 夜歸臨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醉而復醒,醒而復醉,當他回臨皋寓所時,自然很晚了。「歸來仿佛三更」,「仿佛」 二字,傳神地畫出了詞人醉眼朦朧的情態。這開頭兩句,先一個「醒復醉」,再一個「仿佛」,就把他縱飲的豪興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接著,下面三句,寫詞人已到寓所、在家門口停留下來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