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銀保監局披露,核准劉正均中信信託董事長、董事的任職資格。劉正均原為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劉正均出生於1965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曾長期在審計署任職。劉正均於1988年參加工作,就職審計署濟南特派員辦事處;2002年就任審計署財政審計司副司長,2008年調任長春,2011年升任審計署行政事業審計司司長,2014年任審計署法規司司長。2018年11月,劉正均出任中信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中信信託成立於1988年,前身為中信興業信託投資公司。2002年,經中信集團公司重組、改制,更名為中信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並承接中信集團公司信託類資產、負債及業務,2007年更名為現名稱,註冊資本112.76億元。中信信託股權穿透後由中信集團100%持股。截至2019年末,中信信託管理信託資產總額為1.57萬億元,這一數字較2018年末1.65萬億元小幅下降4.72%。業績方面,2019年中信信託實現營業收入71.83億元、淨利潤35.93億元。
事實上,信託公司正面臨嚴厲監管,特別是在房地產信託領域,因此一直躺著賺錢的信託公司會有一個小幅收縮過程。根據年報披露信息,2019年中信信託被動管理型信託資產由10984.11億元降至8482.94億元,下降幅度超20%。地產業務方面,2019年中信信託分布於房地產業的資產規模由3530.01億元降至2717.82億元,規模佔比由21.37%降至17.27%。儘管相較2018年規模佔比有所下降,但是考慮中信信託自身規模較大等因素,2717.82億元的存量地產信託業務能否順利轉型,令人深思。
此外,2019年,中信信託計提資產減值損失5.26億元,較2018年同期大幅增加78.3%。如此大的資產減值數額,今年中信信託自然少不了與債務方「對簿公堂」。最近對兆新股份(002256,股吧)的處置再次受到行業關注,但該公司股權出售可能面臨不少問題。阿里拍賣公開資料顯示,中信信託申請強制拍賣被執行人陳永弟持有兆新股份4.86億股以優先清償債務,根據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執行裁定書顯示,中信信託申請執行償付金額人民幣約15.9億元。
不過,兆新股份自身經營情況不容樂觀,並且有退市風險。10月29日,債務方兆新股份對外公布三季報,報告期內兆新股份實現營收1.13億元,同比下降7.06%;實現扣非淨利2480.18萬元,同比下滑達217.23%。年初至報告期末,其實現營收2.94億元,實現淨利7656.55萬元,分別下滑10.42%及158.42%。今年4月,兆新股份業績連續兩年虧損且2019年年報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非標」意見,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股票簡稱由「兆新股份」變更為「*ST兆新」。按其目前業績表現,其或將面臨退市風險。退市將對上市公司各債權方、股東等利益造成直接侵害。如果兆新股份退市,這將給中信信託收回債務再添阻礙。「空降」來的新董事長劉正均,可能還將遇到更多挑戰。
來源:和訊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