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吐、造假、浪費「變質」吃播生態下,有人月入百萬,有人難以溫飽

2021-01-08 藍鯨財經

一頓動輒5公斤戰斧牛肉、10碗火山拉麵、50斤麻辣小龍蝦、60包方便麵、100個漢堡......

鏡頭下的吃播博主在線表演暴飲暴食,屏幕前的粉絲瘋狂打賞,輕輕鬆鬆月入百萬。造富神話不斷刺激著更多入局者,在流量的誘惑下,如今的「吃播」博主早已與吃播的初衷背道而馳。

央視批大胃王吃播:

嚴重浪費糧食!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不斷蔓延,再加上極端氣候、蝗災,目前許多國家都出現糧食危機。

據央視報導稱,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顯示,全球每年約1/3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總量約每年13億噸。世界76.33億人口中至少還有8.2億面臨飢餓,相當於每9人中就有1人挨餓。

但即便如此,近幾年餐飲浪費的現象依然觸目驚心,令人痛心。央視批評指出,食物浪費存在更極端的案例,現在有些所謂大胃王吃播秀,成為食物浪費的重災區。

專家表示,這種自媒體極度浪費的消費導向讓人擔憂,對於建立全社會節約意識、減少食物浪費完全是背道而馳的。

隨著直播經濟的興起,大胃王吃播逐漸成為一個新的風口。值得注意是,此類博主不僅僅是品嘗美食那麼簡單,他們所拍視頻中的實物量通常是普通人飯量的數十倍甚至百倍。由於門檻低,流量高越來越多的博主入局吃播行業。

大胃王視頻成吸粉神奇

廣東人最愛看吃播

記者查詢發現,如今各類「大胃王」類的吃播博主遍布抖音、B站等平臺。

抖音上大胃王相關視頻話題高達71.6億次播放,話題下「十分鐘挑戰十層漢堡、半小時吃完100斤龍蝦、一小時吃完20份蘭州拉麵」等花式吃播更是層出不窮。

縱觀各類大胃王視頻可以發現,一個個UC式震驚體大字標題被印在視頻封面,「X分鐘挑戰XX食物!給自助餐老闆上一課!老闆看完徹底蒙了!」

在不到1分鐘的加速視頻下,漢堡、龍蝦、牛肉、麵條等海量的食物瞬間消失在博主的鏡頭下,評論區內觀眾直呼不可思議。

目前抖音上的頭部「大胃王」博主代表包括「浪胃仙(3966w)、小甲同學(227w)、吃貨邱小胖(402w)、密子君(842w)、大胃王朵一(404萬)」等等,此外,在搜索欄搜索大胃王三個字便有「大胃王小鹿、大胃王阿浩、大胃王魚子醬等」上百個相關博主出現,粉絲數從數萬到上百萬不等。

在這一系列的吃播博主中,粉絲最高的還當屬3966萬粉的「浪胃仙」,從2018年9月起開始做吃播視頻,基本每期視頻的點讚均在數十萬左右,共計超過4.8億點讚。

粉絲數方面,據新抖平臺提供的數據顯示,吃播博主浪胃仙7月12日時粉絲為3725萬,到8月11日時粉絲已至3745萬,近一個月來漲粉20萬。

在網紅快速更新迭代的當下,對於一個做吃播兩年之久的老網紅而言,粉絲數仍能有如此漲幅,一方面得益於博主的視頻內容,另一方面也足見大胃王系列吃播在當下的熱度。

不僅僅是浪胃仙,基本頭部的大胃王吃播博主在近一個月來均有較好的粉絲增長表現。

值得注意是,記者在大胃王朵一、浪胃仙、密子君等眾多頭部大胃王博主的粉絲畫像中發現,粉絲群體最多的為廣東人,且年齡都在18歲左右。由此可見,當下廣東的青少年觀眾已成為收看吃播視頻的主力軍。

MCN如何玩轉吃播經濟?

從分類來看,吃播屬美食類視頻。據新抖數據顯示,目前來看,大多數頭部吃播博主被MCN籤約,例如密子君隸屬於哈密瓜科技旗下,大胃王朵一隸屬於癮食文化旗下。可以看到是,頭部吃播博主籤約的MCN較為分散,或者說對於大多數MCN而言,旗下美食類的吃播博主並不佔多數,多者三五個,少則一兩個。

以哈密瓜科技為例,除了密子君一個800多萬粉絲的吃播博主外,其餘多為娛樂、情感類博主。另外包括一些比較知名的美食類大V,無憂傳媒旗下的麻辣德子,洋蔥視頻的辦公室小野等人都是其所屬MCN機構中為數不多的美食類博主。

對眾多MCN來說,美食類博主主要走少而精的路線,但記者隨後發現,癮食文化是少有將吃播博主列為重點發展業務的機構。新抖數據顯示,美食類博主在機構佔比高達42%。

癮食文化全名為成都癮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天眼查app顯示,公司成立於2017年3月,註冊資本300萬,創始人為徐林飛,持股70%。

曾經因直播4分鐘吃完10桶火雞面走紅網絡,還能根據烤肉聲音辨別牛肉所屬部位。90後重慶妹子朵一(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大胃王朵一)靠著大胃王的吃播人設,成為全網粉絲過千萬的美食博主。

而大胃王朵一正是徐林飛所在MCN公司孵化的網紅IP。

據官網介紹癮食文化以美食起家,團隊成立至今,打造出了「大胃王朵一」「大胃王餘多多」「廚男冬陽君」「飼養員談鵬」等20餘個網紅短視頻IP,全網粉絲量超過8000萬,播放量超150億。

對於一家以美食類內容為主的MCN機構來說,廣告仍是主要的盈利模式,此外,公司的商業變現模式少之又少。事實上不僅是美食類的癮食文化,目前全行的MCN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人員流失率高、網紅更新迭代速度快、紅人成長瓶頸、流量變現等問題。

在此大環境下只有極少數的頭部博主才能享受到流量帶來的紅利,其餘處於踝部單打獨鬥的吃播博主只是這場吃播風口上的炮灰。

踝部吃播博主生存現狀:

月薪僅三千,違約需賠100萬

一位踝部吃播博主曾在接受藍鯨採訪時表示:「很多時候我真的感受不到美食帶來的快樂,之前有一些新聞說做吃播特別賺錢,博主能夠月入百萬,這在我這兒基本上相當於天方夜譚。我的底薪大概只有三千左右。」

「我們那會兒像拳頭一樣大的糯米糰子一頓就吃二三十個,再加上短時間連續吃冰淇淋和火鍋這種辛辣生冷,肯定腸胃受損。我現在連去冰的奶茶都喝不了……」

「自從做了吃播博主後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身體問題,經常性胃疼、拉肚子,去醫院看了,醫生說這是因為吃太多刺激性食物和飲食不規律造成的腸胃炎。」

「雖然收入低,但我違約金可一點都不低。根據合同,如果我在第一年提出解約違約金是100萬整,第二年200萬,第三年300萬。如果不是真的做不下去我也不會走到解約這一步」。該吃播博主表示。

由此可見,目前大多數吃播博主尚且仍在生存線上掙扎,而幹吃不胖、輕輕鬆鬆月入百萬等造富神話不過是鳳毛麟角的個像。

「變味」的吃播:

催吐、造假成常態

隨著做吃播的主播越來越多,吃播視頻也逐漸與初衷背道而馳。很多鏡頭前展示的「大胃王」系列視頻實際是經過剪輯,甚至是假吃。

在B站的吃播頻道大胃王專欄中可以看到,諸多UP演示了大胃王吃播博主如何視頻造假的全過程,一些吃播博主將吐食物的部分減去,一幀一幀的拼接食物入口照片,以此造成」XX分鐘吃下XX食物「的假象。

此外,催吐基本上是大胃王們的常規操,以應對暴食帶來的肥胖恐懼。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暴食催吐的方法,很容易引起疾病。例如某知名主播因為吃撐被送進醫院,肚子硬得像石頭;20出頭的年輕人因「吃播」患上了各種「老年病」;更有甚者因直播吃太多,身體無法負擔,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多地發布節約糧食倡議:

10人進餐只能先點9人菜,不夠再加

在吃播行業變質的當下,一些吃播視頻生產的背後不僅僅是對觀眾的欺騙,更是對食物的浪費。

近日來,各地紛紛發文倡導節約糧食,武漢餐飲業協會向武漢餐廳發出倡議:

①推行N-1點餐模式,即10位進餐客人只能點9個人的菜,不夠再增加菜品;

②針對兩三位客人進餐,餐廳推出半份菜和小份菜,在節約前提下,滿足消費者品種多樣化的需求;

③每家餐廳要準備打包盒,對萬一有剩菜、剩飯的顧客提供打包服務。

除了武漢外,河南信陽、湖北鹹寧等地也發出了推行N-1點餐模式的建議。

8月12日,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飯店協會等聯合發布《關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培養節約習慣的倡議書》。

其中倡議,建立懲戒機制,制止浪費行為。餐飲企業在點餐環節,要對顧客履行提醒義務,對於明顯超量的需求應及時勸止;對於取用自助餐造成浪費的行為,餐飲企業應事先告知需加收餐費或服務費。餐飲企業與外賣平臺要準確表述菜品內容,在堂食菜單與外賣平臺上,應儘可能將菜品的主輔配料、口味、份量等信息進行公示,方便顧客選擇,避免因點餐誤解與信息誤導造成食品浪費。

正如官媒所評論的那樣,「吃播」的本義應是推薦美食、分享快樂,但一些平臺和主播過分追求流量和利益,使「吃播文化」走向極端,變了味。在網絡文化豐富多元的當下,平臺和自媒體需要流量,但不能惟流量至上,過分追求流量和利益只會最終被流量反噬,損人害己。

相關焦點

  • 催吐、造假、浪費!「變質」的吃播生態下,有人月入百萬,有人月薪...
    鏡頭下的吃播博主在線表演暴飲暴食,屏幕前的粉絲瘋狂打賞,輕輕鬆鬆月入百萬。造富神話不斷刺激著更多入局者,在流量的誘惑下,如今的「吃播」博主早已與吃播的初衷背道而馳。央視批大胃王吃播:嚴重浪費糧食!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不斷蔓延,再加上極端氣候、蝗災,目前許多國家都出現糧食危機。
  • 暴飲暴食又催吐,全網最紅的「大胃王」吃播,竟能月入百萬?
    但大家知道嗎,有些人他們可能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吃東西,甚至把吃飯演變成了「工作」。更神奇的是,這些「大胃王」們光靠在鏡頭面前瘋狂地暴飲暴食,就能獲得粉絲們的打賞,更有甚者可以月入百萬。天眼妹突然覺得自己這些年的飯都白吃了...可吃個飯真的就能這麼賺錢嗎?今天天眼妹就來聊聊最近被央視點名的「大胃王」吃播。大胃王視頻成吸粉神器?
  • 央視批網絡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 「饕餮」直播如何走向極端
    他們吃超越常人食量的食物,各種高熱量、超辣度的食物,甚至還出現生吃的情況,為的就是以此吸引觀眾,賺取打賞。圍觀這種獵奇吃播的時候不免有人產生疑問,這些吃播如何吃得下這麼多食物?難道真有那麼博主是老天爺「賞飯吃」而天生了一副「鐵胃」嗎?然而現實是,這些屏幕前看似吃得下一頭牛的主播背地裡卻是通過假吃、催吐來包裝自己的大胃王形象。
  • 「大胃王」吃播江湖:假吃、催吐吸粉,帶貨探店年入百萬
    (原標題:「大胃王」吃播江湖:假吃、催吐吸粉,帶貨探店年入百萬)
  • 吃播整頓背後大胃王:有人吃完立刻廁所催吐,有人接下千家餐飲廣告
    在強調杜絕餐飲浪費的大背景下,大胃王吃播領域近日再遭整頓。8月11日,央視節目中批評了大胃王吃播造成食物浪費現象,有主播吃了再把食物吐掉,更是嚴重糟蹋食物。12日晚間,抖音及快手相關負責人回應,針對目前網絡上吃播內容有浪費糧食,或是以假吃、催吐、宣揚量大多吃等方式博眼球的行為,平臺將進行嚴肅處理,或給予刪除作品、關停直播、封禁帳號等處罰。直播平臺鬥魚也回應稱,將積極響應中央相關號召,加強對之後的美食類直播內容審核,杜絕餐飲浪費行為,共創風清氣朗的直播氛圍。
  • 大胃王產業鏈:靠吃播賺錢,靠催吐存活
    原創 小盟 網絡安全聯盟一次性吃掉10碗鴨血粉絲湯、20個漢堡包、7斤牛排、100斤小龍蝦、500串魷魚……這樣的大胃王吃播作為一種新興的直播類型,在各大平臺一直非常火爆。8月12日,微博話題#央視批有的所謂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上了熱搜,引發廣泛討論。
  • 演出協會禁吃播催吐!網友:催吐如何辨別?微博抖音快手整治吃播
    關注飛鳥語娛,獲取有趣的靈魂~什麼樣的吃播屬於浪費,真正的大胃王到底能不能吃播,讓很多瓜友也跟著操碎了心。繼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重拳整治吃播之後,演出協會也開始禁止吃播催吐。不過網友一頭問號:主播又不會在直播裡真吐,那麼直播後催吐又有誰能判定呢?
  • 「大胃王」背後產業鏈 假吃催吐年入百萬元
    「大胃王」浪費嚴重,視頻播放平臺已收緊「吃播」節目審核。 網絡圖「深淵巨口」、「大胃王挑戰」……這類視頻動輒獲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流量,有人年入百萬。而在「吃播」節目中出現頻率高的火雞面、螺螄粉等,隨著視頻的傳播也成了網紅美食。走偏的「吃播」獵奇為噱頭,假吃催吐被曝光當直播吃飯成為流行,越來越多人開始加入「吃播」博主大軍。今年3月,智聯招聘發布的《2020年春季直播產業人才報告》顯示,直播行業招聘需求同比增長1.3倍,平均招聘月薪為9845元,高於全行業平均水平。
  • 一頓吃100包方便麵,吃播如何用命月入百萬?
    靠吃真的能月入百萬嗎?吃播為何會由一個小眾圈子演變成全球流行文化,又為何會走向假吃、催吐、剪輯的虛假套路呢?讓我們通過數據與調查,走近吃播行業背後的秘密。文 | Paella 圖 | 四象設計部1國外吃播都在播什麼?
  • 央視批大胃王吃播浪費後
    文 | 三言財經,作者 | 豐收昨日央視新聞關注了餐飲浪費現象,其中網絡大胃王吃播秀被點名,「現在有些所謂大胃王吃播秀,更是浪費嚴重,有的甚至吃了再把食物吐掉……珍惜糧食,拒絕浪費!」此外,在抖音、快手短視頻平臺搜索「吃播」、「大胃王」等關鍵詞,會出現「」文明吃播,珍惜糧食」等提示。據悉,在8月3日,快手發布「吃播」規定,指出在視頻中食用易引起身體不適的食品、使用非正常器皿吃東西、生吃活物等行為都屬於違規情況。
  • CCTV新聞指出有些大胃王吃播秀,浪費糧食嚴重,有的吃了後催吐!
    CCTV新聞指出有些大胃王吃播秀,浪費糧食嚴重,有的甚至吃了後催吐,大家怎麼看呢?這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了,作為一名胃病患者,我肯定是吃不下那麼多東西。而對於這些吃播,作為一名吃瓜群眾,我的觀看感受就是驚嘆,哇塞,吃這麼多。同時,暗自表示,如果是自己這麼吃,吃一碗左右估計就得吐了,因為有胃炎。
  • 密子君、阿尤、朵一,吃播們的的特殊人生:催吐、年入百萬
    一位行業資深人士提供的數據是,目前美食領域的視頻,吃播所佔比例大概在40%至50%。吃播受歡迎的原因,被歸功於美食的治癒屬性,以及穿透屏幕的真實感和陪伴感。幾乎所有女孩在接受採訪時都提到,在正式成為一名吃播前,除了自己對食物本身的喜好,無一例外都受前幾年國外吃播網紅視頻的影響,從觀看者變成從業者。喜歡看吃播的粉絲們也大多是年輕人。
  • 央視點名批評大胃王mini,催吐假吃太可恥,網友:吃播要涼了?
    最近央視新聞發布了新聞,直接就上熱搜的第一名了,主要是針對一些所謂的「大胃王」吃播浪費現象進行批評,引起人們的熱烈討論。有人在批評這種浪費,因為現在國家的糧食浪費的情況非常嚴重,你在這邊浪費糧食,可能有些地方的人正在挨餓!
  • 「吃播」一夜涼涼!月入百萬「大胃王們」往何處去?
    8 月 12 日,央視新聞在一條《餐飲浪費 如何制止?》的新聞節目批評了部分網絡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的現象。隨後,抖音、快手、B站、鬥魚等平臺紛紛給予吃播帳號刪除作品、關停直播、封禁帳號等處罰。
  • 虛假大胃王主播有多浪費糧食?要麼吃了馬上吐,要麼吃後再催吐
    8月13日,在央視批評了部分大胃王吃播存在「吃了吐」等浪費食物的現象後,鬥魚、抖音和快手等多家直播、短視頻平臺都表示反對浪費食物的行為,並推出了相關規定。但B站仍有用戶在相關視頻的評論區批評他,「吃不下別吃,粉絲也不要求UP主都吃,糟蹋糧食。」
  • 「大胃王」、假吃、催吐等吃播亂象
    近來短短時間內連續兩次受到央視批評的吃播行業引起了大家關注,大胃王吃播以量取勝會加重胃的承擔能力、傷害主播的身體,甚至有的主播通過假吃、催吐的方法來博人眼球、吸引關注,這樣不僅僅會造成大量的食物浪費,還會給觀眾樹立錯誤的飲食觀念,更不利於正確的消費市場和消費習慣的培育。
  • 暴食、假吃、催吐「大胃王吃播」成飲食浪費重災區
    暴食、假吃、催吐……「大胃王吃播」成飲食浪費重災區  向鋪張浪費直播行為說不!  「我吃著,你看著;你願意付錢,我還能賺錢」。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網絡主播加入了吃播的行列。然而為了「博眼球」,不少主播不惜通過假吃、催吐等方式來維持「大胃王」人設,造成大量食物浪費,引發網友的反感。
  • 難看的「吃播」亂象:「假吃催吐」只為吸金
    「假吃催吐」只為吸金伴隨著「吃播」潮流興起,「密子君」、「浪胃仙」、「朵一」等「吃播屆」的「大胃王」主播迅速收攬千萬量級粉絲,單條視頻作品就能獲得上百萬的點讚量,結合直播帶貨、線下探店等自媒體運作模式,有些「主播」年入百萬元,引來越來越多「假吃催吐」的人群加入「吃播」行列。
  • 央視狠批大胃王吃播背後:假吃、催吐弄虛作假,暴飲暴食透支身體
    花朵財經在抖音、B站搜索「吃播」「大胃王」等關鍵詞時,首頁均已經出現「拒絕浪費,合理飲食」的提示。面對排山倒海般的輿論壓力,吃播行業風聲鶴唳,博主和MCN機構上演「自查自糾」,不少美食博主改名弱化「大胃王」標籤。比如某MCN機構下的「大胃王朵一」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改名為「我是朵一呀」,甚至有博主直接刪除了此前所有視頻。
  • 真假大胃王轉型記:有多少吃播是硬撐+造假?
    「每天直播都覺得太痛苦了」「吃得少就沒人看」「大家都好奇你到底能吃多少」……受流量驅使,大胃王們造假嚴重:假吃、催吐、剪輯、重拍成公開秘密。同時吃播的套路化和模式化也引發部分粉絲反感,轉型成為必然。越來越多的視頻主開始動起了「無實物」吃播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