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來,TFBOYS、張杰、周筆暢、張馨予、吳亦凡、唐嫣、梁朝偉、魏晨、陳思成等眾多明星大咖紛紛在「秒拍」上參與一項名為「假人挑戰」活動,視頻引發網友瘋狂圍觀。「假人挑戰」是繼「冰桶挑戰」後又一風靡全球的新遊戲,玩法是參加者必須像假人般一動不動,彷佛世界突然靜止。
通過冰桶挑戰登頂短視頻舞臺的秒拍,能否通過此次「假人挑戰」更加輝煌?當年在國內,真正火爆的時間其實就是半個月的冰桶,是否預示著「假人」的壽命也會是流星呢?一個類似123木頭人的童年遊戲,怎樣在成人的世界掀起如此波瀾?這背後又有何深意?
疑問多多,不妨慢慢解讀。
疑問一:假人火了,它能火多久
首先還是要不厭其煩的介紹寫假人挑戰的來由,熟悉這段內容的可以自行跳過。
「假人挑戰」最先由佛羅裡達州傑克森維爾市愛德華.H.懷特高中學生想的創意,視頻上傳到Twitter之後,迅速被當紅明星、政界名流紛紛仿效。玩法也很簡單,就是幾個人擺好不同的造型後,不眨眼、不出聲、一動不動,就像玻璃櫥窗裡的假人模特,然後由攝影或攝像拍下全過程。
這就可以開始解讀第一個問題,它能火多久,不妨用冰桶挑戰和它做個對比。
一是遊戲進入無門檻。
相對於冰桶挑戰來講,秒拍此次上線的「假人挑戰」入場形式更為簡單,不用前期準備桶、冰塊、水等道具,可以隨性而發,臨時起意。比如歌手張杰就在演唱會上與到場粉絲一起,隨性玩了一次參與人數最多的假人挑戰。另外,冰桶挑戰之所以火爆在夏天,而在秋季落幕,其實時間是個關鍵,畢竟天涼了,大多數人都不敢也不想洗個冷水澡,而假人挑戰顯然是一個四季型活動。
二是形式多樣,自帶傳播屬性。
冰桶挑戰通過一桶冰水將平日衣冠楚楚的商業大佬、演藝明星們澆灌成「落湯雞」,這種有些「出醜」成分的反差很容易激起人們觀看欲望。而假人挑戰則拼的是創意,變成假人的方式、造型都可以隨意混搭。這不,演員包貝爾的秒拍挑戰就玩出了新境界,視頻中的可樂、蘋果等道具全部懸空靜止,腦洞大開令人佩服。各明星們的假人挑戰也都戲碼十足,網友們不僅能夠看到滿分的創意,定格不動的明星也方便一眾迷妹舔屏。
有的明星在參與挑戰之中,還有意無意玩起了營銷。如陳思誠領銜劇組加入「假人挑戰」行列,酣暢淋漓玩過一次之餘,還不忘為新劇做宣傳,一舉兩得。
三是能隨時隨地呼喚出情懷。
各位看官不知注意到沒有,假人挑戰是否很像「123木頭人」這個童年爆款遊戲呢?這個遊戲在國內普及度很高,甚至網友發現張國榮也曾玩過,在張國榮早期演唱會視頻片段中,現場人員曾一度靜止,堪稱「假人挑戰」鼻祖。回憶童年與致敬哥哥,情懷滿滿!秒拍「假人挑戰」可以讓成年人們,名正言順身體力行的來回憶那段記憶,而且可以玩的更精彩。
筆者認為,在這麼多利好之下,假人挑戰火爆程度很有可能超越當年的冰桶挑戰。
疑問二:為何「挑戰系」總在秒拍上爆發?
2014年的冰桶挑戰在國內,最早是在秒拍和微博上爆發的。時隔2年,假人挑戰再一次在這兩個平臺上爆發。這是赤果果的營銷運作嗎?
筆者認為這個可能有,但實質上,即使是營銷運作,也是靠著別家沒有的技能上位的。簡言之,秒拍和微博形成的開放式拍攝、上傳、分享、播放、互動的一站式短視頻社交娛樂互動平臺,具有很強的娛樂基因和傳播能力。
「挑戰系」的活動需要更多人圍觀和擴散,必須依靠類似微博這樣能夠形成快速轉發和模仿,通過社交圈形成的六度空間影響下對粉絲群體的極快速影響和傳播。通過@好友的方式將遊戲分享出去,暗合了心理學中的從眾效應。參與者必定會首選比較熟悉的朋友發起挑戰,朋友接受挑戰等可能性顯然偏高。反之,類似微信朋友圈、公眾號甚至近期興起的支付寶圈子等,這類社交平臺相對封閉,主要以一次傳播為主,則很難形成滾雪球式的效應。
大眾傳播和小眾分享的差異,其實也就在於此,當然,在不同的事件傳播中,其利弊各不相同,在此按下不表。
秒拍的大眾傳播角色更為鮮明,作為短視頻平臺,它已經做到國內最大,而其成功的一個獨家大招,恰恰是秒拍獨家內置微博,與微博形成了一個組合拳。
活動另外一個重要引爆點,就是明星、意見領袖的領銜宣傳。無論冰桶挑戰還是假人挑戰,明星們的加入,像投入湖中心的石子,很容易在網絡上引發漣漪式影響力。而這正好是秒拍的優勢所在,目前,至少有3000位明星入駐秒拍,還有眾多行業KOL、自媒體等,明星效應極強。
此外,秒拍還有背後母公司一下科技做支撐。21日,一下科技剛剛獲得了5億美元E輪融資,創下了國內移動視頻行業的單輪融資金額的最高紀錄,稱為領域內當之無愧的巨頭。而旗下的秒拍、小咖秀、一直播三個爆款,形成體量龐大的生態聯合體,短視頻、草根娛樂UGC視頻和直播這三種屬性,讓熱門視頻能夠二次加工沉澱後,再次引爆。時隔兩年,我們仍能在秒拍和微博上看到當年冰桶挑戰的盛況。這個「微博+移動視頻」的組合,在面對熱點時,總能先發制人。
單是看一組數據就已經很讓人震驚:秒拍上假人挑戰視頻播放量僅一天就破億次,短短幾天,播放量已經逼近4億!目前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已經突破7.5億次!
疑問三:如何造出類似假人挑戰的爆款遊戲?
如果此次「假人挑戰」的爆發果然是秒拍助推,那這不失為一次成功的營銷。或許我們能有從中所借鑑。此次秒拍「假人挑戰」的引爆,其中關鍵一點是:娛樂,必須足夠娛樂!
當然,一開始可以像筆者這樣寫寫看著很正經的分析文章。但最終的潮流還是要那些敢於上陣挑戰的「假人」們。
一是要累積足夠的娛樂資源。
秒拍「假人挑戰」的熱度蔓延,離不開強大的明星效應。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創始人兼CEO韓坤曾打趣到:「我們是科技公司,但是總有人說我們更像娛樂公司。」確實,一下科技與娛樂圈關係匪淺。有趙麗穎、賈乃亮出任公司高管、李雲迪、張馨予是公司榮譽大使作為外援,一下科技投資方之一StarVC是由任泉李冰冰等明星組建…,明星大腿抱的得心應手。可見,要成功引爆一場活動,明星娛樂資源必不可少。
二是內容必須足夠娛樂、足夠腦洞。
這就是一場遊戲,不同於冰桶挑戰中被賦予了公益的意義,假人挑戰完全放開了話題束縛,因此視頻內容的創意就成了傳播的關鍵。秒拍中入駐諸多自媒體,內容生產多元化,很多自媒體、網紅也參與其中,提供了更多創意內容。
比如Papi醬工作室就在秒拍凹起謎之造型參與挑戰,用打開窗風很大的方式給了其工作室全體人員一個亮相的機會。如果換成是我的話,可能拉上幾個龍珠迷,玩個基紐特戰隊的造型或許也會有點噱頭。
三是必須足夠情懷,足夠娛樂。
作為一個有情懷的遊戲,「假人挑戰」這種能夠用定格畫面來回溯情懷的話題,總會滿滿的讓人轉發評。能夠識別出這個遊戲的爆發的強大潛力,需要極強的預判力。在娛樂社交領域浸淫多年的秒拍,曾發起「冰桶挑戰」、「秒拍吃貨節」、「秒拍隨手拍」等膾炙人口的活動,此次假人挑戰的火爆更是凸顯了秒拍把脈娛樂動向能力。
其實,筆者認為,如果將 「123木頭人」的這個假人挑戰活動發散開來,把童年的所有爆款遊戲,如跳房子、猴皮筋、滾鐵環再次重現,甚至來一場南北童戲大比拼,未嘗不是一種玩法。
假人挑戰肯定是一場爆發式的碎片化傳播,但未嘗不能對它做一些集約化的二次傳播。比如通過秒拍平臺的碎片化視頻整合能力,讓熱門視頻能夠二次加工沉澱後,再次引爆。用更精緻精彩的短視頻和點評,來做一個假人挑戰新聞聯播,其實也是一種姿勢。
四是必須有強大的娛樂推廣實力。
其實可以效法冰桶挑戰裡的公益元素,通過假人挑戰的開放性、秒拍與微博的互動性和話題性,去引爆出#假人挑戰#之外的更多話題,關注社會、關注公益、不失娛樂,反而可以師出奇兵、並師出有名(此處的名,可以解讀為目的,也可解讀為名氣)。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內容也要好的推廣。秒拍和同公司爆款產品小咖秀日播放峰值突破25億次,日覆蓋用戶超過7000萬。加之微博2.97億的月活,強大的推廣力,能夠讓假人挑戰在秒拍上集中爆發。如果自身並沒有體量不如秒拍大,想要成功引爆一場活動,就需要依據活動屬性,聯合微博、微信、陌陌等較大的社交平臺。
同時,好的活動一定是對參與者也有益的,比如「冰桶挑戰」,通過參與挑戰,在幫助漸凍人群體之餘樹立了自身公益形象,順便娛樂大眾,一舉數得。秒拍假人挑戰亦是如此,它為每一個人種下一顆宣傳的種子,也為各位提供了一個傳播的平臺。類似於之前提到的陳思誠挑戰之餘宣傳新劇,每個人都能夠由這個緣起散發出更多的話題傳播。
簡言之,就是要發揮秒拍和微博兩個平臺的弱關係、強互動的特徵,把娛樂至死的精神發揮到極致,這個才是短視頻+社交的題中應有之意,也是網際網路超強思維釋放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