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眼看著這一年沒幾天就要過去了。
接連兩天聊了關於中央對網際網路巨頭的一系列重拳出擊,咱們換換腦子,再轉回樓市這塊來。
每每寫到最近地方政府「因城施策」,來調控當地樓市發展。
評論中會出現:
「治標不治本的政策,有本事直接徵收大額的房產稅和空置稅,明天房價就降下來,弄些不痛不癢的政策,忽悠呢!」
「房產稅出臺之日,牛市結束之時。」
「馬上開徵房產稅,多套房立馬進入市場搏殺!房價的春天來了」
目前很多人依然在混淆使用「房產稅」和「房地產稅」兩個概念,事實上近兩年國家正式文件或相關主管部門言論中,都是使用「房地產稅」這個概念。
徵收房產地稅的消息,就像狼來了,陸陸續續已經流傳了近十年,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的風已經吹的足夠久了!
上海、重慶城市進行「房產稅」多年試點,在當時市場過熱情況下倉促出臺。行政推進色彩濃厚,但實際執行效果差、不明顯。
還是小打小鬧的形式主義,並沒有因此影響到兩市房價根本,也一直沒有向其它城市推進。
「房地產稅」是以一個新稅種的面貌出現,近期討論的基點都應是房地產稅的立法改革,只有進入立法的軌道,相關改革才會名正言順。
主要原因大家也都知道:除了房地產稅涉及環節比較複雜,如果一旦實施會觸傷到大量既得利益者,所以對於政策落地,緩之又緩。
如今可能要來真的了!
12月23日,財政部長劉昆在人民日報撰文: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乍一看好像跟往常差不多,並無新意。
在前年政府報告中明確提出「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去年,「穩妥推進」改為了「穩步推進」。
但劉昆部長文中表達的「積極穩妥推進」,高層的態度就明朗了不少——幹起來!
文章中還有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十四五期間(2021年至2025年)
結合之前全國人大公布2021年度重點立法工作計劃,反壟斷法等在列,未出現房地產稅的身影。
此外,日前,中國社科院發布《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建議:爭取在「十四五」期間,試點開徵房地產稅。
以上幾點看來,再結合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大,也就是說明後兩年的房地產稅不會那麼快的落地,畢竟著眼的是整個十四五時期。
自從十四五規劃裡貫徹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後,對各地的調控工作越發緊鑼密鼓。
甚至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中提到了「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知道,在去年的經濟會議中,隻字未提「房地產」。
可以說,房地產稅推出是大勢所趨,雖然一定會有很多阻礙,但也一定勢在必行。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小司聊理財。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