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路線是未來?PERC、N-PERT、HIT、TOPCON、IBC電池技術及工藝對比

2021-01-12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哪種路線是未來?PERC、N-PERT、HIT、TOPCON、IBC電池技術及工藝對比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前言

目前晶矽類電池的技術方向包括單晶和多晶。而多晶電池逐漸向黑矽方向升級。由於目前多晶電池的技術路線較為單一,效率較單晶還有差距,且目前市場份額有限,在這裡兔子君主要從技術角度和工藝角度來和大家聊一聊單晶電池。

(來源:微信公眾號「PV兔子」ID:PV-tools)

技術方面

單晶包括P型和N型。P型電池中PERC技術逐漸成為主流,疊加SE(選擇性發射極)技術,電池效率逐漸提升。但是P型電池有其轉換效率的極限,而N型電池成為未來高轉換效率的方向,目前包括PERT、TOPCon(隧穿氧化鈍化接觸)、IBC(全背電極接觸)、HJT(異質結)四種技術路徑。下面兔子君將分別對各種技術路徑進行說明:

1.PERC目前技術比較成熟、性價比比較高,技術相對容易,設備完成了國產化,最高效率達到22%以上,成為近兩年高效電池主要擴產的技術,疊加SE(選擇性發射極)技術,預計明年依然是光伏電池主流技術。另外各家主流組件廠商目前也都在擴能,其中主要技術方向就是高效單晶PERC電池產線。

2.N-PERT可實現量產,技術難度容易,設備投資較少。但是與雙面P-PERC相比沒有性價比優勢,已經證明為不經濟的技術路線。

3.HIT技術則是通過增加一層非晶矽異質結來提高VOC開路電壓,從而提高電池片的轉換效率。HJT效率可達23%-24%,工序少、可實現量產,目前已經有松下、晉能等公司布局。但是其設備貴、投資成本高,成為阻礙其大規模產業化的一點。

4.TOPCON電池是在N型電池工藝的基礎上研發出的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技術。通過在背面製備超薄氧化矽SiO2和摻雜多晶矽薄層Poly-Si,二者共同形成了接觸鈍化結構。該技術可以極大地降低背面的表面複合和金屬複合,因此大幅度的提升N型電池的VOC和轉換效率。但是TOPCon電池背面收光較差,量產難度很高,目前有布局的企業包括:天合、LG、REC、中來等。

5.IBC效率最高,可以達到24%以上,技術難度極高,設備投資高,成本高,國內尚未實現量產,目前布局的企業包括LG、中來、sunpower。

從以上的對比來看,PERC和HJT技術將是未來光伏電池技術的發力方向,也是目前企業產能重點布局的地方。

工藝方面

傳統光伏電池的生產工藝,目前常規的電池是P型電池。傳統的電池生產流程,包括從矽片出發經歷清洗制絨、擴散制結、刻蝕、去除磷矽玻璃、PECVD鍍反射膜、絲網印刷、烘乾燒結、分類檢測等工藝,完成電池的製造。

與常規單晶電池工藝相比,PERC單晶電池主要增加了背面鈍化和雷射打孔兩道工藝。背面鈍化工藝在矽片背面沉積三氧化二鋁和氮化矽,對矽片背面進行鈍化。三氧化二鋁由於具備較高的電荷密度,可以對P型表面提供良好的鈍化;氮化矽主要作用是保護背部鈍化膜,並保證電池背面的光學性能。雷射打孔工藝是利用一定脈衝寬度的雷射去除部分覆蓋在電池背面的鈍化層和氮化矽覆蓋層,以使絲網印刷的鋁漿可以與電池背面的矽片形成有效接觸,從而使光生電流可以通過Al背場到導出。

HJT電池工藝主要包括制絨、非晶矽沉積、TCO沉積、絲網印刷。非晶矽沉積主要使用PECVD方法。TCO薄膜沉積目前有兩種方法:RPD(反應等離子體沉積)和PVD(物理化學氣象沉積)。住友重工擁有RPD的專利,而PVD技術發展成熟,提供給設備的廠家較多。

寫在最後

我們認為電池技術迭代是促進行業降本增效的動力。

1. PERC技術成熟、設備國產化率高,疊加SE(選擇性發射極)進一步提升效率,預計到2020年前依然是高效電池擴產的主流技術。

2.N型電池是未來高效電池的發展方向,其中N-PERT技術與雙面PERC電池對比性價比不明顯,TOPcon量產難度高,而IBC技術雖然轉換效率較高,但是未有量產實績。

3.HJT由於工序少、國內已有企業量產,具有成為高效電池未來的發展方向的潛質,但是其目前的阻礙是設備投資較貴。

從以上的對比來看,PERC和HJT技術將是未來光伏電池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企業重點進行產能布局的地方。兔子君認為在PERC和HJT技術布局的設備企業最終將走出來,成為成長性的公司。

原標題:哪種路線是未來?PERC、N-PERT、HIT、TOPCON、IBC電池技術及工藝對比

郵箱:chenchen#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Perc電池技術的蝴蝶效應(光伏哲思系列二)
    2、雖然部分產能可以通過技術改造升級成為perc產能,但是產業內還存在有大量的老舊的電池片產能無法升級改造,這部分無法改造的電池產能就會面臨越來越難受的窘境,隨著行業內的perc產能越來越多(我的資料庫統計的企業,預期2018年底perc產能就會達到63GW),行業內的定價規則將會由原先的多晶定價法轉變為「perc定價法」,未來perc電池的價格將是一個基準,以這個基準為核心減去0.2
  • N型高效電池技術路線之TOPCon
    (來源:微信公眾號「賀利氏可再生能源」 ID:Heraeus_Renewables)TOPCon是一種基於選擇性載流子原理的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太陽能電池技術,其電池結構為N型矽襯底電池,在電池背面製備一層超薄氧化矽,然後再沉積一層摻雜矽薄層,二者共同形成了鈍化接觸結構,有效降低表面複合和金屬接觸複合
  • N型PERT雙面電池產業化關鍵技術
    最新的光伏國際技術路線圖2015[4]中顯示,到2020之前,預測可實現低成本批產平均效率大於23%的均為N型電池;到2021年,N型電池市場佔有率將超過30%,而nPERT雙面電池的高發電性能正在引起很多一流製造廠商和市場的密切關注。
  • 集邦新能源:N型電池拐點將至 HJT、TOPCon成長有望超預期
    TOPCon大規模推廣仍存難點整體來看,TOPCon大規模推廣成本和工藝仍存在難點。主流電池量產轉換效率絕對值較PERC高出1%,但成本較高,性價比優勢尚不明顯;技術路線多樣,電池廠商對技術路線的選擇尚處於觀望狀態。
  • EnergyTrend:N型電池拐點將至 HJT、TOPCon成長有望超預期
    TOPCon大規模推廣仍存難點整體來看,TOPCon大規模推廣成本和工藝仍存在難點。主流電池量產轉換效率絕對值較PERC高出1%,但成本較高,性價比優勢尚不明顯;技術路線多樣,電池廠商對技術路線的選擇尚處於觀望狀態。TOPCon電池由於需要在兩面使用銀漿,雙面銀漿耗量約為130-150mg/片,相比於PERC銀漿耗量85mg/片,成本劣勢比較明顯。
  • 【深度】IBC、HIT、PERL高效率太陽能電池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論壇邀請了行業權威專家為現場觀眾奉獻了多場高水平演講,演講內容涵蓋了高效太陽能電池新技術、AI+光伏、平價上網新路徑、逆變器解決方案、智能運維等行業熱點話題。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導曾祥斌先生擔任大會主持並為本次論壇帶來主題為《高效率太陽能電池的發展現狀與趨勢》的精彩演講。
  • IBC太陽能電池技術分析
    目前IBC電池是商品化晶體矽電池中工藝最複雜、結構設計難度最大的電池。採用IBC與HJ技術結合的HBC技術可以使電池效率進一步提升,在2017年已經得到26.6%的世界記錄效率。博世和三星都成功將離子注入技術運用到IBC電池中,實現了22.1%和22.4%的轉換效率。當然,離子注入技術的量產化導入,設備和運行成本是考量的關鍵。陷光與表面鈍化技術對於晶體矽太陽電池,前表面的光學特性和複合至關重要。對於IBC高效電池而言,更好的光學損失分析和光學減反設計顯得尤其重要。
  • 一道新能引領N型電池技術,不斷突破升級
    目前的 Poly Passivated 結構大部分還是應用於太陽電池的背面,n-Poly Passivated 結構在電池背面作為單面鈍化層,前表面通常採用擴硼技術。儘管是單面鈍化,但是 n-Poly Passivated 結構鈍化目前已獲得非常優秀的鈍化質量。2015 年,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製備的雙面n-Poly Passivated 結構,iVoc 達到 730 mV。
  • 動力電池市場激戰正酣 哪種技術路線能夠勝出?
    年初以來,資本市場連續出現CTP技術、刀片電池、特斯拉無鈷電池技術等多個與動力電池相關的新聞熱點,引發業界和投資者對2020年及未來電池技術路線的無限遐想。數據顯示,一臺新能源汽車中電池系統成本佔到30%~40%,可以說電池是新能源汽車時代最重要最核心的配件。
  • 特斯拉未來究竟會用哪種電池?
    來源:上海證券報特斯拉未來究竟會用哪種電池?無鈷電池究竟會採用哪種技術路線?記者從獨家渠道獲悉,無鈷電池包括兩種化學體系和對應的路線,即量產配套的磷酸鐵鋰電池以及尚未成熟的基於三元(正極)材料的不含鈷元素電池,後者要產業化仍有待時日。
  • PERC雷射開槽電池技術
    最後採用雷射技術在矽片背面開槽,打通鋁背場與矽片基本的連接通道,使鋁背場在印刷燒結後能與矽片產生有效歐姆接觸;4. 矽片開槽後採用相同工藝經過印刷燒結,在相同機臺對電池片性能進行測試對比分析,以保證實驗數據準確性。3.4結果分析1.
  • PERC+後時代 TOPCon技術量產化已勢不可擋
    2020年是光伏電池組件技術發展迭代最快速的一年,電池片尺寸增大,半片/三分片、多主柵等組件端提效技術創新,以及PERC+電池升級技術與N型技術的開發在這一年都是各廠家研發努力的方向。臨近年末,各廠家的研發成果是什麼?以後的技術升級及量產方向怎麼走勢?
  • 愛康科技:異質結電池成本電池端預計較perc高0.2元/瓦
    原標題:愛康科技:異質結電池成本電池端預計較perc高0.2元/瓦   愛康科技
  • 楊紅新:疊片工藝+無鈷技術是動力電池未來趨勢
    現場,蜂巢能源總裁楊紅新對動力電池格局和未來技術發展路線進行了分析。他表示,疊片工藝和低鈷和無鈷已經成為了電池發展的趨勢。在他看來,鈷的儲量小且集中,只有710萬噸並把控有限的幾家製造生產,特別容易被操控。「鈷這個問題不消除,不符合未來電動汽車發展的趨勢。」
  • TopCon電池知識大全 -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本文包括以下內容:1.TOPCon技術的歷史與基礎知識2.TOPCon工藝優化3.SE+TOPCon的技術路線4.TOPCon+IBC技術路線5.TOPCon設備與國產化進展TOPCon技術的歷史與基礎知識(來源:微信公眾號「光伏測試網」)
  • 力源紐扣電池未來兩年技術路線概況、研究中心及測試中心介紹
    LIR系列紐扣電池技術路線 形成全區間、多型號、不同容量梯度、不同倍率梯度的全方位扣式鋰離子電池系列,高容量型,由145wh/Kg提升至260wh/Kg,從60mAh提升至100~120mAh,倍率型從1C、2C提升至3C、5C、10C充電,循環由目前500
  • 光伏HIT電池突然「火」了
    HIT電池,因其光電轉換效率高、性能優異、降本空間大、平價上網前景好,成為行業公認的未來電池技術終極解決方案,並一度被業內稱為是下一代商業光伏生產的候選技術。此外,HIT電池還可以與IBC等技術路線疊加 (HIT電池高開路電壓、IBC電池高短路電流的優勢可以完美結合),疊加後的實驗室效率更高,在HIT技術路線的基礎上,後續疊加其他技術路線效率的提升空間非常大。HIT電池由於其溫度係數低、無衰減、弱光響應強等特點,相同功率下,較其類型的組件發電能力更強,較多晶組件高10%以上,較單晶PERC組件高5%-10%。
  • 電動車哪種類型的電池更好,看完這四種電池的優劣對比心中有數了
    ,看完這四種電池的優劣對比心中有數了這個話題,來具體的聊一聊四種類型的電動車電池的優劣對比。,相較於其他電動車電池而言,鉛酸蓄電池具有價格便宜、維護成本低、製造工藝純熟,性能穩定、適用性好、回收利用率高等眾多特點,因此目前佔據電動車電池市場9成左右的份額。
  • ibc是什麼意思 ibc的優點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容器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平時我們在搜集米,小米或者是豆子的時候,都是可以把它裝在容器裡的,這樣的話能起到一個保鮮的作用,而且對於一些漆來說,他們也是桶裝的,同樣能起到一個保鮮作用,那麼,要看一下ibc是什麼意思,ibc的優點都是什麼,來讓我們來了解下相關的介紹。
  • PERC雷射開槽電池技術 -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最後採用雷射技術在矽片背面開槽,打通鋁背場與矽片基本的連接通道,使鋁背場在印刷燒結後能與矽片產生有效歐姆接觸;4. 矽片開槽後採用相同工藝經過印刷燒結,在相同機臺對電池片性能進行測試對比分析,以保證實驗數據準確性。3.4結果分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