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弦定理的定義公式及證明方法

2021-01-08 高考網

餘弦定理的定義公式及證明方法

很多還沒有學到餘弦定理的同學們不知道什麼是餘弦定理,但是餘弦定理在很多題目的解答上都很簡便,有些題目如果同學們用餘弦定理解答會節約很多時間,今天有途網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餘弦定理。

三角形任何一邊的平方等於其他兩邊平方的和減去這兩邊與他們夾角的餘弦的積的兩倍。

即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B=c,BC=a,CA=b,則有:

a?=b?+c?-2bccosA

b?=a?+c?-2accosB

c?=a?+b?-2abcosC

在任意△ABC中,做AD⊥BC.

∠C所對的邊為c,∠B所對的邊為b,∠A所對的邊為a

則有BD=cosB*c,AD=sinB*c,DC=BC-BD=a-cosB*c

根據勾股定理可得:

AC2=AD2+DC2

b2=(sinB*c)2+(a-cosB*c)2

b2=(sinB*c)2+a2-2ac*cosB+(cosB*c)2

b2=(sinB^2+cosB^2)*c2-2ac*cosB+a2

b2=c2+a2-2ac*cosB

餘弦定理是解三角形中的一個重要定理,可應用於以下兩種需求:

當已知三角形的兩邊及其夾角,可由余弦定理得出已知角的對邊。

當已知三角形的三邊,可以由余弦定理得到三角形的三個內角。

如果知道了三角形的兩邊及其夾角,可由余弦定理得出已知角的對邊。

餘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廣,它和勾股定理一樣,都有著很多不同的證明。以上就是有途網小編整理的《餘弦定理的定義公式及證明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高中數學,學會巧湊餘弦定理公式,做題又快又輕鬆
    上面這三個公式,是餘弦定理的變形公式,根據這個公式的特點進行設計題目是各種考試的一個出題方向,一般使用它們來求三角形的內角,研究透它們的特點將為咱們快速解題打下堅實的基礎。公式的主要特點有:等式右邊是一個分式,分子是三角形兩條邊的平方和減去第三條邊的平方,這個第三條邊是左邊角的對邊;分母是除第三條邊之外的兩條邊的乘積的2倍。下面咱們講兩道例題,探討如何湊出上面這三個餘弦定理變形公式。
  • 衝刺2018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23:餘弦定理和正弦定理
    考點分析:餘弦定理;正弦定理.題幹分析:(Ⅰ) 在△APC中,由余弦定理得AP2﹣4AP+4=0,解得AP=2,可得△APC是等邊三角形,即可得解.(Ⅱ) 法1:由已知可求∠APB=120°.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可求PB=3.進而利用餘弦定理可求AB,在△APB中,由正弦定理可求sin∠BAP的值.
  • 高中數學,餘弦定理練習,公式特點不熟,只靠刷題還真不行
    餘弦定理實際上是一組公式,對於公式,首先要牢記它的特點,其次要在公式特點的基礎上分析出公式的使用方法,也就是何時可以使用公式。從上面這組公式可以看出,餘弦定理公式中都含有三角形的三條邊a、b、c和其中一個內角,所以它常常用於三種情況:(1)給出三角形的兩邊長和一個內角,求第三條邊長;(2)給出三角形三條邊長,求內角;(3)上面兩種情況都是給出3個量求第四個量,這很好理解,等式中共4個量,由3個量當然可以求出第四個量,如果是給出了2個量,雖然求不出其它量,但是可以得出另兩個量之間的一個關係式,這個關係式往往可以通過和已知搭配來解決問題
  • 原來高中的餘弦定理可以這樣學,真是通俗易懂啊
    好了,開始進入今天的主題——餘弦定理。而餘弦定理一向是高考重點考查的內容,所有作為高中生在高考總複習中,一定要重視這一塊的複習我們已經學習了正弦定理,它講的是三角形的邊與角的等量關係。那麼現在你還記得:正弦定理的內容是什麼嗎?你能用文字語言、數學語言敘述嗎?你能用哪些方法證明呢?
  • 餘弦定理知識點總結及典型例題
    餘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是高中階段解三角形的理論基礎,上期分享了正弦定理的基礎知識和常見題型,本期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下餘弦定理的基礎知識和基本題型及常用解題技巧。一、基礎知識二、典型例題題型一、餘弦定理的基本概念總結:(1)在解三角形的時候,我們什麼時候選擇正弦定理什麼時候選擇餘弦定理呢?
  • 學好使用正弦和餘弦定理,這2道綜合題不要錯過
    高考數學複習,學好使用正弦和餘弦定理,這2道綜合題不要錯過。正弦和餘弦定理是一組公式,用好公式的精髓就在於深入掌握其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根據題中的條件既正確又快速地選擇出應該使用哪個定理。這兩道高考題在考查正弦和餘弦定理的使用方面很典型,好好研究一番,你一定能收穫很多。
  • 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餘弦的基礎定理公式
    餘弦是初中數學的學習中常見的一種數學術語,是推導出餘弦函數的基礎知識。   餘弦基礎公理   角A的鄰邊比斜邊叫做∠A的餘弦,記作cosA(由余弦英文cosine簡寫得來),即cosA=角A的鄰邊/斜邊(直角三角形)。
  • 高中數學重點專題:餘弦定理精選題大全,趁早列印掌握了
    餘弦定理在初中會有涉及,但是初中階段所學的知識點都比較簡單,可以理解為是在給高中的學習打基礎。餘弦定理主要描述的是在三角形ABC中,三邊長度與一個角的餘弦值關係定理,一般在解三角形的題目中用的比較多,可以幫助同學們解決許多問題。
  • 衝刺19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260:餘弦定理有關的題型講解
    考點分析:餘弦定理.題幹分析:第一步:將原式變形,利用餘弦定理,將角化為邊;第二步:用a,b表示c;第三步:寫出cosC的表達式,並用a,b表示;第四步:利用基本不等式放縮,即可獲取定值.考點分析:餘弦定理.題幹分析:(Ⅰ)由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化簡已知可得:7(a2+b2)=5c2,c2=7ab/2,從而利用餘弦定理可求cosC=﹣1/2,結合範圍C∈(0,π)即可求得∠C的值.(Ⅱ)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可求ab=2,由(Ⅰ)知,c2=7,a2+b2=5,聯立可求a,b的值,利用正弦定理即可求得sinA的值。
  • 文科數學高考必背公式總結
    文科數學高考必背公式一、三角形公式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R為三角形外接圓的半徑餘弦定理:a2=b2+c2-2bc*cosAsin(A+B)=sinCsin(A+B)=sinAcosB+sinBcosAsin(A-B)=sinAcosB+sinBcosAsin2A
  • 2020年高考數學公式口訣匯總
    複合函數式出現,性質乘法法則辨,若要詳細證明它,還須將那定義抓。  指數與對數函數,兩者互為反函數。底數非1的正數,1兩邊增減變故。  函數定義域好求。分母不能等於0,偶次方根須非負,零和負數無對數  正切函數角不直,餘切函數角不平;其餘函數實數集,多種情況求交集。
  • 高中數學記住這些公式與方法你就可以考到130+
    當然前面要證明1>ln2。註:僅供有能力的童鞋參考!!另外對於這種方法可以推廣,就是把左邊、右邊看成是數列求和,證面積大小即可。說明:前提是含ln。26,爆強簡潔公式:向量a在向量b上的射影是:〔向量a×向量b的數量積〕/[向量b的模]。
  • 高考熱點重點刨析——橢圓焦點三角形,定義定理不等式
    本文必備課外知識:橢圓定義第二定義:焦半徑公式 PF1=a+ex PF2=a-ex跟角平分線有關的定理角平分線定理:角平線上一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如圖PD=PE張角定理:在三角形▲ABC中,D是BC上的一點,連接AD,那麼sin∠BAD/AC+sin∠CAD/AB=sin∠BAC/AD。
  • 關於兩角和與差的正餘弦公式推導
    既然我們要推導兩角和與差的正餘弦公式,就要想想哪裡出現了正餘弦。經過思考,我們發現向量a·向量b=模長的積乘上夾角的餘弦向量數量積公式為了利用這個公式,我們需要先學會推導另一個公式,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
  • 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公式:韋達定理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公式:韋達定理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韋達定理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a不為0)中   設兩個根為x和y   則x+y=-b/a   xy=c/a   韋達定理在更高次方程中也是可以使用的。
  • 三位物理學家與陶哲軒證明的驚天定理,原來早在教科書裡?
    據說陶哲軒對這個新發現的第一反應是:這麼完美、這麼簡明的定理,早就應該出現在教科書裡了。筆者在看完這篇報導之後也感到非常吃驚,所以就特地留意了一下相關評論,果然有驚喜,難道這個公式真的早就在教科書中嗎?
  • 練習正弦餘弦定理的使用技巧,這題很合適
    高考數學複習,練習正弦餘弦定理的使用技巧,這題很合適。第(1)問,題中只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即三角形的面積,根據面積公式的特點,結合sinBsinC,以及正弦定理的用法,最好能夠出現bc的形式,所以考慮使用如下面積公式,見①。
  • 盤點數學裡十大不需要語言的證明
    當談到複雜數學定理的證明時,很多人常常為之色變,認為這只是一個枯燥的公式堆砌和深奧的數學推導過程。這當然是一個讓筆者感到糾結的誤解。因為數學證明中包含的美麗與精巧實在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這種亮麗甚至不需要用語言來描述。所以我在這裡盤點了數學裡十大不需要語言的證明(proofs without words)。讓讀者在領略數學所包含的無與倫比的精巧之外,更從此愛上數學。0. 勾股定理  這個大家小學就學過的古老定理,有著無數傳奇故事。我可以很隨意的寫出她的10個不同的證明方法。
  •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和正切公式你還記得嗎?
    一、前言眾所周知,三角變換是高中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變換是數學的重要工具,三角變換我們需要學習的不只是變換的對象,還有變換的目標,以及變換的依據和方法。二、兩角和、差的正弦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記憶方式:異名同號正弦的展開肯定就是以正弦開頭,然後滿足異名,正弦配餘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