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還值得做嗎?關於自媒體和副業賺錢,很多人都沒想清楚這一點!

2021-01-05 騰訊網

很有意思的是,最近兩三年,到處都在講「35歲中年危機」「月入過萬」這樣的事情,而與之同時,冒出來一堆教你副業賺錢、自媒體賺錢的人,它們的課程文案做的特別精彩以及特別能引起人共鳴,比如「一年從負債XX萬,到存款XX萬,只因做對這件事」「零基礎小白學配音,教你輕鬆月入過萬」……

借著大家對「35歲中年危機」的焦慮,對金錢的渴望,即便有些培訓課程看上去很侮辱人的智商,但也的確有人為此付費了,被割了一波韭菜。

2020年這一年已經過去,今天是2021新年的第一天(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都變得更好),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對2020年做了一個小小的總結,去年,我輸出的文章70+篇,閱讀量60本左右,做過視頻15+個,其中做過電影的剪輯,也有知識科普類的視頻。加上從2018年以來,一直在從事新媒體運營工作,對自媒體也有了一些思考,今天和大家分享這些思考,希望各位小夥伴們能找到自己正確的副業賺錢的方向,也避免被各種不良的培訓機構收智商稅。

對於自媒體的3點思考

1.做自媒體最重要的是持續的內容輸出: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最近兩年,不少人入場自媒體,希冀通過自媒體為自己帶來一份副業收入,其中不少人是出於賺錢的心態去做的。

當然,這並沒有錯,能賺錢的事情誰不願意去做呢,但問題在於,辛辛苦苦寫了一篇文章,剪輯了一個視頻,閱讀或播放量卻一般般,自然收益也一般般,如果從一開始就抱著急功近利賺錢的心態來做這件事,那麼這無疑是很打擊自信心的。以外在驅動力的方式去做,那麼時間一長了,也會很難堅持下去。

此外,即便一開始獲得了不錯的收益,但時高時低的收益,或者一開始高,後面慢慢難以維持,然而投入的時間是固定,這種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的過程,也會令人產生放棄的念頭。

但是,無論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不是一開始的拼命往前奔跑,而是持續的發力,從一而終保持努力的姿勢。

做自媒體也是如此,最重要的是持續的內容輸出,一開始寫出一兩篇爆文,其實不算厲害,厲害的是能持續做到。

做過自媒體的人都會發現,從選題,到收集整理資料,到撰寫內容,每一個步驟都很重要,一個不好的選題,即便寫得再好,閱讀量也不會太高。而選題好,但內容質量一般,閱讀量當然也是慘澹的。

不少人在做自媒體的時候,時間久了會有一種力不從心,慢慢才華耗盡的感覺,其實,如果出現這樣的感覺,這並不是錯覺。

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只有不停的輸出,而沒有輸入,就如同一個水池,只有水流出,沒有水流入,總有一天水池會幹枯。

二是一開始用力過猛,沒有考慮長久和持續的事情,就如同跑馬拉松,其實一開始快並不意味勝利的機率大,要想勝利的機會大,最重要的是整個過程中持續的發力和穩定的輸出。

因此,做自媒體,不能抱著急功近利的心態去做,而是把它當做一場馬拉松賽,要考慮持續發力、穩定輸出的問題,避免一開始用力過猛,也要避免半途而廢。

2.我覺得做自媒體最正確的兩個「姿態」:

全職做自媒體,值得嗎?應該嗎?

這個問題也有不少人在關注。

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在某些方面都有「過於高估自己」的心理,比如看到別人做自媒體,很是一帆風順,每天寫寫文章,接接廣告,生活美滋滋,於是在想自己只要努力,投入時間去做,也能做到。又比如看到別人創業致富的內容分享,覺得並不是很難,換作自己也行。

全職做自媒體,值得嗎?

我想關注這個問題的人有三類,一是很是討厭當前的主業工作和996的生活狀態,二是覺得自媒體賺錢容易的人,三是真的把自媒體做好,能帶來高於主業收入的人。

第一類,心理狀態是,希冀尋找一條輕鬆,並且能帶來自由的路,而自媒體看上去就很不錯,時間自由,自由職業,不需要受上級領導的「教育」,也不需要處理煩惱複雜的人際關係。

第二類,多數是看到別人通過自媒體月入上萬的故事。希冀自己也能一夜暴富。

第三類,則是真正在思考這件事是否值得全力投入的。

正如我在第一點所說的「做自媒體最重要的是持續的內容輸出」,我想,在考慮自媒體是否值得全職去做前,正確的思路是,自己能否持續輸出有價值的內容。持續和有價值的內容輸出這兩點特別重要。

所以,我認為做自媒體的正確的兩個「姿態」是:

不要全職做,最好是有本職工作+自媒體副業;

團隊形式來做,而且相比內容,要更注重運營。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目前不管是頭條系,還是微信系的平臺,那些做自媒體很厲害的人他們都是些什麼人。

那些頭部的帳號其實只有兩類人,一類是有本職工作,自媒體只是他們的副業,而且他們在本職工作上還做得很出色,有著深厚的積累,是某個領域或某個方面的專家,自媒體只是他們輸出專業知識的一個方式,以及賺錢的其中一個渠道。

另一類則是團隊式,或者說公司式運營的帳號。他們有著優勢互補的團隊,能寫出高質量的文案,做出高質量的內容,並且運營上有較大的優勢。

如果自己不是某個領域的專家,對運營也沒有深入的理解,那麼全職做自媒體無疑是一件風險性極大的事情,只能單純靠運氣。

3.我認為做自媒體應抱有的心態是「以輸出的方式倒逼自己輸入,促使自己成長」,而不是為了做自媒體而做。

這句話的意思是,把自媒體當做一個倒逼自己輸入的方式。比如寫文章,要寫出一篇還看得過去的文章,需要搜集很多相關的資料,甚至需要有相關的經歷,如果沒有知識和經歷的支撐,那麼寫出來的東西很大可能是空洞無趣的。

而如果你要寫好一篇文章,比如寫一篇書評,首要的,你需要讀完一本書,又或者需要上網查閱這本書相關的背景資料。在這個過程中,你將會學習到很多知識。

對於副業賺錢的思考

副業賺錢的確很吸引人,能在工作之外,多一份收入,並且這項副業以後還可能發展為主業,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或者以此創業,相信絕大多數人都希望如此。

但是很多人卻理解錯了副業賺錢的核心。在說副業賺錢的核心之前,先說說3個我經常看到的「割韭菜」的案例。

案例一:

小紅書或頭條上,經常會看到某某作者視頻分享,告訴別人「他通過剪輯電影,做電影解說每月賺了多少多少萬」,其實,的確有時候我會抱著一種「他好厲害啊」的心態去感嘆幾句,但是更多的時候是懷疑,一是明明他的粉絲不多,播放量也一般般,當然,評論區也有清醒的人提出了這個質疑,但是答案往往是別問,問就是用的是其他帳號來做的。

二是我親身經歷,自己運營過一個電影解說的帳號,然而播放量一般般,雖然有部分原因是我做的並不出色,但據我的長期觀察,頭條對於做電影解說的新帳號並不友好,每一次推薦到了幾千幾萬就是上限了,因此播放量也極少能達到幾萬十幾萬的量級。

但是每次我看到有作者分享這樣的視頻,評論區很多人在討教,諮詢如何做,之後結果就是被引流關注、買課程。當然,換一個角度來看,其實對方真能一個月賺上萬的,但不是通過電影解說,而是賣課程或者教別人做電影解說。

案例二:

網上的理財課,如果有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來來回回都是同樣一套話術文案「一年從負債XX萬,到存款XX萬,只因做對這件事」,然而,認真想想,可能嗎,一年從負債多少萬,然後通過理財就能存款10萬+。

問題是賺錢真的不容易,還很難,在中國,真正能達到月入過萬的人並不多,所以,用一年清除幾萬負債,能做到的人肯定已經是很節省花銷了。

另一方面,理財需要本金,沒有本金又或者本金很少,即便最後有收益但是收益也不會很多。用一萬塊錢理財,即便一年收益達50%,那麼到了年底最多錢也就只變成了1.5萬元。

對於窮人或者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存錢理財是未來的希望,是一件需要長久堅持做的事情,通過時間實現複利,但是當本金不多時,希冀一夜暴富,或者一年就暴富,這無疑是異想天開的。

但是,我發現無論這些小白理財課宣傳多麼誇張,總會有很多人相信並為此付費的。

這是我很疑惑的事情,我想這不關乎智商,也不關乎理性或感性,而是當一個人特別特別希望賺錢,而又抱著一夜暴富的心態去想賺錢這件事的時候,那麼看到一根稻草也會把它當做救命繩子了吧。

案例三:

配音賺錢。這個在我看來更是特別不靠譜的。不可否認,通過訓練的確可以讓聲音變得更好聽,但是這個變得更好是有限度的,而且變好的過程需要長期大量持續的鍛鍊。

真正能通過配音賺錢的配音專業人員,他們無一不是經過長期刻意的訓練,又或者天生有一幅好聲音。

然而,某些不良教育機構,文案卻極其誇張,比如「零基礎小白,學完課程後,通過配音副業賺錢,收入遠超主業」等等,每一次都有人深陷其中,付了天價的學習費,幻想著兩三個月後學完能一飛沖天。

其實,我認為副業賺錢的核心在於挖掘自己的優勢和自有資源,利用這些優勢或資源,為市場創造或分享或連結價值。

比如寫作賺錢,寫作這事,每個人都可以做,也能做得來,但真正通過寫作賺到錢的人並不多,因為很多人忽略了寫作背後的東西。

寫作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雖然不乏真正通過一個月的學習然後寫作賺到錢的人,但不要忽略了人家背後幾年甚至十幾年幾十年的知識和經驗積累,這一點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就是所欠缺的。

所以,如果真的希望通過副業賺錢,不要忘記這個方向:挖掘自己的優勢或利用自己的資源,找出可為他人提供價值的點,在這個點上去發力。並且在這個方向上做一些可積累、高價值的事情。越早積累越好,堅持的時間越長越好。

最後,2021年,我仍然會持續在這裡分享我的思考和總結,方向主要為學習、思維類,我對自己的期望是,今年包括以後輸出的文字要少一些急躁,多一些溫暖,多一些鼓舞人心的力量,也希望能以朋友般的身份真誠地和大家分享一些值得思考的事情,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2021年自媒體還值得做嗎?關於自媒體和副業賺錢,應知道哪些事情
    加上從2018年以來,一直在從事新媒體運營工作,對自媒體也有了一些思考,今天和大家分享這些思考,希望各位小夥伴們能找到自己正確的副業賺錢的方向,也避免被各種不良的培訓機構收智商稅。對於自媒體的3點思考1.做自媒體最重要的是持續的內容輸出: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最近兩年,不少人入場自媒體,希冀通過自媒體為自己帶來一份副業收入,其中不少人是出於賺錢的心態去做的。
  • 自媒體能賺錢嗎?自媒體如何賺錢?說說這2種自媒體賺錢的方式
    可能大家都聽說過「自媒體」,但大部分人可能沒接觸自媒體。自媒體賺錢是肯定的,這個不用質疑。自媒體是能賺錢的,只要你有某方面的一技之長。就像前幾年的微商一樣,現在自媒體也在遍地開花了,這個行業賺錢是真的,但也不是什麼人都能用自媒體賺錢,也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當然也是要掌握一些工具的。
  • 做自媒體賺錢嗎?自媒體怎麼入門?一個人能做自媒體嗎?
    在剛開始進入自媒體行業時,很多朋友會遇到幾個最有爭議的話題,第一個話題就是自媒體會賺錢嗎?第二個話題就是自媒體怎麼入門?第三個話題就是一個人能不能做自媒體?做自媒體賺錢嗎?任何行業裡,大部分人是不會賺錢的,只有少部分人是賺錢的,這就是二八定律。
  • 上班族用手機做自媒體兼職賺錢當副業還可行麼?網賺沒這麼簡單
    而我自己就是一個做短視頻的新人,所以就特別想跟其他的新人和對自媒體感興趣的朋友,聊一聊這個話題。那自媒體現在還能不能做?答案是肯定的,能做!但是不好做,甚至是很難做,這就是現狀。因為自媒體已經過了那個風口期了,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覺得我什麼都不懂,就敢在這裡信口開河。
  • 如何打造快速賺錢的自媒體體系,什麼是自媒體?自媒體怎麼賺錢?
    如何打造快速賺錢的自媒體體系,什麼是自媒體?自媒體怎麼賺錢?自媒體這個概念真正火起來應該是2015年2016年前後,區別於之前的微博,社區之類的任何人都可以低門檻發布的玩法,自媒體的門檻相對較高,自媒體初衷是把那些優質內容集合出來傳遞給受眾,讓個人帶有一定的媒體屬性,是個人社交網站博客的升級版,通過信息工具平臺傳播出去優質信息。
  • 普通人別再通過自媒體賺錢了,只有少數人才能掌握賺錢的真相
    自媒體還能賺錢麼?疫情的影響導致大部分人的收入出現了問題,不得不想辦法另謀出路。自媒體這半年越來越熱,成為更多人副業的首選。這裡呢,凱哥先給大家潑盆冷水,90%的人只是嘗試一下,並不能真正做好自媒體。因為如今的自媒體變現方式和前兩年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門檻越來越高,對人的綜合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 自媒體是不是一個值得被選擇的副業?
    自媒體、新媒體其實是有一定的區別對待,但其實很多人都把兩者混為一談。總的來說從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出區別了,「自」當然是表個人或者一個團體。「新」則是舊的反義詞,也就是說在原本有的媒體基礎上去找尋新的呈現形式,讓觀眾更感興趣。其實很多人都有過想做副業但卻不知道如何開始的經歷。
  • 下班後做什麼副業賺錢?這五個就很「香」
    相信在大家的賺錢世界版塊裡,主業是原配,而副業確是標配。至於原因,沒什麼高談闊論,就很俗:生存、生活。雖然每天按部就班地上著班,但在下班後的閒暇時間裡,還是想儘可能地做點賺錢的事情。趁著周末,小希給大家分享五個適合下班後做的副業項目,下班後花個2-3小時幹起來,小金庫會肉眼可見地擴大。
  • 自媒體賺錢是騙局?掌握這4個賺錢方式,輕鬆月入過萬!
    不知從何時起,自媒體賺錢成為了網絡上的熱門話題,有很多人在網絡上曬自己自媒體的受益帳單,有人依靠月入數萬,看到這種情況,很多人都很心動,都去做嘗試,但最後發現一個月沒有任何收益,甚至還倒貼,根本沒有網絡上所說的那樣,開始懷疑自媒體賺錢是一個騙局。為什麼有人懷疑自媒體是騙局?
  • 做自媒體的意義是什麼?
    然自媒體卻不一樣,自媒體它的流量是非常大的,如果你火了的話會有很多的粉絲,有很多的流量。有多年沒有做自媒體了,我以為自媒體就是寫文章然後發布就可以了。但今天發現自媒體並不是這樣的。自媒體平臺並不是只是發布文章這麼簡單,而是我們一個說話的地方,比如說我們想說什麼,想表達什麼,我們通過這個平臺去發表自己的心聲。
  • 副業賺錢.什麼副業比較好.做什麼副業比較賺錢?為什麼很多人做項目...
    副業賺錢.什麼副業比較好.做什麼副業比較賺錢?為什麼很多人做項目消失了?走得太急(副業兼職賺錢引流方法) 常人,想成為資本家,比登天還難。 李嘉誠,只有一個。 老師,為什麼不做心理諮詢呀?我們這兒有心理諮詢老師。我不做心理諮詢老師,心理諮詢出單了,我們這兒有專門的接單老師。接單老師,一般一小時收費100元。推廣人員對外收費,一小時200到300元。心理諮詢,還沒有塔羅佔星暴利,奶奶個B。
  • 做什麼副業最賺錢,利用好自媒體,賣產品最賺錢!
    普通人沒必要找所謂的風口,勤快一點,幹什麼都能賺錢。說點能落地的,我們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但是僅僅依靠工資,難以讓自己露出笑臉,所以很多人都做起了副業,做起了網絡項目,但是能賺錢的依然不多,今天給大家理理思路,也許你能豁然開朗。
  • 做自媒體能賺錢嗎
    做自媒體能賺錢嗎?這個話題是近幾年在網上討論得比較熱門的話題,有的人說日賺上千或幾百,有的人說天天就得幾毛或幾分甚至有時還沒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而且都提供了視頻證明,那究竟做自媒體能不能賺錢?根本就沒得出個結果,還把網友們都整暈了。
  • 副業項目自媒體賺錢法,一個號也能月入過萬
    前幾天在群內發布一個消息,說是招募寫手,沒想到有很多人感興趣 不少朋友表示,自己平時喜歡讀書,寫點東西,但是呢,商業寫作單子比較有限,很多東西要求比較嚴格,寫好一篇稿子費時費力 所以大創今天就分享一個如何靠自已媒體平臺本身獎勵來賺錢的副業項目 如今,是一個信息爆發的時代
  • 百家號自媒體怎麼賺錢,自媒體真的收入很高嗎?
    百家號自媒體怎麼賺錢,自媒體真的收入很高嗎?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自媒體的文章,說自媒體每個月可以賺上萬元,每天的收入就可以賺幾百元,做自媒體收入真的很高嗎?常見的自媒體平臺都有哪些,我們知道,百家號,今日頭條,公眾號,企鵝號,搜狐,新浪看點等等,那麼問題來了,自媒體真的收入很高嗎?、今天我們來談談百家號,百家號是目前單價最高的,過了新手期就會有收益,如果是原創號的話,收益會更高,而且百家號現在是主打平臺,想做自媒體的朋友,百家號是個不錯的選擇,主要是收入高。
  • 什麼是自媒體,很多人說寫文章、拍小視頻就可以賺錢,這是真的嗎
    其實很多人都不懂得什麼是自媒體,但是基本上你如果用的是智慧型手機,手機裡都會下載一些關於自媒體的平臺,很多常見的平臺,如:今日頭條、趣頭條,百度,抖音,快手等等。如果說這些平臺你沒接觸過,那麼你至少有微信吧,每天朋友圈都可以看見一些別人發的文章、或者說公眾號之類的,其實這些都是屬於自媒體!「自媒體」在17年前便被提出來,隨著微博的誕生,自媒體迎來了新的浪潮,再到後來的微信公眾號上線,出現在人們的眼中,再到如今的百花齊放,今日頭條等眾多的平臺誕生。自媒體也逐漸的演變,形成了文章、圖片、視頻、直播、音頻等形式。
  • 解析:自媒體是騙人的嗎?它到底怎麼賺錢?
    其實要說自媒體真的賺錢嗎?我想這個問題只要是接觸一點自媒體這個行業的人都能回答,賺錢,很賺錢!我想現在說是自媒體時代,都一點不為過,只要我們的手機是智慧型手機,我們平時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接觸自媒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就像我們朋友圈看到的文章,視頻,瀏覽器看到文章,新聞,這些都是通過自媒體平臺發布出去的,大家的觀看,就產生了收益。
  • 自媒體是如何賺錢的自媒體運營從入門到精通自自媒體新手選什麼領域媒體視頻剪輯去哪裡學自媒體新手該怎麼起步自媒體新手怎麼運營
    他大專畢業,從負債6萬到年入千萬:有遠見的人,都在做這件事新手快速入門自媒體(二)你不知道的知乎高瀏覽文章寫作技巧「畢業5年存款百萬」:這才是一個人越來越值錢的最大跡象被他吸過之後,我回不去了…巨人思維:也許你的頓悟,只是別人的基本功我的知乎Live —— 遊戲行業新手指南「產後才發現我不愛她
  • 做自媒體5年,我來告訴你月入過萬的自媒體人是怎麼賺錢的
    2020年最火的職業之一,自媒體肯定榜上有名,不管是全職還是作為副業,人人都在做。網上也經常看到很多人說,通過做自媒體月入幾千、月入上萬,甚至月入十幾萬。所以也經常有人在問:自媒體真這麼賺錢嗎?那這些這些月入過萬的人,他們都是怎麼賺錢的?確實,自媒體賺錢方式有很多。作為一個半自由職業者,同時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自媒體人,我想說說,那些自媒體行業的自由職業者,賺錢方式一般都有哪些。
  • 上班族做什麼副業賺錢,在網上做什麼副業比較賺錢?
    我們應該都明白,工作打工收入,一般都是主業,也是我們多數人的賺錢方式;副業賺錢,都是在不影響自己主業的前提下,利用業餘時間做兼職。 一般副業都是以兼職的方式在做,做過副業的朋友,你通過副業賺到錢了沒有,如果沒有,看看這篇文章是否能幫助到你,能否給你點思路,能讓你重新幹副業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