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疫情
吳尊友:冷凍的海產品或肉食品,可能把疫情國家的病毒傳入我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冷鏈的溫度不同,病毒存活的時間也不同。一般來說,在攝氏零下20度的環境中,病毒可以存活數月之久。即使是普通的冷鏈運輸,病毒也可存活好幾周。如果是在新冠疫情高發地區汙染的物品,包括食品或外包裝,經過冷鏈運輸,則可把病毒帶到非疫區,從而引起接觸傳播,引爆新的新冠疫情。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冷凍的海產品或肉食品,可能把疫情國家的病毒傳入我國。
熱點
蘋果回應iPhone12信號差
近期,在蘋果社區、貼吧等有較多iPhone12用戶反應手機信號差的問題,切換飛行模式也沒用,必須重啟手機才行。蘋果官方客服對此問題表示,可能是軟體衝突和間歇性問題,暫時還沒收到是硬體問題的通知,建議重插SIM卡、更新運營商設置、更新系統。
反轉!官方通報幼兒園被舉報肉餡發臭事件調查結果
11月10日,河北張家口宣化區濱河幼兒園有家長反映,學校給幼兒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還發現了「慶大黴素」止瀉藥包裝袋。11月11日,宣化區委宣傳部通報稱,「變質肉餡」和腐爛菜品初查為餐廚廢棄物,「慶大黴素」包裝袋為食堂職工王某服用過的藥物包裝袋。
促銷「翻車」 高潔絲致歉
據@高潔絲 微博消息,針對高潔絲品牌天貓旗艦店「澳洲進口純棉整箱日夜組合裝70片產品」雙11前一小時促銷機制(買2套享受優惠價格及相應贈品)在消費者端無法實現操作一事,高潔絲對此表示抱歉並表示,原定11月11日00:00-01:00有效的「澳洲進口純棉產品日夜組合裝70片產品」促銷機制(買2套享受優惠價格及相應贈品),延長至11月11日23:59全天有效。已買下1套,未享受2套促銷機制的消費者,可聯繫高潔絲天貓旗艦店客服進行補拍,獲得差價退款和贈品補償。
政策
中國成首個快遞包裝綠色認證國家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認證監管司副司長薄昱民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10月30日,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制度正式落地實施。首批快遞包裝綠色認證目錄優先選擇了在快遞行業中使用量大面廣的包裝箱、膠帶等10種產品。獲得綠色認證的快遞包裝產品就意味著滿足了資源節約、環境無害、消費友好等方面的特性要求。「目前,對快遞包裝實施綠色認證,在國際上尚屬首例。」
全國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連日來引發不少網友討論。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其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10日,經媒體梳理發現,從2018年至今,已有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山東、貴州、廣西、山西和陝西等至少十個省份教育部門出臺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有的地方明確定期開展作業督查,甚至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
北京發布「限塑10條」
北京「限塑10條」即將出爐。從11月10日,北京市發改委等部門開始對《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獲悉, 北京「限塑10條」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同時聚焦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重點行業強化減塑力度,嚴控一次性塑料製品向自然環境洩露。
上海乘公交不戴口罩司機可報警
11月10日,記者從上海市道路運輸管理部門獲悉,乘坐公交車時,司乘人員應勸阻未佩戴口罩乘客乘車,在公交起始站點,若勸阻不成可延遲發車或停駛,必要時通知公安部門處理;在中途站點應提醒乘客佩戴口罩,並勸阻未佩戴口罩的乘客乘車,必要時通知公安部門處理。
數據
青島假睫毛訂單量增加四成
「雙十一」臨近,在青島平度市一家睫毛廠的生產車間裡,工人們正在進行生產操作,卡毛、合線、定型,一對假睫毛就出爐了。廠家介紹,目前假睫毛處於爆單狀態,每天穩定輸出一萬盒左右。訂單量比平時增加百分之四十左右。當地睫毛生產企業有800多家,佔全球睫毛產量約七成。
全國新招49萬快遞業臨時工
國家郵政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全國日均快遞業務量預計將達到4.9億件,這一數字約是日常業務量的2倍。有快遞公司網點負責人告訴記者,從9月開始他就在招人,對部分攬件崗位開出月薪高達1萬元的條件,可招人並不順利,無奈他也上了一線。據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為應對今年旺季,各大快遞企業總部紛紛加強人員、運力、場地、處理設備、信息系統能力儲備,目前企業已經新增了49萬臨時用工人員。
10月全國雞蛋批發價格同比下跌27.4%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10月份全國雞蛋批發市場價格、零售價格分別為每公斤7.96元和9.41元,環比分別下跌4.7%和2.1%,同比分別下跌27.4%和24.7%。主要原因是在於雞蛋市場供應的過剩,生產方面是因為三季度雞蛋市場行情較好,目前產蛋雞存欄量保持在12.5億隻,雞蛋市場供應還是比較有保障的。
上半年中國入境遊客接待1454萬人次
中國旅遊研究院10日發布《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報告2020》,該報告披露,2020年上半年中國入境遊客接待1454萬人次,同比下降80.1%。其中,入境過夜遊客和外國人入境遊客下滑幅度同樣超過八成。
提醒
把銀杏果當保健品吃?專家:吃多了可能中毒
最近,不少人走上街頭撿拾銀杏果回家煲湯、煮粥。11月10日,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藥劑質控中心主任、北京中醫醫院臨床藥學科主任郭桂明提醒市民,銀杏果並非保健品,也沒有滋補、強壯的保健功效,吃多了反而可能引發中毒。輕者會出現頭暈、噁心、發熱和嘔吐等症狀,中毒嚴重時可能會出現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他提醒公眾,一定不要自行上街撿拾白果,盲目加工食用。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人民日報 央視財經 新華網
監製/何永鵬 田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