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 作者:羅仕 薛江華 2018-06-27
金羊網訊 記者羅仕、通訊員來穗宣報導:昨日,記者從廣州市來穗局獲悉,《廣州市來穗人員積分制服務管理規定(試行)》及實施細則將於7月1日正式實施,屆時,全市172個街(鎮)來穗人員和出租屋服務管理中心的積分制服務管理受理窗口將同時接受積分制服務申報,「來穗人員積分制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同步開放。
據廣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州市來穗人員積分制服務管理規定(試行)》及實施細則通過制定科學的積分指標體系,按個人自願和屬地申辦的原則,將個人條件和社會貢獻情況換算成積分,再將積分與公共服務掛鈎,按積分高低享受公共服務。同時,將現在由各單位分別實施的積分制入戶、積分制入學、積分制申請公共租賃住房及其他權益和公共服務統籌起來,統一制度框架,使用同一積分指標體系、統一操作流程。
即將實施的積分制服務政策設計了包括基礎指標、加分指標、減分指標3部分積分指標體系,其中基礎指標包括合法穩定住所、合法穩定就業、文化程度和年齡;加分指標包括技術能力、創新創業、急需工種或職業資格、服務行業、社會服務和公益、納稅情況、表彰獎勵;減分指標包括信用情況、違法違規與刑事犯罪。
據悉,各部門將依託同一信息系統開展「一網式」積分服務工作,對來穗人員積分進行審核認定,既方便群眾辦事,又提高工作效率。
廣州市來穗局表示,7月1日起,來穗人員可登錄「廣州市來穗人員積分制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填寫申報信息並上傳有效的身份證明、有效期內的《廣東省居住證》及其他能夠證明本人計分的相關材料,待預審通過後前往居住地積分制受理窗口提交材料。
來穗人員最終積分由各區來穗人員服務管理部門認定,並可根據實際進行動態調整、定期調整和申請調整。申請人可憑積分享有的各項公共服務內容及對應的分值和條件,由市政府相關部門和各區政府會同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部門予以確定,並根據全市或各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服務需要予以調整。
此外,廣州市來穗局提醒:來穗人員積分制服務為基礎性常態化工作,如需申請辦理積分制入戶、隨遷子女積分入學、入住公共租賃住房等特定基本公共服務的來穗人員,可留意各職能部門另行制定的申請條件、流程、材料等相關要求,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申報。申請時間先後對積分最終認定沒有影響,建議來穗人員在熟悉各項服務政策後再行申報,以錯開申報高峰,避免重複辦理。
同場加映
廣州非戶籍人口超過戶籍人口 人口戰略從控制轉為爭奪
市政協建議:彌補來穗人員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缺口
金羊網訊 記者薛江華報導:昨日,廣州市政協舉行第十三屆六次常委會議第一次大會。記者獲悉,廣州市非戶籍人口已經超過戶籍人口。市政協專題議政報告指出,來穗人員子女入讀公立學校比例低,建議提高教育財政支出,擴大教育資源總供給。
會議審議通過了市政協常委會《以主導產業為引領,以龍頭企業為帶動,構建廣州現代化經濟體系新格局》專題議政報告和《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紮實提升來穗人員公共服務水平》專題議政報告。
廣州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州市人口結構發生了新變化,截至5月31日,全市登記在冊的來穗人員967.33萬人,戶籍人口911.98萬人,非戶籍人口超過戶籍人口,「來穗人員從『候鳥式遷移』向『長期穩定居住』轉變,從單身進城向『家庭式』、『家族式』轉變」,廣州的人口戰略也從「控制人口」向「爭奪人口」轉變。
據介紹,來穗人員中,本省359萬人,佔37%,外省607萬,佔63%。年齡方面,20~50歲的勞動力佔85%。「年富力強且受過一定教育的來穗人員佔群體總量的近九成,在戶籍人口老齡化情況下,為廣州貢獻了人口紅利。」
市政協「報告」指出,由於過去主要依據戶籍提供公共服務,產生歷史欠帳,來穗人員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缺口大,公共服務投放力度不足。
報告指出,落實隨遷子女教育問題無疑是為城市發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建議強化教育服務,加強學位預測,大力扶持民辦教育。
目前對於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居住證辦理的管理較為鬆散,相關部門對學齡隨遷子女的數量、年齡結構、增速等情況掌握不夠清晰準確。建議加強對隨遷子女流入情況的登記管理,可結合人口出生數、幼兒園在讀學生預測非戶籍適齡入學兒童數量,做好增加學位的配套規劃。
「隨著積分制入學的推進,今後需要解決教育需求的隨遷子女基數必然增大,同時由於二孩政策實施,戶籍兒童入學需求也將增大,對學位總體供給將產生一定壓力。」報告建議提高教育支出佔公共財政的支出比例,擴大教育資源總供給。
編輯:Qiu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