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推出移動電源2 10000mAh版本後不久,緊接著又推出了20000mAh版本的移動電源2 PLM05ZM,即本次評測的產品。
白色的包裝盒,小米移動電源的一貫包裝風格不變。
側面對產品的主板特點進行了描述:雙向快充、鋰聚合物電芯、表面漸變凸點防滑設計。
另一側面標註了可充手機的參考次數(具體充電次數視手機電池容量和使用習慣而定)。
背面是產品的有關信息、防偽標籤。
包裝盒上的產品參數。
打開包裝盒。
產品包裝的全部內容:米移動電源2 PLM05ZM一臺、Micro充電數據線一條、產品使用說明書一份。
移動電源的外殼為白色,靠下方有一個「MI」LOGO金屬標籤。外殼表面為漸變凸點防滑設計,防滑和耐刮。
背面空白一片。
側面,其中一側在靠近輸入輸出接口處有一個按鍵。
按鍵內凹,減少誤觸碰。
移動電源橫斷面,兩邊呈圓形。在底部標註了產品的各項參數,放大圖片可見。
小米移動電源喜歡使用的防塵貼封住了輸入輸出口。
撕開防塵貼紙,露出移動電源的接口。
左右是兩個USB-A輸出接口,並沒有標註輸出口的編號,中間為Micro充電輸入口,並沒有採用日趨流行的Type-c接口,略感遺憾。
出廠剩餘電量2格,可以理解為50%電量。
加入了與10000mAh高配版和小米2 10000mAh版本同樣的小電流功能,啟動移動電源後只要快速雙擊按鍵,移動電源就進入小電流輸出模式,四盞電量指示燈循環點亮,可供如藍牙耳機、手環等充電電流小的設備充電,直至充滿為止。當然,這個模式下也能提供大電流輸出。
依然支持對小米LED燈的開關控制,有趣的是,當插上兩支小米LED燈時,按下按鍵,遠離按鍵側的燈會先亮,另一支後亮。
移動電源使用說明書。
配送的白色Micfo充電數據線,整體長度約33cm,線型為扁平的麵條線。
移動電源三圍尺寸:長約135.8mm、寬約67.5mm、厚約24.2mm。
體重:325.8克比上代產品338.8克輕一點。
上代產品體重:338.8克。
與上代產品YDDYP01 20000mAh(輸入單向快充)移動電源相比較,比上代產品短一點。
比上代產品窄一點。
比上代產品稍厚一點。
手感很好,不滑,一手可掌握。
輸出協議:按鍵側的USB輸出接口:USB表識別為Apple 2.4A和DCP1.5A。5V空載輸出電壓5.0131V。
5V2.4A負載的情形,輸出電壓在5V以上。
9V檔:空載輸出9.103V。
9V2A負載情形,輸出電壓依然維持在9V以上。
12V檔:空載輸出12.20V。
12V1.5A負載的情形,輸出電壓比空載時的12.20V有升高,表明輸出電壓具有線損補償功能。
非按鍵側的USB輸出接口:USB表識別為Apple 2.4A和DCP1.5A。5V空載輸出電壓5.0128V,與按鍵側的輸出口電壓不一樣。
5V檔2.4A負載情形,輸出電壓保持在5V以上。
9V檔:空載輸出8.938V,比按鍵側的USB口輸出電壓低一點,可見兩個輸出口在移動電源內部並非直接並聯的。
9V2A負載情形,輸出電壓8.86V,比按鍵側的輸出電壓要低。
12V檔:空載輸出11.89V,比按鍵側的USB口輸出電壓要低。
9V2A負載情形,輸出電壓11.901V,比按鍵側的輸出口電壓要低。
輸出步進電流測試:按鍵側輸出口5V檔電流步進:輸出電壓分兩段進行線補,在輸出電壓高於5V時最大輸出電流為2.60A,比標稱的2.40A大。
按鍵側輸出口9V檔電流步進:輸出電壓線補幅度很小,在9V以上時最大的輸出電流為2.50A22.7W,比標稱的輸出電流2.0和輸出功率18W都要大。
按鍵側輸出口12V檔電流步進:輸出電壓帶線補,在12V以上時最大的輸出電流為1.80A21.8W,比標稱的輸出電流1.50和輸出功率18W都要大。
按鍵側QC3.0快速觸發測試:
非按鍵側輸出口5V檔電流步進:輸出電壓分兩段進行線補,在輸出電壓高於5V時最大輸出電流為2.70A,比標稱的2.40A大。
非按鍵側輸出口9V檔電流步進:輸出電壓沒有明顯的線補,在9V以上時最大的輸出電流為2.50A22.3W,比標稱的輸出電流2.0和輸出功率18W都要大。(表內的標題有錯字,測試完成才發現,由於比較耗時,不再重新測試)
非按鍵側輸出口12V檔電流步進:輸出電壓帶線補,在輸出電流為1.80A時電壓為11.85V21.3W,輸出電壓為12V,但比標稱的輸出電流1.50和輸出功率18W都要大。
非按鍵側QC3.0快速觸發測試:
移動電源自充電測試:第一次充電使用樂視EQ-24BCN東洋版充電器進行充電,用EBD增強器進行記錄,充滿耗時6小時10分鐘,比上代產品需要的時間少一點。從充電曲線反映,充電流是脈動變化的,與上代產品一樣。
第二次充電使用orico 的四口充電器5V輸入充電,充滿耗時10小時10分鐘(與增強器記錄的時間有出入,原因是用增強器時無法設置充滿關斷電流,在處理數據時將最後的同一充電電流數據0.067A刪除)。5V輸入充電消耗的時間較長,因此,建議儘量使用QC快充充電器對移動電源進行充電。
升壓轉換效率測試:按移動電源標註的輸出三檔輸出電壓和電流參數進行測試,只測試了移動電源按鍵側的USB輸出口輸出轉換效率。5V2.4A輸出:14024mAh、71.91Wh、均壓5.06V。轉換效率:71.91/77=93.40%,轉換效率相當高。
9V2A輸出:7575mAh、68.66Wh、均壓9.06V。轉換效率:68.66/77=89.17%,轉換效率同樣相當高。
12V1.5A輸出:5479mAh、67.62Wh、均壓9.06V。轉換效率:67.62/77=87.81%,轉換效率同樣相當高。輸出電壓呈逐漸升高的狀態,在接近放電結束時才開始下降。
移動電源給設備充電兼容性測試(僅限於自己能夠找到的設備):兩個輸出口分別給手機和平板電腦充電。1、華為麥芒B199,電量21%:充電電流在1A左右,比滿速的1.2A小。
2、三星NOTE2,電量10%:滿速充電。
3、三星NOTE4,電量59%:兩個輸出口均快充握手成功,滿速充電。
4、iphone6,電量70%:充電電流1A以上,兼容。
5、iPad mini2,電量42%,兼容,滿速充電。
充電器給移動電源充電兼容性測試:
與anker的A2132充電器(QC2.0)快充握手不成功,只能5V充電。
測試數據匯總如下:
三、總結
小米不惜成本,沒有使用上代產品的外殼,重新為小米移動電源2 PLM05ZM(20000mAh)設計開模新的外殼,內部改用高密度的4.4V聚合物鋰電電芯,進一步縮減了移動電源的體積並提高了能量,電芯標稱容量達到了77Wh。
重量和體積均較上代產品有所減小,手感和便攜性進一步得到提升,可以說是目前容量足體積最小的20000mAh雙向快充移動電源,並且支持QC3.0輸出。
經實測,小米移動電源2 PLM05ZM3檔輸出電壓的轉換效率均處於業界上遊水平,其中5V2.4A的輸出轉換效率高達93%以上。自充電也能控制在較短的時間內,相對於其他10000mAh的快充移動電源3個多小時的自充電時間,20000mAh的小米2移動電源6小時10分鐘的充電時間並不慢。
兩個輸出口均支持快充輸出,兼容安卓和蘋果設備滿速充電,併兼容華為FCP(據拆解資料,未實測)。
總體來說,小米移動電源2 PLM05ZM在各方面均較上代產品有較大的提升,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相關閱讀: 699元確實香!華米Amazfit GTS 2 mini評測再見了 熱管直觸!酷冷至尊新款散熱器評測:風更大燈更炫我愛死iPhone 12 mini了 但續航真的要「殺人」了或許是最強的生產力輕薄本!尊爵Prestige 14筆記本評測開啟4K光追遊戲次時代!索尼PS5評測:這就是完美主機Redmi Note 9 Pro首發評測:1億像素終極下放1599元神機
- THE END -
#小米#評測#移動電源
原文連結:充電頭網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