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尼康發布全畫幅微單Z6/Z7至今,已經過去了整整兩年的時間,而在這兩年的時間段裡,尼康不僅推出了Z5/Z6/Z7以及Z50四款機器,同時還發布了十四支的尼克爾Z鏡頭和兩支Z增倍鏡,可以說尼康Z全畫幅微單的發展勢頭還是不錯的。其實在尼康發布全畫幅微單的兩年裡,很多人質疑尼克爾Z沒有大光圈鏡頭,並戲稱尼克爾Z為「F1.8軍團」,但很少有人真正地和尼克爾Z背後的設計師以及開發者進行過交流。在8月末的一天,我很榮幸地參與了尼康方面提供的一次關於尼克爾Z 50mm f/1.8 S以及Z 85mm f/1.8 S兩支鏡頭的工程師開發訪談,也正是通過這次訪談,讓我們了解到了尼克爾鏡頭背後的開發故事。
曽雌 功 光學本部/第二開發部/第二設計課(左一)
村谷 真美 光學本部/第三設計部/第一光學課(左二)
真杉 三郎 光學本部/第三設計部/第二光學課(右一)
合田 洋吉 光學本部/第二開發部/第三設計課(右二)
由於疫情的關係,本次開發者訪談採用的是線上交流的方式,通過遠程會議我和開發尼克爾 Z 50mm f/1.8 S的尼康光學本部/第三設計部/第二光學課真杉三郎 Masugi Saburo先生、尼康光學本部/第二開發部/第三設計課的合田洋吉 Goda Yokichi先生以及開發尼克爾 Z 85mm f/1.8 S的尼康光學本部/第三設計部/第一光學課村谷真美 Muratani Mami女士、尼康光學本部/第二開發部/第二設計課的曽雌功 Soshi Isao先生進行了訪談。以下是我結合本次專訪的內容撰寫的文章,希望對尼克爾Z卡口鏡頭感興趣的用戶會有一些幫助。
真杉 三郎 光學本部/第三設計部/第二光學課(左)
合田 洋吉 光學本部/第二開發部/第三設計課(右)
每一個廠商在開發新鏡頭的時候都有著自己的考慮,都是結合自身的產品特點以及市場調研的結果,所以此次的尼克爾Z卡口鏡頭並沒有和F卡口鏡頭一樣採用金圈的設計,究其原因還是考慮到外觀的質感;其實很多人有疑問,為什麼尼克爾不先發布1.2光圈的鏡頭,而是選擇F1.8的鏡頭呢?其實仔細想想從全畫幅微單誕生之初,很多人所討論的點在於微單到底微不微的問題,很多人覺得微單體積變小了,但是微單的鏡頭又變得很大,失去了意義,尼康其實是看到這一點的,所以在開發尼克爾Z的鏡頭時,首先考慮的因素就是為了提供儘可能小巧而且高畫質的鏡頭,因此尼康先行研發了F1.8的鏡頭,不管市場上用戶是否覺得尼克爾Z的F1.8鏡頭價格是否過高,體積是否過大,但尼康的初衷就是為了將這樣的最大光圈,設計成各種場景都能使用。這裡打個比方,尼克爾Z的f/1.8鏡頭與F卡口的F1.4鏡頭相比,它既小巧又便宜,而且性能高。
村谷 真美 光學本部/第三設計部/第一光學課(左)
曽雌 功 光學本部/第二開發部/第二設計課(右)
那麼談到定價,其實尼克爾Z的F1.8鏡頭定位是高端的S-line鏡頭,其實尼康在研發S-Line鏡頭之初考慮的就是尺寸儘可能的小巧,同時在鏡頭素質上有著高規格的表現,尼克爾Z 50mm F1.8s以及Z 85mm F1.8s兩支鏡頭就屬於這樣的產品序列,所以單純的以F1.8光圈來評價這兩支鏡頭的售價顯然是不合適的,如果真的追求性價比,尼克爾Z還是有非S-Line的鏡頭可以選擇的。那麼說到這兒,就再多說一句,目前在Z卡口鏡頭的DX系列中,有些鏡頭已經採用塑料卡口,而S-Line型鏡頭考慮精度和成本的平衡很有可能採用金屬卡口。而尼康方面也解釋到,高端的產品會使用與其級別相符的材料,尼康會儘可能地使用優化的材料來製造出儘可能低廉的產品。
尼克爾 Z 85mm f/1.8 S鏡頭(左)和尼克爾 Z 50mm f/1.8 S鏡頭(右)
對於Z卡口鏡頭而言,由於短法蘭距的優勢,鏡頭在高解析度以及虛化方面的優勢相比單反而言,會更加的突出,但高解析度和極致虛化本身就是一個很矛盾的存在,那麼對於尼克爾Z鏡頭而言優勢如何實現的呢,尼康方面對此的解釋是每一款鏡頭都有各自獨特的優化對焦方式,針對Z卡口鏡頭新開發了對焦驅動系統,進而實現了高解析度和虛化特性,相信說到這兒是不是可以很好的理解呢。
其實為了同時實現高解析度和優美的虛化,一些尼克爾鏡頭在設計的時候會儘可能地減少色差和彗形像差,保留球面像差,從而設計成美麗的虛化效果。但解析度也會影響球面像差,所以在重視虛化的同時,採用了調整球面像差的設計。為此需要優化對焦方式。尼康在開發了新的對焦方式後行優化,不降低解析度,同時也達到美麗的虛化效果。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尼克爾Z 50mmf/1.8 S沒有採用多重對焦系統的原因,這支鏡頭採用的是高扭矩的步進馬達。對於尼克爾Z 50mmf/1.8 S本身而言,顯然更適合。
以往大光圈鏡頭不僅要考慮前景的虛化表現,同時更要考慮背景的虛化表現,會有一個不同的側重點,尼克爾Z 50mm f/1.8 S的側重點在於背景的虛化表現,而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完全是出於設計的考慮,畢竟大光圈鏡頭,前景會突然變成大散景,所以焦點稍微向後移動一些,設計上比較容易控制。突然變成大散景的地方在設計上有難度,所以尼康在研發這兩支鏡頭的時候優先考慮了背景。當然前景虛化尼康也認真考慮了。
隨著當前視頻市場的逐步火爆,尼克爾鏡頭在開發之初就考慮到了視頻拍攝的需求,從尼克爾Z整體的產品線而言,F1.8系列和S-型等鏡頭具有高畫質,即使改變焦距時,創建的影像色調等也不會發生變化。拍攝視頻時很輕鬆。所以尼克爾Z鏡頭是非常適合拍攝視頻的,而且在機械系統的技術性方面,尼克爾Z系列鏡頭通過採用步進馬達減小了噪音,實現了靜音錄製。在光學性能方面,儘量減輕由對焦造成的視角變化。這種設計減小了對焦呼吸效應的影響。
當然我們也希望尼克爾在未來推出更多Z卡口的鏡頭,比如經典的135mm大光圈鏡頭以及F1.2的大光圈鏡頭,以我對尼康這個品牌的理解,我相信尼康會將繼續在聽取用戶對焦距和F值等要求的基礎上,開發出豐富多彩的鏡頭。所以關於尼克爾Z鏡頭的未來,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