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新聞網呂梁訊(解德智、郭俊宏)7月17日, 「直播助農·嗨購呂梁」 交口縣名特優農產品直播帶貨周在呂梁市電商扶貧創業孵化園啟動。旨在助力企業和農戶跨上農特產品銷售的「高速路」,打造消費扶貧「新引擎」,推動全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直播帶貨以「康養生態福地·e購山城交口」為主題,「縣領導+主播+網紅」的「帶貨天團」強勢出道,採取線上銷售和線下體驗相結合的方式,擦亮了交口農特產品的「金字招牌」。遵循「生態、綠色、有機」的標準,精選了20家農業企業走進展廳,甄選出35個系列的54種特色鮮明、品質突出的名特優農產品亮相直播間,讓交口農特產品從「養在深閨人不識」嬗變到「天下誰人不識君」。
直播帶貨期間,上級領導在交口展館進行巡館視察。
「交口夏菇菇蓋厚、菇柄短、香味濃、口感好,最關鍵的是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高,是當之無愧的山間瑰寶」。當晚,作為「新晉主播」的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金榮在直播中妙語連珠,金句頻出,「我推薦的香菇、木耳、豬肉、藥茶等產品雖然『土』味十足,卻是我們交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金鑰匙』。老鐵們!下單走一波!」。從人文歷史、生態環境,到農特產品的歷史淵源、生長過程、社會效應,王金榮通過極具感染力和親和力的講解,讓廣大網友對產品有了更加詳細深入的了解,吸引著數萬網友的眼球。「帶貨天團」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優勢,給直播間帶來了「超級流量」,在2小時的直播活動中,有80餘萬名網友湧入直播間觀看直播。
「線上直播銷售能有效提高企業和農戶品牌化營銷和標準化生產意識,實現農產品質量和附加值的提升」。交口韋禾農業銷售人員任麗森通過線上帶貨後體會頗深。
王金榮在直播時深有感觸地說:「只要對產業有利、對企業和群眾有利,我很樂意為交口農產品代言,進而提升交口農特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打通農特產品銷售『最後一公裡』,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活動同時受到中央、省、市媒體的大力關注,通過山西廣播電視臺、「黃河PLUS」客戶端、「交口通」APP,以及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組成的融媒體矩陣,全方位宣傳交口脫貧攻堅、轉型發展成果,以及文化旅遊、人文生態、農特產品等優勢資源。
「直播帶貨既展現了俯下身、沉下心、做實事的政府形象,也體現了政府在融媒體時代一種新的運行狀態和互動方式。不僅增加了企業和產品的認可度、信譽度、知名度,又整體宣傳了縣域及地方農特產品的特色優勢,這是交口發展品牌農業、增加農民產業收入的有益探索。」交口縣融媒體中心主任李生智說。
當日,在召開的「直播助農 嗨購呂梁」呂梁名特優農產品直播帶貨季呂梁藥茶專場品鑑展銷會上,山西科學技術協會在山西藝瀧本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設立藥茶專家工作站。
交口縣野生凍綠葉藥用價值極高,經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富含黃酮4.2%,比白茶高出一倍多,含有鋅、鐵、硒等人體所需營養元素,具有典型高山古茶的特徵。有抗炎症、抗過敏、抗氧化等功效,同時,有軟化血管、降「三高」的作用。」
「發展現代農業,就要打好特色優勢牌。我們會在產品種類、形式、口感、功效上下功夫,為消費者設計『最想要』的藥茶產品,讓『山西藥茶』更好的突破,做成真正具有『茶的味道、藥的功效』的特色產品。」談及未來時,企業負責人張藝瀧成竹在胸。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交口縣委政府大力推進轉型發展,以食用菌、特色養殖、核桃三大農業產業為主的特色農業迅速崛起。2019年,全縣食用菌發展3200萬棒,年產值3億元,已經成為全省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排頭兵;豬出欄發展30萬頭,年產值9億元;20萬畝核桃林掛果11萬畝。三大產業累計帶動87%的貧困戶穩定增收。交口夏菇、呂糧山豬、維仕傑沙棘、晉驕香小米、凍綠葉茶、富硒雞蛋等一大批優質農產品聲名遠播,以香菇、山豬、沙棘為內容的「交口三寶」更是享譽全國。
縣委書記霍慧文表示,今後,交口縣將緊緊依託生態綠色、「天然氧吧」的獨特氣候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努力打造「中國生態食材之鄉」。同時,積極搭建平臺、拓展銷售渠道,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在做強產業、服務品質、產業轉型上下功夫,通過「網際網路+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產業競爭力,讓交口特色農產品搭上網際網路直播的「順風車」,跨上新零售的「高速路」,促使貧困群眾的脫貧基礎更鞏固,脫貧成色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