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口沿江大道拐進合作路前行360米,門牌為合作路17號的一幢三層樓房,就是漢口英美菸草公司舊址。這棟樓現在是市旅遊協會、合作社和餐廳用房。
本世紀初,英美煙公司曾在中國有過相當大的生產、銷售規模,其中,在武漢的煙廠規模達到中國境內的第二位。我的兩件藏品收藏了記錄了這段歷史。
英美菸草公司木蘭煙標
20世紀20年代,英美煙公司出品的白底「木蘭」煙標,主版圖案描繪的是身著戎裝、手持弓箭,牽著戰馬的花木蘭,圖案上部為英文「木蘭」,下為英文「香菸」,左右分別為英、中文「10支香菸」。副版則為一朵木蘭花圖案。上下書寫中文篆體木蘭香菸等字樣。
「木蘭從軍」香菸廣告月份牌
月份牌畫面上,花木蘭在沙丘上彎弓射箭,一位軍士手持長槍,牽著駱駝跟隨在後,畫幅左下角作者籤名為「伯翔」。「伯翔」即胡伯翔,是1930年代上海身價最高的月份牌畫家。畫面上部還有蔡孑廬先生題跋:「木蘭代父戍邊十二年,人不知其為女。所作木蘭圖,多作戎裝美人,無英俊氣慨,有婀娜風致,如是而從戎萬裡十二年,中安有不知木蘭是女郎,越今觀此畫我無閒然矣。」 畫下是中華民國十九年月份牌,左右兩邊是英美菸草公司生產「大前門」、「司令牌」、「絞藍牌」、「大炮臺」香菸廣告。
英美菸草公司在中國生產的牌號林林總總有一百多個。最初的幾乎都是洋名,如「駱駝」、「萬寶路」等。由於木蘭從軍的故事廣為流傳,又因為湖北是木蘭故裡,他們生產木蘭牌香菸,打著「為國從軍,媲美木蘭」的口號廣泛推銷其香菸,實在是商人的精明之舉。
英美菸草公司在中國
1880年,美國人,21歲的本薩克發明了第一臺捲菸機,被一位叫詹姆斯·杜克的菸草商人買下發明權。一開始,杜克就把發財夢指向了中國。當時,中國總人口有4.5億,杜克從來沒有來過中國,但對開發中國市場卻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從1888年開始,杜克的美國菸草公司將香菸輸入中國,1902年,美國菸草公司和英國帝國菸草公司合資建立英美菸草公司,不久,杜克將其位於上海的代理商老晉隆洋行和浦東美國菸草公司合併劃歸英美煙公司管理。英美煙公司在中國的銷售業績十分突出,1916年達到的120億支,當年,在中國的銷量達到了美國捲菸消費量的4/5,銷售額達2075萬美元,利潤375萬美元。欣喜若狂的杜克對報界說:「對那裡的潛力無論如何估計都不會過高。」
民國期間,英美煙公司在中國菸草業市場處於壟斷地位。抗戰爆發前,英美菸草公司已在上海、漢口、香港、瀋陽、哈爾濱、天津、青島、營口建立了11家煙廠、6家印刷廠、6家復烤廠、1家煙機廠和1家包裝材料廠,職工人數達25000人。1937年,其產量達到112萬箱,佔當時中國捲菸總產量的60%以上。
英美菸草公司在武漢
1911年英美菸草公司在漢口鄱陽街合作路口設立分公司,自建大樓辦公。主要煙廠有兩個,一個在漢口德租界六合路(也稱漢口煙廠),另一個在礄口。
據《江漢關貿易報告》載,六合路煙廠始建於1906年,1907年開始生產,採用當時最先進的機器設備,月產煙7000——8000箱(每箱5000支);礄口煙廠有捲菸機36臺,月產4500箱。兩廠牌號有「哈德門」、「紅錫包」、「綠錫包」、「雙刀」、「船」、「紫金山」等,銷往湖北、江西、河南、湖南、四川五省。。抗戰前,英美菸草公司在漢煙廠成為除上海外在中國第二大生產基地,煙廠每年向德租界工部局交納大量捐稅。
1931年夏,武漢地區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7月28日,長江分金爐堤最先潰決,武漢三鎮盡成澤國。此時,漢口六合路煙廠也未能倖免於洪水的侵襲。1934年,英美菸草公司改名為頤中菸草公司。
1938年武漢淪陷後,六合路煙廠停工,由日商丸三株式會社代管。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煙廠完全被丸三會社佔據,並重新開始生產捲菸。1944年底,煙廠被美機徹底炸毀。1945年至1950年,英美菸草公司陸續將資產轉移到香港,逐步撤銷了在中國大陸的菸草業務。
英美菸草公司礄口煙廠解放後改為武漢抗菌素廠。2008年4月拆遷後,建成「融僑錦江」商住樓。
英美菸草公司遺址在漢僅存漢口合作路口辦公樓,目前,這棟樓房為市旅遊協會和市供銷合作總社辦公地。建築原貌因使用方改建,外觀變動很大。
2012年的漢口合作路17號,漢口英美菸草公司舊址。王炎生攝
打撈城市記憶 鉤沉三鎮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