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速遞君!
導語:起初看見這個名字的時候我還以為是《大耳朵圖圖》系列出了新的動畫片,再仔細一看我又以為是《蠟筆小新》的中國重製版,沒想到的是這動畫片還標榜著原創的標籤。
文/速遞君
國產的很多低齡化的動畫片抄襲成風,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2007在央視少兒頻道上播出的《大嘴巴嘟嘟》就被指出其中的人物設定和細節、場景都抄襲了日本的動畫《蠟筆小新》。
這並不是憑空指證,在2007年的時候網絡並沒有像現在這樣發達,卻依舊有人在百度多種網站傳出質疑和批評的聲音。角色和配音皆抄襲《蠟筆小新》,連配樂也是直接來自日本的另一個動畫《熱帶雨林的爆笑生活》。
當時的記者問該動畫片的製作方,製作方回應除了配音像《蠟筆小新》之外,其他都是他們的原創。就連投資方的法律顧問也言之鑿鑿的說這只是「借鑑」。
時隔13年,我再從網絡上去觀看這一部當年備受爭議的動畫片時發現網友的批評是對的。在很多地方我們都能夠看出是《蠟筆小新》的翻版一樣,劇情和人設不能說抄襲,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很多人想必也很奇怪,國產動畫為什麼要熱衷於抄襲呢?我們不是沒有好的想法,不是沒有好的補助,也不是沒有好的作品當典範,為什麼近幾年的動畫卻顯得越來越粗製濫造了呢?
明明技術在進步,明明時代在進步,動畫的質量卻一直大不如前,這樣的現象早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了。這樣的現象讓小編補助補助這樣的獎勵資金可能就是導致很多動畫公司抄襲的原因。
政府對動畫產業的扶持是從產量、技術、播出的平臺和獲獎這幾個標準來核定補貼的。比如《大嘴巴嘟嘟》屬於2D 動畫,在央視播出,那麼它在央視播出的時長按每分鐘1000元算錢,上限200萬元。
在動畫界工作的人應該知道,製作30分鐘左右的中上質量的動畫片成本就需要40萬元左右,但是如果只是粗製濫造的山寨動畫那麼成本最低一集1萬就可以成為一部動畫。
這些想要獲得政府補貼的動畫公司不會在乎動畫的質量,也不在乎這部動畫會造成什麼影響,甚至不在乎收視率,因為只要動畫在電視臺上露臉那公司就能夠得到補助。
細數我國近些年來不同抄襲行為:動畫《小櫻桃》抄襲日本動畫《櫻桃小丸子》(連名字都這麼像,生怕大家不知道它是抄襲的一樣);《仙王的日常生活》和《齊木楠雄的災難》有太多神似之處,作者卻硬是說只是借鑑;《汽車人總動員》和《汽車總動員》真真假假分不清楚,一看作品畫質立馬傻眼……
《大嘴巴嘟嘟》只是我們現在動畫界的一個縮影罷了,還有很多讓我們震驚的抄襲可能還在創作中。小編一直對我們國產的動畫充滿著期待,可是這麼多年來,我們國產的很多少兒動畫並沒能讓我感受到國產動畫可以像早前一樣讓大家覺得是自己的童年。
曾經看《虹貓藍兔七俠傳》、《神廚小福貴》那些好看的動畫片的小孩子已經長大了,甚至很多人已經結婚生子了。很多人想要給孩子們看一下我們優秀的國產動畫,可現在的國產動畫卻沒有幾部能拿得出手給孩子們看的。
我們嚮往的不過是有屬於我們國家自己的動畫文化,能夠有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動畫世界,不用去羨慕別人。
總的來說,希望我們國產動畫能夠逐漸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吧!
好啦~看到這裡的小夥伴們,你們覺得國產動畫中比較好看的是那幾部動畫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喲~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ACG速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