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吸收與並聯電容換相換流器特性分析

2020-12-09 電氣新科技

為改善高壓直流輸電(HVDC)換相特性及調節無功分布,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特變電工湖南電氣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張志文、雷詩婕、翟承達、易梅生,在2019年《電工技術學報》增刊2上撰文,提出一種HVDC系統吸收與並聯電容換相換流器(ASCCC)。研究結果表明ASCCC不僅具有減少逆變器換相失敗的優點,而且能夠優化換流變壓器乃至整個系統的運行狀態。

高壓直流輸電(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HVDC)以其可實現交流電網的異步連接、控制靈活性強等特點得到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特別是隨著大範圍能源優化配置、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發電併網等需求的擴大,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項目得到快速實施。

傳統高壓直流輸電由於採用電網換相換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LCC),換流閥的導通與關斷依賴交流電網提供換相電源,當交流電網較弱時,逆變器容易發生換相失敗。為避免發生換相失敗,換流閥的熄弧角應大於15°,加上換相重疊角的影響,逆變器的觸發延遲角會更大,導致逆變器需要吸收大量無功功率,即網側無功補償容量很大。這樣容易使系統在甩負荷時因換流站無功過剩導致換流母線過電壓,嚴重時會導致系統停運,給電網帶來更大危害。

1954年學者Buseman提出通過電容器進行強迫換相的概念,研究指出在換流閥與換流變壓器之間串聯固定電容器而形成的電容換相換流器(Capacitor Commutated Converter, CCC)可以有效地克服傳統高壓直流輸電的上述缺點。

由於換相電容器附加電壓的影響,使換流閥的換相電壓滯後一個角度,從而使閥上實際的線電壓過零點比換流變壓器閥側的線電壓過零點滯後同一個角度。因此,當逆變器的觸發超前角小於零時,仍有一個足夠大的熄弧角來保證換相的順利進行。

為抑制換相失敗和改善無功平衡,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特變電工湖南電氣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提出一種吸收與並聯電容換相換流器(Absorption and Shunt Capacitance Commutated Converter, ASCCC)。其基本思想是將電容器並聯接入換流閥與換流變壓器之間,由並聯電容器來補償工作過程中所需的絕大部分感性無功功率。

並聯電容上的電壓有助於換相過程的完成,可以減小換相過程對交流系統強度的依賴性,增強了交流系統的魯棒性。相比於串聯電容換相換流器,由於分流作用,工作過程中換流閥產生的諧波有很大一部分流向並聯電容器,故只需根據實際情況在網側配置較小容量的濾波器來濾除剩餘諧波即可。這樣流經換流變壓器的無功功率和諧波成分變得很小,使得換流變壓器的容量得到充分利用。

圖1 實驗系統原理

研究人員首先給出其拓撲結構和數學模型,以及系統改善換相特性的工作原理;然後通過構建等效電路,研究並聯電容分流特性,以及對比研究傳統和新型換相換流器的無功特性,推導出其無功計算方法;最後以某±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為例,搭建基於ASCCC的逆變站的Matlab仿真模型,同時進行原理樣機實驗。

研究人員通過理論研究和仿真實驗,驗證了採用吸收與並聯電容換相換流器是一種高效優越的換流方式,其並聯電容器的電壓補償作用,使換相電壓滯後,有效防止了逆變器的換相失敗,增強了系統的抗擾動能力。同時並聯電容器可有效地吸收換流閥產生的諧波,使換流變壓器的性能得到優化,避免鐵磁諧振,提高換流器功率因數,具有一定的工程應用價值。

以上研究成果發表在2019年《電工技術學報》增刊2,論文標題為「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吸收與並聯電容換相換流器特性分析」,作者為張志文、雷詩婕、翟承達、易梅生。

相關焦點

  • 模塊化多電平換流器應用於直流輸電的科研挑戰及解決方法
    基於模塊化多電平換流器的高壓直流輸電需應對直流線路可能短路故障和子模塊數量過多帶來的電容電壓均衡問題。為保證模塊之間獨立工作為約束條件,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華北電力大學)、國網唐山供電公司的研究人員張建坡、崔滌穹、田新成、趙成勇,在2020年第18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分析了全橋拓撲故障抑制機理,並基於故障鉗位電路和開關電容多電平思想,設計一種具有直流故障電流阻斷和內部電容電壓均衡能力的自阻自均壓型子模塊拓撲,不僅能滿足直流故障電流阻斷要求,還將參與排序均衡的電容數量減少一倍。
  • 高壓直流輸電的優缺點及功能是什麼
    高壓直流輸電有以下優點:   (1)直流輸電架空線路只需正負兩極導線,塔架結構簡單,線路造價低,損耗小;   (2)直流電纜線路輸送容量大,造價低,損耗小,不易老化,壽命長,且輸送距離不受限制;   (3)直流輸電不存在交流輸電的穩定問題,有利於遠距離大容量輸送;   (4)採用直流輸電實現電力系統之間的非同步聯網,可以不增加被聯電網的短路容量
  • 直流輸電與交流輸電的發展
    「輸電」是「發電」和「用電」的中間環節。現代輸電工程中並存著兩種輸電方式:高壓交流輸電和高壓直流輸電。兩種方式各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同時使用它們,可以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但是隨著電力系統的迅速擴大,輸電功率和輸電距離進一步增加,交流電遇到了一系列不可克服的技術困難。大功率換流器(整流和逆變)的研究成功,為高壓直流輸電突破了技術上的障礙,因此直流輸電重新受到人們的重視。1933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為布爾德壩樞紐工程設計出高壓直流輸電裝置;1954年在瑞典,從本土到果特蘭島,建起了世界上第一條遠距離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 大容量特高壓直流分層接入交流電網成套技術及其應用
    ③提出了分層接入直流系統的保護配置和受端分層側抵禦換相失敗的方法,以降低不同交流系統或不同換流器之間的故障耦合,防止故障範圍擴大。  ②提出世界首個±800kV直流工程簡化直流濾波器技術方案,比選確定了主電容取值、並聯諧振頻率、濾波器電阻取值、濾波器電阻接線形式。簡化直流濾波器可有效限制諧波電壓,直流線路出口運行電壓峰值控制在850kV以下;同時顯著降低了直流濾波器主電容值,高壓電容器塔由常規的三塔布置「瘦身」為單塔結構(如圖3所示),大幅降低設備研製難度、佔地面積和濾波器投資費用。形成國家標準1項。
  • 國家電網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原院長邱宇峰:柔性交直流輸電和儲能...
    國家電網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原院長 邱宇峰作《支撐電力新基建的柔性交直流輸電和儲能技術電網》主題演講。以下為發言實錄:非常榮幸有機會受主辦方北極星的邀請,來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們在柔性交直流輸電和儲能系統方面的一些認識和體會。
  • 基於模塊化多電平換流器的背靠背柔性直流換流站絕緣配合方案
    同時,結合阿富汗Khwaja-Alwan換流站的情況,通過PSCAD仿真建模,分析了各種故障工況下避雷器保護水平的最低要求,給出了全站避雷器配置方案及設備絕緣水平,驗證了所提出的避雷器典型配置方案及設備絕緣配合方案的準確性。背靠背柔性直流輸電是指輸電線路無限短的柔性直流輸電系統,通常用於實現兩個交流電網的異步聯網。
  • 中國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特高壓直流輸電?
    但需要注意的是,前面比較的是低電壓的直流(例如110V)和高電壓的交流(例如4000V)在輸送相同功率時的損耗。但是,當直流和交流(有效值)電壓相同時,直流輸電系統的損耗會小於交流。這是為什麼呢?通過交流系統輸送電能時,因為電容和電感的存在,會使電壓和電流的相位(可以理解為正弦波到達波峰時的時間)有一些差異,這就使傳輸的功率包含了兩個部分——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
  • 看柔性直流輸電的「七十二變」!
    與陸地電力所不同的是,海上電力建設面臨輸電穩定性、持續性等多方面的難題。而柔性直流輸電的出現,為解決相關難題提供了好辦法。至此,這一全球首個柔性直流電網正式具備送電條件。柔性直流電網正式具備送電條件,標誌著我國在健全建立電力系統、推進海上智慧風電建設方面又邁出了一大步。那麼,究竟什麼是柔性直流技術?它的應用場景包括哪些?
  • 一種消除無刷直流電機換相死區的方案設計
    關鍵詞:無刷直流電機;直通;換相;死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1/409334.htm  0 引言  無刷直流電機在做換相時,其橋臂上電力電子開關器件的導通狀況往往不是十分理想。
  • 國家發改委:核定昆柳龍直流工程及配套交流工程臨時輸電價格
    中國發展網綜合報導 12月31日,據發改委網站消息 發改委今日發布關於核定昆柳龍直流工程及配套交流工程臨時輸電價格的通知。通知表示,根據《跨省跨區專項工程輸電價格定價辦法(試行)》,經研究,一是昆柳龍直流工程送廣東臨時輸電價格為7.61分(每千瓦時,含稅,下同)、送廣西臨時輸電價格為7.08分,雲南省內配套交流工程臨時輸電價格為1.51分。二是昆柳龍直流工程送廣東線損率4.8%,送廣西線損率3.5%,雲南省內配套工程不計線損。
  • 進展|白鶴灘-江蘇±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環評送審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於2020年4月組織完成《白鶴灘-江蘇±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送審稿)編制工作,並擬報送生態環境部審批。本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新建±800kV布拖換流站;新建±800kV常熟換流站;新建±800kV直流輸電線路;新建交流配套工程。工程建設地點涉及四川省、重慶市、湖北省、安徽省、江蘇省等5省(市)。特高壓直流輸電是指±800kV 電壓等級及以上的直流輸電及相關技術,主要具有電壓等級高、輸送容量大、輸電距離遠等特點。
  • 中巴高壓直流輸電項目完工 這是巴基斯坦首個直流輸電工程
    央視網消息:近日,中巴經濟走廊重點項目之一、巴基斯坦默蒂亞裡至拉合爾直流輸電項目的輸電線路完成架設,拉合爾換流站直流站系統調試順利完成。這是巴基斯坦首個直流輸電工程。我們的電從這個終端塔通過母線進入這一片直流場之後,就會進入前邊這個綠顏色的建築物叫閥廳。經過閥廳的處理之後,電就可以併入巴基斯坦電網了。
  • 交流電抗器和直流電抗器有哪些區別?
    電力系統中所採取的電抗器常見的有串聯電抗器和並聯電抗器。串聯電抗器主要用來限制短路電流,也有在濾波器中與電容器串聯或並聯用來限制電網中的高次諧波。 220kV、110kV、35kV、10kV電網中的電抗器是用來吸收電纜線路的充電容性無功的。
  •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直流輸電與電力電子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學術年會在...
    我國在直流輸電技術領域高速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未來要著眼於高質量發展,深入思考需要研究和攻克哪些關鍵技術,積極引入數位化、智能化等前沿科技,為提升電力行業科技創新能力、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特變電工新能源特高壓柔性直流輸電換流閥獲中國電氣工業創新產品
    近日,備受關注的「第20屆中國電氣工業100強研究報告」正式發布,特變電工新能源公司控股公司特變電工西安柔性輸配電有限公司特高壓柔性直流輸電換流閥榮登2020中國電氣工業創新產品名錄。長期以來,特高壓直流輸電和柔性直流輸電核心技術都掌握在極少數跨國公司手中,核心裝備國產化水平較低。在此背景下,特變電工新能源公司砥礪前行,積極配合和支持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建設,秉承「裝備中國、裝備世界」的企業發展目標,歷經6年研製出世界上首個±800kV特高壓柔性直流輸電換流閥。
  • 直流電的逆襲——歷史上的電力之爭續集
    在前文《歷史上的電力之爭》中,描述了在19世紀末交流電崛起背後一些鮮為人知的趣事,但若是就此定論交流電成為最終贏家,為時尚早,在輸電技術接下來的發展裡,直流電也終於峰迴路轉迎來了它的逆襲時刻。(4)電容效應,交流電線和大地等環境形成電容,交流電線上的變化電流會驅動大地上形成感應電流造成電能損耗。(5)線材消耗,交流電至少需要三根導線,而直流電需要兩根甚至一根就行(把大地當做迴路)。隨著人們對電能需求的增加,交流輸電方案的弊端逐漸顯現,使得直流電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
  • 「雙向八車道開跑」:特高壓「青豫直流」啟動雙極高端調試
    新華社鄭州12月4日電(記者 劉高陽)記者從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了解到,隨著豫南換流變電站極Ⅱ高端試驗電壓首次達到800千伏,±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雙極高端系統調試正式啟動。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雙極」是直流輸電的正負極,「低端」和「高端」是指換流變的電壓等級不同。如果把整個工程比喻為一條建設中的雙向八車道高速路,「雙極低端送電」,相當於雙向四車道先行通車,「雙極高端」進入系統調試階段,相當於雙向八車道開始試跑。
  • 電力百科|什麼是柔性輸電?有哪些發展趨勢?
    UPFC的功能主要包括:控制線路潮流,獨立地控制線路有功與無功;提高系統的動態、暫態穩定性,提高輸送能力;調節系統運行電壓和無功平衡條件,提高系統的電壓穩定性。UPFC能夠控制交流輸電線路的電流、電壓大小,在負荷密集地區和新能源的輸送通道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柔性直流輸電是採用電壓源換流技術的直流輸電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