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今日第4版整版專題報導聚焦徐匯~
刊發文章《以最優營商環境,推動更高能級發展》
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全文吧!
11月,對於徐匯來說,不僅是進博月,也是西岸巔峰藝術月。
剛結束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徐匯區今年的31家參展企業中,有14家企業為跨國公司地區總部,不僅展商數量增加,採購數量和成交規模也大大超過往屆。進博會上,徐匯交易分團的意向成交金額已超過6.7億美元。與此同時,徐匯區已連續兩年在進博月期間承辦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活動,舉辦百場中外藝術品展示、展銷、拍賣活動,累計展示貨值突破百億元,助力推動形成產業鏈成熟的千億級規模藝術品交易市場。不斷探索放大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的「路」和「橋」,徐匯正結合自身特點,緊抓進博紅利溢出,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推動區域實現更高能級發展。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徐匯區將進一步貫徹落實上海市持續擴大開放的一系列政策要求,結合區域特點和優勢,在原有漕河涇開發區、衡復風貌區、徐家匯商圈等傳統三大外商投資集聚地基礎上,通過人工智慧、生命健康、文化體育等重點產業政策的進一步精準化、個性化引導,打造徐匯濱江、楓林等新的總部企業集聚地。同時,增強總部企業的磁力——以高能級總部型經濟為突破口,在促集聚、強功能、優環境上下更大功夫,積極配置資金、信息、技術等高端要素,推動更多總部型、功能性機構落戶,積極引進具有全球視野、國際經驗的高層次人才,以更好的政策、更活的機制、更優的服務,打造一流人才高地,努力成為上海「四大功能」的核心承載區之一。
總部企業集聚外企貢獻44%稅收
藉助進博會的溢出帶動效應,今年1-10月,徐匯區吸引合同外資30.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7.15億美元,分別增長了17%和6.68%。目前徐匯區累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90家,其中亞太總部9家,研發中心23家,僅今年就新增跨國公司總部7家。
特別是今年1-9月,佔全區企業總數14%的外資企業貢獻了全區稅收的44%,其中近三分之一的稅收來自跨國公司總部企業。
由此可見,總部經濟已經成為促進徐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支撐,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和提升區域功能的重要力量。而今年前三季度,在新冠疫情的嚴峻考驗和各種挑戰下,徐匯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5%、區級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4%,逆勢而上的成績表現出區域經濟強勁的韌性。
世界糧商巨頭嘉吉集團,是徐匯區重點外資總部企業,嘉吉集團也將上海作為在華投資運營的樞紐。第二屆進博會上,嘉吉宣布在上海設立農業供應鏈亞太總部,與設在新加坡的嘉吉亞太區域辦公室一起,推動嘉吉在亞太區的業務發展。連續三年參加進博會後,企業感受到進博會這一平臺的重要作用和徐匯區一流營商環境,將中國區總部升級為亞太地區總部,未來還將持續加大在華投資。
企業走訪納入「一網統管」精準紓難解困
優化營商環境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關鍵。「要加快識變、應變、求變,不斷激發徐匯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新動能」。近兩年,徐匯區持續用營商環境的「優」 助力經濟發展的「穩」,以自身發展的確定性有效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優化營商環境步履不停。
首先,徐匯以高效的政務服務,精準的政策服務,一流的公共服務,常態化、個性化的走訪服務來聚商、育商、親商。
作為全國「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示範區,線上的「一站式」集成服務將徐匯區網上政務大廳併入市「一網通辦」總門戶,區政務服務App併入 「隨申辦」市民雲,實現網上服務統一入口;線下的「零差別」綜合窗口,將83個部門專窗整合為18個政府綜合窗口,實現「進一網、能通辦,來一窗、能辦成」。此外,徐匯還首創規模化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將服務點延伸到商圈、園區和銀行網點,提速企業辦事的便利度。
就在年初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候,徐匯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包括惠企政策18條、擴大投資15條、促進消費24條、培育產業20條、文化扶持10條等等。上半年及時兌現各類惠企政策資金超過30億元;減免中小企業租金上億元,惠及非國有中小微企業近千戶;還向區內351個樓宇園區撥付物業工作補貼資金4775萬元,激勵樓宇園區共同做好營商服務。
其次,徐匯提供精準的政策服務。如在產業扶持引導方面,設立了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政策,推進人工智慧、生命健康、藝術傳媒和科技金融等重點產業高端化集群化國際化發展。在推進科技創新方面,實施了「光啟領航」「光啟雙創」等六大光啟計劃。在人才方面,制定光啟人才行動六大計劃,吸引集聚各類優秀人才創新創業。
此外,徐匯始終提供一流的公共服務。徐匯文化底蘊深厚、城區品質精緻優雅,教育、醫療、文體資源豐富。在社區,有「鄰裡匯」服務品牌,為生活在徐匯的人才提供生活、健康、文化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在園區,有各類政務服務延伸點,也有很好的生活服務配套。徐匯濱江公共開放空間更是受到廣大白領的喜愛,是眾所周知的「跑步聖地」。
特別是營商服務也與「兩網建設」充分融合。區四套班子領導帶隊和13個街道鎮、7個功能區公司一起,對全區3000餘家外資企業開展全方位走訪服務,及時了解並創造條件解決企業在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解決率超過98%。目前,徐匯已將企業走訪納入「一網統管」平臺,建立「精準營商」應用場景,將走訪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形成工單進行流轉,構建「走訪錄進去」 「工單轉起來」 「問題解決好」的閉環管理,更加精準及時地解決企業反映的問題。
推動展品變商品構建首發地示範區
進博會場館內,31家企業與商貿夥伴溝通商洽;會場外,徐匯進一步放大第三屆進博會溢出效應,持續推進全球新品首發地示範區建設,提升「上海購物」體驗度。
推動展品變商品。整個進博會期間,徐家匯匯聯商廈開展進口食品體驗館迎進博活動,消費者第一時間嘗鮮進口美味,比如阿根廷牛排、銀鱈魚、葡萄酒等。綠地繽紛城的「暢購進博好物,共享美好生活」購物節,提供超過500款進博同款商品。11月20日至21日,在正大樂城推出宜家快閃店活動,宜家家居徐匯店也同步推出 「攜進博共創可持續發展活動」,消費者可以邊逛邊吃邊買,感受進博商品的魅力。
進博會為徐匯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如何持續放大溢出帶動效應,成了徐匯思考和工作推進的重中之重。區商務委有關領導介紹,展會期間,區營商服務團隊、金牌「店小二」會同各類展商開展各種形式對接,放大招商引資促進效應,推動「參展商」變「投資商」,目前已有300多家企業納入徐匯的招商視野。結合區域資源稟賦和實際,徐匯也在持續推進全球新品首發地示範區建設,提升「上海購物」體驗度。區域內衡復、徐家匯、徐匯西岸三個全球新品首發地已成為高端品牌的青睞之選。
發揮進博會溢出效應,鍛造四大核心功能
發揮好進博會「四大平臺」作用、促進「四個升級」,持續放大溢出帶動效應,徐匯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區域實際,以進博會為契機,注重鍛造自身「四大核心」功能。
藉助進博會大舞臺
輸出實力也輸出信心
一方面,徐匯持續放大招商引資促進效應,推動參展商變投資商;同時,放大消費促進升級效應,助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城市。
徐匯連續三年在進博會期間推出了四個「一」的活動:即拍攝一部投資宣傳片,編制一本投資手冊,打造一批特色投資參觀路線、舉行一系列招商專項活動,全方位地推介徐匯。展會期間,區營商服務團隊、金牌「店小二」會同各類展商開展各種形式對接,以吸引進博客商進一步了解徐匯、投資徐匯。藉助進博會平臺,相關部門和跨國公司拓展了合作空間、深化了合作深度。全球領先的玩具製造商樂高集團是徐匯區知名外資企業,已連續第三年參加進博會。自落戶徐匯以來,業務獲得了快速發展。今年9月,樂高集團宣布計劃在三年內投資4億美元,以進一步加快其在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相關領域的項目發展。截至2020年10月31日,樂高集團已在中國大陸開設207家樂高品牌零售店,同時計劃明年在中國大陸新開80家品牌零售店,預計到2021年年底前,總數將達300家。
今年,徐匯組織了一次徐家匯商圈的大型首店新店集中發布活動,全國首店日本loft雜物社、上海首店匯金蘩樓、星巴克新概念店等徐家匯九大新店首店集中發布,強化了徐家匯商圈的消費品牌;徐匯西岸的全球新品首發高地效應更是凸顯,西岸藝術中心已成為全市五大首發平臺之一。2018、2019年吸引了寶馬首次海外舉辦的全球新品發布會、卡地亞(Cartier)、宜家(IKEA)等多項首發首秀活動;今年就有6場重磅活動,包括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樂高(LEGO)、迪奧、法國嬌蘭、沃爾沃S90、「鐘錶與奇蹟」高級鐘錶展等品牌新品首發首秀活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樂高「悟空小俠」系列5月份在西岸美術館全球新品首發,兩天內引起了全球2億人次的關注量,樂高第3季度銷售增長達到54%,銷售額接近7億;8月份路易威登春夏男裝新品全球首發,從巴黎左岸到上海西岸,向世界傳播出了中國消費市場的信心和人氣。
尋找突破口
鍛造四大核心功能
強化全球資源配置、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產業引領和開放樞紐門戶——這是當下的上海所要鍛造的核心「四大功能」。「四大功能」的提出準確抓住了上海的要害和關鍵,順應了高質量發展的趨勢和規律,是上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和重點所在。
徐匯區資源要素集聚,服務經濟發達,營商環境優質,區位優勢明顯,理應率先破題、走在前列,找到自身優勢特色與中央部署要求的最佳 「契合點」,努力成為上海「四大功能」的核心承載區之一。
全球資源配置重在增強企業總部磁力。徐匯提出:要以高能級總部經濟為突破口,在促集聚、強功能、優環境上下更大功夫,積極配置資金、信息、技術等高端要素,推動更多總部型、功能性機構落戶,增強全球核心服務功能。同時,積極引進具有全球視野、國際經驗的高層次人才,以更好的政策、更活的機制、更優的服務,打造一流人才高地。
科技創新策源重在暢通科創轉化路徑。作為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和上海科創中心的重要承載區,徐匯要以區內豐富的大院大所大校大企資源為突破口,深化戰略合作,爭取再吸引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落地。聚焦人工智慧、生命健康兩大王牌,構建體系更全、服務更優、更具國際吸引力的熱帶雨林式的創新創業生態,加快建設「即插即用、應有盡有、全鏈全業」 的「楓林HUB」(Health United Business)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平臺,加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創新成果轉移轉化。
高端產業引領重在提升產業集群能級。徐匯將加快上海產業地圖落地,以人工智慧、生命健康、藝術傳媒、科技金融四大特色產業集群為突破口,持續做強產業鏈條、產業集群和產業生態,搶佔全球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和價值鏈的高端地位。人工智慧產業將抓住區塊鏈、5G、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發展機遇,全面實施AI新高地建設「T計劃」,推進位度供給、創新策源、場景應用和人才集聚,打造千億級人工智慧產業集群。生命健康產業將圍繞落實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上海方案」賦予徐匯的重要定位和關鍵任務,進一步提升楓林生命健康產業集群的集聚度、顯示度和貢獻度,全力打造生命健康產業創新高地的重要示範區。藝術傳媒產業將以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為引領,以ART大廈為載體和平臺,通過「藝術西岸、聯動全城」,推動更多藝術品、演藝、影視等企業機構集聚,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千億級藝術品交易市場。科技金融產業將以金融科技為引領,以國際金融、科技金融、創新金融為特色,助力上海打造全球數字貨幣中心。
開放樞紐門戶重在擴大優勢輻射作用。徐匯將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加強創新協同、平臺協同、產業協同、民生協同和政務協同,以科技服務為主要突破口,打造一批高層次標誌性的開放平臺,探索形成一批跨區域合作模式和經驗,力爭將徐匯建設成長三角地區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智慧財產權示範地、公共服務引領地和營商環境新高地,進一步強化徐匯引領長三角、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競爭力、輻射力、影響力。
內容來源:上海徐匯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報導 | 文匯報專題報導!徐匯:以最優營商環境,推動更高能級發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