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好奇君 好奇實驗室
最近有段網友拍攝的視頻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一輛電動自行車在小區裡自燃起火,車主多次用滅火器滅火,但是電動自行車的小火苗反覆復燃。
還發生了多次電池爆炸,濃煙滾滾,場面十分嚇人。
網友評論: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滅火器完全壓不住,只能等燒完麼?
乾粉不好使,這肯定是鋰電!
其實這次電動自行車自燃,還不是最危險的:
就在今年8月8日,發生過一起電動自行車在電梯內自燃的事件。
當天晚上23時29分,一名女子推著電動車進內電梯,電梯門剛剛關上,突然車尾下面開始冒煙,整個電梯廂立馬被濃煙淹沒,前後僅用了幾秒鐘!
電動自行車引發的火災時有發生,輕則財產損失,重則人員傷亡!那麼,為什麼電動自行車著火會這麼快,又難以撲滅呢?
電池不過關是火災主因
上海市統計了2020年381起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發現因電池單體故障,引發火災事故佔34.7%,電池過充電佔21.8%,短路佔8.9%,自燃佔3.8%,接觸不良2.9%,其他原因佔27.5%。
電池問題是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在造成了人身傷亡的9起火災中,均為鋰電池故障引發,而且都進行了改裝或加裝電池。
目前電動自行車的電池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鋰電池,一類是鉛酸電池,但是新聞報導中起火爆炸還是鋰電池居多。
那麼,鋰電池為什麼要比鉛酸電池更容易起火爆炸呢?
因為鋰本身就屬於可燃物,鋰電池在受到擠壓、穿刺、高溫時導致分隔膜破裂,鋰電池就會瞬間釋放出巨大的熱量,最終「擠爆」電池。
三元鋰離子電池包被穿刺短路之後,3秒鐘的時間就引燃了電池包。
更要命的是,鋰電池在燃燒的時候還會釋放大量氧氣,所以鋰電池起火就很撲滅,用普通的乾粉滅火器是無法滅掉的。
其實鉛酸電池也會著火,但是發生爆炸的可能性較低,鉛酸電池內部硫酸和鉛,這些都是比較穩定的物質。
但是不要忘了鉛酸電池內部還有水,一旦電池內部短路就會把水電解成氫氣和氧氣,這兩種氣體都是可燃氣體,尤其是氫氣過量後,遇到明火就會爆炸!
鋰電池滅火是個世界難題
鋰屬於比較活潑的金屬,常溫下遇見水會發生劇烈化學反應,在點燃的條件下,能和二氧化碳反應,所以鋰電池一旦自燃,用水和滅火器是撲不滅的,基本上也沒有其他救援方法,這也是全世界消防員都在頭疼的問題。
好奇君曾經試驗過三種常規滅火方法:
一、沙土覆蓋:
用沙土完全覆蓋住燃燒的電池包,持續1分鐘後扒開沙土,明火是被撲滅了,但電池內部依然在劇烈反應,冒出大量的白色煙霧。空氣中還迷茫著濃烈的刺激味道,時間久了讓人嗓子非常不舒服,眼睛也難以睜開。
二、乾粉滅火器:
乾粉滅火器的撲救原理和沙土類似,隔絕氧氣利用二氧化碳滅火,但即便能夠把明火撲滅,電池內部的反應依然存在,還在不停得冒煙。
三、消防水槍噴射
消防水槍的水壓很大,3秒鐘就把明火給撲滅了,但是不管用多大的水繼續衝淋,電池內部還會有反應,一旦停水電池包又冒出了大量煙霧,即使把電池包浸泡在水桶裡,電池還會有化學反應。
據美國消防部門的研究發現,鋰電池火災本質上是熱失控引起的,滅火手段中降溫是一個重點,水基滅火劑降溫效果最好,氣體及乾粉類滅火劑效果都不佳。
再給你看個監控實例:
小電驢行駛途中突然自燃!
警察叔叔用乾粉滅火器噴噴噴,貌似撲滅了,誰知3秒後便復燃!乾粉對它們很難起到作用,甚至是徒勞的。
目前還沒有能撲滅鋰電池火災的專用滅火劑 ,這意味著如果是鋰電池起火,車主可以用大量的水或水基型滅水器來降溫滅火,同時打電話報警,如果附近沒有水源,應該儘快撤離到安全地帶,不要貿然撲救。
如何預防起火
電動自行車車起火的原因很複雜,自身線路老化、電池短路、充電器不匹配、過度充電都可能造成起火,但比較而言,電動車充電是最大風險點。
1、電動自行車電池不能混用,劣質充電器、不匹配的充電器都是火災隱患。
電動自行車在店內充電起火
2、私拉亂接臨時電線、從室內拉「飛線」為電動自行車充電,電源線易受損引發火災。
在二樓陽臺為電動自行車充電起火
3、應在室外正規充電樁充電,不要在樓梯間、過道或者室內充電。
4、避免充電時間過長。
5、不要非法改裝電動車,防範火災隱患。
原標題:《「發火」的電動自行車,為什麼很難撲滅?》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