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廣東,記者 徐學成)訊,3月3日晚間,捷佳偉創(300724.SZ)披露股東減持計劃,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深圳市富海銀濤叄號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簡稱富海銀濤)計劃繼續減持不超過2%的公司股份。而在剛剛過去的3月2日,富海銀濤剛剛完成前期的減持計劃。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捷佳偉創股價目前正持續下行,3月3日收盤價較階段性高點已跌去11%。
根據新一輪的減持計劃,富海銀濤計劃在接下來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股份6,424,400股(佔公司現總股本比例2%)。截至公告日,富海銀濤持有公司股份24,850,400股,佔公司現總股本的7.7363%,為公司第四大股東。
事實上,富海銀濤剛剛完成一輪減持。2019年8月13日,捷佳偉創披露,富海銀濤將減持公司股份6,400,000股(佔公司原總股本比例的2%)。至2020年3月2日,上述計劃執行完畢:富海銀濤分別於2019年9月4日至2019年12月2日減持公司股份320萬股,均價33.12元;於2019年12月3日至2020年3月2日減持320萬股,均價53.59元。依此計算,富海銀濤該輪減持合計套現近2.8億元。減持完成後,富海銀濤在捷佳偉創的持股比例亦由9.7287%下降至7.7363%。
值得注意的是,捷佳偉創上市後,富海銀濤原持有公司31,250,400股,並在2019年8月12日開始上市流通。這意味著,在所持股份剛被解禁的第二天,富海銀濤即拋出了比例高達2%的減持計劃。
捷佳偉創主要從事晶體矽太陽能電池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股票於2018年8月10日登陸創業板。從上市前後的業績來看,捷佳偉創的表現可謂十分理想。2016—2018年的3個報告期,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31億元、12.42億元、14.93億元,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1.18億元、2.54億元和3.06億元,均處於穩定增長中。
但從盈利能力和資金面狀況分析,捷佳偉創在亮眼的業績表現之下,或許仍存在隱憂。數據顯示,公司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在上市前的2017年達到30.76%的最高值,但隨後則一直下降,到2019年三季度,已將下滑至14.37%的水平。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自2017年開始就一直在減少,及至2018年,已降至-6035.10萬元,同比減少151.33%。
在一位不願具名的財務分析人士看來,上述數據的變化反映了公司上市後的收益質量正在出現下滑。目前,公司的下遊光伏行業仍在復甦過程中,這也將是公司未來業績持續增長的不穩定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富海銀濤前一輪減持的出手時機選擇值得玩味,捷佳偉創股價在兩個時間段內均處於上行通道。而截至3月3日的收盤價顯示,公司股價較2月19日的階段性高點(79.05元)已下滑超過11%。捷佳偉創近期是否會有提振股價的舉動,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