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電腦上使用完U盤之後,大多數的用戶都會選擇直接將U盤拔下來。也有些比較守規矩的或者是有強迫症的用戶,在使用完U盤後會點擊電腦右下角的「安全刪除硬體並彈出媒體」再拔出U盤。
那麼,電腦在使用完U盤後,有沒有必要點一下「安全刪除硬體並彈出媒體」再拔出硬碟呢?
實際上,大部分的電腦使用者在使用完U盤後都是直接拔掉的,也很少聽說過有誰的文件有過丟失,那麼如果說U盤直接拔掉對文件並沒有什麼影響,那麼電腦上「安全刪除硬體並彈出媒體」的功能豈不是畫蛇添足了嗎。
實際上,在windows作業系統中,為了保證數據的一致性,於是就有了一個U盤「安全彈出」的選擇,就是保證在你拔出U盤之前所有的還在緩存中的數據都寫進去了,所有該發送的數據都發送出去了。而就算我們經常性的直接拔掉U盤,Windows作業系統也不會讓你U盤內的文件丟失的原因是從Windows XP SP2(是基於Windows XP 一款軟體服務包,著重於安全問題,是 Microsoft 有史以來發布的最為重要的服務包之一)以後,U盤內數據的緩衝和讀寫的刷新速度變的非常快了(一般的是毫秒級別的),這樣的話即使用戶的U盤是不安全的退出的(也就是直接拔掉U盤)也一般是不會丟數據的。
當然了,這也會有意外的時候。如果說在你的U盤裡有著很重要的一些數據、文檔,你希望自己的文件百分百不會有丟失的風險,那麼通過Windows系統的安全移除功能就可以確保無憂了。
然而,當你某次選擇點擊「安全彈出」U盤的功能時,電腦卻是這樣提示:
可這時候你明明已經關閉了所有應用程式了啊?其實這是因為系統中總有些程序在有意無意的掃描你U盤裡的文件,這些程序包括了各種殺毒軟體、流氓軟體等等。這時候,你就可以選擇用1秒鐘直接拔出你的U盤。
本文由觀而知生活原創,抄襲必追究到底。喜歡文章的小夥伴歡迎點一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