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某段時間特別熱衷經營自己的朋友圈,每次編輯完精心準備的朋友圈等待收穫點讚和評論時,我很暗喜且毫不意外,但真正意外的反而是無人回復的尷尬。
有一次,我有一個特別想分享的東西並為此準備了很長一段話,滿心歡喜的發到朋友圈,20分鐘後,我收穫了第一個贊,再過20分鐘,我刪了那條朋友圈。
我失落到好似失戀,而這件讓我開心的事、想和別人分享的心情,也變得沒有那麼值得開心了。
這種狀態在小時候玩QQ空間的時候就存在了:
為了發一個高逼格不做作的句子,我經常查遍整個網絡;
為了找一張好看的圖片,我尋找各種圖片網站,一定要和別人與眾不同;
費了半天勁好不容易編輯完,點擊了發送,心情更加忐忑了,此刻隨之而來是等待點讚和評論的興奮和焦慮;
隔5分鐘就看一下手機,好不容易有消息顯示了,激動的拿起手機看,卻不是心中希望的那個人點讚,無關痛癢的人的點讚也沒讓我很開心。
現在回過頭來看,我需要的真的是點讚和評論嗎?
並不是,我真正在意的是別人對我的認同和共鳴,我在意的是我在對方心中的地位。
但點讚、評論甚至是點讚的速度真的能代表你在對方心中的存在感嗎?
當我發現自己反而受制於物、為了發朋友圈而發朋友圈時,就開始重新審視這件事了。
一份期待寄托在別人身上時,就一定會有失望的一天。
這太可怕了,我暗暗告訴自己別那麼看重朋友圈。
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它不會因為我天天在網上曬而變得金光閃閃放光芒,也不會因為我不曬就變得灰暗冰冷苦哈哈;
我的喜怒哀樂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重要;
我也不太關心大多數人的喜怒哀樂;
所以發怎樣的朋友圈和關注點讚量、評論量有什麼意義呢?
經常看到各種關於發朋友圈的帖子,隨時可以腦補出n出大戲:
到底要不要發朋友圈?
怎麼樣發朋友圈才不會low?
每天發那麼多條朋友圈真的好嗎?
點讚和評論好少,真難過......
好多人被這些問題困擾。
而不發朋友圈的人也有自己的理由:
沒有人懂我 我也不懂他們;沒有那個你想ta點讚/評論的人 ;長大了內心的滿足比別人的點讚更重要;執迷於在票圈塑造人設和看別人塑造人設真的好累;我是太在意別人看法,發一句話也要斟酌好久,打打刪刪最後選擇不發了;我每天很多話很多分享,但我忍住,真的好難受,怕我刷屏別人覺得我整天無所事事;以前也是一點好玩有趣的小事都愛分享朋友圈,發現在別人看來就是矯情的存在,所以還是不發了。
我的朋友圈也存在著一天連發幾條狀態和幾個月都不發一條狀態的人
朋友圈一個朋友一天至少要更新20+
擼貓過程會發10+次朋友圈
人生感悟會發10+次朋友圈
吃喝拉撒會發10+次朋友圈
......
作為這位奇女子的好友,我的朋友圈總被她刷屏,不過這位姐姐的朋友圈活潑又不失莊重,是我冷冷清清朋友圈的一股清流。
當然,朋友圈中還有一些幾個月也不會有任何動靜的朋友,偶爾「詐屍」可能就是分享一篇文章或者一首歌。
其實朋友圈愛發就發,不愛發就別發,有的人覺得朋友圈是自己的一張名片,需要好好經營,也有的人覺得發朋友圈沒意義。
熱愛分享生活沒什麼不對,不管發不發都沒什麼不對,不必覺得不發朋友圈的人內心有多強大,也不用覺得愛發朋友圈的人多無聊。
我以前莫名其妙就被灌輸了一種在朋友圈秀生活的人很low的思想,自己也很有優越感地不去發。
但是突然有一天就不在意了,不去通過小事評判別人,也不在乎是否被別人評判。
觸動自己就發,不管別人是否覺得自己矯情。
我覺得自己終於有一點能夠找到自己了,不再為了取悅別人而是真心實意為了自己而活。
真心希望不要再為了這種「朋友圈發生活就是low」、「看韓劇比看美劇low」的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和評判而讓自己不舒服。
遇到好玩的事情發朋友圈和微博吐槽、記錄一下,或者分享一些有趣的段子、表情包,再時不時的回頭看一看,都是一些美好的可以分享的小快樂,沒有必要用發不發社交平臺的動態、發什麼樣的狀態來定義他人的生活。
在意的並不是:
發不發朋友圈?
幾天更新一次朋友圈?
從中收穫了多少贊與評論?
不要被朋友圈綁架,才能收穫生活本身的快樂和內心的幸福。
最重要的是,離開網絡,依然愛著自己不加修飾,不加濾鏡的生活。
從今往後,發出去的每一條朋友圈:沒有假裝,沒有刻意,沒有討好;
只有:我喜歡!我樂意!
-THE END-
圖片/網絡
文字/奇妙能力魚子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