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件大事》遴選出爐

2021-01-04 和訊網

中新網1月1日電 新舊更迭之際,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生態修復推進會遴選出《2020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件大事》,見證和推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事業。

2020年,全國各地區、各行業努力踐行「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促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經歷了極不平凡的一年。

《2020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件大事》包括——

1、直與天地爭春回,習近平牽掛綠水青山

2、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3、韓正強調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任務,推動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4、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

5、青海啟動木裡礦區綜合整治,計劃三年建成礦山生態公園

6、自然資源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

7、自然資源部印發開展省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工作通知,全面部署生態修復工作

8、《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報告(2020)》發布,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

9、自然資源部印發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案例,以點帶面、樹立標杆

10、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產融聯合體成立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綠色礦山推進會評出2020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十件大事
    盤點2020,我國礦業行業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礦業向「綠色、安全、和諧、智能、高效」方向發展,經歷了極不平凡的一年。新舊更迭之際,綠色礦山推進會遴選出《2020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十件大事》,與大家一起見證和推動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
  • 我國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作最新進展
    加快推進礦產、草原、自然保護地、野生動物保護、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空間規劃等方面的立法修法進程。支持做好長江、黃河保護法立法。在工作過程中,始終將生態保護修復作為立法、修法重要內容進行規範。努力落實黨中央關於自然資源領域改革任務,推動國家層面出臺了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自然保護地體系、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嚴格管控圍填海和天然林、溼地保護修復以及推行林長制等重要政策文件。  二是生態空間管控更加嚴格。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頂層設計和總體框架基本形成,各級國土空間規劃和鄉村規劃正在抓緊編制。
  • 浙江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陸海同進 不負青山
    中新網杭州8月7日電(王逸飛)2018年的政府機構改革,賦予自然資源系統「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的全新使命。在浙江,通過兩年多時間的努力,此項工作已呈現出多方面亮點。  通過在全國率先推進實施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累計驗收新增耕地面積8.55萬畝;通過制定、落實《浙江省海岸線整治修復三年行動方案》,完成修復海岸線176公裡……從陸域到海岸,該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作的紮實推進助越來越多地方實現了「兩山」轉化,成為「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現實詮釋。
  • 省國土科研院召開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保護與區劃專題研究專家諮詢會
    為切實做好四川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中生態修復保護區劃及重點區域識別,解決研究中遇到的重大疑難問題,11月25日,省國土科研院邀請行業內專家召開專家諮詢會,就生態功能重要性、敏感性、生態演替規律、退化程度、恢復潛力等方面內容進行了諮詢與討論。
  • 生態文明理念下的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
    生態文明理念下的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生態國土建設是將自然資源工作放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全局高度,發揮主力軍作用。生態國土豐富和拓展了自然資源的內涵,有助於推動傳統資源觀和資源管理方式的轉變,推動資源數量管理、質量管理、空間管制和生態管護的融合發展,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本文生態文明理念下的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進行研究。
  • 安慶市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和整治中心成立後首批2020年城區新增...
    11月20日,由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和整治中心組織申報的宜秀區羅嶺鎮黃梅等4個村其他林地復墾項目通過市級驗收。這也是自機構改革以來,新成立的安慶市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和整治中心首批承擔立項的新增耕地項目。
  • 國土空間規劃局:到2020年基本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中新網5月27日電 國土空間規劃局副局長張兵今日指出,2020年底要基本完成市縣以上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編制,在先進的數位技術和統一的技術標準基礎上,逐步形成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立形成全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一張圖」。
  • 2020年度「廣州慈善十件大事」評選結果出爐啦
    大洋網訊 「黨建引領,提升慈善事業發展源動力」「構築疫情防控網,慈善社工志願者齊出力」「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十年累計籌款超40億」「完善慈善政策,推動廣州慈善高質量發展」……2021年1月1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獲悉,經過公眾投票和徵詢業內專家意見,2020年度「廣州慈善十件大事」評選結果正式揭曉
  • 「專家視角」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德國日本的這些地方值得借鑑!
    他們儘量保存、保護現有的有利景觀,又充分利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和手段塑造出新的景觀,促進環境生態群體的平衡。德國長期以來一直重視對景觀的保護,從1998年頒布新的《空間規劃法》到2002年、2009年兩次兩次修訂《德國聯邦自然保護和景觀保存法》,已經形成了以一系列立法為依據,相關理論和實用技術為支撐,充分將景觀保護融入國土空間資源規劃利用的綜合保護體系。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 《如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編制...
    如皋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4月28日 如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編制工作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江蘇省委省政府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意見,全面啟動如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編制工作,結合我市實際
  • 廣東部署「十四五」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工作
    12月14日至16日,廣東省林業局在陽江市召開全省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現場會。會議傳達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總結了廣東省「十三五」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工作,研究部署廣東省「十四五」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工作,為建設美麗廣東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國土空間規劃城鎮空間格局_2020年國土空間規劃城鎮空間格局資料...
    》中明確指出,在確定 城鄉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後,統籌優先劃定「三條控制線」,明確管控要求。其中,建議稿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劃 重 點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  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 長清職專2020年度十件大事發布
    2020年,長清職專在社會各屆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和不凡的成績,經學校校委會研究,遴選出對學校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的十件大事。為集中宣傳展示學校2020年度各項事業發展取得的成果,展示全校師生的精神風貌,現發布2020年長清職專在教育教學、文化建設、內部治理、校企合作、對外交流以及其它學校各項工作中取得的對學校發展具有積極影響的十件大事。
  • 關於太原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採購的公開招標公告
    2020年3月太原市政府關於印發《太原市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年)編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市、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建立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估預警管理系統,初步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 2020年深圳十件大事出爐!
    歲末年初,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電集團評選出了2020年深圳十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推動經濟特區工作開創新局面;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展示了城市的勇毅和擔當;深圳綜合改革試點落地,為先行示範區建設敲響前進的鼓點……這一件件大事,只是這一年眾多事件中的代表,記錄下了城市前行的步伐。
  • 大連市國土空間規劃條例
    第十條 市、縣(市)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建立並完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以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數據為基礎,採用國家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整合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經濟社會、文化遺產等空間關聯的數據和信息,形成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為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強化規劃實施監督提供依據。
  • 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2020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姜業慶)中國銀行業協會日前發布「2020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  一是「抗擊疫情,銀行業在行動」。  七是銀行業公司治理進一步完善,《健全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發布,公開兩批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與識別機制,持續規範信息披露。  八是銀行業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銀保監會推動34條對外開放措施陸續落地,外資銀行機構在華經營的市場準入、業務範圍、經營活動得到全面拓展。
  • 市縣國土空間規劃指南下載_2020年市縣國土空間規劃指南下載資料...
    本指南適用於市級(包括副省級和地級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下簡稱市級總規)編制。地區、州、盟可參照執行。直轄市可結合本指南和《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指南》(試行)有關要求編制 市級總規是城市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制定的空間發展藍圖和戰略部署,是城市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高效能空間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空間政策,是市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行動綱領。
  • 國土空間「雙評價」再認識及優化路徑探討
    在實際的「雙評價」工作中,支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是「雙評價」實用性的重要體現。「雙評價」的評價目標中明確提出「雙評價」要為科學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完善區域主體功能定位、劃定3條控制線、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與國土綜合整治重大工程提供基礎性支撐。可見,國土空間「雙評價」工作須緊密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重點強化基礎技術支撐。
  • 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打造「山水城市」長卷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圍繞包頭市自然資源局關於「包頭市深化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權益制度體系建設,包頭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包頭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基礎測繪及地理信息發展,自然資源科技創新、信息化戰略,構建市縣兩級國土空間總體、專項、詳細三類規劃體系」等問題的研究成果,土右旗自然資源局計劃在2020年年底完成薩拉齊城區總體城市設計,2021年6月底前完成重點地段城市設計工作,全面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產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