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維GIS 良好的表面模型分析能力
三維GIS 良好的表面模型分析能力與幾何語義信息豐富的BIM 數據集成是實現從外部環境走向內部部署的必經步驟。本文概述了多種集成方法,主要介紹了基於SuperMap 軟體平臺實現兩者集成的方法應用,其中,精細模型數據由Revit 軟體構建,使用JavaScript 語言進行開發,並通過iServer 向網絡發布三維地圖服務。
二、維GIS 技術
隨著三維GIS 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更精細化的系統設計要求被提出以適應詳盡的空間管理。無論是組件GIS 還是WebGIS,為了提供更多的屬性信息與更逼真的實物展現,都需要提升三維建模技術。目前,已有數字模型的建立大多是基於三維GIS 和Sketchup、3DsMax、Auto-CAD 等軟體,生成的建築模型只能實現外觀上的可視化,沒有工程屬性,不能抽取施工圖紙,也不能導出材料報表等信息 。建築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 能夠將建築物三維數位化模擬還原。
同時,具備詳細的內部空間幾何及功能語義信息,是信息技術在建築行業應用發展的必然結果 。BIM 與GIS 的集成對未來智慧城市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填補了建築物室內外一體化應用的空白。在軟體平臺的選取上,SuperMap 軟體可以滿足多元數據集成的需要,並具有強大的開發功能以完成不同層次的GIS 應用延伸。
三、BIM 與GIS 集成的方法
為了實現BIM 與GIS 的無縫銜接,國內外學者在不同方面進行研究。IFC ( 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 是BIM 數據的一種標準,作為一個建築數據模型標準,其他的軟體都把自己的數據按照IFC 標準進行生產,這樣形成同一數據模型的建築產品,以IFC 標準格式的數據流通[3] 。CityGML( City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城市地理標記語言) 是一種3DGIS 領域通用的數據模型標準。
兩者的整合應該從數據層、語義層、拓撲層以及可視化層4 個層面進行。薛梅根據IFC 標準基礎,結合數字城市應用特點設計了具有空間語義一致性的建築構件信息模型BCM( Building Component Model) ,在此基礎上提出建築信息模型和三維數字城市集成方案等利用Extract Transform Load( ETL) 程序將IFC 格式的BIM 數據轉換為矢量地理格式,用ID 值相互連接,在此基礎上進行房屋的視角分析和陰影分析; 趙霞等提出語義約束的RVT 模型到CityGML 模型的轉換方法。
以BIM 模型豐富的語義信息為約束實現幾何簡化及轉換 ; 彭雷等通過數據解析的方式提取BIM 模型關鍵要素,轉化為可被三維GIS 平臺Skyline 軟體接受的DirectX 格式,各部件的語義信息靠ID 值一一對應,然後對Skyline 進行二次開發,實現建築物間距自動審批功能 ; 範登科以鐵路車站三維信息模型為數據基礎,採用數據格式轉換軟體FME,按照特徵集中要素ID 的區分方式,調整配置合理的參數,轉換到Skyline 平臺中,利erraExplorer 軟體實現數據集成 。
雖然BIM 與GIS 跨平臺的數據融合還在初步探索中,但由以上已經取得的進展可以看出兩者的銜接方法多是基於空間轉換算法的不斷優化。SuperMap 軟體具有多元數據無縫集成的優勢,SuperMap 8c 系列在已有的基礎上集成了相關算法,不斷進行功能升級,對於BIM 數據格式,如IFC、FBX、OBJ、OSGB 等格式予以支持,真正實現了向三維GIS 表面模型中加載BIM 實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