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定義「影子銀行」

2020-12-18 金投網

銀保監會於12月4日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是監管機構首次發布關於影子銀行概念和影響的綜合分析報告。報告指出,經過三年的治理,我國影子銀行的規模已大大縮小,野蠻的增長已從根本上得到遏制。

報告顯示,自2017年初以來,我國已經進行了深入整頓,影子銀行的規模已從歷史高位急劇下降。截至2019年底,廣義影子規模已降至84.80萬億元,比2017年初的歷史峰值100.4萬億元減少了近16萬億元。影子銀行在GDP中的比重從123%下降,截至2016年底為86%,到2019年底下降了37個百分點。渠道增加,槓桿增加和嵌套增加的高風險企業已將重點放在清理工作上。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許多重大案件已得到妥善處理。在線借貸P2P機構的實際運營現已完全恢復為零。 影子銀行在各行業和機構之間轉移資金,佔用資金,竊取資金和其他非法活動的使用已減少,金融市場秩序已開始改善,風險水平已從分散變為趨同。

銀保監會表示,通過影子銀行的整頓,我國的金融風險水平已大大降低,有序應對了一批高風險機構和高風險企業。同時,今年已經預留了可大量增加信貸的空間。

上海新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劉曉春:一方面,它降低了社會融資的成本。另一方面,銀行也在加強自身的風險防範基礎。我認為將來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將是有益的。 的。

銀保監會表示,國際組織和市場機構充分肯定了中國影子銀行治理的顯著成果,認為這不僅確保了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定而且已成為推動中國影子銀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全球影子銀行規模的下降。

首次影子銀行報告的正式定義是什麼

影子銀行被認為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之一。 那麼影子銀行到底是什麼呢? 哪些企業屬於影子銀行類別? 我國銀行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報告首次給出了中國對影子銀行的正式定義。

影子銀行界定標準主要包括四項:

一、金融信用中介活動處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信貸發放標準顯著低於銀行授信。

二、業務結構複雜、層層嵌套和槓桿過高。

三、信息披露不完整,透明度低。

四、集中兌付壓力大。

根據這些標準,它包括委託貸款,資本信託,銀行財富管理,非股票公共基金,證券行業資產管理,保險資產管理,資產證券化,在線借貸P2P機構,金融租賃公司和小額貸款提供的貸款。由持牌機構發行的消費者貸款,債務融資計劃和本地交易所提供的結構性融資產品均屬於影子銀行的大類。其中,銀行間財富管理,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網上貸款,P2P貸款等影子銀行功能更加明顯,風險程度更加突出,屬於高風險狹窄影子銀行。 截至2016年底,我國影子銀行規模與同期銀行信貸規模基本持平,增速遠超貸款增速。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約研究員董希淼:影子銀行是金融體系的一部分。它拓寬了社會融資和投資渠道,是銀行的影子。但是,由於影子銀行不在監管體系之內,因此諸如監管套利之類的問題更加普遍,其風險也更具傳染性和隱蔽性。 因此,應加強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監管。

我國將建立影子銀行連續監管制度

銀保監會表示,影子銀行是金融創新和發展的產物。一些高風險的影子銀行可能會因創新不當而捲土重來。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

銀保監會表示,我國已初步建立了影子銀行統計監測體系和認證標準,明確了影子銀行的真實規模和業務分布。但是影子銀行涉及不同的行業,仍然存在諸如數據不完整,口徑不一致和重複計算之類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繼續大力改善統計監測。 同時,我們必須嚴格防止反彈反彈。為影子銀行和跨金融業務,多層嵌套投資,資金閒置,虛幻和虛擬,結構複雜的產品和業務的重新出現以及假創新和假創新設置了「禁區」 嚴格禁止。另外,必須建立風險隔離和相應的防火牆。完善監管制度,認真開展綜合操作。

溫馨提示:瑞士央行:將調低特別利率的下限。更多銀行資訊請關注金投網APP。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首次定義「影子銀行」,P2P名列其中
    12月4日,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首次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何為「影子銀行」?也許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聽說。其中,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和同業理財、理財投非標債權等部分銀行理財、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網絡借貸P2P貸款和非股權私募基金等業務,影子銀行特徵明顯,風險相對較高,則屬於狹義影子銀行。根據該報告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可以看到一個很明顯的界限:風險相對較高。
  • 這是首次給出官方定義,銀保監會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影子銀行首個官方定義來了。12月4日,《金融監管研究》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一報告由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共同撰寫發布。報告內容指出,我國影子銀行積累時間長,存量風險較大,相當多金融機構仍然存在規模情結,各類隱性擔保和「剛性兌付」沒有被真正打破,「賣者盡責,買者自負」尚未真正建立,部分高風險影子銀行可能借不當創新捲土重來。但也應看到,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不同類型的影子銀行的作用和風險水平差異較大。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
  • 銀保監會: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大幅壓縮
    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近日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是監管部門首次對影子銀行的概念、影響等發布全面的分析報告。報告稱,經過三年治理,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大幅壓縮,野蠻生長態勢得到有效遏制。
  • 近期銀保監會多次提到「影子銀行」,這是什麼意思呢?
    近期銀保監會多次提到「影子銀行」這個詞語,而對於金融了解較少的網民可能並不清楚這是什麼意思,就算出現一頭霧水的現象也屬正常,畢竟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以及建設銀行等眾多商業銀行,但卻不經常聽到關於「影子銀行」的各種言論,因此,第一次聽到難免有點陌生。
  • 銀保監會持續完善監管制度和風險監測體系 影子銀行不能野蠻生長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課題組首次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廣義影子銀行規模降至84.80萬億元,較2017年初100.4萬億元的歷史峰值縮減近16萬億元;風險較高的狹義影子銀行規模降至39.14萬億元,較歷史峰值縮減了12萬億元。
  • 銀保監會持續完善監管制度和風險監測體系——影子銀行不能野蠻生長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課題組首次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廣義影子銀行規模降至84.80萬億元,較2017年初100.4萬億元的歷史峰值縮減近16萬億元;風險較高的狹義影子銀行規模降至39.14萬億元,較歷史峰值縮減了12萬億元。其中,複雜結構的交叉金融業務大幅壓縮。
  • 銀保監會:非保本理財25.9萬億 防範影子銀行風險反彈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銀保監會:防範影子銀行風險反彈□本報記者 陳瑩瑩 歐陽劍環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5月18日表示,將進一步完善有中國特色的影子銀行監管機制體系理財產品結構持續優化該負責人介紹,經大力整治,三年來已累計壓降影子銀行16萬億元,其中大部分為結構複雜、存在較大監管套利和風險隱患的高風險業務,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風險持續收斂。截至一季度末,同業理財餘額8460億元,較歷史峰值縮減87%;金融同業通道業務實收信託較歷史峰值下降近5萬億元。
  • 銀保監會再通報:嚴禁監管套利,嚴防屢查屢犯,防止影子銀行回潮
    千龍網訊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印發《關於近年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監管檢查發現主要問題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了近年來對相關機構監管檢查中發現的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領域的突出問題,並提出了規範整改的工作要求。
  • 銀保監會: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大幅壓縮 三年縮減近16萬億元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大幅壓縮本報訊(記者 潘福達)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近日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是監管部門首次對影子銀行的概念、影響等發布全面的分析報告。
  • 銀保監會通報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突出問題,包括資金違規流入股市
    近日,銀保監會向系統內各級派出機構和銀行保險機構印發《關於近年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監管檢查發現主要問題的通報》。同時,還通報了結構性存款、委託貸款、銀信業務、銀保業務、信保業務及投資者保護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在通報問題的同時,銀保監會對規範整改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發展理念;二是突出工作重點,深入開展整治工作;三是強化審慎經營,推進業務規範轉型;四是全面排查整改,提升監管工作質效。
  • 銀保監會:影子銀行規模較峰值縮減近16萬億元 系統性風險隱患大為...
    銀保監會近日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報告》指出,經過三年專項治理,影子銀行野蠻生長的態勢得到有效遏制。截至2019年末,廣義影子銀... 銀保監會近日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報告》指出,經過三年專項治理,影子銀行野蠻生長的態勢得到有效遏制。
  • 影子銀行是什麼?這份報告全部告訴你
    來源標題:影子銀行是什麼?這份報告全部告訴你 銀保監會12月4日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是監管部門首次對影子銀行的概念、影響等發布全面的分析報告。
  • 監管動態|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二、影子銀行的主要特點一是非銀行金融機構是主要載體。這是影子銀行最廣泛的定義方式。只要常規銀行以外的金融機構從事了相關業務,都可以被納入影子銀行範疇。(二)金融穩定理事會定義的影子銀行金融穩定理事會作為全球影子銀行監測的組織者,其對影子銀行的識別標準最具影響力。
  • 銀保監會:影子銀行規模較峰值縮減近16萬億元
    根據「金融監管研究」微信公眾號消息,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近日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報告》稱,經過三年專項治理,影子銀行野蠻生長的態勢得到有效遏制。利用影子銀行跨行業跨機構騰挪資金、佔用資金、竊取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減少,持牌經營、特許經營、合規經營的理念與文化得到恢復,市場秩序開始好轉。《報告》將影子銀行的界定標準設定為:金融信用中介活動處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信貸發放標準顯著低於銀行授信;業務結構複雜、層層嵌套和槓桿過高;信息披露不完整,透明度低;集中兌付壓力大,金融體系關聯性和風險傳染性高。
  • 什麼是「影子銀行」?權威定義來了!以後這樣監管
    一直以來,影子銀行都被認為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之一。那麼,到底什麼是影子銀行?什麼是影子銀行?根據銀保監會最新的《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裡面的界定,我們看到,影子銀行指的是「常規銀行體系之外的各種金融中介業務,通常由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載體,對金融資產的信用、流動性、期限等風險因素進行轉換,扮演著『類銀行』的角色。如何界定影子銀行?
  • 什麼是「影子銀行」?有什麼特點?權威定義來了!
    記 者丨李玉敏編 輯丨李伊琳12月4日,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公眾號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署名為「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這也是中國監管部門官方首次公布對影子銀行的系統系研究,並就影子銀行的定義、判別標準、分類進行了明確。
  • 長期與影子銀行並存,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起跑線爭奪戰」
    12月,銀保監會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判別標準、分類、規模及監管方向進行了明確說明。影子銀行是指游離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包括各類相關機構和業務活動)。
  • 銀保監會:實際運營的網絡借貸P2P機構目前已經完全歸零
    央視網消息:銀保監會昨天(12月4日)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是監管部門首次對影子銀行的概念、影響等發布全面的分析報告。報告指出,經過三年治理,我國的影子銀行規模大幅壓縮,野蠻生長得到了根本遏制。實際運營的網絡借貸P2P機構目前已經完全歸零,利用影子銀行跨行業跨機構騰挪資金、佔用資金、竊取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減少,金融市場秩序開始好轉,風險水平由發散轉為收斂。銀保監會表示,通過整治影子銀行,我國金融風險水平大幅下降,一批高風險機構和高風險業務得到有序處置。同時也為今年的信貸大幅增長預留了空間。
  • 堅決防止影子銀行死灰復燃
    日前,中國銀保監會召開2020年年中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堅決防止影子銀行死灰復燃、房地產貸款亂象回潮和盲目擴張、粗放經營捲土重來。  今年以來,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我國加大了信貸支持經濟發展的節奏和力度,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不過,房地產貸款亂象也出現了死灰復燃跡象。
  • 銀保監會持續完善監管制度和風險監測體系
    原標題:銀保監會持續完善監管制度和風險監測體系 影子銀行不能野蠻生長近日,中國銀保監會課題組首次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認為,影子銀行風險具有系統性風險特徵。我國影子銀行隱患一度非常嚴重,經過幾年努力,目前呈現根本性好轉勢頭。影子銀行規模實現壓降,離不開近年來監管的持續發力。據介紹,從2017年起,銀保監會集中整治不規範的銀行同業業務、理財、表外業務,經過3年專項治理,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