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為p10 手機的不同個體在跑分軟體上跑出了相差懸殊的跑分,從而讓用戶產生華為P10偷工減料的懷疑,最終證實,部分華為P10手機使用的是eMMC,而非宣傳的UFS快閃記憶體,那麼兩者究竟有何區別呢。
eMMC和UFS都是存儲器的一種標準,大家可以理解為機械硬碟和SSD硬碟,他們最明顯的區別為讀寫速度上的差異。eMMC5.1讀取速度在600MB/S左右,而UFS2.0則達到了1400MB/S的速度,是eMMC5.1最快速度的2倍多,而UFS2.1的速度當然會更快一些。
eMMC和UFS是什麼
eMMC
eMMC(EmbeddedMultiMediaCard)為MMC協會所訂立的、主要是針對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產品的內嵌式存儲器標準規格。eMMC目前是最當紅的便攜移動產品解決方案,目的在於簡化終端產品存儲器的設計。由於NAND Flash晶片的不同廠牌包括三星、東芝或海力士、鎂光等,當設計廠商在導入時,都需要根據每家公司的產品和技術特性來重新設計,過去並沒有1個技術能夠通用所有廠牌的NAND Flash晶片。
eMMC的設計概念,就是為了簡化內存儲器的使用,將NANDFlash晶片和控制晶片設計成1顆MCP晶片,手機客戶只需要採購eMMC晶片,放進新手機中,不需處理其它繁複的NANDFlash兼容性和管理問題,最大優點是縮短新產品的上市周期和研發成本,加速產品的推陳出新速度。
現在,eMMC4.5已經問世,eMMC4.4的讀取速度大約為104MB/s、eMMC4.5則為200MB/s,性能在當時也是十分優秀的;而在2013年7月29日三星開始量產行業首款eMMC 5.0存儲產品,其讀取速度為400MB/s,但是因為使用的是8位並行界面,因此性能潛力已經基本到達瓶頸,以最新的eMMC 5.1規範來說,其理論帶寬為600MB/s左右,性能的大提升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UFS
2011年電子設備工程聯合委員會(JointElectronDeviceEngineeringCouncil,簡稱JEDEC)發布了第一代通用快閃記憶體存儲(UniversalFlashStorage,簡稱UFS)標準,希望能夠替代eMMC。然而,第一代的UFS並不受歡迎,因為相對於不斷更新換代的eMMC它似乎沒有提供足夠的優勢。為此,JEDEC在2013年9月發布了新一代的通用快閃記憶體存儲標準UFS 2.0,該標準下的快閃記憶體讀寫速度可以高達每秒1 400MB,這相當於在兩秒鐘內讀寫兩個CD光碟的數據,不僅相比eMMC它有巨大的優勢,它甚至能夠讓電腦上使用的快閃記憶體存儲介質固態硬碟也相形見絀。
UFS2.0的快閃記憶體使用的是串行界面,很像PATA、SATA的轉換。並且它支持全雙工運行,可同時讀寫操作,還支持指令隊列。相比之下,eMMC是半雙工,讀寫必須分開執行,指令也是打包的,在速度上就已經是略遜一籌了。而且UFS晶片不僅傳輸速度快,功耗也要比eMMC 5.0低一半,可以說是日後旗艦手機快閃記憶體的理想搭配。
除了在速度性能方面有著巨大優勢之外,在功耗方面UFS2.0也有更好表現。事實上,如果從功耗方面來比較,即使是新一代的UFS2.0標準也是能夠與eMMC持平。不過eMMC和UFS2.0在操作過程中消耗的功率約為1mW(毫瓦),而待機狀態下功耗將低於0.5mW。當UFS2.0滿載時,所消耗的功率實際上比eMMC還要多,但它可以更快地完成操作而更早地切換到待機狀態,因此在功耗方面的表現UFS 2.0與eMMC不相上下。
雖然華為一直表示使用eMMC快閃記憶體不會影響華為P10整機的體驗,但是偷工減料這事算是坐實了,至少也是虛假宣傳的罪過,雖然給出了快閃記憶體缺貨的理由,國際市場快閃記憶體供應緊張也確實是事實,不過這次對華為形象的打擊已無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