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州富強村:「小車」出國門 百姓富起來

2020-12-28 央視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 光明日報通訊員 吳秋陽

  位於常州市中心城區天寧區的富強村,道路寬闊整潔,高樓錯落有致。改革開放以來,依託常州城市建設發展的機遇,富強村從一個靠農田為生的村落變為一個靠產業發展、集體富足的新「城中村」,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幸福小康之路。

  誰能想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個典型的中心城區城中村還是田間阡陌、泥屋低矮的模樣。村民們種田為生,望天吃飯。富強村黨總支書記賁秋菊告訴記者:「如今的幸福生活,得益於改革開放,也得益於代代富強人辛勤勞動的積累。我們必須為村民盤活財富、守好幸福!」

   經濟強起來:兩代人的「小車」推出國門

  奔向全面小康的每一步,富強村都精準地踏在改革開放的節拍上。1987年,富強村委與時任常州林業機械廠廠長周全興商議,在原富強五金廠的基礎上成立了「常州林業工程機械實業公司機械第六分廠」(以下簡稱「林機六廠」),自此拉開了富強村辦企業大發展的序幕。

  隨後三年,富強村造出了液壓手推車。「自從手推車進了廣交會,我們這個小村就和外貿掛上了鉤。」林機六廠老廠長邵嶽興回想起CBY-2手動搬運車剛剛研製成功時的情景,滿是喜悅。「手推車做出來以後,整個村都帶動起來做配套,大家的日子一點一點紅火起來了。」

  1994年,富強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無田村」。沒有了農田,就重點發展工業。1992年到1995年,富強村工業迅速發展,工廠數量增加到13家,工業總產值增加到幾千萬元,職工人數達到423人。1996年之後,富強村工業年產值超億元。

  「我是改革開放的第二代人。」1991年,35歲的趙雪賢也在給林機六廠做配套。由林機六廠搬遷留下的一臺設備起家,趙雪賢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那臺設備當時要1500元,夠造一間房了。我找廠裡的領導商量,用給他們加工零件的錢一點點抵扣,幹了兩年,機器終於是我的了。」如今,在常州恆瑞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新廠房的一角,趙雪賢仍然保留著最初的那臺機器。

  1997年起,趙雪賢開始摸索研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平臺車系列產品。他把每年盈餘資金的大部分都用來投入研發、購買最新的生產設備。2006年,「愛德力」平臺車的技術日趨成熟,銷往德國,並成為免檢產品。

  兩代富強人,合力把兩臺「小車」推出國門。1998年,林機六廠外銷CBY-2手動搬運車18000臺,價值1611萬元;現如今,趙雪賢的「愛德力」平臺車系列產品年出口額過億元。

   口袋鼓起來:三代人的三份喜糖

  深秋,午後陽光照得人周身暖洋洋。76歲的邵嶽興正在自家的二層小樓門口,給路過的村民分發孫女的喜糖,逢人便說:「年輕時可想不到這樣的幸福日子!我結婚的時候,一份喜糖裡是8顆硬糖,一共4分錢,在我們村已經很體面了。現在我的孫女結婚,不僅有喜糖,還給親朋好友搭配了西式糕點。」

  在發展的起步階段,通水、通電、通路,成為富強村為百姓辦實事的首要任務。已在富強村委工作了30年的賁秋菊,親眼見證了村裡從修路的錢都拿不出來,到如今有能力為村民辦更多實事。

  2010年,常州城市的提檔升級再次給富強村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一方面,通過城市改造、拆舊建新,富強村的產業發展開始從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過渡。另一方面,通過資產重組與資源盤活,村集體資產不斷增值保值。2019年,富強村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盈利後,村民人人都可享受到發展紅利。邵嶽興與其他2647位村民一起,成了富強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股民,一起參與村裡的重大事項決策,共同分享集體資產收益成果。

  「我們一定要把艱苦奮鬥留下的財富管好,通過盤活資產,購買、置換了一批優質的商業資產。現在我們村的總資產有1.7億元。有了穩定的集體經濟收入,才能為村民辦更多實事。」賁秋菊說。

  保障兜起來:小康生活多姿多彩

  「小有所依,中有所學,老有所養,給富強人一個幸福家」,這是賁秋菊的願景。她希望富強村的小康不僅是要讓村民滿意,更要讓他們感受到幸福。

  「我們為退養社員購買安康關愛行動老年人保險,為49個失地農民辦理社保,將全體村民納入城市醫療保險。退養老人每年生日會收到一個8寸的大蛋糕,每逢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還會有300至1000元不等的慰問金。」

  據了解,富強村所在的茶山街道是「江蘇常州健康養老服務業集聚區」,養老走在全市前列。富強村居家養老中心負責人林志益介紹,為豐富養老模式,富強村委向專業的第三方機構購買公共服務。2016年,居家養老中心椿熙堂建成投入使用,為村內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社團文體活動、健康助餐等服務。

  在富強村委建立的志願服務「幸福積分」制度下,56歲的吳紫玉作為「幸福天使」志願者的一員,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堅持每年獻血。疫情期間,她主動報名參加抗疫志願服務。在奶奶的言傳身教下,6歲的孫女吳雨恬成為垃圾分類、光碟行動的積極參與者。

  以「幸福家」黨群活動建設為中心,椿熙堂居家養老、幸福家初心驛站、憶農園開心農場等活動載體,使全村老少都能找到學習、休閒、娛樂、交流的場所,過上幸福多彩的小康生活。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1日 04版)

相關焦點

  • 江西蓮花:生態綠起來 百姓富起來
    近年來,江西省蓮花縣依託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生態 現代農業」「生態 旅遊」,讓生態綠起來、老百姓富起來。海潭村地處蓮花縣六市鄉,距縣城約40公裡,是蓮花縣最偏僻的村莊之一,如今卻變成了享譽縣內外的「世外桃源」。
  • 佳富村:風景佳百姓富
    全面小康,江蘇的短板在蘇北,蘇北的短板在農村,農村的短板在住房。2019年,江蘇全面啟動蘇北農房改造工程,一方面鼓勵農民進城進鎮買房居住,一方面按照鄉村規劃建設新型農村社區,計劃3年內改善蘇北30萬戶農民住房條件,切實提高群眾生活品質。截至今年9月,已改善17.6萬戶農民住房條件。「不用錯地、不建錯房、配套要實用、經濟能承受、蓋農民滿意的房子。」
  • 「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交出厚重提氣答卷
    鬱 興攝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並發表重要講話,殷切期望江蘇緊緊圍繞「兩個率先」,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推動「五個邁上新臺階」,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經濟實力大幅提升,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對於經濟總量佔全國十分之一的江蘇來說,「經濟強」是「強富美高」新江蘇的首要標識,推動經濟建設邁上新臺階也是「五個邁上新臺階」的首要任務。
  • 江蘇常州:駐村律師打通法治鄉村建設「最後一公裡」
    在常州市,像陳巖一樣的駐村律師還有539人,他們分布在該市1020個村(社區),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當地百姓提供法律援助,打通法治鄉村建設的「最後一公裡」。據統計,今年以來,常州市法律顧問團隊為所結對的村(社區)提供上門服務1320次,接受電話和微信群諮詢3339次,舉辦法治講座和開展法治宣傳692場次,配合村調委會調解矛盾糾紛1814件,協助處理村重要法律事務1230件。
  • ...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邁向新高度,「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
    ,奮力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呈現新局面。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並發表重要講話,要求江蘇緊緊圍繞「兩個率先」,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推動「五個邁上新臺階」,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到江蘇考察調研,要求江蘇著力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
  • 三門這個「網紅村」奏響百姓增收的幸福樂章
    三門這個「網紅村」奏響百姓增收的幸福樂章 2020-12-25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百村 看小康】常州慶豐村、無錫張鎮橋村
    今天我們帶您到常州溧陽慶豐村和無錫張鎮橋村,看看那裡新農村建設的最新成果。 【常州慶豐村:農旅項目美了田園 富了口袋】   這個網紅村前幾年的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還只有2萬多元。  無錫臺記者周文說:「這條600多米的青龍橋河,串接了張鎮橋的3個自然村。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常州:「法治」護航鄉村振興高質量
    據了解,常州市目前共創建成國家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10個、省級480個,在實踐中湧現出溧陽禮詩圩、武進岑村村、天寧牟家村等特色法治典型,形成了百姓議事堂、民生茶社、雙鞍工作室、和諧促進會等特色法治模式,為推進鄉村振興、美麗田園鄉村建設和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提供了常州樣本,相關工作得到省委依法治省辦、省司法廳等肯定推廣,為全面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 常州首批354家單位向市民免費開放內部廁所!
    )常州銘源消費品市場有限公司荷花池街道西新橋三村社區衛生服務站(西三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常州新世紀商城有限公司物業部 (新世紀商城)荷花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常州機冶物業有限公司恆遠大廈物管處(恆遠大廈)
  • 一任接著一任幹 三門縣「第一強村」八任書記的「治村秘籍」
    治村故事:章正合書記任職時,我是村裡的民兵連長。看到老書記任勞任怨,一心一意為村裡謀發展,我深受感染。上任後,我問自己,能在他的基礎上做些什麼?正值改革開放初期,我感覺到,村民要真正富起來,光靠搞農業是不行的,必須培育產業,把經濟搞活。看到當時變壓器的強大市場需求,我把老書記創辦的集體五金廠改造升級成變壓器配件廠,為三門變壓器廠等提供配件。
  • 江蘇華為手機華為 P30 Pro常州躍達
    【中關村在線江蘇行情】華為P30 Pro(全網通)手機,近日在商家「常州躍達通訊」特價促銷,優惠價為4390元,好物好價,值得您入手!產品名稱:華為P30 Pro(全網通)商家名稱:常州躍達通訊聯繫方式:13584325752 聯繫地址:常州市郵電路富海通訊廣場一樓A31【躍達通訊】華為品牌介紹華為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
  • 江蘇常州典當界「淘寶」上線 2000餘寶貝引市民尋寶
    魏佳文 攝江蘇常州典當界「淘寶」上線 2000餘件「寶貝」引來市民尋寶中新網常州11月18日電 (湯琤 魏佳文)和田玉、彩色寶石、翡翠……11月18日,2000餘件「寶貝」齊齊亮相常州首屆典當節,引來廣大市民圍觀「尋寶」。借著典當節的「東風」,江蘇首家網際網路典當服務平臺--「蚌蚌拍當」APP正式上線。
  • 村莊美了,百姓富了——江蘇興化特色田園鄉村創建工作側記
    量質並舉走好特色產業路特色田園鄉村的基礎是特色產業,落腳在強村富民,興化市一手抓增「量」,一手抓提「質」,培育更多根植於農業農村、受益於農民、彰顯區域優勢的特色產業。垛田街道高家蕩村利用垛田的特殊地貌,整村標準化種植興化香蔥,每畝收益15000元以上。依託健康食品主導產業,該市大力推進「一村一品」,積極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休閒農業、鄉村旅遊、電子商務,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東羅村發展民宿經濟,種植銷售高端「興化大米」等特色農產品,真正實現有特色產業、有田園風光。
  • 江蘇常州: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今天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站在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刻,我們更加關注全市24.4萬殘疾人的小康徵程,「全面小康,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始終是常州市委、市政府和殘聯工作者的莊嚴承諾。今年來,市殘聯繫統統籌推進殘疾人脫貧攻堅、民生保障和就業服務工作,一手抓兜底保障,一手抓就業服務,全力幫扶廣大殘疾人走上小康路,為建設「強富美高」新常州,打造美麗江蘇「常州樣板」貢獻力量。
  • 【這是我的村】農家第一院——下營鎮常州村客常來
    常州村風景秀美、高山林密,雄奇險秀的九山頂坐落於此,最高峰海拔1078.5米,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這裡被稱為淨化北京、天津空氣的綠色「肺葉」。曾經的常州村,只有一條崎嶇山間小路與關內相通,幾乎與世隔絕,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溝」。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板橋鎮東雙莊村:產業興 百姓富 鄉村美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板橋鎮東雙莊村:產業興 百姓富 鄉村美 2020-10-17 20:4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江蘇常州:法治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法治鄉村建設基層行】鄉村治,百姓安,法治建設是振興鄉村最為精準有效的方式之一。近期,江蘇省常州市因地制宜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通過搭建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創新普法宣傳方式、實現鄉村法律顧問全覆蓋,為鄉村發展提供法律保障,一幅幅鄉風文明、產業興盛的美麗圖景正在常州徐徐展開。
  • 「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這條村為4800噸竹木打通林道
    「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這條村為4800噸竹木打通林道 2020-11-03 2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通河縣濃河鎮富強村引進大項目打通持續發展新路徑
    在通河縣農村基層黨組織中,提起村黨支部排頭兵,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濃河鎮富強村黨支部。曾榮獲全市服務新戰略「百強黨組織」稱號的富強村黨支部,近年來面對逐步顯現的支柱產業稻米項目發展滯後、分戶生產成本高、村域支柱企業缺乏等問題,確定了「鞏固種植業、發展畜牧業、引資辦企業、建設新富強」的新思路,通過不斷引進企業,為村域經濟持續發展增加活力,帶領村民過上幸福和諧的新生活。
  • 領航定向 破浪前行——經濟企穩回升,百姓幸福滿滿 江蘇常州書寫...
    常州給出的答案是:堅持抓好品牌建設,有效提高「常州智造」國際競爭力,深入實施對外貿易「優進優出」戰略,推動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今年江蘇省商務廳公布的「2020-2022年度江蘇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中,常州63個品牌入選,在全省各地市中位居前三。其中,既有天合光能、黑牡丹、上上電纜等老牌強企,也不乏南方軸承、科華控股、匠心獨具等品牌新貴,常州外貿新優勢崢嶸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