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愛好者周刊(第 116 期):世界的未來是一個火藥桶

2020-10-04 阮一峰的網絡日誌

這裡記錄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內容,周五發布。

本雜誌開源(github: ruanyf/weekly[1]),歡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薦科技內容。

周刊討論區的帖子《誰在招人?》[2],提供大量就業信息,歡迎訪問或發布工作/實習崗位。

刊首圖

7月12日凌晨,哈爾濱醫生、天文攝影愛好者姜雪鵬拍到了 C/2020F3 彗星。他表示這顆彗星特別明亮,北半球已經好多年沒有見到這麼亮的彗星了。該彗星大約在北京時間凌晨4點出現北半球東北方仰角15度的方向,持續5到10分鐘。

本周話題:世界的未來是一個火藥桶

卡森·布洛克(Carson Block)是一個美國人,今年43歲。

2007年,他搬到上海,發現很多中國公司財務造假。他就開了一家諮詢公司,根據成語「渾水摸魚」起名為「渾水投資」,專門做空財務造假的中國公司。瑞幸咖啡就是他揭露的。

最近,他接受採訪[3],說現在的美國經濟就像「一個巨大的、打破歷史記錄的火藥桶」。

他的意思是,美國無限制地發行貨幣來挽救經濟,結果錢都流入了股市,股市創出新高,好像疫情根本不存在。未來一定會出現大幅度的貨幣貶值,造成可怕的後果。

我心想中國不也是這樣嗎。國內 A 股大漲,原因也是資金太寬鬆。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持,股市房市這樣上漲,就不擔心出現貨幣貶值嗎。

有一個朋友總在說,你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買房,而且是貸款買房,最近他又開始說了。理由是現在一個月還貸一萬元,好像很多錢的樣子;但過了20年,你還是每月還貸一萬元,那時由於貨幣貶值,這點錢已經不足掛齒了。只要貨幣一直在貶值,而房子不貶值(通常如此),那麼銀行貸款就是對你的補助。

每當這種時候,我就覺得,經濟學毫無用處。有了那麼多經濟學家,經濟危機照樣發生;明知貨幣貶值會嚴重傷害那些依靠養老金生活的人,貨幣貶值照樣發生。

實體經濟遭遇嚴重困難,金融資產價格高高在上,貨幣貶值不可避免。世界的未來會怎樣?卡森·布洛克說了,一個火藥桶。

數據分析學習資料

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業務產生的數據越來越多。數據分析正成為日常工作必備的技能,相關的招聘崗位不斷增加,企業日益重視。

數據分析可以分成兩個層次。(1)基礎層:發現數據包含的趨勢,對產品經理和業務人員比較有用。(2)進階層:運用數據去構造模型,再用來處理新的數據,對算法人員和開發者比較有用。

這兩個層次都有一些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Python 語言:數據處理的基本語法。•科學計算庫:pandas、matplotlib、scikit-learn 等,提供封裝好的各種數學工具。•SQL 和 Mysql:數據查詢語法和儲存引擎。•Hive:海量數據分析工具,可以進行分布式數據處理。

上面的每種技能,都包括許多內容,初學者學習其中任何一種,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投入。

開課吧為周刊讀者提供了一份詳細的 《數據分析知識速查表》,使用高清圖表的形式,列出上面四種技能的學習路徑、詳細知識點和知識脈絡,便於理解和融會貫通。

同時,還會贈送數字版的《數據科學技能樹》海報,適合列印出來張貼。

資訊

1、視頻會議的畫面布局[4]

視頻會議軟體 Zoom 的畫面布局,是所有人平均分配屏幕空間。日本很多用戶感到不習慣,紛紛向 Zoom 反饋,上下級的頭像一樣大,搞不清楚誰是領導,不好區分地位級別,希望能更改界面。日本網友就畫出了下面的屏幕布局,這才是日本企業想要的界面吧。

2、鋰電池的環境威脅[5]

電動汽車正在淘汰燃油車,造成了鋰電池的巨大需求。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最近呼籲全社會關注,鋰電池原料的開採對環境破壞巨大,需要尋找替代品。

鋰電池原料高度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鋰主要來自智利的一個乾旱沙漠地區,開採消耗了當地65%的水,造成環境退化、景觀破壞、土壤汙染,地下水枯竭,迫使農戶和牧民放棄祖傳定居點遷移。鈷元素主要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DRC),那裡都是手工採礦的小作坊,效率低下,破壞環境,多達4萬名童工在地下危險的礦井中工作。

3、MEMS 揚聲器[6]

美國一家創業公司宣布,已經造出了世界首個 MEMS 揚聲器成品,預計明年春季可以量產。MEMS 揚聲器採用全新的發聲原理,可能會顛覆揚聲器市場。

傳統的揚聲器採用電磁原理,電流變化引起線圈振動發聲。MEMS 揚聲器採用矽材料做成的壓電薄膜,通過電壓變化,引起薄膜的形變,擾動周圍空氣,由此產生聲波。這種揚聲器可以做成 4mm x 4mm 的大小,能夠集成到耳機、耳戴式設備和助聽器中。

4、保加利亞的悲慘現狀[7]

1988年,保加利亞人口達到890萬的頂峰,現在只剩下690萬人。不到三十年,人口下降了驚人的22.5%,是世界人口萎縮最多的國家。根據預測,該國人口還會持續減少,2050年將只剩下500多萬人。

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移民。2007年保加利亞加入歐盟,公民可以在歐洲自由遷移,每年都有好幾萬人移居國外,過去十年的外流人口接近人口總數的10%。保加利亞的社會狀況也非常糟糕,人均壽命(74.9歲)是歐盟最低的,嬰兒死亡率跟羅馬尼亞並列歐洲最高,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

5、快舟十一號火箭發射失利[8]

7月10日,中國固體運載火箭快舟十一號首次發射失利。這是中國2020年第16次火箭發射,也是今年的第三次發射失敗。該火箭上面攜帶了嗶哩嗶哩網站的遙感科普衛星,也同時報銷。

該火箭的最大亮點,就是使用固體燃料,而不是傳統的液體燃料。由於固體燃料穩定性高,可以長期保存,所以發射機動性高,不需要發射架,可以在移動車輛上發射,因此,大幅降低了發射成本。另一方面,它跟飛彈車的發射技術是一樣的。

它的每公斤發射費用降到7萬人民幣左右,每次發射費用約7000萬人民幣,只是液態燃料火箭的幾分之一。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開發這款火箭,就是作為低成本商業發射的解決方案。

6、一句話消息

•荷蘭政府[9]宣布,公民身份證將不再註明性別,因為性別屬於「非必要信息」。

•Nvidia[10]已經超過英特爾,成為美國市值最高的晶片公司。它沒有自己的工廠,只是一家晶片設計公司,生產外包給臺積電。英特爾有自己的工廠,但工藝不如臺積電,業績受到拖累。臺積電不生產自己的晶片,只實現別人的設計,現在是世界市值最大半導體公司。

•芝加哥市[11]在從7月4日開始的獨立日周末,一共發生了80多起槍擊案,17人死亡。

•科學家[12]發現第一種食用金屬的細菌。該細菌利用金屬錳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產生熱量。

文章

1、6個最常見的網頁可訪問性問題[13](英文)

可訪問性(accessibility)指的是,網頁對生理缺陷的用戶是否友好。本文總結了6個最常見的可訪問性問題及其解決方法,比如上圖是文字對比度不夠,導致弱視用戶閱讀困難。

2、Shell 腳本如何輸出幫助信息?[14](英文)

作者展示了一個技巧,將幫助信息寫在 Bash 腳本腳本的頭部,然後只要執行「腳本名 + help」,就能輸出這段幫助信息。

3、GitHub 的個人描述頁怎麼實現?[15](英文)

GitHub 最近改版以後,允許個人頁面使用 Git 代碼庫定製,而且還允許插入外部圖片,這意味著會出現很多有趣的玩法。這篇文章就教你怎麼用外部圖片,反映個人動態。

還有人[16]用 GitHub Actions 每天自動跑代碼,生成個人描述文件,讓主頁自動更新。這個更酷,也很實用。

4、如何使用 S3 + CloudFront 託管靜態資源[17](英文)

網頁加載時,只要不是伺服器動態生成的內容,都屬於靜態資源。由於靜態資源不用動態生成,所以可以發到 CDN 加快網頁加載。本文介紹如何通過亞馬遜網絡服務的 S3 + CloudFront 實現一個自己的 CDN,分發靜態資源。

5、偽隨機數生成器[18](英文)

偽隨機數指的是通過一種算法,由種子值得到的隨機數。本文介紹了幾種簡單的偽隨機數算法。

6、自動生成 JSX 代碼的 AI 模型[19](英文)

有人在推特演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 AI 模型,你只要用文字描述頁面布局,模型就會自動生成 React 的 JSX 代碼。

7、75行代碼入門 WebGL[20](英文)

WebGL 是瀏覽器對 OpenGL API 的調用接口,可以在瀏覽器裡面實現 3D 動畫。本文用一個簡短的例子,介紹了這個 API。這只是一篇簡介,另有完整的 WebGL 教程[21]

8、為什麼我停止使用 Redux[22](英文)

作者認為,Redux 被賦予了太多的使命,變成了一個全面的解決方案,導致越來越複雜和難用。他介紹了兩個簡單的替代庫。

工具

1、Brython[23]

一個使用 Python 寫網頁腳本的庫,讓你直接用 Python 操作網頁 DOM,不需要用到 JavaScript

2、icdiff[24]

一個命令行的彩色 diff 工具。

3、EasyOCR[25]

一個開源的 OCR 軟體,支持識別40種語言,包括中日韓文字。

4、RediSearch[26]

以 Redis 作為後端的全文搜尋引擎,支持中文。

5、XP-Paint[27]

Windows 畫板程序的瀏覽器實現。

6、MonitorControl[28]

Mac 電腦小工具,可以在系統菜單欄顯示亮度、對比度、音量滑塊。

7、Rome[29]

Babel 和 Yarn 作者推出的新工具,目標是將所有 JavaScript 開發工具集中在一個軟體包裡面,取代 ESLint、Babel、Webpack、Prettier 等。整個軟體包沒有任何依賴,即每一個功能都完全從零實現。

8、WhereMyLife[30]

一個 Kindle 訂閱 RSS 的推送服務,所有功能完全免費。(@Bin-Huang[31]投稿)

9、hugo-leetcode-dashboard[32]

一個將個人的 LeetCode 答題記錄匯總的工具,展示題號、題目、你的解答、 題目通過率等,然後一鍵生成一個 Hugo 網站。(@lryong[33]投稿)

10、釘釘的非官方 Linux 版[34]

釘釘官方沒有提供 Linux 版,作者用 Electron 和釘釘網頁版打包了一個。(@nashaofu[35]投稿)

資源

1、Project Audio for GitHub[36]

一個將 GitHub 事件(提交、PR、issue)轉成聲音的網站,讓你可以聽到 GitHub 的動態。

2、OneLook Thesaurus[37]

英語的同義詞詞典,可以查詢同義詞,也可以根據描述返回對應的詞(比如 large bird[38]對應哪些詞),加載速度很快。

3、CRDT.tech[39]

CRDT 是一種數據結構,用於分布式網絡的數據同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多人同時編輯文檔。該網站收集了 CRDT 的相關資料。

4、Progressive App Store[40]

一個漸進式 App 的在線商店,收集各種 Progessive App,是網友搭建的。

5、網頁設計博物館[41]

該網站收集了1600多個經過精心挑選和分類的網頁,展示了1991年至2006年之間的網站設計趨勢。

6、窗口交換[42]

該網站讓世界各地的人上傳他們窗外的鏡像,一段5到10分鐘的視頻。其他用戶就可以在網站上隨機看到別人的窗外。

圖片:倖存者公寓

原文網址:cent.com[43]

1、

美國堪薩斯州中部,巨大的曠野之中,有一個不起眼的大門,通往一座豪華的地下公寓,稱為倖存者公寓(Survival Condo),專門為富豪躲避核戰爭之類的世界末日而建。

2、

公寓四周有鐵絲網,提供24小時的保安,防止外來者闖入。

3、

公寓大門每扇重達8噸,一共是16噸的鋼板。

4、

這個地方的前身是1960年代建造的核飛彈發射井,屬於美國核武庫的一部分。飛彈井深達地下60多米,鋼筋混凝土牆厚達2米多。

5、

飛彈井退役以後,賣給了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改建成了今天的倖存者公寓,一共有15層,地上只有一個圓頂,遠遠看上去就是一個隆出地面的小山丘。

6、

上圖是改造時從上往下看的電梯井。

7、

這是當年的防爆門,通嚮導彈的控制室,門外就是核飛彈。這些門能夠承受核飛彈發射時的高溫高壓。

8、

防爆門後面是一段通往控制室的走廊。

9、

當年絕密的核飛彈發射控制室,可以容納6人,24小時永遠有人值班。

10、

改建以後,飛彈井變成了一棟公寓樓,分成多套公寓,對外出售。每套公寓都有自己的停車位,方便外出。

11、

公寓設有應急物資供應室,提供各種緊急情況下所需的物質,包括迷彩裝備、頭盔等。

12、

公寓還設置了槍械室,提供功能齊全的槍枝,供居民用來防身。

13、

醫療區可以進行簡單的手術,並且配備了足夠七年使用的藥品。

14、

食品室提供各種各樣的食品,從冷凍黑莓到炒雞蛋,所有食品的保存時間長達35年。

15、

最令人吃驚的是,公寓還設置了全尺寸遊泳池,可以自動補充水並對其進行消毒,甚至還配備水滑梯。

16、

電影院可以播放2,000部精選電影。

17、

公寓最底層是圖書館和教室。

18、

公寓內部提供了現代住宅的所有便利,廚房配備了全新的電器,以及觸控螢幕控制的燈光和暖氣。

19、

房間牆上有電視屏幕,可以通過攝像頭看到外面的世界。

20、

每套公寓都有寬敞的客廳。

21、

房間的窗口都是電視屏幕。

文摘

1、座椅面料的秘密科學[44]

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地鐵、公共汽車、電車、火車)時,人們通常不會對座椅面料留下印象,那只是一塊不好看、也不十分乾淨的紡織品而已。

但是,座椅面料其實大有學問。

首先,它必須經久耐用,因為每個座椅每天都有很多人坐。它必須用上幾年,而不會有大的磨損。

其次,它必須易於清潔,能夠抵抗或掩蓋各種汙漬。而且,它也必須看上去不十分髒,讓人們坐得下去。

最後,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點。它必須安全,不能著火、冒煙和悶燒,這些可能都會造成致命後果,尤其是在通風不良的地下幾十米的地鐵。

幸運的是,人們真的找到了這樣一種材料。大多數歐美國家的公共運輸工具都採用一種叫做 Moquette(法語為「地毯」的意思)的面料。這是一種羊毛和短絨棉的混合織物。

羊毛是天然的阻燃劑,絨毛織物的特殊織法(下圖)又比平織布具有更高的耐用性。

由於這種面料沒有平坦的表面,所以可以抵抗汙漬,也可以隱藏掉其中的小顆粒。它的表面還可以加上各種塗層,確保符合安全標準,並且可以定期進行大力清洗。另外,它還具有柔軟的質感和觸感,並可以織出複雜的圖案。

2、工作狂與拖延症[45]

2015年,我在耶路撒冷的一家創業公司工作。每天6點起床,9點到公司上班,下午5點下班。

那年9月,我第一次出國旅行,去了義大利,為期2周。我從此迷上了旅行,每天想的就是下一次旅行,幾乎每個月都出行。

有一天,我看到一篇數字遊民和遠程工作的博客文章。我對自己說:「這就是我想要的!」幾個月後,我在網上找了第一份遠程工作,然後申請了為期3個月的東南亞籤證。

2016年9月,在第一次旅行的一年後,我去了泰國,遠程工作,享受海灘,喝新鮮的椰子水。「努力工作,努力玩樂」,這是數字遊民的口號。每天沒有固定的日程,可以靈活安排。

2017年2月,我回到了耶路撒冷看望我的家人,並計劃下一步行動。

突然之間,沒有了熱帶海灘、聚會,陌生朋友,我有了很多空閒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就和一個朋友創建了一個外包 Web 開發公司,將所有時間用來創業,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4小時,成為了工作狂。

我希望通過創建一個成功的企業,有辦法離開這個城市,搬到其他地方繼續過天堂般的生活。

經過筋疲力盡的3個月,我意識到工作狂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不喜歡現在的生活方式。我問自己,為了未來的快樂,是否今天就值得整日工作,過著悲慘的生活?

這使我想到了另一個更本質的問題: 如果我不喜歡實現夢想和目標的這個過程,那麼追求夢想和目標的結果是否有意義?

我對這個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然後,我就慢慢產生了拖延症。一方面,我仍然想要實現我的目標,另一方面,實現目標的過程讓我感覺不到快樂,我就拖拖拉拉,沒有努力工作。

言論與數字

1、

如果你花錢買,你就是客戶,如果你免費獲得,你就是產品。

-- 《創業公司嘗試搜尋引擎的訂閱模式》[46]

2、

40年前算法很重要,大部分程式設計師都需要懂,因為硬體差,必須靠算法保證性能。

但是今天只剩下不到1%的程式設計師直接跟算法打交道,其他人都使用現成的軟體包,或從大公司購買算法,算法已成為一種商品,普通程式設計師不再需要自己生產了,也不需要有很深入的了解。

-- 《算法現在是商品》[47]

3、

本站100%無 JavaScript。

-- swiftbysundell.com[48]

4、

73%的受訪者認為,一周最有效率的工作日是周二。所有受訪者都認為,最沒有效率的工作日是周五。

-- 一項對美國人事經理的調查[49]

5、

我希望 JavaScript 程式設計師、Java 程式設計師、PHP 程式設計師、Perl 程式設計師、Python 程式設計師、C 程式設計師、C ++ 程式設計師、以及其他重要語言的程式設計師,大家聚在一起開個會,一勞永逸地提出一個大家都遵守的解決方案,我們應該如何處理時間和日期。我厭倦了每個語言都有自己一套處理時間和日期的方法。

-- 《JavaScript 語言準備提出新的時間和日期 API》[50]

6、

許多 AI 研究人員追求的目標是開發與人類智能原理相同的人工智慧,但是這永遠不可能實現,因為人的思維基本上沒有算法。

--《為什麼將無法實現通用人工智慧》[51]

2019年的本周(第 65 期):周刊開設「誰在招人」的招聘服務

2018年的本周(第 13 期):周刊為什麼只談技術?

References

[1]ruanyf/weekly: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

[2]《誰在招人?》: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1315

[3]採訪: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lues/hg/2020-07-08/doc-iirczymm0128209.shtml

[4]視頻會議的畫面布局:https://lvv2.com/t/2453409/

[5]鋰電池的環境威脅:https://www.greencarcongress.com/2020/07/20200704-un.html

[6]MEMS 揚聲器:https://www.anandtech.com/show/15894/xmems-announces-worlds-first-monolithic-mems-speaker

[7]保加利亞的悲慘現狀:https://balkaninsight.com/2020/07/09/bulgaria-writes-new-chapter-in-long-story-of-demographic-decline/

[8]快舟十一號火箭發射失利:https://m.k.sohu.com/d/465541200

[9]荷蘭政府: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7-06/doc-iirczymm0708279.shtml

[10]Nvidia:https://www.techspot.com/news/85932-nvidia-passes-intel-most-valuable-us-chipmaker.html

[11]芝加哥市:https://www.chicagoreporter.com/chicago-police-department-arrest-api-shutdown-is-its-own-kind-of-cover-up/

[12]科學家:https://scitechdaily.com/microbiologists-discover-bacteria-that-feed-on-metal-ending-a-century-long-search/

[13]6個最常見的網頁可訪問性問題:https://blog.scottlogic.com/2020/07/02/6-most-common-accessibility-problems.html#empty-links-and-empty-buttons

[14]Shell 腳本如何輸出幫助信息?:https://samizdat.dev/help-message-for-shell-scripts/

[15]GitHub 的個人描述頁怎麼實現?:https://rushter.com/blog/github-profile-markdown/

[16]還有人:https://simonwillison.net/2020/Jul/10/self-updating-profile-readme/

[17]如何使用 S3 + CloudFront 託管靜態資源:https://www.sankalpjonna.com/posts/hosting-your-entire-web-application-using-s3-cloudfront

[18]偽隨機數生成器:https://github.com/bryc/code/blob/master/jshash/PRNGs.md

[19]自動生成 JSX 代碼的 AI 模型:https://twitter.com/i/status/1282676454690451457

[20]75行代碼入門 WebGL:https://avikdas.com/2020/07/08/barebones-webgl-in-75-lines-of-code.html

[21]完整的 WebGL 教程:https://www.toptal.com/javascript/3d-graphics-a-webgl-tutorial

[22]為什麼我停止使用 Redux:https://dev.to/g_abud/why-i-quit-redux-1knl

[23]Brython:https://brython.info/

[24]icdiff:https://www.jefftk.com/icdiff

[25]EasyOCR:https://github.com/JaidedAI/EasyOCR

[26]RediSearch:https://oss.redislabs.com/redisearch/

[27]XP-Paint:https://chowderman.github.io/xp-paint.html

[28]MonitorControl:https://github.com/MonitorControl/MonitorControl

[29]Rome:https://romefrontend.dev/

[30]WhereMyLife:https://wheremylife.cn/

[31]@Bin-Huang: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1340

[32]hugo-leetcode-dashboard:https://github.com/lryong/hugo-leetcode-dashboard

[33]@lryong: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1341

[34]釘釘的非官方 Linux 版:https://github.com/nashaofu/dingtalk

[35]@nashaofu: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1342

[36]Project Audio for GitHub:https://github.audio/

[37]OneLook Thesaurus:https://www.onelook.com/thesaurus/

[38]large bird:https://www.onelook.com/thesaurus/?s=large%20birds&loc=revfp

[39]CRDT.tech:https://crdt.tech/

[40]Progressive App Store:https://progressiveapp.store/home

[41]網頁設計博物館:https://www.webdesignmuseum.org/

[42]窗口交換:https://window-swap.com/

[43]cent.com:https://www.cnet.com/pictures/inside-the-kansas-survival-condo-designed-to-save-you-from-nuclear-winter/

[44]座椅面料的秘密科學:http://www.bbc.com/autos/story/20160804-why-are-trains-seats-so-hideous

[45]工作狂與拖延症:https://www.jamalx31.com/post/between-workaholism-procrastination

[46]《創業公司嘗試搜尋引擎的訂閱模式》:https://www.wired.com/story/a-startup-is-testing-the-subscription-model-for-search-engines/

[47]《算法現在是商品》:http://shape-of-code.coding-guidelines.com/2020/07/05/algorithms-are-now-commodities/

[48]swiftbysundell.com:https://www.swiftbysundell.com/special/javascript-free/

[49]一項對美國人事經理的調查:https://www.watercoolertrivia.com/blog/insights

[50]《JavaScript 語言準備提出新的時間和日期 API》: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23781819

[51]《為什麼將無法實現通用人工智慧》: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9-020-0494-4

相關焦點

  • 科技愛好者周刊(第 127 期):未來人人開發軟體,幾乎沒人編碼
    這裡記錄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內容,周五發布。( 本周五是十一假期,周刊提前到周三發布。)本雜誌開源(github: ruanyf/weekly[1]),歡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薦科技內容。周刊討論區的帖子《誰在招人?》
  • 科技愛好者周刊(第 130 期):低齡化的網際網路
    這裡記錄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內容,周五發布。本雜誌開源(GitHub: ruanyf/weekly[1]),歡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薦科技內容。周刊討論區的帖子《誰在招人?》[2],提供大量就業信息,歡迎訪問或發布工作/實習崗位。
  • 科技愛好者周刊(第 120 期):只有開放才能打敗封鎖
    這裡記錄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內容,周五發布。本雜誌開源(github: ruanyf/weekly[1]),歡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薦科技內容。周刊討論區的帖子《誰在招人?》作者介紹了他如何創作第一名作品(上圖)。2、如何自己實現一個全文搜尋引擎[18](英文)作者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講解全文搜尋引擎的原理,自己如何實現倒排索引。舉例用的是 Go 語言,代碼很簡單,接近偽代碼。
  • 科技愛好者周刊(第 122 期):談談網際網路公司的高估值
    這裡記錄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內容,周五發布。本雜誌開源(github: ruanyf/weekly[1]),歡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薦科技內容。周刊討論區的帖子《誰在招人?》4、理解 Python 哈希表[18](英文)本文詳細講解 Python 哈希函數的用法,然後用它實現一個簡單的哈希表。
  • 科技愛好者周刊(第 111 期):智能電視的誤區
    這裡記錄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內容,周五發布。本雜誌開源(github: ruanyf/weekly[1]),歡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薦你的項目。周刊討論區的帖子《誰在招人?》而現在,英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風能產業,以及世界最大的風電場。這個風電廠位於約克郡,發電量佔英國全國電力的5%。
  • 科技愛好者周刊:第 101 期
    這裡記錄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內容,周五發布。本雜誌開源(github: ruanyf/weekly[1]),歡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薦你的項目。周刊討論區的帖子《誰在招人?》(@DuanJiaNing[27]投稿)2、Zarm[28]一個 React 組件庫,眾安科技出品。
  • 科技愛好者周刊:第 90 期
    這裡記錄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內容,周五發布。本雜誌開源(GitHub: ruanyf/weekly[1]),歡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薦你的項目。周刊討論區的帖子《誰在招人?》[2],提供大量就業信息,歡迎訪問或發布工作/實習崗位。
  • 科技愛好者周刊(第 128 期):這個社會是否正在變成「賽博朋克」?
    本雜誌開源(GitHub: ruanyf/weekly[1]),歡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薦科技內容。周刊討論區的帖子《誰在招人?》[2],提供大量就業信息,歡迎訪問或發布工作/實習崗位。封面圖每年新疆的紅辣椒豐收時,人們就會在戈壁灘上晾曬辣椒。(via[3])本周話題:這個社會是否正在變成「賽博朋克」?
  • Go語言愛好者周刊:第 68 期—一道關於浮點數的題
    本周刊開源(GitHub:polaris1119/golangweekly[1]),歡迎投稿(題目來自 Go101)package mainimport "math"func main() { a, b, c := 2.0, 1.0, 0.0 x, y := a/c, b/c 
  • Go語言愛好者周刊:第 58 期—關於 context
    本周刊開源(GitHub:polaris1119/golangweekly[1]),歡迎投稿,推薦或自薦文章/軟體/資源等,請提交 issue[2] 。鑑於大部分人可能沒法堅持把英文文章看完,因此,周刊中會儘可能推薦優質的中文文章。優秀的英文文章,我們的 GCTT 組織會進行翻譯。
  •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受聘為《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第二批科學顧問
    中國江蘇網訊 5月8日下午,《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第二批科學顧問聘任啟動,新華日報科技周刊報導團隊赴北京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向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頒發《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科學顧問聘書。王貽芳院士祖籍南通,江蘇南京人,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長期從事高能物理實驗研究。
  • 物聯周刊(77期)丨國家金融科技認證中心落地重慶
    期 物聯周刊,帶你看見智能世界!)創新中心承建的綜合行業二級節點已上線。由信通院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重慶)有限公司承建的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綜合型二級節點,則主要面向儀器儀表、線纜、檢驗檢測、物聯網等重點行業
  • Go愛好者周刊:第 67期—Go1.16相關功能基本完成了
    本周刊開源(GitHub:polaris1119/golangweekly[1]),歡迎投稿)。10、你真的了解 sync.Once 嗎它是一個對象,它提供了保證某個動作只被執行一次的功能。最典型的場景當然就是單例對象的初始化操作。
  • 物聯周刊(78期)丨四方籤署共建重慶信通院新十年戰略合作協議
    」看點七:行業政策重慶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公開徵集看點八:國內第四大運營商中國廣電成立 看點九:蘋果在ToF技術應用上進一步加碼看點十:我國窄帶物聯網技術納入5G標準看點十一:海康威視發布AR地圖應用系統看點十二:首款基於「N+1」工藝晶片成功流片第78期 物聯周刊
  • Go語言愛好者周刊:第 62 期—今天的題很細節
    本周刊開源(GitHub:polaris1119/golangweekly[1]),歡迎投稿,推薦或自薦文章/軟體/資源等,請提交 issue[2] 。鑑於大部分人可能沒法堅持把英文文章看完,因此,周刊中會儘可能推薦優質的中文文章。優秀的英文文章,我們的 GCTT 組織會進行翻譯。
  • 物聯周刊(74期)丨重慶打造智慧醫療城
    期 物聯周刊,帶你看見智能世界!關於申報2020年重慶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通知一、申報條件符合《重慶市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和管理辦法》(渝科局發〔2019〕63號)規定的認定條件(附件1)。二、申報程序(一)申報單位填制《重慶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申報書》(附件2),連同相關證明材料加蓋公章後,一式3份(同時提交電子版),裝訂成冊報送至所在區縣(自治縣)科技主管部門或市級主管部門。
  • Go愛好者周刊:第 64 期—goup這個工具了解下
    本周刊開源(GitHub:polaris1119/golangweekly鑑於大部分人可能沒法堅持把英文文章看完,因此,周刊中會儘可能推薦優質的中文文章。優秀的英文文章,我們的 GCTT 組織會進行翻譯。
  • 公告|中科院科技成果雲服務(第五期)成果雲講堂暨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科技成果雲講堂(第十五期)開講啦
    公告|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雲服務(第五期)成果雲講堂暨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科技成果雲講堂(第十五期)開講啦 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雲服務(第五期)成果雲講堂暨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科技成果雲講堂(第十五期)於9月11日,下午14:00-15:00準時開講!
  • 智慧財產權情曝周刊:第35期20201226(自勉,加油!)
    智慧財產權情曝周刊從5.1開始堅持下來,雖然讀者有限,但對自己是一個比較好的總結!感慨堅持。 自勉。 2月24日,Moderna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運送第一批產品,進行一期臨床試驗。 3月4日,FDA批准進行1期臨床試驗(僅限安全性)。 3月16日,第一個人類受試者被給予了一個劑量的。 3月23日,Moderna開始擴大規模進行商業化生產。
  • 華泰柏瑞帶你『走進科創50』第十四期——虹軟科技(688088)
    不同於四小龍專攻金融和安防領域,虹軟科技深耕智慧型手機領域,且交出了更好的盈利成績單,號稱「科創板第一AI股」。今天我們走近華為、三星背後的公司,都市麗人的顏面守護者--虹軟科技(688088)!第十四期——虹軟科技(688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