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喜歡搶

2021-01-05 齊魯晚報數字報刊

搶房子搶黃金搶紅燈搶車位——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搶

2014年12月07日  來源:

齊魯晚報

【PDF版】

     文/梔 心(「青未了·心理諮詢工作室」特約作者)
  近年來,「搶購」頻頻成為生活中的關鍵詞。從國際金價大跌,「中國大媽」瘋狂搶金,再到不久前,中國人海外瘋搶iphone6;從過馬路「搶紅燈」,到坐車「搶座位」,再到開車「搶車位」,一路走來,形形色色的「全民瘋搶」,不能不讓我們從心理層面思考,中國人為什麼這麼喜歡搶?
● 全民瘋搶,秒殺了我們的心理防線
  前些天,「雙11購物狂歡,全民極限瘋搶」像一道閃電,瞬間秒殺了無數人的心理防線,「中國式瘋狂搶購」又一次如火如荼。女友小蕙說,「前段時間看《女神的新衣》老覺得自己沒衣服穿了,這次雙11瘋狂血拼了一堆衣服!」無獨有偶,話題人物郭敬明也說:「對於我這種不愛出門的人來說,幾分鐘搞定一堆東西的成就感真是太『哇哦』了……折扣真的太低了,一沒控制好,就購了一大箱子。」
  線上瘋搶,線下也沒閒著。「購房不眠夜,特惠房瘋搶中」、「蘇寧店慶,全民瘋搶」、「國美十年,全民瘋搶」、「東風日產,全民瘋搶」、「北京現代,全民瘋搶」、「金銀暴跌,中國大媽瘋搶現金特權」、「iphone6開售首日,果粉瘋搶」這樣的新聞報導,也幾乎沒有終止過,至於非常時期,一有風吹草動就「搶板藍根」、「搶鹽」、「搶奶粉」,以及每天都在上演的「搶紅燈」、「搶座位」,實在讓人目不暇接。
  就在不久前,《法國看板》雜誌一篇文章稱,中國遊客即使在國外也會爭先恐後,在百貨公司和專賣店櫃檯前搶購物品。韓國媒體,更是毫不客氣地報導,黃金周16萬中國遊客湧入韓國,瘋狂掃貨,純購物旅遊引發首爾堵車堵人。
  一句話,「全民瘋搶」已經成了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每天早晨,超市大門剛一打開,就會湧進一大批搶購新鮮雞蛋的老人,對於經歷過物質匱乏年代的老一輩來說,窮怕了,缺怕了,條件反射地去「搶」,圖的是一個心安。可悲的是,許多的社會中堅力量也視「搶」為常態,什麼都想一步到位。搶鐵飯碗,不惜血本搶購學區房,搶火車票,搶車位,就連拜佛,也搶著燒頭炷香,不折不扣,把「搶」仿佛都滲透到了骨髓裡。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其實是一種整體處在恐慌狀態下的防禦行為,足以說明,比起老一輩,我們的心理現狀依然是恐慌、焦慮、盲目和無所適從。天上不會掉餡餅,今天,有人眼疾手快,搶到了滿心歡喜;明天,就必然會有人雙手落空,喪失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引發類似於日本核洩漏後「搶鹽潮」的蝴蝶效應。那麼,為什麼我們會面臨著這樣的窘境呢?
  「長期以來,人口多,資源少,讓多數人的憂患心理根深蒂固,競爭意識非常強烈。」蘇州榮格心理諮詢中心高級督導王國榮一語中的,好像「只有衝到最前,才能搶到最好的」。這也是大多數人獲得安慰和可控性的一種做法。 
  南京市心理危機幹預中心主任張純也表示,當有危急事件時,人們容易產生緊張情緒,導致跟風爭搶行為發生,「群體性搶購風潮能在一定程度上釋放心理壓力」。此外,人對未知事物會產生恐慌心理,出於防範心態,人們難免會搶購,他們需要有樣東西來保證安全感。
● 心理恐慌,讓我們習慣了什麼都去搶
  顯而易見,社會有社會的問題,芸芸大眾的我們,也有我們的問題。
  站在個體的角度,每個人都渴望過上安全、舒適的生活,物質的擁有是最好的定心丸,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事實也證明,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瘋搶」的不再只是因為資源稀缺,而是心理作祟,讓我們習慣了「搶」,習慣了急於求成,你搶,我也搶,心中沒有規則,就容易丟了底線。
  隨便扒拉一下,由「瘋搶」演變成不可收拾的「哄搶」新聞,這些年來,數不勝數。某某國道上,貨車翻倒了,搶西瓜,搶大米,搶螃蟹,搶飲料,甚至是馬路上搶錢的,搶「神水」的,光是《焦點訪談》就播出過許多起,讓人唏噓不已。更可怕的是隨處可見的「搶紅燈」,以及公交車上為了「搶座位」大打出手,引發的流血事件觸目驚心。這樣為「搶」瘋狂,什麼時候罷休?
  如果透過心理學的窗口去照見觀看,我們就會發現,物質從來不簡單就是它本身,它更像是一面關係的鏡子,映照出我們的希望、愛、成功、力量、幸福和安全感,也同樣映照出我們的恐懼、害怕、失望、不被愛以及不安全感。在我們瘋狂爭搶的背後,我們的確需要好好洞察我們的內心世界,到底缺失什麼。
  在我的隨機採訪中,絕大多數人都有「搶」的經歷。35歲的麗娜是位產科醫生,在轟動一時的「搶金大潮」中,她也搶購了一批金項鍊金耳環金手鐲。她說:「降價了不趕緊搶,以後漲價了不後悔嗎?」而鄰居家56歲的趙大媽則告訴我說,前段時間,生薑緊俏,她搶購了不少生薑,都埋在樓前的沙地裡,為的就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哪怕後來生薑爛了一半,她更擔心的也還是「萬一搶不到怎麼辦」?
  這種種憂慮,折射的依然是我們內心的緊張和不安全感,它讓我們本能地總想抓住點什麼,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虛幻的救命稻草是那麼重要。與此同時,社會的急劇發展,信息的大膨脹,也催生出了更多的欲望,於是,行為上,就有了形形色色不可思議的「瘋搶」,甚至「哄搶」。
  對此,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錢銘怡分析說,「恐慌心理下出現的從眾行為,主要是看見別人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太多的理性判斷,即使冷靜判斷後也會跟隨大眾選擇,覺得更保險。」人是群體的動物,習慣了從眾,習慣了集體行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一窩蜂式的從眾、跟風、隨大流、瘋搶,只會讓社會秩序更加混亂。
● 心理平衡,要物質的豐裕也要心靈的安寧
  前兩天,看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的調查顯示,超八成受調查者認為當前社會處於亞健康狀態,大多數人因工作、生活、養老及未來無法預期等而長期緊張與不安。調查同時發現,受調查者對「生活更有尊嚴,發展更有保障」更為期待。
  可是,大環境的改變從來不會一蹴而就,我們能改變的首先是自己。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只要努力就會改變,精神分析的術語叫「見諸行動」。憧憬、譴責、焦慮、恐慌、擔憂都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積極行動,通過行動去改變自己和他人,才能得到內心的平靜和幸福。
  也就是說,與其陷入越搶越沒有安全感的怪圈,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著名的身心靈導師南奧朵告訴我們:「聚焦於自我的缺失,還是已經擁有的,這會讓你的生活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事實上,保持一顆平常心,對物質的需求,量力而行,並且,物盡其用,才是最大的珍惜,很多時候,搶到了東西,丟掉了尊嚴,一樣得不償失。
  南京市心理危機幹預中心主任張純也指出,很多時候,我們爭搶的東西並不需要。試問,僅僅兩站的距離,就非要搶到座位嗎?時常這樣問自己,把結果看淡些,往往能避免因為衝動或盲從而發生的爭搶,心也能變得更快樂。另外,完善公眾心理危機的防控機制,也會讓大眾更有安全感。
  記得白巖松寫過一篇很有名的文章,《中國人停下來,等一等靈魂》。文章提到,在墨西哥,有一個離我們很遠又很近的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趕路,突然,一個人停了下來。旁邊的人很奇怪:為什麼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靈魂落在了後面,我要等等它。
  對於那麼多忙碌著、勞累著、瘋搶著的人來說,從現在開始,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心理平衡,不把物質的需求放大,明白自己的內心真正需要什麼,這是讓我們過上更有意義的生活的智慧。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 版權所有 齊魯晚報
華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術服務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白皙皮膚
    一個人喜歡的東西一定是他本質擁有的東西。中國人本質上是白皙皮膚的人,唐朝以後,強大的吐蕃人將中國人的皮膚漂成深色。儘管這樣,中國人的膚色比起印第安人和吉普賽人還是要白皙一些,跟印度人及阿拉伯人比起來,那都不在一個層面。那為什麼中國人對白情有獨鍾呢? 這要從《詩經.伐檀》說起。《詩經》的年齡老到什麼程度無法考究,《詩經》的文言文來源就可以考究了。
  • 挪威美女來中國遊,餐廳吃飯看到這一幕:中國人喜歡搶著買單?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文明古國,同時也有著非常多的文化,比如說飲食文化 漢服文化等等,這些傳統文化也吸引了非常多的外國遊客,來到中國一探究竟,這不小編之前就聽說這樣一個消息,挪威美女來中國旅遊,餐廳吃飯看到這一幕後直呼,中國人都這樣嗎?
  •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晚上洗澡,而外國人喜歡早上洗澡?有何不同?
    就拿洗澡這件小事來說吧,有些人喜歡泡澡,有些人則更喜歡淋浴,有的人洗澡喜歡用肥皂,有的人更愛用沐浴液做清潔……在眾多不同中,也存在一定的共性,比如我們中國人,絕大多數都在晚上洗澡,而外國人剛好相反,大部分外國人選擇在早晨起床後洗澡。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中外洗澡的這種差別?早上洗澡和晚上洗澡有什麼不同嗎?為什麼外國人喜歡早上洗澡?
  •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加班?中國人加班有多瘋狂?
    每天晚上十點或者更晚的時候都可以還有很多人都穿著工作服,是中國人都喜歡加班嗎?吃的比豬少,做的比牛多,睡的比狗晚,起的比豬早,在中國,職場上的人都這樣調侃自己。那麼到底中國人加班有多瘋狂呢?現在網絡發展最好的幾家公司,京東可以說是三大巨頭之一,而在京東裡,以平均時間下班時間為十一點半下班,成為了中國公司裡最狠的加班冠軍,中國人加班的每天平均時常為四個小時,佔據世界"加班王"榜首。網友都說:真實人比人氣死人。都羨慕外國人,即使是排行在世界十七位的倫敦,加班平均時常也只是在三十三點五個小時而已。
  • 撒哈拉沙漠國家為何最喜歡中國人?愛種菜,一把生菜讓人搶著要!
    對中國人的喜愛,其實是有原因的,這可以拿撒哈拉沙漠周邊的阿爾及利亞這個國家作為說明,阿爾及利亞是我們許多去非洲的中國人必去之地,阿爾及利亞經過我們中國人的建設,如今已經變得生機盎然,而中國人的勤勞更是讓當地人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的好處,比如在之前,當地人是很少能吃到蔬菜的,但是當中國人到後,就開始種各種蔬菜,這些蔬菜有的就被賣給了當地人,而當地人也非常喜歡,有時甚至一把生菜他們都會搶著要!
  • 在泰國餐廳瘋狂「搶蝦」,泰國人:中國人很窮嗎
    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在滿足了物質生活之後,人們自然而然地開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旅遊成為了當下熱門行業,旅遊業的發展總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發展,中國人們的旅遊人數開始逐漸上升,不僅是國內遊,國外遊更是越來越火爆。
  • 為什麼歐美人偏愛喝牛奶,中國人喜歡喝豆漿?
    有網友問:為什麼歐美人偏愛喝牛奶,中國人喜歡喝豆漿?曾有位美國人自己拍了部紀錄片,統計了一個普通美國人一生所消耗的資源。裡面說到了牛奶,一個普通美國人一生大概要喝掉6噸牛奶,因為他們一生下來,從小孩到成人,幾乎每天都要喝牛奶。
  • 中國人為什麼總是喜歡的去韓國旅遊
    之前因為中國人都不願意再去買韓國的產品,拒絕去韓國旅行從而急得韓國人直跳腳,畢竟對於韓國來說,中國人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根據相關媒介紹的篇幅,在韓國的首爾,尤其是樂天免稅店裡,可以說 百分之九十以上在購買東西的都是中國人,而且還誇張得排隊排到了店鋪門外面。
  • 為什麼外國人地板上喜歡鋪木地板,而中國人卻喜歡鋪瓷磚?
    導語:為什麼外國人地板上喜歡鋪木地板,而中國人卻喜歡鋪瓷磚?現在很多人在購買了房子之後也就希望房子能夠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裝修的,在裝修當中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地板的裝飾了,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逐漸變好,也沒有多少人他們是嚮往年那樣直接穿著鞋在家裡走動了,一般是在家裡開始裝修的時候就開始給自己家裡鋪上自己覺得自在的地板了,而在地面材料的選擇也是有很多選擇的,對於地板的裝修也確實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那麼現在我們也是看到了很多外國人他們更喜歡鋪設木地板而我們中國人更喜歡鋪設瓷磚
  •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晚上洗澡,外國人喜歡早上洗澡?有什麼不同?
    洗澡是人們重要的清潔方式,通過洗澡,可以把身上的細菌清除掉,但是就洗澡來說,會有這樣的發現,中國人喜歡晚上洗澡,而外國人則喜歡早上洗澡,很多人說是文化差異,那麼早上洗澡和晚上洗澡有哪些不同?首先來說說晚上洗澡,對於中國人來說,忙碌了一天,喜歡在睡覺前泡個澡,那種感覺還是很舒服的,通過睡覺前洗澡會讓人遠離一天的疲勞,身體也會顯得更加輕鬆,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會感覺到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速度也會加快,都是能夠促進健康的。
  • 外國人很疑惑:中國人為什麼不喜歡去公共洗衣房?
    現在很多人喜歡趁著節假日的時候出國旅遊,經常出國的人在國外可能會發現許多國家的大街小巷裡面都有著自助公共洗衣房的存在,當地人不在家裡面洗衣服,而是將衣服拿到這些店裡用公共的洗衣機來洗,即便是沒出過國的人,應該也從一些國外的影視劇中看見過公共洗衣房。
  • 法國人疑惑:為什麼中國人不喜歡吃奶酪?這些原因他們沒想到
    法國人疑惑:為什麼中國人不喜歡吃奶酪?這些原因他們沒想到 法國人對中國飲食文化很感興趣,並且提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人不喜歡吃奶酪?
  • 為什麼外國人喜歡早上洗澡,中國人喜歡晚上洗?哪種更健康?
    中國人大多都喜歡在晚上洗澡,但外國人卻喜歡早上洗澡,這是為什麼呢?到底早上洗好還是晚上洗好?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早上洗澡,會讓人更加精神,更有活力,對一整天的生活和工作有積極的影響。早上剛醒時,睡眼惺忪,人一般是比較放鬆的狀態,而洗澡則能讓人快速清醒,有助於提神醒腦。
  • 外國人「最大」的困惑:為什麼中國人不喜歡去公共洗衣房洗衣服?
    明明24小時自助洗衣房很方便,不僅能洗衣服,還帶烘乾和消毒功能,價錢也不貴,為什麼中國人都不喜歡用呢?那中國遊客都是怎麼洗衣服的?當我的外國朋友問我這樣的問題時,我就告訴他們說,中國人基本上都不喜歡到公共洗衣房洗衣服,因為覺得公用的洗衣機不乾淨,畢竟洗過那麼多陌生人的衣服,如果外國人來到中國旅遊或者生活的話,會發現中國基本上沒有公共洗衣房,這就是中國人的習慣。
  •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給手機戴殼,外國人卻很少用?原因是什麼?
    現在很多人喜歡給自己的手機套上手機殼,網上有各種手機型號的手機殼,而且這些手機殼做的十分精美,一般買手機殼的人都希望可以保護自己的手機,有時候好的手機殼也可以讓心情更好。一般中國人都很喜歡使用手機殼,有的人甚至會不定期更新手機殼,不過歐美國家的人卻不太喜歡用手機殼,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是消費者的習慣不太一樣。
  • 為什麼現在中國人喜歡給自己起個英文名或者花名?
    一個好好的中國人叫什麼洋名呢?的確以前是在外資企業工作的人,才會取個洋名字。現在為什麼滿是中國人的民營企業和私人公司,同事們之間為什麼不是洋名就是花名?關於花名百度百科的解釋:花名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uā míng,也被稱做化名,等同於綽號,通常為了隱藏原本身份而使用,主要用於有社會影響力的人物。
  • 世界六大蒸餾酒,中國白酒排第六,為什麼只有中國人喜歡喝?
    世界六大蒸餾酒,中國白酒排第六,為什麼只有中國人喜歡喝?人類的發展從來都離不開酒,根據一些考古記載,最早的酒出現於6000年前,歷史十分久遠。酒不是中國特有的產物,全世界的人們都會釀酒,而且釀酒的工藝本質上都沒有差別。
  • 日本人: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吃水餃多過煎餃?知道原因後他們扎心了
    說起水餃那就是很多人都是不會陌生的,水餃是中國的傳統美食,水餃之前那就是北方的特色美食,人們經常會在過年時節吃到,而如今想吃水餃的話那就是隨時都是可以,這就是人們最喜歡吃到的美食,水餃那就是用餃子皮和自己喜歡的餡料包出來的,做法多種多樣。日本人: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吃水餃多過煎餃?
  • 為什麼有些中國人特別喜歡起英文名字?
    中國人通常喜歡把社會分為兩種:我家的、別人家的;我方xxx、敵方xxx;中國、外國;中國國情、世界國情等等等等。名字也是如此。只有兩種名字,第一種就是本名,父母取的,用於日常交流,第二種英文名,用來交流世界,融入世界。
  • 為什麼中國人更喜歡行動支付,而國外卻不用,原因有3點!
    在國外,人們的支付方式更喜歡刷卡或者使用現金。國外雖然科技發展先進,但是在行動支付方面的發展遠沒有中國發展的好,大街小巷能夠看見的支付方式還是信用卡或者是現金。那麼為什麼中國人更喜歡行動支付,而國外卻不用,原因有3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