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公婆同住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可能要數每天的一日三餐和一些家務瑣事都由誰來做
1,
婆婆勤快愛乾淨的可能會嫌兒媳懶惰,處處挑兒媳的錯。兒媳勤快的會心生委屈,覺得老人家不愛乾淨不幫忙。
有個姐妹說,我天天帶著孩子做飯就算再忙,婆婆也不會過來搭把手。整天說身體這裡痛,那裡痛。如果是姑子回來去做飯,婆婆任何時候都會去幫忙,身體哪也不痛了。
她說一想到這個事情,心裡就憋屈的不行。又不知道如何去改善這種狀態。
說起這個事情,我覺得首先我們要面對一個事實,婆婆雖然也是媽,但畢竟不是自己的親媽。婆婆心疼她的親生女兒也無可厚非,其次她姑子已經出嫁,回到娘家算是客,她去做飯婆婆幫忙也沒有什麼不對。
2,
另外就我自己來說,在做飯的時候不喜歡別人來幫忙。主要是不喜歡有人來指點江山,如果我帶著孩子在做飯,婆婆願意把孩子帶去,那最好是在我目光所及之處玩耍。
不然還真是有點不放心,因為平時跟她再三交代過,不要給孩子買零食吃。但她並不願意聽進去。經常是一帶孩子出去就買各種零食冰激凌之類的,一些不健康的零食給孩子吃。
一是孩子吃了不健康,二是零食吃飽了孩子就不願意吃正餐。這種習慣非常不好,在和婆婆溝通無果的情況下,我寧可她不要帶孩子出去玩。
可相比做飯的時候她在旁邊指點江山,比如菜要這麼切,肉要那麼炒,這個這麼做不對,那個那樣炒錯了。這種情況我更不能忍受,所以對我來說,做飯的時候婆婆要不要來搭把手這個事情我一點都不在意。
3,
這個姐妹說主要是她有三四個姑子,都嫁得很近,平常隔三岔五就會回來吃飯。或是今天這個姑子帶著孩子回來,明天那個姑子帶著孩子回來。有時候還會約好了幾家一起回來吃,一來就呆一天,一吃就是兩頓。
每個姑子家都有兩個孩子,她自己兩個孩子,那一天天的真是很熱鬧。她是個非常低調又勤快的人,也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
每次姑子們來,雖然她心有不願,也會馬上開始張羅吃喝。習慣了之後,姑子和孩子們還會向她點菜,提出自己想吃什麼的要求。吃完可能還會評價一下菜的做法,味道好與不好,而且大多時候都是不好的多。
她婆婆也從來不會主動去做飯,一大家子人哪怕到了飯點,她帶著孩子有事出去了,婆婆和姑子們依然等著她回來做飯。時間久了她也開始心生不滿。
4,
就比如今天,一大早她就看見幾個姑子帶著孩子們浩浩蕩蕩地來了。她又來跟我吐槽,我說你要實在委屈,可以試試不做飯,就說你有事讓婆婆去做。所以她聽從了我的建議,帶著二寶出去了,但是沒有和婆婆說。
回來的時候已經11點半。本以為婆婆應該已經把飯做好了,因為平時她家都是11點半左右吃午飯。
沒想到婆婆一見她進門就問:「中午吃什麼?
她真是非常生氣,什麼也沒說,去鍋裡拿了早上剩下的一個玉米再拿了兩盒牛奶,給自己和二寶當了午餐。
然後她就看見了姑子和婆婆在廚房忙碌的身影,也有了前面的感慨。她覺得很傷心,自己每天忙裡忙外,還要帶著孩子一邊做飯,婆婆從來不幫忙,姑子去做飯婆婆就會去幫忙,感覺婆婆沒有把她當自家人。
5,
其實我覺得這事反過來想,也不是什麼壞事,婆婆願意去給姑子幫忙做飯,姑子也願意去做,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嗎?我們為何要生氣?
姑子們經常來,你願意做的時候就去做,你要覺得累了不想做的時候,完全可以不做或是提出來。婆婆和姑子們自然也會去做,你從來都是一手包攬了所有事,又任勞不任怨,搞得自己心裡不痛快。何必呢?
要麼不做,要麼不怨。
平時夫妻情侶之間的相處也應該這樣,有什麼想法有什麼不滿,也需要你去正確表達出來。不然對方或許真的不知道你內心的想法,還以為你高興你樂意做呢。
【文丨楊錯 。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