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鬼吹燈之怒晴湘西》宣布定檔以來,喜愛盜墓題材的觀眾對它的期待是與日俱增。作為開年第一部盜墓題材網劇,該劇以豆瓣8.4的高評分成為《鬼吹燈》系列中評價最好的一部作品。
早在2006年,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的面世,就吹響了盜墓小說的的號角,緊接著,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也開始連載。十餘年間,《鬼吹燈》系列和《盜墓筆記》系列,共同構成「盜墓系小說」的兩大支柱。
《鬼吹燈之怒晴湘西》為鬼吹燈的第七冊,它並不是摸金校尉為故事主角,而是講述了Shirley楊的祖父搬山道人鷓鴣哨和卸嶺魁首陳瞎子一起發掘湘西瓶山大墓的故事,即上一代盜墓者的經歷。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潘粵明飾演卸嶺魁首陳玉樓為了救濟百姓,選擇開倉放糧,只可惜存糧尚少,他只得聯合曹衛宇飾演的軍閥羅老歪,入湘江西瓶山探秘元墓。而西瓶山此去兇險,危險之中,幸虧得到高偉光飾演的搬山道人鷓鴣哨相救。而搬山道人並不為財物,只是為了尋找解除族人詛咒的的雮塵珠。為了進入這座從未被人染指的元朝大墓,搬山、卸嶺兩大派在此結盟,一段驚險盜墓之旅展開……
劇版一經播出,果然不負重望,隔夜豆瓣便打出8.5的高分,雖然目前評分略有下降,但依然堪稱鬼吹燈系列迄今為止質感和特效最好的一部作品。
回顧以往的盜墓題材作品,早在2014年,IP受到大家的追捧,影視化改編也呈現井噴的狀態,《鬼吹燈》《盜墓筆記》作為兩個超級IP自然被資本市場趨之若鶩。數年間,由天下霸唱和南派三叔盜墓系改編的影視劇已經有20多部,但口碑和市場兼顧的作品卻寥寥無幾,歸咎其原因打多數是因為市場和藝術的失衡,經常顧此失彼,例如根據小說《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改編成的電影《九層妖塔》,視覺特效讓人震撼,只可惜劇情卻很雞肋,被網友稱為「地球大戰外星人+打小怪獸+人鬼情未了」的大亂燉,整部電影都存在邏輯混亂、劇情拖沓、人物生硬的問題,充斥著特效的堆砌。
而從網劇的影視化改編來看,質量也不都盡如人意。 2015年拍攝的《盜墓筆記》,雖然點擊量不俗,但是「五毛特效」一直被觀眾詬病。《鬼吹燈之牧野詭事》《老九門》等更像是一部打著「盜墓旗號」的偶像劇。其中,只有《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沙海》能達到及格以上,豆瓣評分分別給到了給到8分、6.5分。
此外,電影市場中也尚有幾部影視化改編不錯的範本,例如烏爾善導演的《鬼吹燈之尋龍訣》,烏爾善導演不愧是一位非常成熟的商業片導演,他稱「我不相信才華,我只相信把才華變成藝術現實的科學管理流程」,他執導電影時規規矩矩地按照類型片的模式走。視覺效果要好,但不為了特效而特效,一切以劇情需要為準;盜墓為主,感情戲和搞笑戲為輔……」
所以從最後的3D特效鑄造來看,《鬼吹燈之尋龍訣》無論是美術方面對地下世界的還原,還是人物動作設計的強大衝擊,都堪稱中國電影特效上的一大跨越。並且在《尋龍訣》中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除了八卦、風水等中國特有的文化因素,還有依照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呈現「奈何橋」「鬼門關」「彼岸花」等地獄固有的元素,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探險片」。
說完這麼多前作,《鬼吹燈之怒晴湘西》為何在2019年初開播便能拔得頭籌,豆瓣評分給到8.4分?它如何將怪力亂神的盜墓小說,改編成順利過審的口碑網劇,《鬼吹燈之怒晴湘西》給盜墓題材的網劇哪些新的啟示?
首先,《鬼吹燈之怒晴湘西》的「盜墓」味道很足,單刀直入的《鬼吹燈之怒晴湘西》,沒有原著小說中講述盜墓往事的楔子,劇中開篇便出現鷓鴣睄三人組的射狼場景,在開播五分鐘就首先出場一具女屍,30分鐘劇中關鍵人物就都到了關鍵地點西瓶山腳下,敘事之快讓人驚訝,劇情絲毫不拖沓。短短的6集之中,《鬼吹燈之怒晴湘西》就完成了老熊嶺義莊鬧鬼、狸子精伏誅、初探瓶山折損、卸嶺搬山結盟、工兵掘子營立功等橋段的講述。
除此之外,《鬼吹燈之怒晴湘西》基本上還原了書中勾勒的湘西風貌:湘西山間的「峰林重疊,溪谷縱橫,與世隔絕的原始風光」;「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橫梁對穿,樓臺懸空」的苗寨古樓;「荒廢的山神廟改建而成,屋瓦上全是荒草,掉了漆的破木頭山門半遮半閉」的義莊攢館;地宮危崖處「雲霧鎖掩,深不見底,兩側奇松倒掛,如同刀劈斧切般直裂下去」。作者在寫小說的時候,大多都是靈光乍現、憑空勾畫出奇山峻岭,當導演在拍攝劇本的時候,只有儘可能地去堪景,尋覓與書中所差無幾的場景。若是遇到實在還原不了的場景,就採用一模一樣的實景搭建。由此可見,該作品在拍攝製作初期實屬不易。
除了劇情和場景的深度還原,該劇的特效雖比不上重工業電影那樣纖毫畢現,但絕非「五毛特效」的質感,至少沒有讓觀眾出戲。例如月下狸子吃貓、眾人大戰蜈蚣的橋段,都讓人感覺身臨其境。
另外,劇中的人物刻畫都很細膩。陳玉樓作為卸嶺魁首,免不了在各方勢力中周旋,所以他混得如魚得水,尤其擅長籠絡人心,世故圓滑,把各方面都安撫得服服帖帖,但同時人物也有好面子、講排場的小缺點,而潘粵明非常巧妙地將這份「慫」化成了「萌」。例如,在第二集中,他中了狸貓的計,靠鷓鴣哨搭救才能夠僥倖逃脫,但他多次隱瞞此事,維護在部下面前的臉面,事後還害怕被拆穿,一個勁兒地給鷓鴣哨一行人使眼色,這些細節,讓人物格外生動。
至於鷓鴣哨則是一個大寫的「剛正不阿」,為人重情重義,講究江湖規矩,《鬼吹燈之怒晴湘西》正套用了《鬼吹燈》系列的慣常角色設計——「盜墓雙雄」的角色設計,使其具有「雙男主」的互動魅力。在《鬼吹燈之怒晴湘西》裡,與原著貼近的人物塑造手法,以及潘粵明、高偉光精準到每個眼神的表演,都是該劇超過《盜墓筆記》等劇的地方。
總體而言,觀眾之所以買帳《鬼吹燈之怒晴湘西》並給出高分,主要源於該劇在劇情、場景的深度還原上都做足了功夫。其次,特效方面也絕沒有糊弄觀眾的意思,劇中人物刻畫到位,即便拋開特效,也是一部誠意滿滿的的探險劇。希望接下來的劇情也能給觀眾帶來正宗的「卸嶺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