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控中心:將擴大全日制公共衛生碩士(MPH)培養規模

2021-01-06 澎湃新聞

中國疾控中心獲批教育部、國家衛健委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之後,中國疾控中心表示,將擴大全日制MPH培養規模。教育部網站12月7日發布的消息《教育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啟動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稱,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關於批准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的通知》(教研廳函〔2020〕6號),批准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11個單位為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

消息稱,12月3日,教育部研究生司和國家衛健委科教司在京聯合召開項目啟動會。會議指出,教育部會同國家衛健委共同實施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是加強關鍵領域緊缺人才培養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推進和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

會議強調,立項單位要聚焦「改革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複合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模式」、「加強應用型公共衛生博士人才培養」、「面向行業開展培訓」等重點任務,與屬地或片區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或疾控中心籤訂有效合作協議,推動形成醫教協同育人機制,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符合公共衛生人才培養規律的新路子,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經驗,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動提升我國公共衛生研究生教育水平,進一步增強服務國家公共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能力。

會議要求,立項單位要以項目實施為契機,把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辦成公共衛生研究生教育主體,加快培養能解決公共衛生實際問題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加強組織協調和條件建設,切實落實各項要求,確保項目高質量實施。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疾控中心網站12月14日發布消息稱,此次承擔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中心將通過擴大全日制MPH培養規模、完善培養方案、強化醫教(衛)協同,探索設立「醫學+MPH」雙學位項目,探索應用型博士(DrPH)培養模式、與國(境)內外高水平大學聯合培養博士,提升公共衛生從業人員崗位勝任力和醫院管理人員公共衛生知識水平,持續強化現場流行病學培訓項目,拓展公共衛生醫師規範化培訓試點項目等,積極探索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推動形成醫(衛)教協同的育人機制。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衛生人才培養體系和學位體系,培養一批具有較強學術背景、豐富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

中國疾控中心為國家衛健委直屬事業單位,「開展公共衛生專業領域的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和相關專業技術培訓」是其主要職責之一。

中國疾控中心網站介紹,中國疾控中心研究生教育始於1984年。中心有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免疫學、病原生物學、放射醫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少兒衛生與婦幼保健學、衛生毒理學等8個二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以及公共衛生碩士(MPH)專業學位學位授予點,其中病原生物學被評為北京市重點學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廣東高校公共衛生專業碩士今年大幅擴招
    公衛學院與疾控中心等機構合作培養人才 記者:您認為應該如何著力建設一流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 郝元濤:公共衛生學院需要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方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同時加強與疾控中心等機構的合作交流。
  • 區疾控中心新大樓選址完畢,未來實現突發1小時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
    根據規劃,區疾控中心新大樓將具備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等16個功能實驗室,具備開展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實驗等14項基本功能。同時,特殊用途實驗室設置將得以進一步優化,設施條件達到規範要求,更好地滿足區域衛生發展規劃、實驗室技術水平和實際工作需要。啟用後,區疾控中心針對本區公共衛生領域重大問題,特別是新冠疫情防控中暴露的短板與弱項,在「補短板」「強功能」「保民生」上下功夫,勇於先行先試,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衛生政策轉化示範性基層疾控中心。
  • 公共衛生碩士(MPH)2021新增院校考情分析
    公共衛生碩士(MPH)有「衛生行業的MBA」之稱,是國際公認的公共衛生領域的主流學位。其任務是為公共衛生部門,包括政府有關部門、疾病控制中心、醫院、社區衛生機構等培養高素質、複合型、應用型的高層次公共衛生專門人才,特別是培養衛生項目管理、衛生防疫管理和醫院管理等衛生事業管理的高級人才。
  • 中國疾控中心:北京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病毒分離培養成功
    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記者 王秉陽)記者從中國疾控中心了解到,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6月11日、13日分別接到兩批來自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採集的新發地病例的呼吸道標本,並於第一時間接種到呼吸道類器官HAE細胞和Vero細胞,進行病毒的分離培養。
  • 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址落戶大虹橋!總建築面積超11萬㎡
    市疾控中心新建工程開建!近日,總建築面積超11萬平方米的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建項目開工,將最大化滿足常態化及重大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等特殊時期運行的需要,為城市守牢抵禦重大疾病風險的「大壩」,為群眾健康「築基」。
  • 公共衛生改革路在何方?福建三明市探索疾控系統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為增加疾控中心收入來源,提高疾控人員待遇水平,三明市針對疾控系統人事薪酬制度進行了改革。三明市提出,允許市疾控中心(含兩區疾控中心)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可通過醫防融合以及對外提供技術服務獲得收入。
  • 湘潭市疾控中心順利舉辦2020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暨績效...
    (通訊員 王莧芷)為進一步推動我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與管理體系建設,增強預防接種、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結核病患者管理、傳染病防控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等疾控系統承擔技術指導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服務質量,做好2020年度的績效評價工作,我中心於12月8日和15日分別在雨湖區政府一院和市疾控中心舉辦了兩期培訓班
  • 代表委員提出擴大傳染病醫院建設規模
    這場疫情,給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帶來哪些啟示,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熱點議題。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醫藥衛生專門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系主任、教授吳明,呼籲各方重視疾控體系的建設。她建議,變革各級疾控中心人員管理方式,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公共衛生隊伍。
  • 羅傑代表:強化疾控體系專職專責,剝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職能
    羅傑代表:強化疾控體系專職專責,剝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職能 澎湃新聞記者 韓聲江 2020-05-27 19:15 來源
  • 培養緊缺公共衛生人才,山東醫專魯南公共衛生學院正式成立
    培養緊缺公共衛生人才,山東醫專魯南公共衛生學院正式成立大眾日報記者 趙德鑫2020-07-17 17:59:23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7月16日,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二級學院-魯南公共衛生學院成立暨揭牌儀式在平邑縣疾控中心成功舉行
  • 深度融合 凝聚共識濟南—武隆疾控中心共謀發展
    濟南市疾控中心主任阮師漫等中心班子成員多次率專家團隊赴武隆疾控中心現場調研和指導,武隆區疾控中心業務骨幹多次到濟南疾控專題學習進修。據武隆區疾控中心負責人介紹,兩地疾控中心共同謀劃疾控事業發展,確定以業務能力提升為目的,實現聚集性疫情處置、實驗室檢測一錘定音、流行病學調查、數據挖掘分析、報告撰寫等能力提升。
  • 健全公共衛生體系上海出重舉:市疾控中心新建工程開工,目標成為...
    傳染病報告和發熱信息採集智能插件呼綜系統截圖以市疾控中心為「大腦」的疾控體系,在今年上海抗疫戰中表現十分搶眼,牢牢守住了城市公共衛生安全「底線」。今後,疾控體系建設又將如何注入內涵?記者獲悉,基地今後集市公共衛生應急指揮中心、國家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應急平臺、各類應急檢測實驗室等為一體。極具前瞻性的布局,還為疾控體系現代化需求留下更多空間。據介紹,未來,市疾控中心將大幅提升完善新發呼吸道病原體、生物恐怖、環境危害因素、體外替代方法、人畜共患病、蛋白組學等檢測能力,補齊各領域硬體條件短板,體現引領性和示範性。
  • CDC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中國疾控系統如何改革?
    《穿越疫情,與健康同行》為主題的第三期「願景演講」中,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受邀發表演講,探討中國疾控系統如何改革。 曾光系統回顧了中國疾控系統的變遷歷程:共和國成立之初,國家一窮二白,但由軍隊幹部為主組建的半軍事化的防疫大隊走遍了中國大江南北;但80年代以後,疾控被推向市場,收入差距與醫生逐漸拉大,中國疾控系統面臨著人才吸引力下降等一系列現實困難;之後的醫改只是將公共衛生改革作為其一部分,但資金資源並未流向疾控系統。
  • 國常會提出擴大感染、兒科等研究生招生規模 專家呼籲關注醫生收入...
    會議指出,我國醫護人才總量、結構都還不適應健康中國建設需要。此次疫情更加顯現出公共衛生、重症救治和護理等方面人才不足。要加大醫學教育改革創新力度,增強醫護人才保障。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向經濟觀察網介紹,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一個最嚴重的短板和問題,在於我們醫療人才數量短缺以及質量結構不高。
  • 【考核】安駕莊衛生院迎接泰安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疾控專項考核
    【考核】安駕莊衛生院迎接泰安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疾控專項考核 2020-01-17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莞市衛生健康局:增加疾控人員配置 補齊公共衛生短板
    明確要加快補齊公共衛生短板,完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機制,建立科學系統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加強市鎮兩級疾控機構、隊伍和能力建設。6月11日下午,市衛生健康局局長葉向陽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該局正推動理順市鎮兩級疾控機構的關係,增加疾控人員配置,補齊公共衛生短板。
  • 專訪歐洲疾控中心:為什麼很多歐洲普通民眾不戴口罩?
    在中國人人佩戴的口罩,為何不被列為普通人的防護建議?荔枝新聞就相關問題三次與對方進行郵件專訪。歐洲疾控中心向荔枝新聞出示了他們對普通民眾的個人防護意見,其中包括「當出現咳嗽症狀後戴上口罩」。當記者問及是否鼓勵健康人佩戴口罩時,對方稱「健康的人戴常規外科口罩並不能保護自己不被感染。」
  • 湖北疾控中心發布緊急提示!
    2020年12月8日,湖北省疾控中心官網發布緊急提示:2020年12月6日-8日6時,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新增新冠本土確診病例5例,以上人員目前均在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隔離病房接受治療,流行病學調查正在進行中。
  • 部分院校取消專業碩士全日制招生 非全日制定向培養是否成為未來...
    央廣網北京10月13日消息(記者李欣)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目前,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網上報名工作正在進行中,各高校陸續公布了2021年碩士招生簡章。不過,有的考生發現,部分高校的部分專業取消了專業碩士的全日制招生,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兩所高校就取消了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位的全日制招生。
  • 德州市疾控中心5人入選「2020年齊魯衛生與健康領軍人才...
    近日,省衛健委公布了2020年齊魯衛生與健康領軍人才培育工程人選名單,德州市11人入選,市疾控中心趙文靜、於曉卿等5名同志被評選為齊魯衛生與健康傑出青年人才,佔全市45.45%,獲評人數在全省地市疾控中心和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均排名第一。